校长简介
本书通过对名校校长办学理念的阐述,让每位学校管理者了解怎样提炼形成办学理念。
吴昌顺,男,1938年1月出生,江苏淮安人,中共党员,1956年从事教育工作,1983-2000年担任北京五中校长,1991年被评为特级教师,连续三届当选北京政协委员,并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兼任中国教育协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北京教科院兼职研究员,曾荣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担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中学课题组负责人,主编《语文教师谈学习策略》《青少年个性培养》等书籍。著有《愿才俊出于中国》《明师心语》等著作。
吴校长累积30多年语文教学经验,从1962年在《心理发展与教育》上发表《教师的喜悦》,到1988年在《心理发展与教育》上发表《实验课题阐述》,提出在全国语文教学界堪称全新的“语文能力模型构想”,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他博采众长,已酿就了自己的教改之蜜。他亲自参加教改实践,主持了有7个区县、14所学校、21个班参加的“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与培养”实验课题。他提出一节好课的标准是“目的明、知识新、信息多、密度大、节奏快、方法巧、气氛活、配合好、效果佳”;他提出的教改途径是“教法改革为主、教材改革为辅”;提出的教学原则是“教无定法,选有定则,发挥优势,形成特色”。多年来,他还主张并实践了多种教学方法的最佳结合,而不入一派、一家、一法的窠臼;他坚持一条从非智力因素入手发展学生能力的路子,进行了一系列有关青少年的兴趣、气质类型、自信心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吴校长认为“不合格的教师教不出合格的学生”,因而,他带头学习教育科学理论,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他与外校两位校长一起,通过大量调查统计分析撰写的一份科研报告获得中国教育学会、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会1980—1987年度“优秀论著奖”。
近几年来,他组织学校干部每周一次学习《学校管理心理学》,并在全校普及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教育统计方法。五中教师每人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学校每年征集科研论文,编印为(探索集)。目前,学校领导班子中以吴校长为首的7名干部,承担着国家级、市级、区级多个科研课题。
北京五中是一所市重点校,校舍老、破、旧,教职工人员少。在市重点校中,五中教职工平均工资最低,教师与学生人数之比为1:15.07。但是,就在人员少、工资低、负担重的情况下,五中培养出大批合格人才,教育经济效益是高的。
面对一片赞许声,吴校长冷静地说:“恩格斯讲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世界的顶峰,没有理论思维是不行的。学校领导只有亲自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真正获得学校全盘工作的领导权。”
教育科研导向的办学之路
吴昌顺自1983年担任北京五中校长以来,接受教育基层干部系统培训三次:
1985年在北京教育行政学院第一期研修班脱产半年学习,结业论文为《教师的爱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
1990年参加前国家教委在上海华东师大主办的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第一期脱产学习半年,结业论文为《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
1995—1996年又在北京教育学院参加第一期中学校长高研班半脱产学习,结业论文为《提高教师素养的理性思考与实践体会》。
集16年中学校长工作的经验教训于一条:抓教师队伍才是抓住了主要矛盾,抓教育科研才是抓住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科教可以兴国,立校必须使教师走出一条学习、实践、科研三结合的道路来,这才是根本的战略。
北京五中一贯重视教育科学研究,自1985年起至今,一直是多个国家级重点教育科研课题的参加者,连续8次获东城区教科研先进单位称号,1997年获东城区唯一的“教科研特别奖”,1999年又获“教科研特别奖”。北京五中所主持的科研课题“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和“中学生健康标准与自我保健的习惯和技能的培养”,分别获“八五教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1993年获北京市教科研成果奖两项。1995年,北京五中获北京市“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学校称号,特色之一就是“教育科研导向,全面提高办学水平”。目前,北京五中主持或参加的校级课题6个,区级、市级、国家级课题共13个,正在坚定不移地走一条教育科研导向的办学之路。
一、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确立教育科研的导向地位
北京五中把教育科学研究放在办学的导向地位,是以深入的理论思考为基础,并结合长期的科研实践来验证的。
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曾经语重心长地说过:“我们在人类历史领域中的科学比在生物学领域中的科学要落后得多,因此,谁要是想在这里找到终极真理,那么,他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中国是穷国,中国又是教育大国。面对世界教育现代化的潮流,穷国办大教育,必定要在激烈的变化当中求得发展。在这样的变化中不可能有全部现成的理论和现成的经验供我们选择。我们自己必须通过科研来探索发现,从而指导我们的教育改革。
历史证明:教育的发展程度和质量效益决定了当今世界各国的国力强弱、武力消长、贸易竞争、科技较量等各方面。在1983年,中国有两位学者提出了“马太效应”:穷则愈穷,富则愈富,差距拉大,恶性循环。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经济发展取决于人口素质,人口素质取决于教育水平,因此最根本的决定因素还是教育。世界首富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曾预言:“未来十年,衡量贫富的尺度将是教育”。五中学校结合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宣传马太效应,就是为了加强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学校历来认为,没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感的人是不清醒的人,没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感的领导者是不合格的领导者。事实证明,科技可使生产力成倍数增长,高新科技可使生产力成指数增长,教育作为先导性、基础性、未来性的产业是科技的强大后盾。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源于物的投入仅占20%,而源于人的投入却占到80%。人力资源学说创始人、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教授舒尔茨测得大、中、小学毕业生智力活动的能量比为25:7:1。上海、苏南等发达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招聘条件已达高中毕业,现在已要求大专水平……这一切,都要求五中学校坚定办好基础教育的自觉性和自信心,都要求我们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为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经济腾飞作出贡献,而这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下的大胆的革新实践。
