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正确认识田径运动训练
田径运动训练能够培养田径运动人才良好的思想品德,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提高专项运动水平而进行的专门教育过程,它包括儿童、少年、青年和成年等不同年龄阶段田径运动人才培养的各个过程。本节主要谈一下青少年儿童田径运动训练的任务、特点、原则和需要注意问题。
一、田径运动训练的特点
田径运动训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1.训练对象的特点
青少年儿童是训练的主要对象,你们正处在生长发育的过程,因此,训练指导思想的确立、任务的确定、内容的安排和方法的选用,都必须紧密结合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
2.训练周期、时间的特点
由于在校的青少年儿童是训练的主要对象,因此你们在训练的时候既要考虑多年训练过程的系统性,更要注意在实践中小周期为主的特点。在训练时间的安排上,要注意以业余时间为主的特点。
3.训练性质的特点
(1)田径项目的多样性。没有哪一个运动项目像田径运动这样,由如此众多的不同项目组成。根据训练过程的专门性,田径运动训练可分为速度类项目、快速力量类项目、耐力类项目和综合发展素质类项目。
(2)运动技术相对比较稳定。田径运动具有固定不变的单一的动作形式与结构。在技术练习时,受竞赛规则制约的外界条件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训练过程比较单调枯燥。田径运动以个人项目为主,缺乏和竞争对手的直接对抗而引起的共娱性。训练方法和手段多表现为周期性和简单性,容易引起训练对象的心理疲劳和厌倦。
(4)人体机能、身体素质对运动成绩起着关键的作用。田径运动属体能性运动项目,运动成绩除了受技术水平影响外,更多地受到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制约,必须花大力气提高人体机能和素质水平。
二、田径训练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掌握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我国将少年儿童的竞赛年龄划分为:儿童组7~12岁(不满13周岁);少年组13~17岁(不满18周岁)。在这个年龄段他们的身心发展有这样的特点:1.身体的“自然增长”。
少年儿童运动成绩的提高,一方面是由于训练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有“自然增长”的因素。少年儿童的训练不仅能使运动成绩得到提高,而且对“自然增长”也有影响。少年儿童的训练是多年训练的准备阶段,其目的是为进入高年龄组训练时不断提高运动成绩而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在训练中除考虑到提高运动成绩外,同学们还必须十分重视增进自己的健康,促进身体的“自然增长”,让身体得到全面匀称的发展。
2.身体各部分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一般的情况下,少年儿童的内脏器官,尤其是心血管的发育,明显地落后于运动器官。在运动器官中,骨骼特别是各关节韧带,都落后于肌肉的增长与发育。肌肉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如12~13岁未经训练的少年,通常发展较好的肌肉有背肌和大腿前面的肌群、小腿肌群和臀部肌群、屈臂肌群和四肢的内收肌群,发展较差的肌群有伸臂肌群、大腿后侧肌群、四肢外展肌、腹肌和躯干的斜肌。当你们在安排自己的训练时,应充分考虑到自己身体发育的不平衡性是十分必要的。
3.身体具有脆弱性。
少年儿童是身体生长的旺盛时期,各器官与系统长得很快,如儿童身高一般每年增长5~6厘米,12~13岁身体处于加速发育阶段,身高增长6~8厘米。另外,血压也容易升高,骨化过程尚未完成,软骨成分较多,关节支撑能力较差,关节和韧带易受伤。由于各器官系统在一定时期处于发展过程,因而少年儿童的有机体显得比较脆弱,这就决定了少年儿童田径运动训练要比成人的运动训练更加谨慎。在训练中,应加强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注意饮食和营养,防止贫血的出现;避免大力量训练,少做静力练习;练习时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加强医务监督与健康检查,防止多次重复性受伤而转成慢性疾病。
4.身体发展具有不稳定性。
不稳定是指变化大,表现在这次课上动作掌握得很好,但到下次课时却完全变了样。有的少年儿童在某一阶段里的训练很不错,但再过一段时间却又退步很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少年儿童的身体发展快而不平衡,由此造成身体内部的失调现象。
