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夏季体育锻炼要注意什么
炎热的夏季,外界气温高,湿度大,给体育锻炼带来极大的不便,增强活力机体对各类疾病的抵抗能力,还能保持和增强活力体力;另外,夏季坚持体育运动,也能锻炼儿童少年的意志品质。夏季最理想的运动项目是游泳,此外还可以进行慢跑、散步、打球等运动。夏季体育锻炼中,主要是预防中暑和注意饮水卫生,应按照如下要求做:锻炼时间最好安排在清晨或傍晚进行,运动量和强度均要小些,中午前后时,阳光照射厉害,应尽量少在户外活动。
对于体弱有病的孩子,在气温很高或无风闷热的天气应暂停锻炼,以免发生中暑或不良反应。
夏天在阳光下,可戴上遮阳帽,穿浅色或透气性较好的白色衣服。
运动后注意饮食卫生。由于夏季运动出汗多,口渴得很,但运动后不能立即大量饮水和喝冷饮、生水等,否则会加重心脏及肾脏的负担,影响消化吸收功能,甚至会引起腹痛腹泻及肠道疾病等。科学的饮水方法是在运动后喝一些淡盐凉开水,以补充体内因出汗而缺少的盐分,但要少量多次地喝;另外,锻炼后应及时补充一些清淡可口、含矿物质和维生素多的食物。
(第二节)冬季体育锻炼要注意什么
严寒的冬季进行户外体育锻炼,不仅能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和各种疾病发生,而且能锻炼儿童少年的意志。儿童少年冬季进行跑步、跳绳、跳橡皮筋、各项球类运动及滑冰等内容丰富的体育锻炼,大大地提高机体体温调节能力和对寒冷刺激的抵抗力,促进新陈代谢,对于儿童少年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十分有益。但在寒冷的冬季进行体育锻炼时应注意如下问题:冬季气温较低,使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降低,很容易发生肌肉拉伤及关节扭伤等,因此冬季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冬季风大雾多,锻炼时呼吸要得当,可采用口鼻混合呼吸的方法,因鼻腔呼吸能起到过滤、湿润、加温冷空气等腰三角形作用,吸气时口不要开得太大,以防止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等呼吸道炎症反应。
冬季进行户外体育锻炼时,要注意防止受凉和冻伤。初从室内到室外时,衣服不宜穿得太单薄,待准备活动做完,感到身体发热后,再逐渐脱掉过多的衣服,一方面使内衣汗湿后容易感冒。待锻炼完毕后,应尽快穿上衣服保暖,并及时更换汗湿的内衣和鞋袜。注意不要站在风口上吹风,以防感冒。对于暴露在外面的手、脸、鼻和耳朵等部位,可做轻微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或涂抹适量的防冻膏等,以防皮肤冻伤。
雾天不宜在室外进行锻炼。
冬季锻炼的负荷量可稍大些,运动强度要小些。
冬季锻炼三防两忌一宜
锻炼中有三防:防感冒、防拉伤、防空腹;锻炼中有两忌:忌运动过猛,忌路边晨练;锻炼中有一宜:宜补水。
(第三节)准备活动不容忽视
许多小朋友或儿童少年可能都注意到,每次上体育课的时候,都首先做一些慢跑、体操等练习,并从电视上看到转播的体育比赛中运动员在参加比赛前也首先做一些跑步和活动全身关节等练习,这些练习或动作都叫做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做得好坏对体育锻炼的效果尤其与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初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由于不了解准备活动的作用,往往草草了事,甚至不做。实际上,锻炼前或比赛前的准备活动都是不容忽视的。
这是因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机体各器官、各系统的机能是相互配合与协调的。我们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看起来好像只有运动器官在活动,其实身体其他器官系统也要动员起来,以适应肌肉运动的需要。然而,人体在进行激烈运动时,机体代谢水平随之提高,对氧气和能源物质的需要量也明显增加,这就要求内脏器官尤其是心脏和呼吸器官必须加快工作来满足运动的需求。因为种种原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是通过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即心肺器官的活动来实现的,但是,由于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较大,心肺机能的动员较慢,往往在运动开始时即不能满足运动器官的需求,这样就会造成机体缺氧面出现一些难受的感觉,从而影响运动能力的发挥。如果我们在正式锻炼前或参加比赛前预先做一些准备活动,通过慢跑、做体操等练习使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预先有所克服,使心肺机能水平预先得到提高,这样在正式运动开始时就能很快地发挥最高工作效率。
