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在宁州(今甘肃宁县、正宁一带)充任刺史期间,武则天篡唐之心狰狞毕现、不可遏止,到了路人皆知的地步。
武则天的生父武士彟原是一个木材商人出身,但她的生母来头可不小,乃是陇右大士族隋朝宰相、遂宁公杨达之女。这使得武则天自小就继承了母亲的优秀基因,聪明伶俐,活泼可爱。
父亲武士彟激赏之余,延请先生教她读书识字,使她通晓世理。根据史书所载,武则天十三、四岁年纪,就读了很多书,颇有些见识。
难得的是,略具才学的同时,十四岁的武则天还天生一副好皮囊,骨肉匀称,眉目含情,姿色娇艳。
凭着这张迷死人的面孔,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情窦初开的武则天入选宫中成为了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
太宗皇帝喜其千妖百媚,会来事,善解人意,赐号“媚娘”。
千不该、万不该,太宗还发现小“媚娘”居然能文识字,且遇事有主见,侃侃而谈,识大体,懂礼仪,便把她从侍穿衣着的行列调入御书房侍候文墨。这么一来,武则天就有机会接触皇家公文,了解到了许多宫廷大事,并阅读了许多难得一见的书籍典章,开阔了眼界,无师自通了形形色色的官场政治和权术。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太宗驾崩,按照宫廷规矩,凡是太宗的女人都被送进感业寺(供奉太宗灵位之处)出家,此生禁止再度婚配。
才人武则天也赫然出现在剃度的行列之中。
如果不出意外,武则天将在感业寺陪伴着青灯古佛默默无闻地度过长长的一生。
但意外还是发生了。
唐高宗李治为太子时,就曾在御花园中与媚娘武则天相识,且私情甚笃。太宗忌日,高宗到感业寺行香,与妙龄艳尼武则天重逢,旧情复炽。
后宫王皇后与萧淑妃争宠,为了压制萧淑妃,脑袋缺少了半根弦的王皇后积极引进外援武则天。
武则天入宫,得高宗宠幸,很快生了一男一女,晋封为“昭仪”。
昭仪乃是妃嫔中的第一级,为正二品九嫔之首,地位直逼正一品的萧淑妃。
而王皇后入宫后一直未能生儿育女,这时的王皇后才发现,武则天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于是,她又转而联合萧淑妃与武则天展开斗争。
面对两大劲敌的联手出击,说起来令人骇然听闻,武则天竟以壮士断臂之决心,“振喉绝襁褓之儿”,亲手掐死了自己所生的小公主,嫁祸于王皇后。
高宗本来就不待见王皇后,听说王皇后居然对襁褓中的小公主下毒手,盛怒之下,就有了废掉皇后、改立武则天的想法。
武则天乘胜追击,又诬告王皇后与其母柳氏诅咒皇上,终于取代了王氏,含笑登上了皇后的宝座。
为了让王皇后和萧淑妃永世不得翻身,武则天又命人将她们各杖刑一百,砍去手足,投到大瓮之中,折磨至死。
那些反对高宗“废王立武”的大臣也无一例外地遭到了武则天疯狂的报复: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来济等朝中重臣一一被清除出局。
重拳打击之下的关陇贵族集团从此一蹶不振,君主集权得到了加强,武则天也因此得到了高宗的进一步喜爱和信任。
东宫太子李忠是后宫宫人刘氏所生,身份卑微。武则天得宠,在高宗耳边大吹枕头风,终于使高宗改立武则天所生才年方三岁的李弘为太子,而将李忠贬为梁王。
自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始,高宗的头痛病加重,交由武则天辅助执掌朝政,从此,王朝大权就渐渐旁落到武则天的手上。
对于武则天处理政事的能力和手段,高宗开始是既欣赏又敬服,等意识到事态的发展已超出了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外时,已是悔之晚矣。
高宗想收回权柄,与西台侍郎上官仪密谋废掉武则天,武则天却干脆利落地以谋反罪将上官仪处死。
高宗瞠目结舌,却也无可奈何。
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年8月,高宗号天皇,武则天号天后,同朝接受群臣朝拜,天下人谓之“二圣”。史载“上每视事,则后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杀生,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
至此,高宗形同虚设,唐朝权柄尽在武则天的掌握之中。
对于母后独霸朝纲的所作所为,已经长大成人的太子李弘很是看不惯。且说,萧淑妃所生的两个女儿已经都年过三十,武则天仍把她们幽禁宫中不许出嫁。高宗也很是过意不去,碍于母老虎武则天的淫威,不敢多说一句话。太子李弘愤愤不平地说:“这件事容易,只要父皇下一道诏令,一切由儿臣来办!”由此,在高宗的带头引线下,李弘擅作主张,很快将两个姐姐嫁了出去。
武则天得知,气得浑身发抖,但嫁都嫁了,也只好认账了。
然而,改年(即公元675年)四月,太子李弘便暴死于东宫。
很多人都说,太子李弘的死非常可疑,十有八九是死于其母武则天之手。
李弘是武则天所生的长子,李弘既死,接替太子之位的是武则天所生的次子李贤。
为了培养李贤治国驭臣的能力,高宗特意令他监国。
这么一来,李贤无疑会分掉了母亲武则天的一部分权力。而李贤是个极有主见的人,且性格刚猛,遇事不迁就、不妥协,坚执己见,则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母子间的矛盾。
武则天一不做、二不休,以谋反罪将李贤下狱。
高宗吓得魂飞魄散,顾不得体弱病痛,跌跌撞撞地前去面见武则天,声泪俱下,苦苦相求,武则天这才免去李贤死罪,废为庶人,先是幽禁,后来发配巴州(今四川省巴中县),改立第三子李显为皇太子。
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十二月,唐高宗病逝,皇太子李显继位,武则天则被尊为皇太后,直接控制朝廷大权。
前文说过,光宅元年(公元684年)二月,武则天为了试探群臣的反应,将登位才两个月的李显废为庐陵王,并迁于房州,另立第四子豫王李旦为帝;看群臣不敢反对,又进一步将李旦冷藏于宫中,不许过问政事,自己临朝称制,独掌朝政。
眼看武则天大权在握,武则天的娘家子弟纷纷跳出来,为武则天出谋划策,以进行下一步的篡权篡位活动。
武则天有一个侄子,名叫武承嗣,就在朝堂公然叫嚣,力求武则天立武氏七庙。
立七庙之事,非同小可。
七庙本指四亲、二祧及始祖之庙,四亲,即指父、祖、曾祖、高祖;二祧,即指高祖的父和祖父。
立七庙还是立五庙或是立三庙,是维系封建统治的一项重要制度——宗庙制度。
《礼记·王制》上称:“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按照周礼,宗庙制度是天下有了帝王,分封诸侯,立卿大夫设置都邑后,建立的宗庙祭祀制度。即孔子所说的:“天下有王,分地建国,设祖宗,乃为亲疏贵贱多少之数。”
在该制度下,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无庙。
因此,立七庙,成为了历代帝王约定俗成的做法,到汉朝最终定“型”,即帝王设七庙供奉祖先,太祖庙位居正中,其左右各为三昭三穆。后世也以“七庙”作为王朝的代称。如汉贾谊《过秦论》上说的:“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南朝徐陵《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的:“七庙之基,于焉永固;万邦之本,由此克寧。”《南史·宋武帝纪》:“主上播越,流幸非所,神器沉辱,七庙毁坠。”唐杨炯《盂兰盆赋》:“上可以荐元符於七庙,下可以纳群动於三车。”
武承嗣要立武氏七庙,那是发出要改朝换代的讯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