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枣树的主要种类
枣树属鼠李科、枣属。枣属植物全世界约有40种,分布在暖温带及热带地区。我国是世界上种类最多的国家,有10多种,其中在果树栽培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有3种。
一、普通枣
通常为二倍体,2n=24。原产我国,我国栽培的枣多属此种,南北各地均有分布。适应性、抗逆性都很强,旱、湿地区均能生长。落叶乔木,高达6~12米以上。寿命很长,在较好的环境条件下,寿命达200年以上。树干和老枝浅灰色或深灰色,片裂或龟裂;发育枝各节有托叶变成的棘针(托叶刺),嫩枝绿色,光滑无毛,成熟后枝面转黄褐色或紫褐色;结果枝绿色,纤细柔软,秋冬落叶后脱落,其上的托叶细小柔软,不成刺状,叶片展开后不久即自行脱落。叶互生,绿色,排列成二列。叶片较小,长3~5厘米,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圆形或楔形,稍偏斜,先端渐尖或钝圆;叶柄短而扁,长0.2~0.6厘米,叶缘平整或呈波状,有的品种两侧叶缘向叶面拢起,锯齿钝或锐,主脉3条。花为侧生聚伞花序或单花序,着生于结果枝叶腋内。花小,盛开时,直径5~8毫米;萼片绿色,三角形,与花瓣、雄蕊同为五枚;花瓣白色,匙形,很小,长约0.3厘米,初开时,每瓣包住一个雄蕊;花丝很短,花药椭圆形,浅黄色,纵裂;子房周位,二室,下部圆锥形,浅绿色,为环形的黄色或黄绿色蜜盘包围;柱头短小,二裂,盛开时先端分开。果为核果,果形和大小因品种而异,常见的有圆形、椭圆形、卵圆形、鸡心形、梭形、长筒形、葫芦形等多种;果皮鲜红色、紫红色或紫褐色。本种在长期栽培过程中,经过人为选择,有以下几个变种:
1.无刺枣长势较弱,发育枝上的棘针完全退化,其他性状与原种相同。如山东北部的冬枣,山西交河的骏枣。无刺枣便于栽培管理,选种中值得注意。
2.龙须枣长势弱,成龄树株高仅4米左右。发育枝、结果基枝和脱落性枝都弯曲扭转生长,如龙爪状,亦称龙枣、龙爪枣。开花坐果率较差,果皮厚,果面常高低不平,品质不佳,多作观赏用。是否可作为枣的矮化砧木,值得注意研究。如山西襄汾、永济一带的龙枣,山东乐陵、商河一带的龙爪枣等。
3.葫芦枣果实中部或中上部有收缢痕迹,呈葫芦形或磨盘形,其他性状与原种相同。如山西襄汾的葫芦枣,山东乐陵和陕西沙苑的磨盘枣、碨碾枣等。
二、酸枣
我国原
产,古代称“棘”或“樲”,是普通枣的原生种。苏、浙、皖省称野枣。分布比普通枣广泛,数量也多。中心分布地带为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古代有“荆棘遍地”的记述。长江流域也有分布。多为山岭荒野自生,近代也有栽培,如河北内丘、山东滕县等地栽培供药用。酸枣类型很多,树型有灌木、小乔木、乔木多种,长势悬殊。灌木型株高仅3米左右,乔木型在土质好的地方能长成株高12~14米以上的大树。枝、叶、花的形态与普通枣相似,唯花朵较小,枝条节间较短,棘针发达。除发育枝的托叶变成棘针,结果枝每节的托叶也常成尖锐的细刺。叶片一般较小,长2.5厘米左右。果实以圆而小的最多,直径1~1.5厘米,重1克左右。但也有椭圆形、卵形、鸡心形、扁圆形、梭形等形状。果大者也有重3克以上的。果皮厚,光滑,紫红色或红褐色。肉薄,味酸,但也有酸味小的类型。维生素C含量很高,每百克果肉含1000毫克以上。干制成的酸枣面可作饮料和食品。核多为圆形、椭圆形,也有梭形的。核面较光滑。每核含种子1~2枚。种仁饱满,多入药用,作镇静剂,称酸枣仁。因花期长,花蜜丰富,是北方重要的蜜源。
酸枣适应性和抗逆性均较普通枣强,山坡、沙荒、河滩和一般盐碱地上均能生长。除可作枣树的砧木外,还可作枣树选种的原始材料。
三、滇刺枣
