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丰富多彩的文学促进了社会进步和环境文明
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的西吉籍作家有200多人,占全县50万人的万分之四,这个数字不算高,要是把热爱阅读和写作的人统计起来,那就是一个十分可观的数字。在这200多人中,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中华文学选刊》《十月》《中国作家》《文学报》《文艺报》《天津日报》《民族文学》《中国武警》和美国《新大陆》等国家级和国外报刊上发表作品或作品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散文选刊》《小小说选刊》等报刊选载的就有40多人,西吉县的人次就更多了。将台乡明星村出生的青年作家郭文斌是西吉作家群中的佼佼者,他创作出版了散文集《空信封》《点灯时分》,中短篇小说集《大年》《吉祥如意》,政论集《寻找安详》《〈弟子规〉到底说什么》和长篇小说《西夏》《农历》等10多部作品,先后获得了"冰心文学奖"、《人民文学》选刊奖和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使他成为继石舒清之后的该奖项第二位宁夏获奖者,当然也是西吉籍作家获此奖项第一人。他的长篇小说《农历》角逐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一路绿灯,排名不断上升,最终以第七名的成绩而与"茅盾文学奖"擦肩而过。虽然没有获奖,但跻身10强,已经突破了宁夏作家在这个奖项方面的瓶颈。紧跟郭文斌其后的是以了一容为代表的30多人的青年作家队伍。了一容以其坚韧和执着,克服了文化基础低和生活条件差的困难,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小说,以绝对优势荣获第二届"春天文学奖",接着他的小说集《挂在月光下的铜汤瓶》获得了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马金莲、李义、苏小桃、马强、何强、张树鹏、谢斌、谢瑞、王永军、刘岳、刘汉斌、刘智远、刘德飞、赵静等青年作家也脱颖而出,成为西吉文学的生力军。"文学火家军"为西吉文学增添了亮点,以老作家火仲舫为首的老中青火姓作家,以其阵容大,创作勤奋而著称。这个家族发表文学作品的就有10多人,其中火会亮、火霞、火光、火会燎、火传鲁、火夺福较有影响,他们发表文学作品最少的有30多篇(首),最多的有300多万字。其中有4人出版长篇小说和文学作品集12部,2人为宁夏文学艺术院签约作家,4人的文学作品在《十月》《中国作家》《时代文学》《山花》《天津文学》《天津日报》《小说选刊》《中国武警》《橄榄绿》《飞天》《朔方》等报刊上发表。《张家界日报》报道了文学火家军的创作情况。谢峰、谢斌、谢丽三兄妹开展竞赛式的创作,也十分感人,三兄妹有两人出版了文学作品集。牛学智的文学评论不仅在宁夏掷地有声,而且在全国文坛也深受好评,有评论在全国获奖。在200多人的作家队伍中,既有开拓意义的老作家袁伯诚、胡大猷、张光全、李来顺、屈文焜、于秀兰、火仲舫,尤屹峰、李世锋、罗存仁、赵炳庭、赵炳鑫,也有坚守本土的中青年作家百余人,他们的代表人物有火会亮、单永珍、古原、马存贤、周彦虎、李耀宗、郭宁、李耀斌、李继林、刘成才、王永军、刘汉斌、谢瑞、刘智远、樊文举、李怡、刘岳等,他们创作的作品都在20万字以上。在整个作家队伍中,青年作家占了75%以上,回族作家有50多人,其代表人物有古原、马存贤、单永珍、马金莲、苏小桃等,他们都出版了文学作品集。文学使人执着,催人奋进,被称之为"西吉的史铁生、张海迪"的新营乡残疾青年作家王雪怡,三十年如一日坚持趴在土炕头上写作,发表了40多篇小说和散文,其中有短篇小说还上过《六盘山》杂志的头条。青年农民作家袁志学,一边耕种着20多亩山旱地,一边赡养老人、抚养孩子,但他始终没有放下手中之笔,10年来创作了数十万字的文学作品,20万字的长篇小说《真情岁月》即将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那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记录着他对人生的向往,对文学的不懈追求。80岁高龄的老干部赵兴国,任银行行长时见缝插针地搞创作,退休后仍然不辍劳作,创作了800余首各类词牌的诗词,结集为《心灵放歌》出版。军旅作家屈舒、火光、张占辉等也各有数十篇文学作品发表在各类报刊上,把故乡情结带入军营,用文学书写故土,向军界传递故乡信息。各学校都创建有文学社团,校园文学有如雨后春笋,郁郁葱葱,一株株文学苗子茁壮成长。
