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希龄字秉三,湖南凤凰人,生于1870年,天资聪慧,从小就被誉为神童,他也不负重望,15岁即中秀才,22岁中举人,25岁中进士,并点翰林,可谓少年得志。
因为赞助维新,戊戌变法后熊希龄有过一段低潮。1905年他随五大臣出国考察,干了件大事,就是买通杨度、梁启超做枪手起草了考察报告,之后不久即被派往东北,主要从事工商、财政方面的工作,以善于理财而著称于世。
因为此,唐绍仪组阁,便极力邀请他出任财政总长。熊希龄此时已弃官来到上海,并加入了章太炎的统一党,本无意出山,但一再谢绝之后终觉盛情难却,便答应了下来。但他没有急着去北京上任,而是接受了同乡好友黄兴的邀请,到南京帮忙解决军饷等问题。
黄兴日子很难过,熊希龄在南京也帮不上什么大忙,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加上北京这边催得紧,也就过来了。
来得如此之晚,照例应该罚酒三杯,之后内阁开会一商量,便决定把借款谈判的事交由熊总长来一力承担。熊希龄身为财长,这本是分内之事,自然一诺无辞;而唐绍仪终于卸掉了这个大包袱,也不由得长长地松了口气。
熊希龄走马上任,当务之急就是展开借款谈判。之前他先会晤了各国公使,其中美国公使建议中国政府尽量开源节流,自力更生,以不借外债为佳;英国公使大体上也是这个意思。可是现实如此残酷,不借外债这日子真是没法过啊!所以还是得借。
由于借款条件苛刻,国内舆论反对呼声很高,熊希龄本是个爱惜羽毛的人,他自己哪里肯干这招人骂的事?奈何压力确实太大,上海、浙江、陕西、甘肃、山东、安徽等地,催款催得厉害,尤其是黄兴,“告急之电,一日数至”,先是说仅5月17—21日,便“须放急饷八十万两”,否则“哗溃之势,即在目前”,到了5月15日,更是直言“二日内倘再无款救宁,大乱立至”,“此后东南大局如有变乱,则兴不能负此责任”。
如此的局面,熊希龄不能坐视不管,他不顾唐绍仪的反对,按照洋人要求做了个借款计划,将款项用途及还款方式等写得清清楚楚,终于在5月17日与四国银行团签订了一份300万两银子的垫款合同。有了钱是好事,但合同里有一条“由中国与银行团各任用一名核计员,稽核贷款支付的用途”,意思是要确实保证这笔钱得花在裁军上面,却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5月20日,唐绍仪到临时参议院说明情况,并要求通过此垫款合同,却被议员们群起攻击,攻击的倒不是这份合同,而是滥用比国借款的旧事,指其挥霍无度,是亡国总理。唐绍仪不是诸葛亮,没有舌战群儒的本事,只能站在那儿听着大家骂自己,“木立无语几及一小时”。
议员如此,新闻媒体更不消说,其中骂得最爽快的是戴季陶。戴季陶,同盟会员,浙江湖州人。他是孙中山的忠实追随者,日后将是国民党的大人物,此时年方21岁,笔名天仇,是《民权报》记者,也是该报的创办者之一。
戴季陶属于同盟会里的激进派,对袁世凯极为反感,曾写过一篇长文《胆大妄为之袁世凯》,在《民权报》上连载10期。他住在上海公共租界里,受英国法律保护,袁世凯也就懒得搭理他。这一次,他反其道而行之,发表了一篇短文,一共只有四句,很有点像当年张献忠那首著名的“七杀诗”,不妨全文引用:
熊希龄卖国,杀!
唐绍仪愚民,杀!
袁世凯专横,杀!
章炳麟(即章太炎)阿权,杀!
