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是西瓜早熟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一般都在早春露地不能播种的季节进行育苗,这是人为的延长生产季节,提早西瓜上市期,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此外,育苗便于管理,可以创造幼苗生长最适宜的环境条件,培育壮苗,定植时选大小一致的幼苗定植在一起,幼苗的生长发育较整齐一致。
便于田间管理,西瓜成熟时期相对集中。对于嫁接换根栽培来说,育苗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育苗有冷床育苗和温床育苗之分,也可利用温室、塑料大棚育苗。冷床是利用日光增温,温床是用人为的措施增温,如火炕温床、酿热温床和电热温床等。冷床育苗用于露地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温床育苗用于保护地栽培。
(第一节)苗床的构建
一、冷床(阳畦)
冷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拱棚式,另一种是斜面式。拱棚式苗床以南北走向、东西排列为好,而斜面式苗床则以东西走向、南北排列为宜。这两种排列形式都有利于采光。
苗床应选在距栽培地较近、背风向阳、靠近水源、地势稍高的地方。最好在栽培地的一端,便于运苗,省工又少伤苗。
苗床位置选好后,根据栽培面积、密度和每平方米的育苗数来计算所需苗床面积。例如,用上口径8厘米的营养钵育苗,每平方米苗床面积可育苗200株,每亩种800株,加上10%的余苗和10%~15%的不成苗,每亩共需育苗960~1000棵,需苗床5米2左右。苗床宽10~12米,苗床长根据所需苗床面积而定,深10~12厘米。把苗床范围划定后,在苗床四周设风障,风障距苗床的距离:北面0.8米,东、西两面各15米,南面25米。风障北面应高一些,南面可稍低,有的甚至不设风障。风障材料可用玉米秸和高粱秆等。风障做好后即可开始挖床。先将地面整平压实,再根据确定的苗床位置和规格打桩拉线,挖床坑,床壁要直,床边要实,床面要平,不可忽高忽低,否则不利于苗床管理。拱棚式苗床的建造:先用毛竹片或细竹竿作拱架,拱架要牢固,拱架竹竿间距为60~100厘米,然后覆盖2米宽的农用薄膜。斜面式冷床的建造:北面筑土墙,高约60厘米,两侧筑向南倾斜的泥墙,床上覆盖玻璃框架,或每间隔1米左右架小竹竿1根,覆盖薄膜。
二、酿热温床
床址选择和苗床的建造与冷床基本相同,只是床坑较深,一般在冷床的床面上再按南深35厘米、中间深25厘米、北深30厘米的规格,向下挖成龟背形床坑。挖好床坑后,在播种前一周将酿热物填入坑内。填充酿热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酿热物必须是新鲜、未经腐熟的厩肥或其他有机物质,否则不能发热。②酿热物必须分2~3层填入,松紧适度,水分适中,并增加一定的氮素营养。酿热物若踏得过松,则发热时间短;若过紧则空气不足,发热慢。酿热物的湿度以60%~70%为宜,过干应加水或补充入粪尿,填充时应粪草混合,分层踏入。③酿热物踏实后上面覆盖土2~5厘米,然后排列营养钵,按冷床育苗的方法搭好棚架,盖好薄膜,待床温达到要求时即可播种。
三、电热温床
电热温床主要靠电热线给苗床加温,并装有控温仪,可实现苗床温度的自动控制,操作简便,出苗整齐健壮。西瓜育苗宜选用电压220V、电流4A、功率800W、长100米的电热线。
电热温床的规格大小可按冷床育苗的方法计算确定,但床坑深度应比冷床深2厘米。挖好床坑即可布置电热线。布线前按苗床的长度和宽度计算好100米长的电热线在苗床内布线行数和间距(间距一般为8~10厘米)。以7米长、12米宽的苗床为例,按布线间距平均为85厘米计算,可以布14行。为避免苗床四周与中间温度差异过大,幼苗生长不匀,布线时边缘两条线的间距可适当缩小,中间略加宽。布线时先在苗床两端距床壁5厘米处,按间距插入小木棍,木棍长7~8厘米,粗1厘米左右,露出地面1厘米,要插牢。然后从苗床一端开始,将电热线一头固定在木棍上,把线拉到苗床另一端,绕过两根木棍后再拉回来,这样经过多次直到布完全床。布线时必须注意将线拉直拉紧,不能交叉重叠。电热线两头引线必须留在苗床的同一端,以便接电源。布好线后即接通电源,检查通电是否正常,正常时切断电源,在线上盖土2厘米厚,然后排列营养钵,准备播种。有条件的地方可把电热线与控温仪配合使用,实现苗床温度的自动控制。初次使用可请电工按照使用说明书接线,以免发生意外。
四、火炕温床
火炕温床是用烧柴或煤加温的温床。火炕温床有倒卷帘式、回烟道式等,回烟道式又分“山”字形和“W”形两种。比较温暖的地方可采用“山”字形的。