目前,西吉籍作家中有国家级会员6人,他们是屈文焜、于秀兰、郭文斌、火仲舫、了一容、牛学智。有省级会员30多人,有地市级会员30多人,有县级会员40多人。宁夏文学艺术院签约作家中西吉籍作家就有郭文斌、火仲舫、了一容、火会亮、单永珍、牛学智6人,占全区21位签约作家的近1/3。郭文斌、了一容、单永珍、谢丽、牛学智上过鲁迅文学院。宁夏作家协会12名主席、副主席中,郭文斌、火仲舫名列其中,占了将近20%。
据不完全统计,西吉籍作家共出版文学作品集和长篇作品60余部,其中长篇小说10部12册,作品集50册,计2000万字。
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不言而喻,西吉作家的文学创作活动促进了人文环境文明和社会进步。
三、文学之花,众手培植才能根深叶茂
西吉县的文学氛围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形成,袁伯诚因为创作了诗集《呕血集》被打成"右派",胡大猷因为创办油印刊物《葫芦河》也步了袁伯诚的后尘,李来顺也是因为文学创作而被列入"右派"行列。后来的张光全并没有从中汲取"教训",仍坚持文学创作。他们四人虽然不是西吉本土人,但为西吉的文学事业发展起到了开河作用。20世纪80年代初,《葫芦河》二度创刊,由热心人魏至谦、尤屹峰、李世锋、火仲舫等主持,坚持每周末举办文学讲座与活动,郭文斌、马存贤、周彦虎、古原、郭宁、赵炳鑫、王雪怡等文学青年由此步入文学殿堂。为了扩大影响,鼓励文学青年向更高的领域冲刺,县委宣传部门组织有潜力的文学青年在《朔方》《六盘山》《固原日报》《银川晚报》等报刊创办"西吉作家作品专号""专版",还结集出版了《西吉民间故事》和诗歌集《席芨草》。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后,文学活动被列入了西吉县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组织成立了县文联和各文艺家协会,争取指标,成为独立的法人单位。宣传部和文联编辑出版了《西吉文学丛书》,在《走出大山的西吉人》这部人物风采录中,有成就的作家都榜上有名。文学刊物《葫芦河》由当初的油印小刊变成了128页码的四封彩印大开本,使更多的文学青年能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而与社会、与读者进行广泛交流。
创建文学之乡的动议开始于2006年,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胜利会师70周年之际,全县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再次掀起文学创作热潮。这时郭文斌已经获得了"冰心文学奖",了一容也荣获"春天文学奖",火仲舫创作的剧本《三姊妹》不仅获得了"第二届中国人口文化奖",而且他的三卷本长篇小说《花旦》的出版,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受到读者的好评。火会亮、古原、单永珍、马金莲、李义、马强、何强等青年作家的作品也频频在全国一些刊物发表并获奖。"中国马铃薯之乡"的殊荣醒目地彰显西吉县的社会经济价值,如果再能创建"中国文学之乡",那么,一个物质的、一个精神的一"文"一"武"两个殊荣的意义就非同寻常。从那以后,西吉县委、政府领导尽管换了一届又一届,但每届都在努力做着创建文学之乡的事。2009年,随着郭文斌的作品《吉祥如意》荣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和了一容的作品集《挂在月光下的铜汤瓶》荣获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以及火仲舫、马金莲、单永珍等西吉籍作家创作的"井喷"现象,创建文学之乡的工作被县委郑重地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县委召开了党委常委会,正式成立了创建机构,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担任创建领导小组组长,由人大、政府、政协主管领导和宣传部门负责人加盟协调,由宣传部门、文联组织实施,开展具体工作。