痛快倒是痛快,租界当局不干了。因为按照英国人的法律,在报纸上骂人可以,怎么骂都可以,但绝不能煽动杀人,于是就把戴季陶给抓了起来。
这当然引发了各路报刊的抗议,各界人士也展开了积极地营救。谁也没想到,营救最尽力的竟是唐绍仪,他以中华民国国务总理的名义致电公共租界当局,表示“言论自由,为约法所保障”。
既然受害人都这么说了,租界当局也乐得大事化小,把戴季陶放了出来,只罚款30元了事。
戴季陶出来后,接着骂熊希龄卖国,那段时间,熊希龄被各界人士骂得狗血淋头,因为有思想准备,他倒也能够面对。只是当他兴高采烈地把借到钱的好消息电告黄兴后,竟遭到黄兴的一顿痛斥,并要求他把借款合同废掉,这令他深感委屈,很是不爽。
黄兴其实很需要钱,事实上,留守南京之初,他面对的是城内及附近地区的大量军队,像浙军、沪军、光复军、铁血军等,不一而足,加上之前孙中山因为北伐而从各地召来的军队,总人数足有20万之多。这些军队,虽统称为民军,却各自为营,互不隶属,但都要吃饭支饷。
无奈留守处没钱,军饷肯定只能欠着,可慢慢地就连吃饭都成了问题,结果在4月11日那天夜里,南京城里发生了一起兵变。
兵变是南京第七师所部赣军和部分桂军因索要欠饷而发动,和之前的北京兵变类似,他们主要也是在城里抢劫,免不了也有鸣枪放火之类的举动,总之影响极为恶劣。当时黄兴正在上海和唐绍仪商量筹款的事,闻讯立即赶回,等他回到南京时,兵变已被镇压了下去,黄兴下令,枪毙了200多名变兵,事情才算告一段落。
这事给黄兴敲响了警钟——若再不加紧裁军,天知道还会发生什么样的事?
可是裁军更需要钱,怎么办呢?他的办法和唐绍仪的差不太多,通电各省举办“国民捐”,希望全国每人平均捐款1元,积成4.5亿元的巨数,则一切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黄兴为此成立了一个国民捐总局,南方各省也相应成立了筹饷局,款没有筹到什么,却苦了退休在家的瞿鸿禨。
瞿鸿禨罢官之后就回了湖南老家,过着平平静静的生活。他当官的时候以清廉刚正著称,几十年的积蓄,也不过是从俸禄和养廉银里省出来的6万两银子,这些钱,他全都存在了老家的某钱庄里。
瞿氏家族里有亲戚觉得,老瞿当过那么多年大官,银子肯定少不了,凭什么不分点给我们花花?愤恨之心遂油然而生。待到湖南筹饷局成立,这几个亲戚为了得点赏钱,便跑去揭发瞿鸿禨在某钱庄存有巨款,结果6万两银子被悉数没收,美其名曰“助饷”,另外还发了一张捐饷证明书。可怜一代宰相瞿鸿禨,此时除了慨叹“虎落平阳被犬欺”之外,只能很低调地跑到上海租界里养老去了。
筹款失败后,黄兴只能以革命大义动员大家功成身退,效果当然很有限,最后逼得黄兴不得不强行裁军,而对被裁官兵,他并没有能力给以妥善安置,结果使得南方各地凭空多出了许多由军人演变而来的土匪,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但黄兴所裁的,大多是别人的部队,像同盟会的死对头光复会会员李燮和的队伍,干脆连番号都被取消了,而黄兴自己及同盟会同志,则以“保存革命实力”的名义,将所有被遣散部队的精良武器及优秀军官留了下来,组成第八师,以同盟会会员兼冯国璋的女婿陈之骥为师长,同时派人到湖南去招募新兵。说明一下,入民国后,以前的镇、协、标已经改成了师、旅、团,称呼上和现在完全一致了。
这个第八师,上至师长下至连长,无一例外全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保定军官学校毕业的同盟会会员,显而易见是一支党军。黄兴的这一做法,招致了方方面面的猛烈批评,他只好将负责招兵的团长何遂撤掉,算是给了各方一个交代。但黄兴后来仍招致多次行刺,好在每次都是有惊无险。
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候,熊希龄跟四国银行团谈妥了借款事宜,本以为黄兴会大喜过望,谁知黄兴在获悉老外居然有监督借款使用等欺负人的条件后,勃然大怒,随即通电把熊希龄数落了一番,并要求取消借款。熊希龄差点被气疯了,急火攻心之下,将黄兴之前一封封的催款电报公之于众,两人之间的电报战由此展开,双方各有同情者和助阵者,事情很是热闹了几天。
