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的童年回忆是美好而快乐的
为了让孩子做一道奥数题而错过了给他拍一张雪景照片,那是十分不应该的。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世界上也许只有时间是聪明的人类最难掌控的。童年是人生的起始,不管好坏它将是你人生记忆最深刻的时期,也是对你影响最重要的时期。为什么不给你的孩子留下美好的回忆呢?
给孩子一块自由的空间
少儿阶段最可贵的就是孩子的个性,教育不是要限制其个性的发展,而要创造出更广阔的空间让其个性继续拓展。应该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他拓展想象空间。丰富的想象力对孩子的智力发展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现在养孩子真难!”父母们常有这样的感慨。感慨的原因是:孩子不能落后于他人,不仅要会读书,还要通晓琴棋书画。时髦地说,就是要发展全面素质。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认为,多学东西能提高孩子智力。这带有浓厚的成人式的物质化和功利化味道。往往孩子们书包刚放下,又不得不拿起画笔或琴盒,而那与生俱来的游戏心、好奇心和创造力,全被大人抑制在各种各样的培训之中。
当今社会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可谓呕心沥血。每一位父亲或母亲都满以为现在的孩子好幸福,他们都认为向孩子所施予的是真正的爱。但事实如何?是不是你每一次给予的爱孩子都接受呢?
在一次“跟爸爸、妈妈说句心里话”的座谈中,很多孩子诉说了自己的心声。有的说:“妈妈,请您以后别再天天接送我上下学了,您的儿子已经长大了。”有的说:“爸爸,请您以后别再看着我写作业了,这总给我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还有的说:“爸爸、妈妈,当我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请您不要再打我、骂我了。”……听着孩子们的句句肺腑之言,不知家长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古往今来,不少望子成龙的家长不知不觉中步入了教育的误区,扭曲了孩子的心理。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永远只能是孩子,他们的生活、学习甚至全部都应由父母来安排、设计,让孩子写字,孩子就不能画画,让孩子看书,孩子就不能出去……
总而言之,父母几乎统揽了孩子全部的生活。孩子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这类父母从不或很少尊重孩子的个人愿望,久而久之,孩子的独立个性的培养被彻底抛到脑后,压抑了其个性品质的发展。殊不知,正是家长的这种表面上看似爱,实则相反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孩子的胆小、羞怯;正是家长的这种唯我独尊的教养方式,扼杀了孩子一个个创造的火花,导致孩子只知服从和听任摆布,丧失了独立的意志、独立的人格。结果,不仅没有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反而将无数的苦楚和哀怨积压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从而使孩子的内心世界得不到良好发展。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在谈到父母之爱时曾说:“父母对孩子的爱并不是简单的给予,而应是理智的给予和不给予。”一个小男孩就曾对同学讲到:“爸爸很爱我,从我出生的那天起,我要什么,他就给我买什么,一次塞给我几百元的零花钱,是常有的事。”难道这是真正的爱吗?还有一位在班上堪称“邋遢大王”的学生跟同学讲:“妈妈很爱我,饭熟了,她把饭盛好端到我面前,有时候还喂我;作业写完了,她把铅笔替我削好,还把书包里的学习用具给我码放得整整齐齐;衣服脏了,她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洗干净,我要做,但她总是不让,这样的事情她几乎天天不辞辛劳地重复着,她真的很爱我。”尽管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天底下最无私最伟大的,然而,他们许多不明智的爱阻碍了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这种“糊涂”的父母之爱致使孩子丧失了做人的最起码的锻炼机会,孩子在父母“宽厚”的呵护下不能经风雨、见世面,何谈施展才华、展翅高飞呢?孩子就像父母手中牵着的风筝,线放多长,他就飞得多高,多远。还请所有深爱着孩子的父母,松开手中那根牵着风筝的线,不用多久,你会惊奇地发现,孩子长大了。