又名毛叶枣、缅枣、酸枣。通常为二倍体,2n=48,个别品种2n=60或2n=96。嫩叶、幼梢都有褐色毛茸。成叶表面无毛,背面有浓厚毛茸。果实较普通枣小,宿萼,果皮赤褐色,果肉有酸味,品质差,每百克果肉含维生素C70~165毫克。此种印度栽培较多,品种不如普通枣多。我国台湾南部若干地区有栽培,品种有台湾甘味种、台湾酸味种、台湾金枣等。在我国台湾9~10月份开花,果实在12月份至次年3月份成熟。
滇刺枣核小,可食率极高,果实除鲜食外,也具有多种加工方式。毛叶枣根及核仁可入药,具有清凉功效,并兼治虚烦不眠、精神疲乏、健忘等症。其木质坚韧、细腻,可用于制作家具、农具。此外,滇刺枣也是紫胶虫的优良寄主,其枝干可以放养紫胶虫。近两年,滇刺枣还被云南省列为“长防”工程造林及绿化的理想树种,对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维持生态平衡都有积极的作用。
滇刺枣适应性强,特别耐旱,耐瘠薄,耐盐碱,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在我国热带地区(包括海南省、台湾省、广东省的大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的中部、川贵两省南部的部分河谷地区以及福建、湖南两省的部分地区)均有种植。
(第二节)枣树的优良品种
一、特大型优新鲜食品种
1.圆丰枣
主要分布于河南省内黄一带,天津也有少量栽培。
果型特大,短圆柱形,横径4.3~5.1厘米,纵径4.0~4.5厘米。
平均单果重37.2克,最大果重54.5克,大小均匀,果核较小,平均核重0.90克,可食率为97.2%。果面稍粗糙,果皮极薄,红褐色,光亮鲜艳。果肉绿白色,肉质酥脆,汁液多,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为27%左右,总糖含量为21.56%,总酸量为0.386%,维生素C含量为321.52毫克/100克,是优良的鲜食品种。
树体较矮,树势中庸,树姿开张,发枝力强。嫁接树定植第2年结果,3年丰产,产量高而稳定。
该品种适应性强,抗旱,耐涝,耐瘠薄,耐盐碱,对园地的选择不严格。用娃娃枣作砧木树体生长矮小,节间短,适宜密植栽培。在天津地区9月中旬成熟。是极好的中熟鲜食品种,可在生产上大面积栽培。
2.阳信大枣
阳信大枣是山东省阳信县农民从山西梨枣实生苗中发现的优良变异单株。表现出两熟,抗病,大果优质,果实丰产特性。
果实特大,近圆形,纵径4.2~5.2厘米,横径3.6~4.8厘米,大小均匀,平均单果重32克左右,最大果重73克。果面微凸凹,皮较厚,鲜红色,光洁。果肉绿白色,质细,汁液多,味甘甜,含可溶性固形物30%~34%,鲜食风味近于成熟期金丝小枣。可食率为97.3%,是优质的鲜食品种,也可制干。
树体矮小,树姿下垂,树势中庸,发枝力强。当年生枣头即开花结果,易坐果,丰产,稳产。
该品种适应性强,抗旱,抗病,耐涝,耐盐碱,多雨年份枣锈病基本不发生,果实不裂果。
3.大瓜枣
1982年山东省果树所在东明县临河店乡发现1株大果型鲜食枣孤树。经观察综合性状表现稳定,果实特大。现已在山东、河北、辽宁、河南、四川、甘肃、新疆等地推广。
果实特大,近球形,纵径3.6厘米,横径3.85厘米,平均单重25.7克,最大果重50克;大小整齐。果面平整。果皮薄,浅红褐色,光亮鲜艳。果肉乳白色,质地致密,细脆,汁较多,甜味浓,十分可口,可溶性固形物32%~34%,可食率95.3%,品质上等。
树势中等,树姿开张,发枝力较弱,嫁接苗定植当年结果株率在30%以上,第2年全部结果,高产稳产。
大瓜枣对气候、土壤适应性较强,适栽区广。抗病性强,抗裂果。
4.泗洪大枣
泗洪大枣是江苏省1982年果树资源普查时发现的特大枣自然变异单株,经栽培试验和评比试验,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品质优。