不过黄兴既然拒绝了熊希龄的借款,也就不好再开口向中央政府要钱。南京虽然不大,没钱照样寸步难行,于是他只能坚决要求辞职,并建议由江苏都督程德全来收拾局面。
其实之前黄兴就已经打过辞职报告,但被袁世凯好言挽留了下来,这一次他态度甚为坚决,袁世凯也就同意了,并于5月31日发布命令:“所有南京留守机关,候程德全到宁接收后,准即取消。”
对于黄兴的引退,同盟会的许多同志极为不满,陈其美专门从上海赶到南京,劝其勉为其难也要留任,加紧活动以争取控制江苏全省。陈其美是行动派,为此他专门组织了“洗程会”,计划推翻前清江苏巡抚出身的程德全,而自任江苏都督。事情败露之后,同盟会元老谭人凤及同盟会南京支部又先后电请袁世凯收回成命,委任黄兴为江苏都督。只是这事太大,就算袁世凯不反对,也还得问程德全有没有意见。
程德全当然有意见,在省会苏州收拾完“洗程会”之后,他立即带领卫队赶赴南京,接收了所有军政机关。这样到了6月14日,黄兴终于通电全国,宣布解职南京留守。这样,南京临时政府算是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黄兴隐退之后,当天就去了上海,以示不恋栈。第二天,唐绍仪离开了北京,他也不想干了。
早在5月20日,唐绍仪在临时参议院被众口怒斥之后就已心生退意,当晚即向袁世凯递交了辞呈。袁世凯对于不听话的唐绍仪早有不满,只是自己不方便出面敲打之,所以只能在其它方面下功夫——事实上,唐绍仪所遭遇的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很多后面都有袁世凯的影子。
不过袁世凯并不打算让这个自己提名的总理下课,毕竟首任内阁垮得太快的话,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而他之所以要搞这些小动作,其实只是为了警告唐绍仪不要为所欲为,要明白谁才是真正的老大。
所以面对唐绍仪的辞职请求,袁世凯表现得相当诚恳,极力挽留。袁世凯是天才演员,后天更加努力,他要诚恳起来一般人还真受不了。比如他跟唐绍仪就从两人朝鲜初识讲起,然后到小站、到北洋,深情回忆彼此的患难与共,惺惺相惜,说到动情处,简直恨不得执手相看泪眼。往事已然历历在目,袁世凯最后还来了一句:“少川,你我相知多年,现在如此纷乱的局面,你不帮我谁帮我?”唐绍仪不是铁石心肠,终究还是留了下来。
可留下来日子还是不好过,很快王芝祥的任命就出了大问题。
王芝祥1858年出生,比袁世凯还大一岁。他是直隶通县人,举人出身,在河南从县官干起,到1911年已经升到了广西布政使,兼中路巡防队统领,是广西名义上的第二号人物。
辛亥年广西宣布独立,推原巡抚沈秉堃为都督,王芝祥当上了副都督,但广西真正的实力派人物却是掌握军权的土著陆荣廷。陆荣廷以“桂人治桂”的名义逼走沈秉堃之后,王芝祥在广西的处境相当尴尬,此时恰逢孙中山号召北伐讨袁,他便率领巡防大队集结到了南京。
此次北伐无疾而终,但王芝祥既然来了就不肯再回广西,后来黄兴整编南方军队,将所有军队编为5个军共26个师,王芝祥出任第三军军长,后又经黄兴介绍加入了同盟会,属于新晋革命党人。
此时全国各地尤其是南方正掀起一股地方自治风潮,以“╳人治╳”为号召,比如云南就叫滇人治滇,当时的云南都督蔡锷威望卓著,只因为是湖南人,处境就有些微妙。
王芝祥是直隶人,而署理直隶都督张锡銮虽是袁世凯的亲信,但他是浙江人,显然不合“直人治直”的时尚,于是便有临时参议院里的同盟会议员提议由王芝祥取而代之。这时唐绍仪正在南京组阁,刚刚加入了同盟会,自然深表支持,回到北京之后,向袁世凯提了出来,袁世凯虽然百般不愿,却也不便直接反对,只说让王先到北京来看看。
唐绍仪以为这是袁世凯同意的表示,当即就给王芝祥发了电报。与此同时,顺直议会(即直隶和顺天府议会)根据辛亥革命时各省咨议局推举都督的成例,推举了王为直隶都督。
