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立宪筹备会议虽然争吵不断,但总的来说开得还算顺利。1906年9月1日,慈禧假光绪之名颁发诏书宣布预备立宪,诏书先阐述了西方各国宪政的好处及大清朝奋起仿效的决心,随后笔锋一转,说:“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若操切从事,徒饰空文,何以对国民而昭大信?”总而言之,要慢慢来,大家要有耐心。至于首先要做的事,则是“故廓清积弊,明定责成,必从官制入手。亟应先将官制分别议定,次第更张”。
9月2日,相当于预备立宪改革委员会的编纂官制局宣告成立,编纂大臣以镇国公载泽为首,以下依次为东阁大学士世续,体仁阁大学士那桐,协办大学士荣庆,商部尚书载振,吏部尚书奎俊,户部尚书铁良、张百熙,礼部尚书戴鸿慈,刑部尚书戴宝华,巡警部尚书徐世昌,工部尚书陆润庠,左都御史寿耆,敬陪末座的正是直隶总督袁世凯。因兵部无人入围,于是就有人说,朝廷已经将袁慰庭看作兵部尚书了。
编纂大臣之上,朝廷另派了三位“总司核定”的王公大臣,分别是庆亲王奕劻、文渊阁大学士孙家鼐、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瞿鸿禨。
虽然袁世凯对自己排名最后略感失望,但他所提名的孙宝琦与杨士琦被通过充任提调,其随员张一麟、金邦平以及他所赏识的曹汝霖都被派为编纂员,这对袁世凯来说,也不失为一大安慰。编纂员一共17人,大部分是外务部与商部的归国留学生,其中4人风头最健,号称“四大金刚”,分别是汪荣宝、章宗祥、陆宗舆,曹汝霖。
其实能够成为唯一一个与中央大员一起,位居编纂大臣之列的地方官员,这已很不容易,直隶官场自然将此视为莫大的光荣。9月3日,天津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庆祝活动,当然,和北京、上海等地民众乃至留日学生自发的集会一样,庆祝的都是立宪改革。
为了防备讨论中的官制细节泄漏于外,朝廷特将编纂官制局设在较为偏僻的海淀朗润园,“门外盛陈兵卫,稽查甚严”。
说起来除了特召进京的袁世凯,编纂大臣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在朝廷的本职工作。除了载泽,谁也不想负额外的责任,偏偏载泽新近被派了御前大臣的差事,不敢怠慢,加之那桐、载振力挺袁世凯,于是大家定下章程,编纂官制局由袁世凯专门负责日常事务。那桐又以地方官制复杂琐碎为由,建议先只进行中央官制改革,这其实是为了维护袁世凯北洋大臣的权力,不过大家也稀里糊涂地通过了。
袁世凯带着杨士琦、曹汝霖等人在朗润园里忙了差不多1个月,终于拿出了一个官制改革的初步方案,其中最核心的一项是,建立责任内阁以取代军机处,内阁政务大臣由总理大臣1人、左右副大臣各1人,各部尚书11人组成,“凡用人、行政一切重要事宜”,由总理大臣“奉旨施行”,皇帝发布谕旨,内阁各大臣“皆有署名之责,其机密紧急事件,由总理大臣、左右副大臣署名”,也就是说,皇帝发布的谕旨,若不经内阁副署,将无法发挥效力,成为一纸空文。
这当然是和奕劻商量好的,他们的如意算盘是,责任内阁以奕劻为总理大臣,袁世凯担任副总理大臣,另一个副总理大臣的名额,则留给瞿鸿禨。这是因为老瞿在言路上势力很大,并有肃亲王善耆等亲贵的全力支持,尤其是深受慈禧信任,若想一切如意,必须要取得他的合作。至于夺了皇帝的权光绪愿不愿意,那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不如此便不足以改革。好在光绪本身就没有发言权,不必太考虑他的感受,只要敷衍好老佛爷,想来应该没有大碍。
奕劻、瞿鸿禨之外,剩下的几个军机大臣更无需顾虑,鹿传霖已老,早无斗志;徐世昌是自己人,一切好说;荣庆碌碌,不足为惧;还有个铁良,是立宪的铁杆反对派,双方早就撕破了脸,袁世凯甚至曾经上书弹劾:“若不去铁,新政必有阻挠。”既然如此,趁机把他排挤出局岂不正好?
