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智育化”的表现之一是德育内容的教条化,不是以学生为本,而是以书本为本。我国一贯推行的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必须坚持。问题出在我们有些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不能够与时俱进,不能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孩子们的生活结合起来,不能把相对不变的书本知识与发展变化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从而使德育脱离了青少年自身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真理同样需要发展,毛泽东思想本身就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即使是爱国主义这样的大问题,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只是一些空洞的口号和说教,其内容完全可以和青少年的生活、学习统一起来。爱国是一种责任,当国家遭到外族侵略时,爱国是戍边杀敌、保家卫国;而在和平时期,就是为祖国建设献智献力。对学生来说,爱国就是爱家乡、爱家庭、爱学校、爱班级、爱学习、爱自己(珍爱生命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当今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韩国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就把民族文化传统融入孩子的现实社会生活之中。即个人生活上强调端正、诚实、节制、创造、深思;社会生活上强调宽容、爱家庭、和睦、亲切、公益精神、责任意识、团结合作、公正;国家生活上强调三爱教育:爱国家、爱民族、爱人类。实现了社会提倡的主流价值与孩子的生活的统一,其思路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借鉴。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的计划决不能只来源于上级的精神、下发的文件,好的教育主题一定来源于孩子成长的焦点,他们关注和议论的热点,他们与社会、与成人、与自身的矛盾点,他们发展的关键点,等等。
德育“智育化”另一种表现是德育方法的“应试化”,也就是为应付检查、考试,把德育当作一门学科来教学,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德育知识。我们有些学校的德育就是完全按照应试教育的模式开展的“知识型”教育,是以教师这个“人”为本的教育,不是以学生这个“人”为本的教育。更有甚者,有些人仅仅为追求政治课考试的高分数,而不惜把学生当做自己捞取“政绩”和“奖金”的机器。(也许他们得到了一时的实惠,但却丧失了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师德。)这样的道德教育能不出问题吗?
我以为,对构成德育的知识、情感、践行三个方面来说,德育情感最为重要。一个人,道德知识即使再丰富,如果他不对其产生兴趣、没有好感的话,他只会把它当作一种知识来储藏,而不会将其自动践行到他的社会活动中,甚至会反其道而行之。现在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情感冷漠、道德沦丧及违法犯罪现象,大多不是由于他们的道德知识、法律观念的缺乏,而是由于健康的心理素质或科学的信仰追求的缺失。所以,对青少年科学人生观、价值观的情感的培养,应是学校德育方法的主旋律。
德育,是心灵的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生存需要为本,必须从学生做人的层面出发、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高尚的追求、耐挫的能力。如果把德育当作应试教育的工具,那这种德育就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教育,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森林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所有的花儿都开放,所有的草儿都成长,所有的树儿都茁壮。教育若要美丽,就必须让所有的孩子都成人,让所有的孩子都成长;就必须让所有孩子的身体都强壮,让所有孩子的人格都健康。
现代社会从法治社会进步到人治社会了,人的思想观念上都改变了,更重视人的作用。那么对于教育呢?常常说起要以人为本,是指什么人,绝大部分的时候,人们只是用来指学生。恰恰忽略了教育中的重要因素——教师。
以人为本,不是指一个人,对于教育而言,它不仅仅指学生,也同样指老师。以人为本,不是以学生为中心,不是教师要为学生服务,是学生的奴仆。教师是人,他们也有自己的权益,他们的权益同校应当受到重视和维护。我们现在的很多地方,对学生的权益,保护的真的是越来越多了。大到学习方式方法的改革,一轮又一轮的教育改革,小到吃喝住行的关注。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社会把他们看成是花朵,不能禁风顶雨,一定要养在温室中,一定要有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难道这就是以学生为本吗?
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除了对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关心,更重要的是他们思想的成长。他们应该接受挫折教育,应该接受社会现实教育,也应该接受德育教育。他们也要清楚社会的竞争,社会的复杂性。这些都不是舒适环境所能教给他们的。这些不是需要人来教的,是要他们自己学,自己感悟的。所以,社会过度的重视他们,反而会引起相反的结果。这不是以人为本的真实含义。
教育是学习的引导者,是学生精神的指引者,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有多少人为教师着想过?人们在保护学生时,想过对教师的伤害吗?诸如职业道德,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里面任何一条,都是在为了学生,保护学生,那么老师呢?就真的是完人,不可以犯错误,不可以做坏事,不可以有任何的不对吗?老师犯错误就不可饶恕,就要一棒子打死吗?
