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秦四》和《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了内容大体相同的一件事情,说的是公子池帮助君王做出重大决策的巧妙策略。
关外三国联合进攻秦国,已打过函谷关,秦国十分危急,秦王征询大臣楼缓的意见,想割河东之地与三国讲和。楼缓回答说:“割去河东之地,损失太大;以讲和而免除危机,对国家又很有好处,我也不知该怎么办,这是王室的事情,您还是问问公子池的意见吧!”
秦王就此事征求公子池的意见,公子池回答说:“讲和,过后会后悔;不讲和,过后还会后悔。”秦王追问道:“那是为什么呢?”公子池解释说:“秦国割河东之地而讲和,三国自然撤兵,大王那时必定会说:‘三国军队将要撤走了,我却割地给他们,太可惜啦!’这是讲和之后的后悔。秦国如果不割地讲和,三国军队打过函谷关,必然危及咸阳,那时大王必定又会说:‘我为了保持河东之地,却导致了都城的危险,太不应该啦!’这又是不讲和之后的后悔。”秦王听了公子池的这番解释,立即表示说:“横竖都是后悔,我宁肯要失掉河东之地的后悔,也不想要危及咸阳的后悔。我的主意拿定啦!”于是让人献出河东之地与三国讲和,三国军队随之撤退。
面对三国的进攻,秦国是否应该割地请和,秦王既想退三国之兵,免除国难;又心痛河东之地的割舍,一时难以决断。对这一重大决策,大臣楼缓感到难以参与,投了弃权票,将问题推给了公子池。
公子池能够帮助秦王决策,有两点高明的地方:一是他明确地指出了讲和与不讲和两种选择都会有消极的后果,提醒秦王从消极后果上考虑两种选择;二是他分析了每一选择必然出现的正反两种结果,摆出了两种结果各自的利害程度,使秦王能清醒地对两种选择从必然结果上进行比较。两种选择各有消极后果,秦王自然会本着“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通过比较做出决断。
不仅如此,公子池的更为高明之处在于,他虽向秦王提出了对问题的思考角度,摆出了两相比较的不同结果,但也始终未向秦王提出自己的决策意见。公子池心里明白,无论做出何种决断,其必然的消极后果在决断后出现时,都会使秦王对该决断本身的正确性发生怀疑,从而责怪或暗中记过于决断的提议人。为了避免陷于受君王责怪的境地,自己对此事只能是不公开表态。大臣楼缓对该问题弃权和推诿,肯定是出于同样的考虑,这是公子池能予以理解并愿效仿的。然而另一方面,公了池作为王室成员、国家重臣,对此事又不能置之不理,借口推托,他内心有着十分明确的态度,在向秦王不能明确表态的情况下,他把自我意见形成的思维方式巧妙地告诉秦王,从而把自己要形成的决断让秦王本人做出来,让秦王本人承担决断的责任。而且,公子池提前告诉秦王,两种决断事后都会后悔的,这就防止了秦王在决断之后可能出现的心理反复,使他始终安心于自己的决策。
应该指出,秦国面对三国的进攻,除割地请和的选择外,另一条逻辑上的选择是守战抗敌。后一条选择既可能导致危及咸阳的失败结果,也可能导致赶敌出境的胜利结果,公子池在为秦王的筹划中,把不讲和的守战选择与危及咸阳的失败结果必然地联系在一起,而闭口不提可能出现的胜利后果,如果不是当时秦国战局过分糟糕,没有任何取胜的可能,那就是公子池对秦王决策的有意误导,是秦国主降派的一种诡计。由于史料记载的局限,我们无法、也无意分析更多的情况,只是要指出公子池协助和诱导君王做出决策的机巧所在。
《孙子兵法》曰:“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九变篇》)公子池对秦王的答问从后悔说起,认为两种选择都有消极的后果,都会导致后悔。这一谈悔献策的方式启发人们,有利的事情往往包含有害的方面,对任何有利事物的追求,都应顾及这一追求同时会造成的消极后果。人们应该在充分估计了消极后果的前提下比较不同追求的优劣,从而确定追求的目标。应该对一种追求的消极后果的出现有所准备,尤其要有承受这一消极后果的精神准备和心理准备。要提前预料到事后的后悔,从而保证永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