对军机大臣尚且如此,其他人就更不消说,袁世凯步子迈得极大,决定仿效西方三权分立原则,对中央政府各部门的设置做出巨大的调整。像吏部、户部、礼部、兵部都计划裁撤或合并到其他部门,甚至因为计划设立的资政院(即议会的前身)负有监察之责,就连老字号的都察院都打算裁掉;而像翰林院、宗人府等无所事事的机构,更不会保留。波及面实在太广,终于激起了公愤。
改革方案尚未提交,内容就已经在不断泄露,一时间消息满天飞,奏折更是满天飞,锋芒直指要砸大家饭碗的袁世凯,大家纷纷斥其居心叵测。比较有代表性的奏折包括:翰林院侍读柯劭忞奏请新官制不可一切更张;都察院御史蔡金台奏请新官制应限制地方督抚的权力;御史张瑞荫奏请军机处不可裁并;御史石长信奏请不设总理大臣;军机大臣铁良更是直接反对官制改革。最狠的是给事中陈田,上奏弹劾庆亲王奕劻收受杨士骧(此时已高就山东巡抚)贿赂10万两银子,经手人正是袁世凯。
最沉重的打击则来自于负责新官制“总司核定”的寿州相国孙家鼐,针对裁撤都察院一事,老孙写来一封公开信,表示“台谏为朝廷耳目,自非神奸巨憝,孰敢议裁?”搞得袁世凯很是灰头土脸,但他并未退缩。
双方斗争趋于白热化,此时距戊戌变法不过几年,当时变法失败后朝廷大肆抓捕康梁余党的恐怖往事人们还记忆犹新,而现在袁世凯的改革方案更为激进,博弈双方更加势均力敌,因此谣言四起,胆小的人已经在准备出京避祸了。
但即使如此,反袁势力的秘密总后台瞿鸿禨却依然按兵不动,不仅不公开亮相,甚至连一句话都不说,为的只是需要一个中立的身份,关键时刻好一锤定音。
机会来了。如此多的参劾指向同一个人,这是慈禧自掌权之日起从未经历过的事情。老太后其实很欢迎手下大臣间的对立,像历史悠久的满汉对立、汉人间的南北对立,都是让人欣慰的局面,如今针对官制改革而形成的两派是个新鲜事物,对此慈禧有自己的看法,但此事太大,她还想听听来自于第三方的声音。这个第三方的代表,就是仿佛置身事外的瞿鸿禨。
于是老太后单独召见了瞿军机,瞿鸿禨表示:责任内阁一旦成立,按规定一切用人行政大权,都将由内阁大臣会商决定,皇帝将成为一个摆设,就连太后您的地位都会动摇,不妥,不妥啊!
事实上瞿鸿禨并不反对立宪,只是他的改革主张类似于康有为,要求一切由皇帝来主导。这是他和袁世凯的根本分歧所在,也是他能和诸如肃亲王等宗室亲贵结为盟友的原因。另一方面,瞿鸿禨非常讲究私德,自己两袖清风,对奕劻的贪渎枉法、袁世凯的玩弄权术很看不惯,早欲除之而后快,一直没动手,只是时机未到而已。
慈禧最忌讳的就是自己大权旁落。另外,她一向很欣赏瞿鸿禨的清廉正直,尤其是谁都知道即使军机处被裁并,老瞿至少也能在内阁当个副总理大臣,没有任何损失,那么他之反对责任内阁、反对新官制,就和其他人大不一样,显得毫无私心。想到这里老太后不免动容,也就此做了决定。
1906年10月2日中秋佳节,慈禧召集御前会议,主题是审定新官制草案。朝堂之上,光绪站台,底下大臣们跪了一地。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暗地里每个人都非常兴奋、紧张。两派人马早有准备,只等慈禧一开口,双方就将展开一场大辩论,以唇枪舌剑定输赢。
奈何天有不测风云,慈禧此时已经没有心情听大家的辩论,只把草案交给和奕劻并列跪在最前面的瞿鸿禨,要他下去后好好修改。
奕劻大窘,因为这意味着他这个首席总司核定大臣算是废了,不过奕劻之窘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因为紧接着慈禧扔下来一大摞参折,全是针对新官制和袁世凯的弹章。袁世凯心知大势已去,不敢争辩,唯有磕头。好在慈禧不为己甚,只斥退袁世凯,令他尽快回任,本次御前会议就算是圆满结束。反对派皆大欢喜,奕劻、那桐等人不免尴尬。而最难过的,当然是袁世凯——他所倡导的改革,尚未开始便已烟消云散,所有的心血都白费了。