5.心理发展既受生物学条件限制又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少年儿童心理发展既受许多比较稳定的因素支配,又受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的影响。所以,少年儿童的心理既是相对稳定的,又在一定程度上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的改变而变化。具体来说,少年儿童有如下的心理特征:学龄儿童好奇,求知欲强,善模仿,爱游戏,富于想象;少年初期是半幼稚、半成熟时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共存;高龄少年心理过程的特征是自觉性和独立性显著增长,独立思考能力高度发展,逐步接近成人水平。
6.女孩的生理特点。
女孩的解剖生理特点一般是在十三四岁以前,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情况与男孩相比差别不大,只是女孩的性成熟比男孩约早1~2年,所以身高和体重也比男孩增长得快。女孩在12~14岁时出现月经,这时应注意月经前后和月经期的训练。月经期的活动量可适当减少,进行一些轻器械的练习或篮、排球活动等,使她们月经期的运动和运动能力逐步得到适应和提高。经过长期和系统的教学训练,女孩能够适应月经期训练后,可以根据她们月经期的身体机能状况,适当地安排训练和参加比赛。
十三四岁以后,女孩骨骼和肌肉发展开始落后于男孩,男女孩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差距和个体差异逐渐拉大。这时女孩的肌肉力量比男孩要差,脂肪占体重的百分比比男孩大,关节韧带弹性好,故关节灵活性较好。女孩的心脏比男孩要轻,体积也小,故肺活量比男孩小。因此,在运动时,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负担量,女孩要比男孩小。
(二)田径运动训练中应该要处理好的关系
1.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少年儿童在田径训练中,必须重视教学因素,即教中有练,练中有教,边教边练,边练习边改进,边改进边提高,使教学与训练紧紧结合起来。特别要加强对各项基本技术的体育课,从小打好技术基础,为以后掌握正确的完整技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2.文化课与训练的关系
小学是利用业余时间对少年儿童进行训练,因此,原学校文化课学习是他们的主要任务。要坚持在不妨碍学习的前提下进行训练,这样才能得到家长和教师的支持。
3.最佳训练年龄
在田径运动训练中,从10~12岁的儿童开始训练起,到培养成优秀运动员,约需9~10年的时间,甚至更长一些。在少年儿童时期,尤其要重视基础训练,反对急于求成而导致运动员的早衰现象。
(第二节)田径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一、身体素质的训练
身体训练是指田径运动员基本身体素质发展的过程,主要目的是全面发展运动员的力量、速度、柔韧和灵敏、协调等运动素质,为更好地完成技术训练和不断提高专项运动成绩打一个好的基础。
(一)定义和目的
1.一般的身体训练
一般身体训练的目的在于发展各项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器官和系统的功能,为掌握专项运动技术和提高专项运动成绩打好基础。少年儿童们,你们一定要健康地发育成长,保证自己的身体全面匀称地发展。
进行一般身体训练时,应尽可能选择那些对身体有全面影响的练习和目的性较强的练习。一般身体训练手段的选择与完成,应与所练专项的特点相适应。运动员的水平越高,一般身体训练越要强调专项的特点;对于水平低的运动员,应当以一般身体训练为主,结合专项进行训练;对少年儿童,你们在训练的时候,应当着重一般身体训练,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机体的基础上,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和年龄的增长,逐步地进行专项训练。
2.专项身体训练
专项身体训练的目的就是发展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和专项能力。由于田径运动项目不同,各项目技术所要求的专门素质和专门能力也不同,所以在一般身体训练的基础上,还必须进行专项身体训练,发展和提高与专项有密切关系的、能直接促进掌握专项技术和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专门素质和专门能力。
专项身体训练大多采用专项练习和专项辅助练习。这些练习与运动员所从事的专项,在神经活动、肌肉用力性质、技术动作结构和内脏器官工作状态等方面,都十分相似。在田径运动训练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正确地选用专项身体训练手段。