真爱孩子,应该将“尊重”和“平等”放在首位,父母要耐心地倾听孩子们诉说的痛苦和烦恼,真诚地与之交谈,渐渐地,孩子的独立性增强了,和爸爸、妈妈成了相互信赖的知心朋友;真爱孩子,应给孩子营造一片自由锻炼的空间,努力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锻炼机会,比如:上哪个兴趣班,由孩子自己去选择;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都让他们自己做,去打扫卫生、削铅笔等。父母不妨多搞些远足、游泳、野炊等磨炼意志的户外活动。真爱孩子,还应让他们在复杂纷繁的人际交往中学会合作与处事的本领,勇于面对挫折与失败。父母不仅要使孩子具有健康的体魄,更要塑造孩子健康的个性。
真正的父母之爱,和谐的教育氛围,会像涓涓细流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田,使他幸福地成长为具有健康的人格和心理的一代新人!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是孩子对自己未来的美好设计。孩子们在谈到自己的梦想时,往往会神采飞扬、美不胜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却常常对孩子的梦想不屑一顾,甚至大泼冷水。
有一个小男孩对他的妈妈说:“妈妈将来等我长大了,我要到月球上去!”妈妈却回答道:“别胡说了,赶快写作业去。”
似乎对于一个孩子来讲,抱着书本学习就是唯一的出路。其它学习以外的东西,都会被父母看做是不务正业,玩物丧志。
孩子的梦想对孩子来说,有着无穷的魅力,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巨大的牵引和激励作用。儿童心理学家认为,梦想是孩子自我形象的理想化。鼓励孩子追梦,孩子会产生强劲的内驱力,面对各种困难也会主动想办法去克服。梦想能使孩子在学习、工作过程中创造不辍,并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据对爱迪生、毕加索、达尔文等成就卓著的人物的研究表明,他们在童年时期,都有一个绚丽多彩的梦,他们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就是实现早年的梦想。因此,可以这样说,没有梦想的孩子是没有未来的,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
孩子有了梦想(哪怕有些不可思议),父母都应为他有了“理想的我”而感到欣慰和自豪,并给予肯定。父母对孩子的梦想坚信不疑,孩子就会从父母那里获得力量,获得勇气,树立信心。为了使孩子的梦想能成为现实,在孩子追梦的过程中,还应予以多方面的关注。比如,帮助孩子寻找梦想的偶像,和孩子讨论偶像的成长史、奋斗史、成就史,明确成功必须付出辛劳和汗水,让偶像在孩子心里生根;给孩子的圆梦计划提供建议和支持;经常提醒孩子践诺,在孩子怀疑梦想时给孩子鼓励。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所以每一个孩子都要有梦想,梦想不是可实现的目标,它或许只是一个妄想,但不能没有,它是烛照孩子心灵的亮光,孩子心中的憧憬是最美丽的,它将引领他走向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曾看过国外的一篇文章,说一个语文老师为学生们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你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一个同学写了自己的梦想,他的未来会有一个大大的庄园,很多的农场,家里会雇用好多的佣人,有自己的汽车,有自己的公司,会拥有很多的财富。老师看后,把他的作文批了不及格,让他重新再写一份交给老师。他想了一个晚上,觉得这就是自己未来的家,于是第二天他原封不动地又把这篇作文交给了老师。老师看后更加生气,指责他如果今天在写不好,就叫家长来。孩子心里很矛盾,不知如何写?于是向父亲请教。父亲问儿子:“你心目中的家同究竟是什么样的?”孩子回答:“就像写的这样。”父亲说那就不需要改啊!孩子点点头。第三天又将这篇作文交给了老师。三十年后,这个当年被老师批评的孩子,真的和当时作文里写的一样,拥有了一切。老师流泪检讨,我当年扼杀了多少孩子的梦想啊!
梦想无论是否可能实现,都是梦想,与理想是有一些区别的,只要是孩子的梦想,就一定是世界上最具有价值的珍宝,它将带领孩子充满憧憬地去面对学习中的任何一个困难。父母或者老师对孩子的梦想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发展方向,无论如何,都要珍视孩子的梦想。
诱发孩子的求知欲,第一个接口就是让孩子不断有梦想,并在梦想的自我熏陶中去做每一件事情。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孩子的梦想呢?
