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赏红叶,风颠坚持要去香山看红叶。王爷说:“大师连香山红叶都清楚?看来你这个和尚真不好哄。”大家笑着向北行走不远便来到香山脚下的碧云寺。那寺建于辽代,依山面水,巍峨壮观。寺内的五百罗汉和三代树奇特有趣。寺内还有一座高十丈有余的金刚宝座塔。
王爷见风颠初到京城,目不暇接,觉得处处新鲜,处处精彩,便一连三天陪他走了不少景点。
一天,风颠信步大街,见到一个热闹茶馆便入内随喜,那里面不是文人墨客、八旗子弟,便是达官遗老。人们见进来一个和尚,有的便过来取乐。
一位姓吴的落魄浪子醉醺醺地问风颠:“禅师清苦,何不娶个老婆抱抱?”引得众人齐笑。只听风颠从容不迫地说:“娶之久矣,美貌无比。”吴急问:“娶在哪里,何不让我们看看?”风颠说:“东西南北方,上下左右象,要看我老婆,在你心中藏。”吴不解地说:“这好像是乾坤之象,怎当得婆子?”风颠笑答:“日月与山川,秀美在其间,强如你老婆,山僧抱它眠。”惹得众人又一阵大笑。
一位姓傅的狱官见风颠说话古怪,便欲难他。傅问:“和尚,何为三教圣人?”风颠答:“关在牢狱之中。”问:“既是圣人,何在狱中?”答:“圣人直言刺当今,押在狱中受苦刑;一旦皇上开恩赦,出了牢狱还是圣。”傅又问:“菩萨神仙在何处?”答:“在你眼中。”问:“敝人为何看不见?”答:“肉眼凡胎是非多,对面圣贤反错过。”
一位姓苏的秀才听风颠自比神仙,上前便问:“和尚读过书吗?”风颠答:“见书就读。”秀才问:“令师是谁?”此时正好一队驮水的驴子走过,风颠指了指说:“它们皆是我师。”秀才嬉笑说:“和尚切莫信口开河。”风颠说:“庄子曰:呼我为牛马,以牛马应声,霹鼠肝,随天赋予;猫心鼠胆,任汝商量,万物皆备我一身。秀才只知贪色,而不晓‘三人行必有我师’之理,实在可惜!”秀才面红而退。
忽然一兰州贡生打抱不平地问风颠:“和尚,听说你吃肉喝酒,进出妓院,儒释道三教中你算哪家门生?”风颠站起身说:“你等听好了。”随即扯开嗓子大喊一声“哎——嗨嗨嗨——”,嗓音洪亮,声震茶馆,余音绕梁,直人人脑。喊毕问贡生:“你们听清我声音,属于哪教自分明!”贡生和几个读书人皆面面相觑,目瞪口呆,无言对答。风颠又说:“你们若会这一声,我是三教蛮子孙;你们不会这一声,我是书生小祖宗!”说罢哈哈大笑。众人见斗不过和尚,便无人再敢吭声。
此时走进曾在凉州任过千总,后调北京任都司的康公,他见是风颠和尚,便急步上前,拉住双手,问长问短,十分亲热。康公说:“当年我在凉州任千总与你分手时曾问我们何日再相见,禅师言说‘等你赴京上任时再来贺喜’,今日果然应验。我刚来北京任都司不久就碰上了禅师,衷心感谢禅师之恩,就请禅师移驾寒舍,让我敬点孝心。”风颠说:“善哉,做官要为民,切莫丧良心。多多种福田,功名自高显,山僧近日要随王爷出行,日后再到府上叨扰,今日首先祝贺。”说罢以茶代酒,一饮而尽。
客人们听康公如此说,都纷纷问和尚来历,康公就把风颠所做好事、奇事、神事大概地介绍一番,大家这才一片赞叹:“奇人就在眼前,真是有眼无珠哇。”
忽然一老者上前问风颠:“禅师,我有三子。一个十分勤劳,生活朴素,平时最不乱花钱,是个精打细算、发家致富的苗子;一个相反,平时游手好闲,不但不爱劳动,不爱读书,而且吃喝浪荡,花钱如流水,打死也不改,像个败家子;另一个既能吃苦,也会享福,和前两个截然不同。你说说这是为何?”