这还不算,按照规定,督抚大臣进出京城,都需上奏折请令,现在虽有慈禧口谕令他回任,但依然得上折子书面请示,那么这个折子怎么写才能不伤面子?总不能真说自己是被斥退回任吧!杨士琦、孙宝琦等一帮人都在帮着想主意,最后还是袁世凯自己灵机一动,决定再搞一次大规模的会操,以此为名目回天津筹备。为此他电请言敦源赶来北京,专门筹划此事;然后请端方和徐世昌出面安抚言路,请大家放袁某人一马。这无非是吃吃喝喝,好言相劝,以端、徐二人的老资格,大家多少还是要给点面子,加以此战大获全胜,眼看各自都能保住荣华富贵,也就乐得本着穷寇莫追的原则,不再痛打落水狗。
这样折子就容易上了,在说明上次河间秋操成功之后,袁世凯表示这次想搞全国性的军事演习,由南北两军对抗,北军主要是北洋军,具体由驻扎在山东的第五镇、南苑的第六镇、直隶的第四镇以及京旗第一镇抽调兵力合编而成;南军以湖北编练的自强军为基础,由新军第八镇及河南的第29混成协组成。两军总人数预计为34000人,会操地点定在居中的河南彰德。
袁世凯特别强调,本次会操是为了全面展示陆军改革的成果,届时将邀请各国派武官前来观摩,以达到炫耀武力的目的。这是摸清了慈禧的心思,老佛爷果然对炫耀武力大感兴趣,当即准奏,谕令袁世凯回任办理会操事宜——此次会操,历史上称作“彰德秋操”。
1906年10月21日,大清朝南北两军会聚彰德,进入演习区域。本次会操,以袁世凯、铁良为阅兵大臣,军机大臣徐世昌总理参谋处,军务处军令司正使王士珍为总参议,军学司正使冯国璋为南军审判长,军学司副使良弼为北军审判长。北军方面共计16172人,以段祺瑞为总统官,张怀芝为统制;南军方面共计17786人,以张彪为总统官,黎元洪为统制。
张彪是山西太原人,武举人出身。张之洞任山西巡抚时,一次下乡查案途中遭遇民众围攻,恰好张彪路过,拔刀相助,打跑了围攻者,巡抚大人方得以全身而退。而张彪则像雷锋一样做好事不留名,自己悄悄地走了。
身为一省首长,张之洞要想在辖境内找到一个人简直是易如反掌,找到之后,便出钱送小伙子进京赶考。张彪有真材实料,中了武进士后衣锦还乡,很受张之洞器重,当上了武巡捕。
张之洞先后娶过三位夫人,个个都早死,搞得他相当惶惑。或许是怀疑自己克妻,又或许是厌倦了婚姻这座围城,总之刚40岁出头的张大才子自此不娶,但并不守身如玉——才子大多风流,张之洞更不是普通的风流才子,拈花惹草四处留情自不必说,就连“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古训都不能恪守,情不自禁地很偷了些府里的丫鬟,虽不至于夜夜当新郎,日子倒也过得爽歪歪。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老张认了一个通房丫头做干女儿,并把她许配给了小张。自此张彪被称作“丫姑爷”。随着张之洞的飞黄腾达,张彪也跟着水涨船高,官越当越大,到此时已掌握了湖北新军的军权。
至于黎元洪,生于1864年,他是湖北黄陂人,他早年考入北洋水师学堂,毕业后参加了甲午海战,所在舰只被日军击沉,黎元洪命大,在海上被人救了起来,遂往南京投奔时任署理两江总督的张之洞,1896年随张大帅回湖北,颇受重用,此时已当到了陆军暂编第21混成协统领,属于湖北军界的实力派人物。
张之洞一向看不起袁世凯这个后辈,因此对此次会操的胜负极为重视,一心想让对手见识下什么叫“姜是老的辣”。早在一个月前,老张就将湖北新军派往河南新乡,与河南新军合练,做足了功课,志在必得。