直隶是根本所在,安插个同盟会的人来当都督,袁世凯如何肯干?他认为任免各省都督是大总统的权限,岂能由地方议会做主?但袁世凯不想自己出面对抗,便私底下授意直隶警察厅长杨以德,让他去串联一下,整个电报出来。这个杨以德,正是当年破获彭越刺杀五大臣一案的具体执行人,能力绝对够。他是赵秉钧的得力助手,对袁世凯自然更是马首是瞻。
于是当王芝祥兴冲冲赶到北京,唐绍仪请求大总统发布任命书的时候,袁世凯叹了口气说道:“唉!少川,这事不好办啊!”随即拿出一份冯国璋领衔的“直隶五路军界”联名电报,内容正是反对王芝祥,措辞之激烈令人心颤。
唐绍仪看完后急了,说:“大总统之前已经同意过这事,怎么能言而无信?况且军人干政可不是好事。”
这时唐绍仪刚闹过辞职,袁世凯费尽心机才把他挽留下来,自不好不假以颜色,所以并未发作,只是说:“我什么时候同意过?我只是让他来北京看看。”
唐绍仪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顿时生出一股被耍弄的悲凉,却也无可奈何。
袁世凯倒是早有计较,说直隶都督就不要想了,当然王芝祥也不好叫他白跑一趟,不如改派他去当南方军宣慰使,反正级别也是一样的。
级别虽然一样,权力可大不一样,南方军宣慰使不过是个虚衔,像这样有名无实的官,基本上想封多少就有多少,根本不值钱。唐绍仪觉得这样安排不妥,遂坚决反对,会谈自然是不欢而散。
袁世凯还是挺照顾唐绍仪的面子的,6月2日,他发布了两道命令:各省都督一律由中央政府任命;直隶军方不应干涉都督任命问题。
接下来袁世凯又签署了王芝祥的任命书,唐绍仪一看名字换过了,改叫南京宣抚使,其实和南方军宣慰使是一回事,便坚决不肯副署。根据《临时约法》,总理不副署,此任命便无效,可袁世凯岂是一张纸就能约束得了的?等到黄兴隐退上海、程德全赶到南京的第二天,他单独召见了王芝祥,拨给他一大笔远超过实际需要的钱,让他以南京宣抚使的身份,回南京协助程德全遣散剩余军队。
王芝祥一看钱也捞到了,官也当上了,大总统对自己又是一副推心置腹的架势,再赖在北京不走岂不是不识抬举?当即高高兴兴地接过缺少内阁总理副署的任命书,欢天喜地地回南京上任去了。
唐绍仪闻讯悲愤交集,心想既然大总统的命令不经内阁副署即可颁行,那么自己这个总理还有什么当头?为了怕袁世凯再度诚恳挽留,一夜思考之后,第二天一早他便径直携家眷去了天津,没带走一片云彩。
唐绍仪到天津后发来了辞呈,说自己“偶感风寒,牵动旧疾,所以赴津调治,请立即开缺,另请人选”。袁世凯看后立即派梁士诒前往天津劝驾。梁士诒时任总统府秘书长,深得袁世凯的信任;他又是唐绍仪的老部下,两人私交不错,袁世凯派他去劝,应该说还是表现出了诚意。
奈何唐绍仪去意已决,任谁也劝不动,而根据责任内阁的精神,总理下台,全体阁员应该总辞,但段祺瑞、赵秉钧他们完全不为所动,只有同盟会的几位——教育总长蔡元培、农林总长宋教仁、司法总长王宠惠、署理工商总长王正廷提出了辞职,不过都被袁世凯挽留了下来。他的说辞是,唐总理只是回天津养病,我并未批准他的辞呈,等他病好了,自会回来上班,请诸公继续勉为其难。
随后袁世凯又派段祺瑞去天津劝驾,仍然无果。这下临时参议院沸腾了,其中的共和党、统一党议员纷纷谴责唐绍仪“擅离职守、乘间潜逃”,并得出“同盟会员不宜再担任内阁总理”的结论。同盟会当然觉得很委屈,也进行了辩解乃至反击,不过这样的口水战不会有什么结果,这也可想而知。
到了6月27日,唐绍仪又发来一封辞职书,这一次态度更加斩钉截铁。袁世凯见已无可挽回,只好批准,“应即准允请免国务总理本官,任为政府高级顾问”。
自唐绍仪称病起,袁世凯就认命了外长陆徵祥为代理总理,现在总理位置真空出来了,他首先想到的却还是徐世昌。可惜一方面徐世昌无意出山,另一方面同盟会也坚决反对,没办法,袁世凯只好提名由陆徵祥接任内阁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