现代社会,让更多的老师变得不热爱教育,不关心学生,对工作只是应付,为什么呢?就是他们的工作得不到社会的肯定,社会一直说是教育是失败的,把所有的责任全推给教师。教师负得了这些重责吗?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的工资待遇呢,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吗?一些朋友说,就拿班主任工资来讲,十年前和现在是一样多,没有任何改变。人的工作需要鼓励,不管精神上,还是物质上,要让人看到工作的收获和回报。不然,人是没有积极性去工作的。教师也是同样的。
我们的社会和学生只会从未成年人的角度去想,把未成年人看成是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是的人,好像天生就需要人保护;而把教师看成是责任重要的守护者,救世主,雕塑师一样。以为教师是神,可以把学生变化成想要的任何形式。社会完全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不可能所有的人都适合学习,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学习好。即使有些人再努力,再有好的教师,哪怕是个神仙来教,也有学不好的学生。
以人为本,这个理念本身并没有错。错只错在,在教育中,是以什么人为本。不仅包括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教育工作者。只有让这些人体会到教育的和谐,工作的乐趣,才会更有助于我们学生的成长,才会让我们的教育得到全面发展。
有学者指出:教育本质的核心是人的本性的发展。第一,教育活动本身是人的本性的表现。教育是人的活动,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是为了人的活动,是自我认识、自我塑造、自我改造、自我创造的活动。第二,教育活动的直接结果是形成人的本性。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形成作为“人”所必备的各种要素。从语言的掌握、习俗的养成、智能的发展、情感的丰富、劳动技能的掌握,都离不开教育这一实践活动形式。教育内容也都归结为满足和完善人的本性。第三,教育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也不是“复制”已有的文明,而是按照理想化的、社会的、超越于现在的目标去形成对象。第四,有了人的本性的发展,才产生了教育的政治功能、生产功能,等等。
素质教育的“以人为本”是相对于以“物”或“非人”为本的。以外物为本的教育由来已久。在中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官方教育是以功名利禄为本。“学也,禄在其中”——这是文雅一点的说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直白的说法。这种教育价值观不绝如缕,绵延至今。在现实教育中,分数、名次、文凭、证书、户籍、职业、待遇之类的“身外之物”,仍是比人自身完善更为重要的目的,成了人们艳羡、膜拜、追求和竞争的对象。选拔性考试中“只认分数不认人”、人员录用中“只认文凭不认人”的现象被视为理所当然。考试分数成了受教育者的“命根”乃至化身,生动活泼的受教育者被抽象为枯燥的数字,难以保全“自我”,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被异化为应试的工具。
在儿童丰富多彩的天性中,好奇心、求知欲是一个重要内容。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每一个人自他出生之日起,就带着人类的不可遏止的好奇心和求知愿望开始了他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每个儿童都怀着好好学习的强烈愿望走进学校,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火星,照亮着儿童所关切的周围世界。人的强烈的求知愿望能够因良好的环境和适当的教育而不断得到强化。只要注意激发儿童的学习需要,激励儿童的学习动机,为儿童创造各种能够发挥、表现和确信他们力量和创造才能的领域,让他们经常地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就一定能使所有的儿童不但在智力上,而且在道德上、情感意志上都能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儿童的处于萌芽状态的求知欲又很脆弱,很容易夭折。一道禁令,一声呵斥,乃至一丝无意识的嗤笑,都会中止儿童的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说,素质教育首先是一种保护,要像呵护荷叶上滚动的露珠一样保护好儿童的包括好奇心在内的各种天性,同时积极加以引导。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自然适应性原则,认为一切教育都要遵循自然的领导,服从自然的安排。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猛烈地抨击了宗教对人性的摧残,倡导自然主义教育,第一次系统地提出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这些主张都是很有道理的。
在素质教育促进个体自然成长和促进个体社会化两大职能中,实际上已包含了促进个性发展的职能,因为无论是促进个体自然成长还是促进个体社会化,都是以个体为对象,都需要充分考虑到个体自然性或社会性的差异,其结果都会促进个体的个性发展。这里将促进个性发展作为素质教育二个独立的职能单独提出,乃是针对当前教育忽视个性、过分统一化的弊端,以示强调之意。日本学者香山建一曾指出:“从文明史的角度看,进步基于差别。单调就是死亡,再生于对比之中。……追求单一的心理,使人类贫乏。它从共同事业中抹去了每个人的独特因素。”因而,要从促进人类自身丰富、进化的高度认识促进个性发展的意义。
《决定》将素质教育从基础教育阶段扩大到各级各类教育,这就赋予素质教育以终身的性质。从纵的方面说,素质教育将体现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贯性,强调学前经验和学校学习的结合,学校和学校后实践活动的结合,强调各级教育在组织和内容上的一体化。从横的方面看,素质教育体现家庭、学校、社会的一体化,体现了教育与生产生活的密切结合。
赋予素质教育以终身性特征,是基于对素质发展的新认识。永恒发展是物质世界的本质,也是人生命的本质。生理学研究表明,人是生理的早产儿,大自然总是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世界之中,它没有对人作出最后的限定,而是给人留下了相当程度的未确定性,留下了巨大的生理发展余地,从这个意义说,“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的发展成熟速度缓慢,时间跨度甚至延续至60岁以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丰富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