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上所摘引的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姚先生对于中西文化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在这里我们虽然不能说姚先生的说法没有丝毫道理,但从总体上来说,我以为姚先生对于中西两种文化的理解与界定,其实都存在着极明显的偏颇之处,多少带有一种痴人说梦的感觉。姚先生非常简单地根据中国传统的所谓"义利之辩",把西方文化指认为是一种更多地趋向于"利"的文化形态,而把中国文化则指认为是一种更加注重"义"的文化形态。贸然一看,姚先生说的似乎并不错。但静下心来细细思考一番,就会发现这样一种理解方式的不合理性。一部林林总总的西方文化史,难道就是一个逐利的过程吗?难道西方人就没有对于所谓人间正义的不懈追求吗?若然如此,那么,对于耶稣之为了拯救人类的罪而慷慨就死于十字架上的行为,又该怎样理解呢?这其中凸显出的难道不正是对于"义"的积极捍卫吗?同样的道理,将一部本来复杂异常的中国文化史阐释为践行"义"的过程,也是与客观事实明显不符的一种主观化行为。回眸一部中国历史,那些为了现实利益的争夺而发生的蝇营狗苟之事其实同样是不胜枚举的。这样看来,姚先生从中国传统的"义利之辩"出发,对于中西文化的分辨解析实际上是难以成立的。事实上,无论中西文化,只要认真地辨析起来都既有值得肯定的方面,也有必须加以批判否定的方面。一种正确的态度,就应该是以理性的方式对中西文化的不同表现形态进行认真的解析。然而,一种令人倍感遗憾的现实情形却是,在当下时代"国学热"极度蔓延的思想文化背景之下,充斥于学术界的却更多的是如同姚先生这样一种感性色彩突出的非理性姿态。这其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就是,在大力肯定中国传统文化也即国学的同时,对于作为强势文化存在的西方文化极尽"妖魔化"之能事。所谓的"妖魔化",就是根本不顾及事物的真实状况,而只是为了达到确立自身主体价值的目标,从而肆意地歪曲该事物本来面貌的一种描述手段。正如同"西方"需要创造一个"东方"才能确认自身一样,国学的倡导者们似乎也只能通过"妖魔化"西方文化的方式才能证明自身价值的存在。但在事实上,这样一个高度本质化了的"西方"却是不存在的,完全是论者臆想出来的一种产物。虽然从表面上来看,这样的一种文化心态可以被理解为是国学倡导者某种极度膨胀的文化自信心态,但潜隐在其背后的,实际上却是一种极度不自信的文化自卑心态。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如此一种极端化的"文化自信"心态,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同样值得我们高度警惕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如果将这样一种不正常的"国学热"与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在网上热炒的图书《中国不高兴》,与更早一个时期曾经产生过很大影响的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联系起来,那么,一种相当危险的民族主义情绪就真的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了。
五、必须建立的两种正确观念
正因为近年来出现的"国学热"过程中已经明显地表现出了以上的一种错误倾向,所以,在强调国学重要性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要确立以下两种正确的观念。
首先,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也即所谓的国学确实存在着许多值得肯定发扬的优长之处,但与此同时却也存在着很多必须加以否定的负面因素。正如有些睿智的学者已经指出的:"在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必须要看到它的弊端,否则,我们的文化复苏,就会出现严重的偏差。"紧接着,论者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即国学存在的具体弊端。"第一个弊端,是帝国专制制度对奴性的培育,以致独立人格无法确立。……第二是儒家教义对终极信仰的制止。……第三是流氓传统对核心价值的瓦解。……第四是形象思维对科学理性的拒斥。"虽然不能说论者就已经穷尽了国学的全部弊端,或者说,对于国学究竟存在怎样的弊端,学界一定会有各种见仁见智的不同见解,但值得充分肯定的却是论者的这种学术思路。在我看来,能够在"国学热"大行其道的当下时代强调对于国学负面因素的关注与反思,能够以一种特别理性的方式看待思考国学存在的弊端,正是这位学者最值得我们肯定的地方。
其次,在意识到我们的国学同样存在诸多弊端的同时,更为重要的一点却是一种建立在真正平等意义上的多元文化主义观念的确立。那么,究竟何谓"多元文化主义"呢?"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多元文化主义"由形容词"多元文化的"演化而来,而"多元文化的"意为"属于一个由多种文化群体组成的社会的",相对于"单一文化的"一词而言"。从"差异政治"的角度来说,"多元文化主义也由此发展为一种在意识形态层面展开的、文化"他者"发掘自身与主流文化的差异、寻求身份认同的文化政治实践",""差异文化政治"的显著特点是"以多样性、多元性和异质性之名抛弃单一和同质;依据具体、特别和特殊拒斥抽象、一般和普遍;通过突出偶然性、临时性、可变性、试验性、转换性和变化性实行历史化,语境化和多元化"。具体体现为对处于边缘地区的各少数群体区别于主流文化的差异性的发掘和建构,而这种差异性即该少数群体内部成员的共同特征,也就是这一族群的文化认同。……各少数群体在强调这一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以群体斗争的形式向所谓的共同文化、民族文化、主流文化发起挑战,争取平等权利和尊严。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差异政治又被叫做"认同政治"或"身份政治",它所要求的平等不是同化主义的"等同",而是文化差异之间的平等"[8]。从"多元文化主义"这一概念的产生过程来看,似乎的确更多的是在强调作为世界主流强势文化的西方文化,不应该歧视处于边缘地区的各少数群体的文化。这样的一种观念,在"文化全球化"态势越来越汹涌澎湃的当下时代,当然有着极重要的意义。但是,从国内所谓"国学热"的演变发展态势来看,却也的确出现了一种过于强调民族文化重要性的错误倾向。对于这一点,我们理应保持足够的警惕。事实上,也正是从这样的一种意义层面上,我们认为应该在一种反向的意义上来理解并使用"多元文化主义"的概念。一方面,我们当然反对一种"文化帝国主义"意义上的"文化全球化"倾向,但在另一方面,对于当下时代的"国学热"中一种愈来愈膨胀了的民族文化本位主义倾向,我们也真的需要加以必要的警惕。正是从这样的一种现实担忧出发,我们才一味地强调确立一种召唤文化差异之间的平等观念的"文化多元主义"立场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朱维铮."大师"需要时间检验.文学报,2009-03-05(3).
[2]刘梦溪.国学和国学大师驳议.刘梦溪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hedongjunrushi.
[3]宋智明,王富仁:新国学让我们心灵更宽广.厦门日报·海峡周刊,2006-04-07.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学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82.
[5]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3.
[6]南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152.
[7]刘毓庆.追寻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姚奠中先生访谈录.文艺研究,2005,8.
[8]周丹.多元文化主义//王晓路等.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经济建设与文化造血的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