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制定规则,培养孩子尊敬长辈的美德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尊敬长辈,仅靠说教是不够的。父母要适当制定一些家规,让孩子学会遵守。比如,吃东西时,要先拿给长辈;好吃的东西,要与老人一同分享;出门之前,同老人打招呼;当长辈遇到困难时,要主动上前帮助;公共汽车上见到老人,要主动让座,等等。要让孩子明白,遵守规则是一种美德。当孩子遵守了规则,能发自内心地尊敬长辈了,父母要及时给予赞扬。
“失败综合征”会让孩子对什么都无所谓孩子面对失败往往会产生沮丧情绪,这种情绪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因此,父母要多鼓励孩子用自信驱散心中的阴影。
张涛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马上要小学毕业了。张涛的妈妈反映,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张涛的成绩还可以,但是到二、三年级时,成绩一直不好。到了四年级以后,张涛对学习就完全持无所谓的态度了。父母、老师责备也好,好言相劝也好,就是推不动他。他似乎对学习、对自己的成绩以及对老师、家长的批评都无所谓。用张涛爸爸的话说:“现在我们最着急的倒不是他的成绩,是他的态度。平时成绩不及格或挨老师批评的时候,我们看不出他有任何着急或者不好意思;偶尔,他表现出一点进步,我们也会表扬他,可是,你表扬他时,他也不会表现出任何高兴的样子。”
据一位心理学家分析,张涛这种情况叫“失败综合征”。所谓“失败综合征”,即失败不是由于自己缺乏能力,而是由于心理上的原因,由于根本没有努力而遭受失败。
那么,学生的这种“失败综合征”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点:一是重复失败的经历可能使孩子感到自己永远也成功不了。大多数孩子刚上学时,对学校生活充满热情。但是,孩子一次又一次没有达到目标,会感到自己对生活和环境、自己的学业都无能为力,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放弃努力。
二是对成功和失败的不正确归因,也会导致“失败综合征”的形成。有“失败综合征”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有一个明显的差别,那就是他们对自己的成功有一种“宿命”的观点,感到成功与失败不是自己能够决定和改变的,而是由外部的、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决定的。
三是来自父母、教师等的不良评价。父母可能会这样对孩子说:“连这个都不会,你真笨。”
“我看你是无可救药了。”
“你这种成绩,真把老子的脸都丢尽了。”
“你看隔壁家的丁津津,你为什么就不能像他一样?”
无疑,这些都是令人泄气的评价。孩子的思维是比较简单的、具体的,他们会很大程度地相信成人说的话。如果父母说他笨,孩子可能就会信以为真,认为自己不聪明。
总之,父母、老师的消极评价会大大打击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对自己丧失信心,使他们怀疑自己的价值。
让孩子获得成功体验是父母帮助孩子克服“失败综合征”的重要方法。
1.帮助孩子去除可能的障碍
孩子在学习的路上可能存在许多障碍。比如,知识的学习是积累性的,以前学习的知识如果不扎实,那除了要学好现在的知识外,还要对以前的知识缺漏进行弥补。家长可以想办法帮助孩子弥补知识的缺漏,帮助孩子排除知识缺漏问题。
2.将孩子置身于他容易取得成功的地方孩子学习成绩差可能是普遍性的。如果要求孩子在短时期内将各门功课都赶上来,可能会很困难,而且容易导致孩子的畏难情绪。因此,可以帮助孩子找到一门他比较感兴趣的学科,集中精力学好这一门学科,以此为突破口,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和自身的能力。
3.采取小步子前进的策略
一个成绩一直不好的学生是很难“一口吃成一个胖子”的。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将目标分解成一个个较容易达到的小目标,这样,每达到一个小目标就是一次胜利,从而让孩子一直带着胜利的喜悦去攻克最终的大目标。
4.掌握积极的归因模式
成绩水平相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成功期望。原因之一,可能是他们对过去成功和失败有不同的理解,作出了不同的归因。
一个将失败归因于能力或任务困难的人,可能只有较低的期望,轻易放弃期望,或者将来选择较低水平的追求。
一个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的人,可能下次较为努力。
因此,教导孩子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等自己能控制的因素,有助于保持孩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最终有助于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