果形大,果实卵圆形,纵径5.7厘米,平均单果重50克,最大果重85克。果皮浓红色,果肉酥脆,汁多,风味甘甜,可溶性糖14%,宜鲜食,品质上等。鲜枣较耐贮运。
该品种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抗旱,耐涝,抗病性强,高抗枣疯病、锈病,耐盐碱,在pH值8.0的土壤中无异常表现。山坡、河滩地段均可栽培。
5.蛤蟆枣
分布于山西永济。果实柱形或长圆形。纵径5.6厘米,横径4.0厘米,侧径3.6厘米,单果重34.0克,大小不匀。果面凹凸不平;果皮薄,深红色,有紫黑色斑;果肉松脆,汁液中多,味甜,鲜食品质上等。
树势强健,发枝力中等,定植后第2年开始结果,果实生长期110天左右,易裂果。
该品种要求较高的土肥水条件,结果早,果实特大,品质大,为优良的中晚熟鲜食品种,宜进行密植集约栽培。
6.大雪枣
该品种是山东省蒙阴县发现的一株自然变异单株,经鉴定其性状稳定。是一晚熟特大型优良鲜食品种。
果实扁圆形,纵径4.5厘米,横径5.3厘米,平均单果重4.5克,最大果重65克。果面光滑,果皮鲜红色,果肉翠绿色,质地甜脆,风味佳,可溶性固形物为46%。在冬季室温条件下可贮存90天,以鲜食为主,亦可进行加工。
大雪枣在定植当年就可开花结果,在蒙阴县于11月上旬开始成熟,大部分于11月中旬成熟,个别晚花果不能正常成熟,因此,对晚花果需要摘心,以免浪费营养。
该品种对土壤适应性强,平原、荒地均可栽培。抗旱、抗寒能力较强,耐盐碱。其病虫害较少。
7.南阳大王枣
南阳大王枣是特大果型的鲜食品种,已在全国部分地区推广。
果实长圆形,纵径5.0厘米,横径4.3厘米,平均单果重50克,最大果重80克以上。汁多、味蜜甜,香气浓。极宜鲜食,亦可加工。
该品种适应性强,抗旱,抗涝,耐盐碱,耐瘠薄,“四荒”“四边”,都适宜栽培。
8.鸡蛋枣
鸡蛋枣由陕西省果树研究所选育,现已在陕西、山西、四川等地推广。
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30克,最大果重50克。果皮厚,深红色。果肉厚,细脆多汁,香甜可口,可溶性固形物为32%~35%,可食率97%。品质极佳,在当地9月中下旬成熟。是极好的鲜食品种,也可作加工品种。
该品种适应性广,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但在土层深厚、肥水充足时生长快,结果早。易坐果,果实丰产。适宜矮化密植。
9.临猗梨枣分布于山西临猗、运城等地。栽培数量不多。果实长圆形或圆形,纵径4.2厘米,横径4.0厘米,单果重30克左右,最大果重40克以上,果面不很平整;果皮薄;果肉松脆,汁多味甜,鲜食品质上等。
树势中等,发枝力强。定植后第2年开始结果,产量高,稳产,果实生长期110天左右,果实成熟期不一致,采前落果较重。
该品种适应性较强,结果早,坐果稳定,特别丰产,果实特大,品质上等,为优良的中晚熟鲜食品种,宜集约栽培,大力发展。
10.七月鲜
该品种是陕西果树研究所选育的极早熟大果型鲜食良种。在陕西省枣产区试栽表现上市早,果型大,丰产,稳产。
果实卵圆形。果面平整,果皮薄,深红色。大小均匀,平均单果重29.8克,最大果重74.1克。含可溶性固形物28.9%,可食率97.8%。味甜,肉质细,极宜鲜食。
树势强,树姿开张。适应性强,一般枣树生长的地区均可栽培,尤其适宜无霜期150天以下,晚熟品种不宜在充分成熟的地区推广,同时也是保护地栽培的最佳品种之一。在产地8月下旬成熟,果实生育期85天左右。在北方地区可避过雨季上市,有效防止裂果。
二、中、小果型优新鲜食品种
1.大白铃
别名梨枣、鸭蛋枣、馒头枣。分布于山东的夏津、临清、武城等地。多零星栽植,数量很少。
果实近球形,纵径3.9~4.3厘米,横径3.8~4.1厘米,单果重25克,最大可达80克以上。果面有明显的起伏;果皮棕红,有光泽;果肉松脆,稍粗,汁液较多,味甜。