风颠见此人是个休官养闲的遗老,便说:“原因全在你自己。”老者迷惑地问:“此话如何讲,请禅师明示。”风颠说:“你未发迹时,穷困潦倒,欠别人银子不还,害得那人自杀身亡。那人想不通,今生又来讨账。他表面吃你喝你的,实际是吃他自己的。待他吃完自己的,就会离你而去,这有何怪?后来你发迹做官时曾救过一老人性命,那人发誓来世做牛做马要还你恩情。另一个娃儿才是你的儿子,这才过着正常人的日子。正所谓善恶轮回,恩怨各报,何怪之有?”老者听了连连点头,以十两银子相谢。
这时一抚台和一制台不信和尚胡言,忽然说:“刚才听说你酒肉并吃,花柳胡混,且问哪个是你金刚不坏之身?”风颠嘿嘿冷笑说:“听说二位曾经灭寇有功,然而宝剑可曾沾血?凡事不在外表,最重内心真诚。今日冒名领功,他日真相大白,二位金刚不坏之身又到何处去寻?”二位大官听了惊得而如土色,浑身吓出冷汗,急忙出门而去。众人见状,知是和尚道破了他们内心隐秘。
众人见和尚对答如流,料事如神,于是问卜的、求医的将风颠团团围住。日近傍晚,风颠才得脱身。康公亲自陪送风颠到王府而回。一路上风颠凡见贫者、残者、乞者都一施舍,毫不吝惜。
自从那天回府后,风颠轻易不再出门,专心对二位贝勒讲了许多修身养性、因果轮回和广种福田的道理。王爷和福晋见儿子人前礼数比以前大有长进,说话做事十分得体,心中非常高兴,便对风颠更加热情招待。
忽一日,王爷说皇上决定明日去承德木兰围场狩猎,除监国太子与内阁大臣外,其余王子、官员一同随行。王爷欲带风颠同去。福晋赞同说:“同行甚好,小贝勒也需有人照应。”原来自那日呼尔满比武失败后,颜面尽失,一气之下回了蒙古,所以福晋才说此话。
一路上王爷给风颠介绍说“木兰”为满语“哨鹿”的意思,是一种狩猎野鹿的特殊方式,并说承德是个盆地,山环水绕,风光明丽,气候宜人,圣上非常喜欢这个地方,准备要大兴土木,在承德修建热河行宫。大王爷还叮咛风颠到了承德无事时最好呆在帐中,尽量少公开露面。风颠点头答应。
到了承德。早有人将一切准备妥当。第二天,康熙兴致大发,亲自骑马射猎。众人呐喊助威,声势十分浩大,野鹿、狐狸、野兔被突如其来的人马吓得慌不择路,当日康熙收获颇丰。
过一日,康熙登高远望,观看众皇亲射猎。但那些野鹿受前日惊吓早有警觉,听见犬吠之声,便拼命奔逃。大王爷英雄不减当年,不但弓马娴熟,而且经验丰富。只见他一马当先,认准一对母子梅花鹿死追不放。那母鹿因担心小鹿安危,不肯狂奔,还不停地回头顾盼。大王爷见状盯住小鹿紧迫,那大鹿反而停足观看。忽然猎犬追上,咬住小鹿,大王爷赶紧下马,喝斥猎犬不准伤害小鹿。大王爷抱住小鹿就走,不料那母鹿却跟了上来,大王爷突然回马一箭射中母鹿后腿。
风颠望见急得频频招手示意,大王爷竟视而不见。忽然大王爷放开小鹿让其逃跑,不料那小鹿望着母鹿也迟迟不肯离去。
大王爷见它们母子如此相爱相恋,心中感动,吩咐家丁包好母鹿伤口将它也放了,看着它们母子一同跑远,这才空手而返。风颠远远瞅见,忙念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大王爷的一切也被康熙看在眼里,心中十分纳闷。他回想皇兄平时心狠手辣、粗暴蛮横,在战场上骁勇善战、杀人如麻,今日为何忽然放下屠刀,换上佛心?心中很是奇怪。
几天后,康熙传旨起驾回京。两个小贝勒尚未尽兴,在风颠的启发下闹着要去山海关游玩。因朝中没有急事,康熙便同意了隆亲王的请求。不几天。隆亲王便带着小王子与风颠一行人马进人山海关,住在城内。
山海关是建在万里长城东端的第一个关口。山海关城楼为明代洪武十四年修建,比嘉峪关迟九年。关楼紧锁于山、海之间,扼守东北与华北之要冲,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人马人了山海关,王爷和风颠心中各有感慨。王爷想:当年要不是吴三桂为满人献关,爱新觉罗氏何时才能建立这中华一统的丰功伟业!吴氏一家功不可没。然而他居功自傲,贪心不足,不把皇帝放在眼中,常存叛逆之心,吾皇撤三藩、灭吴氏实乃万不得已,并非朝廷有负于他!