目标确定了,实施起来可不是一帆风顺的。创建文学之乡,不仅需要开办经费,而且要有具备文学之乡的硬件。活动经费可以从事业费中挤、调拨,各单位也可以筹措一些,可是硬件建设却要做细致入微的工作。首先,每个作家要建立档案,但西吉籍作家人数多,散落在全国各地,有的只知其名不知其地,就是本土作家也有相当一些人默默从事创作,县委并不知情,跟他们没办法联系,于是就依据创建领导小组的要求,集中展开文学普查。这样就在艰难中组建了200人的作家档案,并收集了他们的部分资料。西吉县人口多,地域面积大,有19个乡镇和大大小小百余个县直单位以及数百所中小学校,要使以搞经济建设、移民搬迁、计划生育、教学等为主的基层组织把创建文学之乡的工作心悦诚服地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切实把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动员工作还是十分艰难的。为此,西吉县委、政府召开全县创建文学之乡动员大会,要求各基层组织务必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此项工作正式纳入年终考核内容,创建领导小组争取拨专款为10名有成绩的作家出版文学作品集,组织人员下基层,进学校,抓点带面,补充完善各乡镇、各部门、各学校文学档案,以文学活动促进文学创作,营造全县热爱文学,创作文学精品的氛围。现在,全县19个乡镇和百家企事业单位以及20多所中学,都建立了文协,建立了本地作家档案,创建了作家活动场所,有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局长、校长主动要求担任文协主席。全县形成了一个人人谈文学、个个读本土作家作品的良好氛围,也有好多干部、师生由暗中学习文学创作发展到公开请教写作之道。
西吉县的历任党政领导,从20世纪70年代的县委副书记胡启立到80年代的县委书记周生贤,90年代的县委书记王永忠、县长马三刚和后来的县委书记杨锦明、丁卫东、周金柱,县长黄继红、袁秉和,他们都是文学爱好者,胡启立、周生贤和周金柱还是作者和学者。硝河乡党委书记、文协主席马红英说:"有了文学素养,可以提高一个干部的人格品位,可以影响身边的人。"这就是西吉县集全县之力创建文学之乡的缩影和情怀。
硬件设施有了,能否得到社会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那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在一个地处西北贫困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县,要使这里的文学活动和创作成就让更多的组织了解,那就得宣传,就得找到权威人士汇报(包括诉说)。在这方面,西吉县文联主席郭宁功不可没。上述提到的作家资料的普查收集,作家作品的结集出版,经费的筹措,基层文协组织的建立,向本县组织领导的汇报,去银川、上北京争取有关组织的重视,接待一拨又一拨的来访者和作家、艺术家,加上在人员缺少的情况下文联的办刊工作和日常工作,他是夜以继日地连轴转。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郭宁的执着努力和锲而不舍的追求,"中国文学之乡"的殊荣就不会轻而易举地落户这里。为此,他得到了县领导和自治区文联、作协以及中国作协领导的肯定与赏识。固原市委常委、西吉县委书记周金柱在挂牌仪式上,当着众多与会者的面表扬他有开拓精神,号召全县干部向他学习,不仅要做成可能做成的事情,而且也要千方百计办成不可能办成的事情。
周金柱强调:"西吉县是"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西芹之乡",现在又是"中国文学之乡"。前两个是物质的,后一个是精神的。后者比前者更重要,更有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看过上述不完全到位的综述和周书记的表态,西吉县荣膺全国首个"中国文学之乡"是不是当之无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