树势中强,发枝力中等。定植后当年可结果,丰产,稳产。
果实生育期95天左右。裂果轻。
该品种适应性强,结果早,丰产,稳产,果大,美观,品质上等,为优良的中熟鲜食品种。
2.成武冬枣
分布于山东的成武、菏泽、曹县等地。数量少,多零星栽植。
果实长椭圆形或长卵圆形,纵径3.5~5.0厘米,横径2.3~3.3厘米,单果重25.8克,果面光亮;果皮较厚;果肉质地细脆,汁液较多,味甜微酸。鲜食品质上等,可加工蜜枣。
树势中等,发枝力较弱,定植后第2年开始结果,产量较高,果实生长期100~130天,不裂果。
该品种适应性较差,不耐旱,结果早,果实大,风味极佳,为珍贵的晚熟鲜食品种。
3.大城苹果枣
别名柿子枣。分布于河北大城。果实近圆球形,纵径3.7厘米,横径3.9厘米,单果重23.3克。果面光滑;果皮薄;果肉细脆,汁多味甜,鲜食品质优。
树势强健,发枝力强。定植后3~4年开始结果,丰产,稳产。果实生长期90天左右。
该品种适应性强,抗旱耐涝,耐盐碱,果大,形美皮薄,为优良中早熟鲜食品种。
4.冬枣
别名冻枣、苹果枣。分布于河北的黄骅、盐山、故城及山东的德州、聊城、惠民等地,多零星栽培。
果实近圆形,纵径2.7~2.9厘米,横径2.6~2.9厘米,单果重10.7克,最大果重23.2克,大小较整齐。果面平滑;果皮薄而脆,赭红色;果肉细嫩酥脆,多汁,甜味浓,稍酸,鲜食品质极佳。
树势中庸,发枝力中等,定植后2~3年开始结果,产量中等,较稳产,果实生育期125~130天。
该品种适应性较强,较丰产,稳产,果实成熟期晚,品质极佳,为优良的晚熟鲜食品种,宜进行集约栽培,大量发展。
5.薛城冬枣(冬枣)
分布于山东南部枣庄、薛城,数量较少。果实圆形略扁,整齐度高。平均单果重20~30克,最大果重40克。果肉松脆,稍粗,汁较多,味甜微酸。半红果含可溶性固形物24.9%,可食率94.3%,宜鲜食,品质中上。10月下旬成熟,果实生育期125~135天。
6.阿拉尔圆脆枣
分布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果实短柱形,纵径3.3厘米,横径3.0厘米,单果重14.4克。果面平整,稍粗糙;果皮较薄,深红色;果肉黄白色,致密细脆,汁液较多,味甜,鲜食品质上等。制干的红枣肉厚,果皮皱褶少,品质上等。
树势较强,发枝力中等,结果较晚,开始结果后产量迅速增加,果实生长期110天左右。
该品种适应性强,耐盐碱,丰产,稳产,果肉细脆,为鲜食、制干兼用优良品种。
7.辣椒枣
分布于河北深州、成安和山东夏津、武城、临清等地,多零星栽植。果实长锥形或长椭圆形,纵径3.8~4.9厘米,横径2.4~2.6厘米。单果重11.6克,大小较一致。果面平滑,果皮薄,果肉细脆,汁液较多,甜酸适口。鲜食品质上等。制干率52.7%。
树势强健,发枝力强。定植后3~4年开始结果,坐果稳定,产量较高。果实生长期110天左右。裂果极轻。
该品种适应性较强,丰产,稳产,抗裂果,品质上等,为优良的中熟鲜食制干兼用品种。
8.孔府酥脆枣
该品种是山东果树研究所选的1株自然变异单株。果实长椭圆形或长卵形,侧面略扁。平均单果重12克,最大果重近20克,含可溶性固形物35%~36.5%,可食期长,是优良的中熟鲜食品种。
该品种适应性强,抗病、抗裂果。幼树第2年开始结果,产量高而稳定,在泰安9月上中旬成熟。
9.疙瘩脆
果实椭圆形或倒卵圆形,平均单果重15克左右,最大单果重21.6克。可溶性固形物为33%~36%,品质上等。
该品种适应性强,耐旱,抗裂果,不易感病。结果早,产量高而稳定。在泰安9月上中旬成熟。
10.妈妈枣
属中晚熟鲜食品种。果实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大小均匀,平均单果重10.8克,最大果重12克。含可溶性固形物40.2%,可食率96.1%,品质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