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超常的记忆和感觉
一、超常的记忆
藏獒的生活与藏族牧民是融为一体的。藏族牧民喜爱藏獒,这是因为藏獒绝顶聪明,善解人意,甚至能感知主人的心理和心情,喜主人所喜,忧主人所忧。藏獒也是藏族牧民生活和生产中最得力的助手。
藏獒有超常的记忆能力,能辨认自家几百头牛,近千只羊,能协助主人在出牧、归牧、迁移等活动中归拢牛羊,能确定自家的草场边界而坚决维护主人的利益。
藏獒超常的记忆力得益于日常的锻炼和培养。由于生活环境经常变化,藏獒每次随同主人牧迁,都要迅速熟悉新环境,包括周围的牧群、人员、地形和草原,以忠于职守。藏獒的聪明和记忆基于其发达的嗅觉、听觉和大脑贮存信息的能力。藏獒能辨识主人、熟人或生人,辨识自家的牛羊、草地边界,主人家的器械。它主要依靠嗅闻气味和听到声音,并将嗅到的气味和听到的声音作为信息贮存于大脑,以后当再次接受到该信号时,就能马上与大脑中的信息相对照,并确定信号源的性质,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动。据报道,藏獒大脑可以贮存几万个信息,且长期贮存,由此,奠定了藏獒非同一般的记忆基础。也说明为什么藏獒每到一处新环境,总是忙于四处嗅闻,或侧耳倾听,十分专注,原来它在忙于收集情报。藏獒这种生物学特性,也说明藏獒有发达的中枢神经系统,能对各种感觉器官所收集的信息及时进行分析与处理,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答。藏獒的这一特点,有利于人类训练藏獒去做一些正确的活动和动作,为人类服务或便于管理。但应注意,藏獒的超常记忆力有时也会走向反面,使藏獒表现出记仇、执拗的负面效应。所以,在初次接触时,切忌对藏獒冷漠、呵斥、踢、打。藏獒会当即记忆对方的声音气味,并决定了今后对其人的态度,一旦形成,以后很难改变。显然,藏獒发达的记忆能力,也奠定了藏獒学习和积累经验,以更好地适应于生活环境的基础。一般而言,藏民群众习惯于在小犬2月龄时将其抱回家中喂养,以便从小养大,人犬之间能建立终生相依的关系。
但由于2月龄的小藏獒尚没有经过母犬的教习,许多行为习性都只能在自身的探究和主人的调驯中逐步学会。由此,处于该年龄阶段的藏獒应任其自由地玩耍、嬉戏,任其自由活动。正是在该过程中,小藏獒认识了世界,积累了经验,也认识了自我,学会了攻击、躲避、防卫和尽职尽责。
二、发达的嗅觉与听觉
根据藏獒的行为习性和藏獒生活环境的特殊性,有人认为藏獒实际是尚处于半驯化状态的动物,这种观点也许有一定的道理。
在草原上,藏族牧民对自家的藏獒实际是很少拴系或白天拴系而夜间放开的。由于白天牧业繁忙,有时整天被拴系的藏獒几乎得不到食物,只有晚上被放开后去自己谋食。此时饥肠辘辘的藏獒全凭发达的嗅觉和听觉在四野寻觅,高度警觉,决不放过任何声响和动静。千百年来,这种野外生活的锻炼,使藏獒听觉和嗅觉系统得到了突出的发育和锻炼。藏獒的许多行为发展都依赖于极发达的嗅觉与听觉系统。标记领地,辨识环境,追随主人乃至千里归家,等等。“用进废退”,如前所述,藏獒的嗅觉发达得益于日常生活的锻炼,在长期的物种进化及生存斗争中,藏獒必须凭借敏锐的嗅觉,灵敏的听力,洞察周围的环境,展开有关守卫、巡察、觅食、捕猎、求偶等各种活动。藏獒能精确分辨出10多万种不同的气味,能嗅闻到千万分之一浓度的有机酸,能觉察到200~300米外的野生动物的气息,能嗅闻400~500米距离的人体汗味,使其先感觉到主人的回归还是外人入侵,并反映出亲近或敌视、憎恶、愤怒的心理,采取准备进攻的态势。
据报道,藏獒对酸性物质的嗅觉灵敏度要高出人类几万倍,其可以感知到分子水平。位于藏獒鼻腔表面的“嗅黏膜”有许多皱褶,面积为人类的4倍,黏膜内大约有2亿多个嗅细胞,是人类的1 200倍。特别是在藏獒的嗅黏膜表面有许多绒毛,可以显著增加嗅黏膜与各种气味物质接触的面积和机会,使藏獒具有敏锐的嗅觉和高超的记忆力,可以轻而易举地分辨出家中的每一个成员,圈舍中的每只牛羊,家庭的每样器具。所以主人出牧后,无论走多远,藏獒也能找到自家的畜群,永远不会迷失。
嗅觉灵敏在藏獒的交配与繁殖中也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原产地,藏獒完全是自然交配。每年8月下旬,在天气开始转冷时,藏獒也开始进入发情阶段。此时在母犬的尿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随着母犬排出的尿液,在四野留下了能被公犬嗅到的信号,专业上也称其为化学外信号。借助灵敏的嗅觉,公犬一旦嗅闻到这种母犬尿液中的信号,即使再远,也能找到发情的母犬,并完成交配。