◆千万不要对孩子的梦想泼冷水,哪怕孩子的梦想多么的可笑。
◆告诉自己,同时也告诉孩子,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引导孩子将自己的每一个梦想描述出来,用图,也可以用表格,当然也可以写一篇题为《我有一个梦想》的作文。
◆与孩子共同探讨研究实现梦想的必要条件以及努力方法,并将学习的意义建构在每一个梦想上。另外,经常与孩子一起温习他的梦想,感受美妙本身正是梦想的根本意义。
得到理解的孩子是幸福的
爸爸让儿子切苹果,儿子把苹果拦腰切断。于是,爸爸就笑了,他凭自己的经验告诉孩子:“切苹果应当竖着切。”儿子奇怪地问:“为什么要竖着切呢?您看,我切的苹果上有一个五角星呢!”孩子的想法往往和大人是不一样的,而且,孩子的眼睛还常常会捕捉到一些大人看不到的东西,这种东西常常是一些美好的东西。
遇到这种情况,有的家长会欣赏孩子的做法,并对他进行鼓励,但也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这是侵犯了父母绝对的权威性,是对父母的不尊重。并用自己的经验来“纠正”孩子的创新,其实这是对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种扼杀,是极不可取的。
举一个例子:比如同样是看电视剧《豆豆的故事》,当豆豆趴在床上哭时,家长“看到”豆豆受了委屈,很难过,但一个几岁孩子“看到”的却是“豆豆不是好孩子,他穿鞋上床,还用眼泪把床单弄脏了”。家长与儿童的心理差距是很大的,这并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这是父母与孩子的天然差距所决定的。
而且,作为现代的家长,越来越多的人无奈地发现,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权威性正在逐渐下降,孩子越来越不服自己了,有的时候自己居然被孩子给问倒了,真是威信扫地。退回几十年前,父母对孩子几乎有绝对的权威性。他们喜欢说: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可是在今天,谁敢说比孩子知道得多?信息化社会动摇了长辈的权威地位。情况不仅仅如此,计算机时代是成人与孩子同步进入的,而孩子往往比大人掌握得更快,知道得更多,至少在这个领域父母开始失去自己的权威。至于父母的地位在孩子心中呈下降的趋势,这也很正常。心理学家发现,孩子在1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崇拜期,2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轻视期,3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理解期,40岁之前则是对父母的深爱期,直到50岁才真正了解自己的父母。
只有理解孩子,才可以和孩子有沟通,只有理解孩子,才可以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对于孩子来说,只有被理解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幸福。被父母理解的孩子更容易和人相处,他们也更愿意去理解自己的父母,理解周围的人,他们长大成人后,也更容易成为随和、豁达,受人爱戴的人。
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的爱
中国的家长宠爱孩子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他们一辈子甘愿为儿女付出:从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到找工作、结婚、生孩子,父母无时不在操心。“为孩子把心都操碎了”,是许多家长都有的感受。现在每个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更是为孩子倾其所有,可以说把毕生的精力和积蓄都给了孩子。然而我们的许多孩子却体会不到父母的付出。他们喜爱和崇拜的人可以是歌星、影星或政界、商界的巨头,唯独很少有父母。在一些调查中,孩子对为他们“操碎了心”的父母,不但不领情,还有颇多抱怨,惹得很多家长感叹“好心没好报”。
为什么家长付出那么多,孩子却不领情呢?一些教育专家认为: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存在许多误区。比如在爱孩子的问题上,许多家长多是出于本能地爱,却不注意爱的表达方式,不会给予,因而使孩子体会不到父母的爱。有一位很伤心的妈妈在做心理咨询时说到,孩子两门功课得了196分,她难过得直流泪。站在一边的女儿看着妈妈感到十分困惑,她不能理解妈妈为什么如此痛苦。此时这位妈妈就是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妈妈是希望女儿能得双百,孩子没有达到她的愿望,她就感到伤心。而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就会认为,她努力了,得了196分,应该感到高兴。而妈妈却只关注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家长的行为与孩子的体验相反,孩子幼小的心里就会产生疑问:妈妈这是爱我吗?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反映大学生冷漠,不懂得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缺乏爱的体验。父母的做法,并没有使他们内心感受到爱。所以,父母不但要给孩子爱,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体会到爱。
父母应该怎样做呢?
1.专心致志地和孩子在一起
李明总说爸爸爱他,妈妈不爱他。妈妈对此很不高兴,问李明:“我整天陪着你,而爸爸只有在周末回来陪你一会儿,怎么能说爸爸比妈妈更爱你。”而李明却说:“爸爸和我在一起玩骑大马、搭积木,还给我讲故事,我和爸爸在一起很快乐,而妈妈整天看书,不理我,让我自己玩。”
由此可见,父母和孩子接触,关键的不是接触次数的多少、时间长短的问题,而是接触的质量。即使父母只和孩子在一起几分钟的时间,只要专心致志地和孩子在一起,就能让孩子感觉到你对他的真挚情感和爱。
所以,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应该非常投入地沉浸在孩子的世界里。我们常可以看到有些妈妈一边打毛衣,一边看着孩子玩,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有一搭无一搭地回答。孩子感到你在敷衍他。孩子不仅感觉不到快乐,而且会觉得他在父母眼里不重要。
2.物质生活不能代替爱,不能培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