5.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患有“失败综合征”的孩子往往有一种看法,认为父母、老师把孩子本人同他的行为表现结果等同起来。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的价值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表现,他们会认为只有成功的人、学习成绩好的人才是有价值的,而自己的成绩总是不好,因此,毫无价值。这样,让孩子感觉到他自己的价值,对孩子的成长无疑至关重要。
6.称赞孩子的善良人品
父母经常称赞孩子的善良人品,等于向孩子暗示:父母看重他,不仅仅是因为他在学校的成绩;即使他学习成绩下降,他还有其他的优秀品质,有自己的价值。这样,孩子就会在对自己肯定的同时,更加努力。
7.保持对孩子的高期望
在孩子多次失败后,许多父母会对孩子丧失信心,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随之降低。实际上,父母对孩子的能力的期望,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自信和成功期望。父母的低要求和低期望是不相信孩子能力的表现,相反,父母的高期望只要不是不可企望的,就能为孩子提供一种信任感,也能让孩子感到一种胜任感,从而使他今后更加努力。
8.鼓励孩子的课外兴趣
对于学习成绩不佳的孩子,很多家长会心急地将孩子牢牢地“钉”在功课上,完全剥夺孩子开展“课外兴趣”的时间和权利。殊不知,鼓励孩子开展课外兴趣,既可以使孩子多一条“成功之路”,多一个发挥才能的领域,同时也是父母“爱心”的体现。孩子会觉得尽管自己学习成绩不好,但父母还支持他的课外兴趣,表明父母并没有对他完全丧失信心,也表明父母还是爱他的。这无疑是对孩子的最好激励。
9.做一个“善于”评价的家长
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善于评价孩子的家长可以避免孩子进入“习惯性无助”状态。
父母应避免给孩子“贴标签”,避免用使人丧失信心的话来评价孩子的学习和能力。
在评价孩子学习的时候,父母应更多地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而不是只看重结果,评价孩子时采用个人标准而不是集体标准。
要正确看待异性孩子间的交往
少男少女之间的正常交往,有助于双方个性的全面发展,能相互取长补短。但是有些父母听风便是雨,这样难免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产生逆反心理。
一位女生在日记里记下了她的这样一段困惑和疑问:我有一个男朋友,他是我的初中同学。我们关系很好,每逢放假,他经常来我家找我,因为我们挺谈得来。
这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让人费解的是,爸爸妈妈竟然认为我是在“早恋”。
我是一个刚强的女孩儿,至少在别人眼里是这样。我知道我所做的一切都不过分,我了解我自己。爸爸妈妈让我断绝和他的来往,我知道这是为我好,可我就是不甘心。他们说这会影响我的学习:恰恰是他们错了,正是他们无端的制止使得我无心学习。可我又没办法说服他们。我不想为了这件小事而影响我的学习,影响我与父母的关系,可我实在找不到处理这件事的最佳方案。我该怎么办?
少男少女之间的正常交往,有助于双方个性的全面发展,能相互取长补短。男女同学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使大家产生了相互交往的愿望。通过相互交往,可以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完善个性。所以说,父母不应干涉异性孩子们之间的正常交往。
从上面的例子中不难看出,干涉孩子同异性交往,不仅达不到避免影响孩子学习的目的,反而使孩子正常的学习情绪受到了影响。那么,对于孩子同异性交往,父母究竟应该怎样处理呢?下面一个故事或许会给多心的父母一定的启发。
一位父亲听孩子的老师说,他刚上初中的儿子有“早恋”倾向。这位父亲没有直接问儿子有无此事,而是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机会,顺便提及此事,于是儿子坦然地告诉了他事情的原委:原来是他和一位女同学一次在“林荫道旁”解了一道难题,还有一次在“僻静处”说了几句话,由此引起一些同学的非议。那个女孩儿还给他写了几张纸条,其中有这样几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不要怕,请到我家来”。就这些,很简单、很正常的交往。这位父亲很理智地找到女孩儿家了解情况,从女孩儿那里得知儿子说的完全是事实。女孩儿的父亲说:“她有很多朋友,男孩儿、女孩儿都有。他们经常到我家来,我每周给他们辅导两个晚自习。请你的孩子也来好吗?”就这样,两位父亲达成了共识,进行了密切合作。结果,自从儿子去了女孩儿家晚自习以后,“情绪高涨,成绩直线上升”。
一场人为的“风波”就这样过去了,父母的理解和正确引导,成了孩子进一步学习的催化剂。
同异性交往怎样才算正常?男女同学如何正常相处?教育专家认为,符合行为规范的,有分寸、有原则的异性交往就是正常的交往。
在两小无猜的幼年时代里,孩子可以毫无顾忌地和异性同伴手拉手一起跑、跳、游戏,但进入青春期后,随着性意识的觉醒,少男少女就会清楚地意识到性别的差异,意识到社会文化传统和行为规范的力量,就绝不能像孩提时代那样同异性同学随随便便地在一起了。这就要求孩子在同异性同学交往时,要掌握一定的分寸。