1985年,光明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苏步青效应》,并非名师出高徒,实乃高徒捧名师。“教师的成功,在于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陶行知《创造宣言》)因此要在学校大力宣传,不想超过老师的,不是好学生;不想学生超过自己的,不是好教师。否则,一代不如一代,民族的兴旺发达,国家的繁荣昌盛,还有什么指望?要说中国的教育危机有若干,最甚者莫过于“不合格的教师教出更不合格的学生”,这种可怕的恶性循环会构成对教育的极大威胁!在岗教师的德、才、学、识亟待提高,崇尚师承、依附中庸、文人相轻、妒贤嫉能等扭曲心态亟待改变,种种东方文化价值观念中的糟粕亟待摒弃……据美国学者R·林恩调查百万名青少年的结果表明:如果西方人(主要指欧美等国)的智商为100的话,东方人(主要指中日等国)的智商则为113;高智商(130以上)西方仅占2%,东方则占10%,当然,这不是我们自己得出的论断。中国的青少年学生是大有希望的,关键在教师。《苏步青效应》就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结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是完全可能成为现实的,也是时代要求必须做到的,而提高教师素质的捷径莫过于有理论指导的教育科研的实践了。
基于这两个效应,北京五中自“七五”开始,逐步明确提出“三个三”的办学指导思想:即高举“三个面向”的大旗;贯彻“三个全面”的教育方针;实现“三个特色”:教师教有特色,学生学有特色,学校办有特色。
什么是特色?怎样办出特色?经过理论学习、理性思考、实践总结和群众讨论,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要想完成两个转轨(学校管理从经验型行政型向科学型民主型转轨,教育教学从依靠大干苦干向依靠提高教师素质能力转轨),抓好三支队伍(干部队伍四化建设、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学生队伍风气建设),提高学生四项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必须坚持一个导向(教育科研导向),否则我们只能在黑暗中摸索。
二、科研导向,德育开辟新思路
1990年,北京五中总结德育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针对“假套空、高大全”等形式主义的弊端,根据社会形势发展的需求和上级指示精神,探讨青少年社会化进程、个性发展轨迹和生理心理特点,研究中学德育规律,提出“素质为主,实效第一”的观念,并明确以下五条思路。
(一)心理素质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工程
人的素质原本指受之于先天的生理解剖特点和遗传基因,现在泛化为人的基本品质,它要受遗传规律和变异规律的双重制约。北京五中强调的是受之于人的后天发展改变的一面,力争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但作为一个“人”,尤其是青少年,一撇就是身体健康,是素质的物质基础;一捺就是心理健康,是素质的精神基础,只有相互支撑身心健康,“人”才能站立起来,才谈得上其他素质。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得以形成或改变的先决条件。这一代青少年优点长处很多,但感情脆弱、意志薄弱的毛病显而易见,经风雨、耐劳作、抗挫折的能力太低,需要从小加强教育。因此,学校要在实际工作中注意改变只重视智能方面的培养而忽视非智能方面教育的错误,医治只抓文化知识而不抓操作技能的通病,克服片面强调理论说教而忽略行为习惯养成的弊端。自1994年,北京五中就成立了心理辅导室,20多位教职员自愿参加,边学习边工作,为数以千计的学生作了各种心理测试,对上百名学生作了个案咨询,1996年又设置了专门辅导教师,开始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成为北京五中六大科研课题之一。
(二)职业准备教育是学校理想教育的主要渠道
人的理想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过去,学校进行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离学生生活太远了,要求不切实际,心是好的,实效甚微。改革开放年代的理想教育,不能脱离学生的发展规律,人为地、主观地给学生营造一个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因此,北京五中自“七五”起,就承担了国家教委的一个重点科研课题《职业准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从初一到高三,分层次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理想教育:让他们的生活理想上升到职业理想的高度,社会理想落实到职业理想的地上来。换句话说,就是职业理想是学生生活理想和社会理想的中介、过渡和阶梯。要想实现自身价值又有益于社会,首先必须从事一种职业、做好一种工作。如让学生采访家长亲属,向社会做调查,搜集资料、图片、实例,了解职业的多样性和人才素质要求的多样化,举行各种讨论、辩论与主题活动等等。事实证明,这样做,学生不仅能接受,并且欢迎,对他们长大成人、择业成才大有裨益。
(三)养成教育是学校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步骤
养成教育不是小学阶段就可以毕其功于一役的任务。根据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在中学也应始终不渝、坚持不懈地抓紧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良好的文明礼节、严谨的行为规范、和谐的人际关系、崇高的品德修养、高度的社会公德心和责任感。北京五中近年承担了以“尊重”为起点与核心内容的“中学生基础道德教育”科研课题,开展了“五自”教育(自制、自主、自学、自强、自我管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五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别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把个人“学会生存”与在社会上“学会关心”联系起来;开展评选“五星”活动(文明礼貌、关心集体、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倡导有一个聪明的脑袋瓜是好学生,有一双金子般的手同样是好学生,有一颗水晶石般玲珑剔透的心更是好学生。围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习中华骄子的高风亮节的主题,每周以学生为主作旗前讲话,支持学生广播站、电视台、记者团、爱心社开展的各种工作,包括科技、文艺、体育等社团活动;严格学生一日生活常规:早到校、存车、值勤、扫除的要求,课堂常规、课间纪律、两操一课规定、自习纪律、午餐公约、集会要求、课后扫除以及进校规定等。
(四)美育是学校德育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