“山”字形回烟道式火炕温床的修建方法是:首先,按冷床的方法选好床址。为便于管理,床址最好设在宽阔安全的庭院内。在选好的床址上,挖一个东西长45米、宽15米、深10厘米的床外的西头距苗床40厘米处挖一个长2米、宽1米、深15米的烧火坑。其次,沿床坑的南、北、东三面挖宽45厘米、深15厘米的沟,在此沟中间挖25厘米宽、20厘米深的烟道,直通西边床外,并在床外筑成一个60厘米高的烟囱。挖好后在烟道上盖瓦抹泥,防止漏水返烟。瓦上填土踩实达床坑的深度。再次,在南北烟道的中间挖宽45厘米、西端(烧火口)深30厘米、东端深15厘米的沟,与东端沟相连,在此沟中间挖一火洞,宽25厘米,西端深30厘米,东端深20厘米,与东端烟道相通,火洞按两端深度顺成斜坡。最后盖瓦抹泥,填土踩实,将床坑底整平,待放营养钵。在烧火坑靠苗床的墙上,距地面90厘米左右向内挖一宽45厘米、深30厘米的拱形洞,砌火炉与火洞相接。
火炕建好后,在床四边建矮墙,北高40厘米,南高10厘米,两端北高南低呈斜坡式与南北墙相接。
(第二节)营养钵的制作
一、营养土的配制
营养土要求肥沃、无虫卵、无病菌、无杂草种子、疏松但移栽时不散坨。营养土一般用田土和腐熟的有机肥料配制,忌用菜园土和种过瓜的土壤。按体积计算,田土和充分腐熟的厩肥或堆肥的比例为3∶2或2∶1。若用腐熟的鸡粪或人粪(干),则可按5∶1的比例混合。一般不主张在营养土中放化肥,因化肥量掌握不好,很容易烧苗。因土质和肥料质量不同,可适当调节土粪比例。田土和有机肥在混合之前先要过筛,然后按比例掺匀。为防止地蛆等害虫为害幼苗,在配制营养土时,应用800倍敌百虫和托布津溶液均匀喷在营养土上消毒。对营养土水分含量的要求因制作营养土坨的方法不同而异。在装塑料营养钵、纸袋、塑料薄膜筒时,对水分要求不严,但不能太湿;用棉花制钵器打土坨时,应先将营养土喷水拌湿,以制出的钵不散为宜。
二、营养钵的制作
采用容器育苗,可以保护西瓜苗的根系,在移栽定植时缓苗快。育苗容器有塑料钵、纸筒、塑料薄膜筒等,塑料钵和塑料薄膜筒均可在商店买到。纸筒的制造方法为:先用薄铁皮做成7~8厘米见方、高10厘米的铁筒,将配好的营养土装入筒内,用裁好的报纸将铁筒卷起,再将铁筒开口一端的报纸折叠起来,使铁筒倒置,抽出铁筒,营养土即可装入袋内。无论是塑料钵、纸袋还是薄膜筒,装营养土时应松紧适度、高低一致,摆放紧密、整齐,以便于苗床的管理。
在种棉花的地方还可用棉花制钵器制作营养土钵,制作方法与棉花育苗一样。用棉花制钵器制作的营养土钵较小,适合育小苗。若需育大苗,制钵器规格应为:口径7厘米,高10厘米。一个床的土钵排满后,用沙土将钵间孔隙填平。
(第三节)种子处理和浸种催芽
一、选种
种子质量的好坏与幼苗的生长密切相关,由饱满的种子生长出来的幼苗健壮、成苗率高、抗病性强,而由不饱满的种子长出来的幼苗瘦弱、抗性差。因此,在浸种前必须对种子进行精选,去除其中的杂籽、秕籽和破损种子。选种时先进行粒选。所谓粒选,就是根据某一品种种子的特征,利用肉眼的观察,对西瓜种子进行逐粒选择,去除其间的杂籽、秕籽、破籽和其他一些杂质。经过粒选后,种子的外观应基本一致、无杂质,但有些不饱满的种子(外观和饱满种子基本一样)难以挑出,这时根据具体情况可再进行一次水选。即把经过粒选的种子放入水中,因为不饱满种子比重较小漂浮在水面上,而饱满种子比重较大则沉入水中,这样就可将饱满种子和不饱满种子分开。
二、种子消毒
西瓜有很多病害可通过种子传播,因此,播种前必须进行种子的清毒。消毒的方法有药剂消毒、温汤浸种等。
药剂消毒是利用各种药剂对西瓜种子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可以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30分钟,也可用多菌灵500倍液或托布津800倍液浸种1小时。然后将种子洗净进行浸种。
温汤浸种是将西瓜种子放入55℃的温水中,不断搅拌15分钟,然后令其自然冷却浸种4~6小时。
三、浸种
浸种的过程就是种子吸水的过程。浸种时间的长短因种子的大小、种皮厚薄、水温高低而异。水温高、种子小、种皮薄时浸种时间短,反之则长;破壳种子(如无籽西瓜人工破壳后)浸种时间应短。最常用的浸种方法是温汤浸种,一般浸4~6小时,具体操作见“种子消毒”部分。浸种后将种子放在洁净的温水(不烫手)中反复搓揉,去除种子表面的黏质,以利发芽。
四、催芽
浸种后应立即进行催芽。催芽的方法很多,最常用、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将浸种后的种子擦干,均匀摊在浸水后拧干的湿棉布上,种子厚度以1~2层为宜,棉布四周留3~4厘米的地方不摊种子,先将棉布四周折起卷成布卷,再用湿毛巾将布卷包住,使种子均匀地分布在布卷内,防止种子黏湿腐烂,形成一个具有良好透气性和适宜湿度的发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