藏獒的听觉也很发达。无论何时,卧息的藏獒总是把耳贴在地面。它能听到和分辨出来自32个不同方向的极微弱的振动声,其灵敏度是人的16倍。据报道,人在6米远听不到的声音,藏獒却可以在25米外清楚地听到。夜间如有狼逼近羊群,藏獒能立即察觉。
恶狼即使再狡猾,也难躲过藏獒的警惕和奋起搏击。藏獒灵敏的听力,也是区分来人,辨别敌友的重要方法。藏獒能区别家庭每个成员脚步的轻重、呼吸节奏乃至心跳声音的大小和快慢。对来自主人和熟人的声音,能以安详、忠诚、欢快的动作或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对外人、异声,则产生困惑、怀疑、警惕,并反映出敌视、憎恶、愤怒的心理,采取准备进攻的态势。
嗅觉与听觉是藏獒最敏锐的感觉器官,借助嗅觉、听觉、视觉系统和发达的中枢神经系统,藏獒发育形成了机敏、沉稳、聪明和勇猛的品种特征,这些都得益于藏族牧民累代的严格选择和青藏高原严酷自然环境的陶冶,使藏獒成为最优秀犬的类群,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世界屋脊和茫茫雪原,成为世人称赞的“东方神犬”。
三、不寻常的视力
虽然有诸多资料说明犬的视力与其嗅觉和听觉相比不很发达,但由于生活环境严酷和险峻,使藏獒的视觉器官亦得到了相对的锻炼。草原上的藏獒能清楚的分辨出300米外的主人或生人,对活动目标的视力距离可以达到1 000米以上。夏天,在无边无垠的草原上,牛羊随心所欲,一边吃草一边走动,都在藏獒的视野范围之内。一旦有牛羊走出自家地界,藏獒会即刻将其逐回,一旦有野兽在隐蔽中接近畜群,藏獒会毫不迟疑勇猛出击。
藏獒头大额宽,视野开阔,全景视野为250°~290°,单眼的左右视野为125°~145°,上方视野为50°~70°,下方视野为30°~60°,对前方的物体看得最清楚。当藏獒雄居于山冈时,绿波荡漾的草原、炊烟袅袅的毡房、自由采食的牛羊都尽收眼底。但藏獒的视力与其他犬科动物类同,其视觉是色盲。在藏獒眼里,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的大草原其实只有黑白两种颜色。由此,藏獒只是依靠明暗度来区别或辨别物体,并对移动的物体更易发现。不同之处是藏獒暗视力很强,善于在夜间捕食。这与藏獒大都是白天被拴系,夜晚被放开,巡视草场、看护牛羊或猎取食物的半野性生活方式有直接的关系。
四、迟钝的味觉藏獒的味觉器官位于舌面,但比较迟钝。长期以来,藏獒已形成吃食粗糙、狼吞虎咽的习惯。由于嗅觉灵敏,藏獒感兴趣于有臭味的畜肉,有甜味的食物,却厌恶酸辣食物,并对酒精等醇类物质非常敏感。由此,藏獒对食物的选择,是依靠嗅觉和味觉的双重作用决定的。藏獒吃食粗糙,具有其野生的特征,或者说是犬科动物的共性,是在野生环境下迫于生存而形成的适应性。但是,藏獒胃中盐酸含量达到04%~06%,pH值达到42,藏獒又具有消化道逆向蠕动的特点,完全可以防止由于味觉迟钝、摄食粗糙对犬体所可能造成的不适。
五、灵敏的触觉
藏獒的触角觉器官非常发达,诸如位于其唇部的触毛,颜面和眉间的刚毛及趾底的感触能力都非常灵敏。藏獒无论是在捕食、格斗、探究或学习中,都与其触觉器官有密切的关系。藏獒灵敏的触觉器官是其神经系统高度发育的结果,也是在世界最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生物进化的结果,说明藏獒作为“东方神犬”是当之无愧的。
藏獒汗腺亦不发达,主要依靠调整呼吸频率,增加或减少呼吸蒸发,使之在环境气温的变化中努力保持体温恒定与健康水平。事实上,对藏獒而言,更为突出的问题首先是保存体温,不使在年平均气温低于0℃的特殊环境下过度散失体热而影响健康。由此,藏獒不仅皮肤汗腺极不发达,而且还具有双层被毛的品种特征,有别于国内其他犬品种。
(第二节)独特的适应性
一、适应高海拔
藏獒对海拔的适应性,表现在不仅可以生活在海拔5 000~6 000米的极地,正常的摄食、生长、繁殖,亦可良好地适应于沿海低海拔地区。在我国福建、广东和台湾等沿海省份和东南亚国家,藏獒饲养十分普遍,藏獒对海拔适应的范围尚无任何一种动物可比。台湾同胞对藏獒情有独钟,赞誉藏獒为“第二国宝”,所饲养的藏獒,不仅在体型、外貌和气质品位等方面表现出类拔萃,而且繁育的藏獒后代生长发育好,生活力强,繁殖率高,遗传性稳定。说明藏獒对低海拔、海洋性气候也能良好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