而袁世凯为了维护自己“大清朝军界第一人”的声威,更是半点不敢马虎,就连前往彰德的路上,他的北军一边行军,一边还在抽空操练,令人感佩不已。
3万多人的行军演习,光吃饭就是个大问题,为此阅兵处专门研制了一种行军蒸米。具体工艺是:把大米淘洗干净后,在水里浸泡50分钟,等湿度差不多了,再用蒸笼蒸熟后阴干以利于储藏携带。这种蒸米用水泡20分钟即可食用,俗称为“方便米”,很可能是中国最早的方便主食。
10月22日,会操正式开始,首先是由两军总统官背诵演习总方略和特别方略。北军的段祺瑞声音洪亮,对章法非常熟悉,赢得一片掌声。接下来该张彪背诵了,张彪富贵多年,早已不复当年的英气,一开口就露了怯,只能由背后的参谋长念一句,他在前面跟着背一句,整个场面搞得很囧。好在他有自知之明,眼看自己难以胜任,索性临阵举荐黎元洪代自己指挥南军,总算保住了南军的颜面。
会操正式开始后,但见人喊马嘶,尘土飞扬,枪声四起,炮声震天,步兵、骑兵、炮兵、工兵协同作战,场面好不热闹。
会操一共进行了3天,北军表现得很严谨,每天演习结束后都要进行总结讲评。这可不是敷衍公事,像第一天的讲评,北军总参谋官张绍曾就当众考问第五镇统制张怀芝:本次会操,第五镇来河南的有多少人?留守山东的有多少人?有多少病号?其中多少轻伤,多少重病?帐篷有多少?马匹有多少?
想那张绍曾,当年不过26岁,虽说总参谋官现在看起来很牛,但在当时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官而已,居然敢如此刁难领导,可见北洋军当真不是浪得虚名。只是可怜了张怀芝,对这些问题完全茫然不知所知,只能涨红着脸嗫喏着回答:“我记不得了,请原谅。”
本次会操,各省派来了不少观察员,这是朝廷的指令,目的是让大家来考察学习。来的大都是受过现代军事训练的年轻军官,其中有两个人被袁世凯慧眼相中,一个是广西的蔡锷,另一个是浙江的蒋百里,袁世凯把他们俩都破格提升为秋操审判员。
至于西方各国,也来了不少武官和情报人员。而各家新闻媒体,外国的如英国的《泰晤士报》、《字林西报》,俄国的《警卫报》,德国的《营报》,美国的《月报》以及日本的《时事新闻报》和《每日新闻报》,国内的如《申报》、《时报》、《大公报》、《华字汇报》等,更是派出大量记者前往采访报道。来的人太多,以至于彰德府陡然间变得拥挤不堪,大小旅馆无不人满为患,很多人只能住在肮脏不堪的小客栈里,苦不堪言。
不管住在哪儿,这些都是有来头的人物,绝对不容有任何闪失。为此袁世凯特地从天津调来了400名巡警,以保障大家的安全。
洋大人们的安全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事实上就连当地的老百姓都很安全,这难免让大家觉得受宠若惊。原来大清朝的军队,不管执行什么任务都会骚扰地方,奸淫掳掠之类的事情干起来毫不手软,而这一次,参加会操的军队,无论南军北军,一律纪律严明,买东西也会照价付钱,自然赢得了人们的交口称赞。
3天的演习下来,审判团的意见是,北军要略胜一筹。老外的评价更仔细,他们认为:纵观两军阵法,当推北军为胜,河南军队稍差,湖北军队最不突出。德国和俄国的武官的意见很有代表性,他们认为中国陆军已经可以与日本匹敌。前来观摩的日军少将松川对此未置可否,只是承认中国军队进步很大。
10月25日,袁世凯和铁良在彰德城外的小张村举行了阅兵式,宣告会操圆满结束,之后设宴招待参演将佐及前来观操的各国来宾,大家尽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