通常我们把准备活动也称作“热身”运动,通过准备活动不仅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而且能提高全身的物质代谢水平,使机能产热过程加强,体温增高。人体体温的适度升高有许多重要的生理意义,它可以降低肌肉的黏性,增强其弹性,从而有效地预防肌肉、韧带和关节的损伤等,因此,在参加体育锻炼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如何做准备活动并使之收到良好的效果呢?准备活动的内容一般包括慢跑、徒手操及专门的技术动作练习等。但准备活动的内容、强度大小和时间长短,则应根据不同年龄、体力状况及气候条件等因素来合理安排。儿童少年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高,惰性小,所以准备活动的时间不宜太长,运动量也要小些。准备活动的内容既有逐步提高人体工作能力的走、跑练习,又有保持正确体姿、促进生长发育的基本体操,如儿童广播操等,尤其应多安排一些伸展肢体的练习和运动量不大的活动性游戏,这样既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又能激发儿童少年的兴趣,这样可以调动锻炼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收到锻炼效果。
此外,体力状况较差的少儿,准备活动的量和时间均应减少;冬季气流低,准备活动的时间要长一些,运动量要大些,夏季则相反。
(第四节)整理活动必不可少
无论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小学生可能都还记得,在幼儿园或学校所做的广播体操中的最后一节操都叫“整理运动”;另外,我们也常看到赛跑运动员在到达终点之后还要继续慢跑一段距离并做一些放松练习,所有这些都叫整理运动之后所做的一些放松性的练习,目的是使机体更好地由紧张的活动状态逐步过渡到安静状态,它是尽快消除剧烈运动造成的疲劳和恢复体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但在日常的体育锻炼中,整理活动往往容易被忽视,不少人觉得整理活动似乎可有可无,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充分认识到整理活动的生理作用和不了解整理活动的内容。事实上,运动所引起的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并不是随运动的终止而同时消失的,例如,我们常常观察或体会到这样一个现象,每当剧烈运动结束后,呼吸和心跳仍然很快,并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逐渐恢复到运动前相对安静的水平。这是因为我们在进行剧烈运动时,肌肉的快速用力收缩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氧气,机体吸入的氧往往不能满足肌肉运动对氧的需求量,所以,肌肉的活动常常是在缺氧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在剧烈运动结束后,内脏器官还得继续加强工作,以补偿剧烈运动时所缺少的氧,这也正是运动结束后呼吸和心跳频率仍然较快的主要原因。通过整理活动则有助于使机体机能更快的恢复。
此外,剧烈运动后作整理活动还能有效地预防“重力休克”的发生。因为我们在进行剧烈运动尤其是下肢运动时,大量血液会分配到活动的肌肉,由于重力的影响,下肢血液返回心脏时则信赖于骨骼肌节律性收缩对静脉血管的挤压作用将血液送回心脏,如果运动结束后立即站立不动,则失去了肌肉收缩对静脉血流的挤压作用,导致大量血液滞留在下肢骨骼肌中,使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回心血量减少,由心脏输出的血量也因此减少,造成暂时性的脑供血不足而出现头晕等一系列不良反应,甚至发生休克现象,生理学上称之为“重力休克”。如果剧烈运动后做一些慢跑、放松、深呼吸等整理活动,则可能有效地避免重力休克的发生。
整理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活动强度等因不同年龄、锻炼内容及运动项目的特点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整理活动的内容包括步行、慢跑、放松练习和活动量小的游戏以及深呼吸等,都可以达到整理活动的效果,既能避免剧烈运动后所带来的某些不良生理反应,又能有效地消除疲劳,恢复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