(二)怎样进行身体训练
田径运动员通过身体训练发展的基本素质有速度、力量、耐力、运动协调能力和柔韧性。
1.发展速度
(1)速度是指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各种动作的能力。在田径运动中,速度应包括下列三种:人体位移速度——单位时间内人体移动的距离,如短跑速度。
动作速度——运动员完成单个或完整动作的速度,如跑的后蹬动作速度,跳跃中完成起跳的速度,投掷中完成出手动作的速度。
反应速度——运动员接受信号刺激之后产生应答动作的速度,如起跑时,听到枪声后立即做后蹬动作的速度。
(2)影响速度的因素:在田径运动中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速度,它们各自的影响因素也有所不同。
决定跑速的因素是步长和步频,因此影响步长和步频的因素就是影响跑的因素。影响步长的因素主要有腿部力量、柔韧性、合理的跑的技术;影响步频的因素主要有神经灵活性、动作协调性、合理的跑的技术和腿部力量。
影响动作速度的因素主要有完成某一动作所需身体部位的肌肉力量和动作协调性,动作速度取决于中枢神经和肌肉器官的收缩特征和肌纤维的成分。
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主要有各种反应时和动作的协调性。
(3)发展速度的练习方法:发展速度应根据其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选择练习方法。
①发展步长或步频,应根据训练对象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主要目标。一般来说,既可以选择保持步频增大步长的方法,也可以选择保持步长增快步频的方法。具体的练习方法有:起跑、加速跑、行进间跑、快速冲刺跑、变速跑、间歇跑和反复跑等。另外,还包括各种跑的专门性练习,速度快和幅度大的各种跳跃练习,以及各种协调性、灵敏性和柔韧性练习。
②发展动作速度,大多采用专项练习和各种专门练习,具体手段有:发展该动作所需部位的肌肉力量——如为提高跳高的摆腿速度,发展摆动腿屈肌的力量;为提高跑的摆臂速度,发展上肢特别是肩带肌肉的力量。
提高动作频率的练习——如快速高抬腿练习、快速摆臂练习和快速挥臂练习等。
改变条件和各种专门练习——在跑中,采用下坡跑,提高两腿快速交换的频率;在跳跃中,采用起跳手摸高和跳上高大器械等,提高起跳速度;在投掷中,采用轻器械的投掷练习,加快投掷动作速度等。
③发展反应速度,通常采用听信号起跑的练习,以及各种快速反应的练习。具体手段有:听、看信号完成各种不同的练习,各种反应性游戏,各种球类活动和各种提高灵敏性的练习。
少年儿童时期,是发展速度素质的有利时期,应重视发展跑的速度,加强动作速度和快速反应的训练,为以后速度素质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2.发展力量
(1)力量的定义:力量是身体或身体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人体运动的基本动力。田径运动的项目特点要求在短时间内发挥出最大的力量和长时间的快速用力,因此田径运动员的肌肉力量要有爆发性和耐久性。
(2)影响力量的因素:肌肉体积是力量增长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肌纤维增粗、肌纤维数量增加和肌肉毛细血管的密度增加等均可增长力量。此外,神经肌肉的激活程度、心理因素、肌群之间协调能力的改善和肌纤维类型的改变等等,均对力量产生有影响。
(3)发展力量的练习方法
①发展肌肉爆发力的基本方法:
负重练习。在负重练习中,大多采用负杠铃下蹲、抓举、挺举、投掷超重器械以及在力量练习器上做爆发力练习等方法。负重练习一般有负极限重量、负大重量、负中等重量和负小重量练习4种,应根据练习的目的选用。
大强度跳跃练习。如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单足跳、跨步跳、持壶铃蹲跳和蛙跳等,也可以负轻、重物(沙袋)做上述练习。
②发展肌肉力量耐力的基本方法:徒手或负较轻重量的反复跑或跳跃,或做专门练习。连续跳举轻杠铃,连续多次投掷实心球,以及在力量练习器械上做各种发展力量耐力的练习等。
田径运动训练中发展爆发力和力量耐力同样是很重要的。不管发展何种力量,都应注意首先要全面发展身体各部分力量,发展躯干、腿和臂的大肌肉群力量和相应的发展小肌肉群的力量。
少年儿童的力量练习不能照搬成人的方法,练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以克服本身体重和负轻重量器械的快速力量为主,不宜采用大重量力量练习;二是以动力性练习为主,根据不同年龄和训练需要,适当采用静力练习;三是多做成组的组合练习,全面发展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力量;四是重视小肌肉群力量的发展。
3.发展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