1.指导孩子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
无论男女同学,不要先把性别作为是否可以接触的前提。男同学、女同学都是同学,同学之间不存在可以接触、不可以接触的问题,更不能人为地设置障碍。只要有利于学习和进步,不管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都要落落大方,从容不迫地进行交往。
2.要求孩子积极参加男女同学集体活动在学校里,集体活动一般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如勤工俭学、社会考察、参观访问、文体活动等。男女同学在集体活动中可以互相增进了解,沟通情感,解除由于不相往来而造成的隔阂,了解异性同学的内心世界,懂得如何同异性同学交往,又可避免只同一个异性同学接触,陷入过分亲密的关系。
3.指导孩子正确与异性同学单独交往首先,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应以互帮互学、互勉互励、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为前提,不应超过纯洁真诚的同学友谊的范围。其次,交往时言行举止要有分寸,不可互不理睬,也不能胡说乱道;既要热情大方,又不可过分亲昵、放纵。再次,要考虑交往的时间、地点,以免引起别人的误会,如不要在晚上或午休时到幽静的公园、操场长谈,更应避免周末私下约会出入影院、舞厅。男女同学单独交往时,应尽量选择公开的地点和场合,光明磊落地进行,以免引起误会。
在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保留自己的空间,陌生的人紧挨着你坐下,你就会感到不愉快甚至会下意识地挪动一下身体。这种“自我空间”感在女孩子身上体现得尤为强烈。如果孩子想与对方建立亲密关系而破坏这种距离去主动接近对方,往往会给对方带来不愉快,甚至生出警戒心和不安感。
那么,如何教孩子把握好这种异性之间的距离呢?
1.教孩子把握好“自我空间”感
孩子知道了“自我空间”感,在与同学交往时,会确保与对方的最佳距离,来避免使对方产生不必要的紧张,巧妙地掌握自我空间来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否则,如果孩子只以自己的情绪和感觉为准则,突兀地与自己喜欢的同学接触,而对方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就会产生一种本能的抵触情绪,这样的结果不利于同学之间的交往。既然“个人空间感”这么重要,那它的范围到底有多大呢?一般来说,女孩子比男孩子的要大,所以相比较而言,女孩子不会轻易产生“亲密”的感觉;还有就是内向的孩子比外向的孩子大。有时候,孩子因心情的变化,自我空间也会变化。心情不好时,自我空间就会扩大;心情很好时,自我空间就会缩小。为此,在与异性同学保持最佳距离时要注意对方的情绪变化,及时掌握最佳时机,打开友谊之门。
2.教孩子掌握好与异性交往的最佳距离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在与异性同学交往时,最佳距离是0.75~1.5m,这个距离既能让对方感到你的热情、友好,又能让对方安心、轻松。当然,在集体活动中,不必过分计较这些,而在两人独处时,应该有意识地拉开一些距离。
对孩子的早恋不要大惊小怪
早恋主要是指未成年的孩子,在性生理和性心理发育和发展都不成熟的情况下,过早地谈情说爱,建立恋爱关系。作为恋情,无可厚非,它是一种纯洁而不带任何功利的情愫,然而过早地身陷其中,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与学习进步,“早恋无害”和“把早恋视作洪水猛兽”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虽然现在孩子谈恋爱,再也不是什么个别现象,早恋也不再是什么令人大惊小怪的事情。但是,孩子谈恋爱,其利与弊应该如何来看呢?
所谓恋爱就是异性之间由于互相爱慕而希望与对方结合的一种情感。进入恋爱期的少男少女,当分开时一直想着对方,见面了就不想分开。看到新奇的事物,听到有趣的话题,就想立刻告诉对方。在这种情形之下,怎么会安心学习呢?
尤其是孩子,心智尚未成熟,理智尚未能充分发展,还无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感。而此时又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学习任务重,各方面压力大,容不得在其他方面过多地浪费精力和时间。若此时有了令人陶醉的爱情,任凭它毫无控制地泛滥下去,其后果可想而知,孩子们的“爱情”不但不能使他们提高进取心,相反,却成了昏沉度日,荒废功课,甚至毁掉前途的原因。试想,这种爱情还能再继续维持下去吗?不成熟的恋爱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呢?
所以,挥剑斩情丝,中断不成熟的恋爱,是恋爱中的孩子唯一正确的选择。
青春期的孩子易产生逆反心理
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与孩子青春期的思维方式和自我意识的转变有关,同时也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方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