风颠心中暗想:李闯王虽代表民心而进京称帝,然而毕竟是个农夫,为了一个女人竟逼得吴三桂冲冠一怒献关投降,使百万无辜民众人头落地。倘若闯王知书达理,谦虚谨慎,能将陈圆圆加以保护以暖吴氏之心,那么中国又是何等景象?
王爷见风颠沉思不语,便问:“大师是否恨吴三桂背叛大明,才使满人入关?”风颠沉思着说:“阿弥陀佛,岂敢,岂敢。山僧是想朱元璋一个放牛娃竟然打垮了不可一世的成吉思汗家族,夺得江山,当了皇帝,而崇祯皇帝满腹经纶却为何失了天下?看来‘气数已尽’只是托词而已,而横征暴敛失去民心,官逼民反才是关键。闯王起义乃迫不得已,朱明失德迟早总要崩溃。古人‘得民心者得天下’,‘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以及‘天下之大有德者居之’等名言皆是真理。清兵入关得吴三桂献关之良机,靠十万铁骑所向披靡之武力,这是明朝无能的果报,亦是百姓的劫难。今后的关键是实行‘仁政’二字,一定要获得民心。”
王爷听风颠敢于大胆讲真话,便进一步问:“在大师看来我大清王朝怎样才能获得民心,做到千秋永固?”风颠说:“满人过去人少,在关外以牧为生,以武狩猎。现在中华一统,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今非昔比,所以山僧以为大清王朝今后应该大兴农业,重视教育,用四句话归纳则是:弃猎兴农,重教选能,肃贪倡廉,以德抚民。”
王爷听了高兴,笑着说:“好,好,好,这四条简言之,可概括为兴农、重教、吏治、德政八个字。我瞅机会定当转奏圣上。回京后你若在京城住腻了,即可云游天下,来去自由,如果将来修得正果,本王定会为你讨封。”
王爷由于高兴,此时信口而言,不料风颠听了十分感动,便急忙合十躬身说:“阿弥陀佛,山僧首先谢过王爷!”王爷见状,笑着说:“你还未得正果呢,谢什么?”风颠回答说:“王爷启金口,如菩萨露真言,山僧一定不负王爷期望。”王爷说:“好,好,好,我们还是先去看老龙头吧!”说着上马前行。
老龙头是明代长城东端之起点,由名将戚继光主持修建。风颠看到此处城墙高约三丈,深人海中六丈有余,长城至此犹如苍龙人海,景象极为壮观。大家齐声赞叹古人的雄心、恒心与聪明,唯独风颠一直摇头感叹古人实在是糊涂加愚蠢。王爷十分惊奇地问风颠:“大师何故说古人愚蠢?请道其详。”风颠略一沉思马上述诗一首曰:
长城万里真壮观,城未竣工陈胜反。
孟女放悲城便倒,长城难保始皇安。
自古长城难御敌,民心更比城墙坚。
一墙阻碍兄弟情,敞开城门大团圆。
王爷听了十分赞成地说:“批得好,批得好!日前圣上也曾言说长城其实是个摆设,‘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帝王百世梦’。秦始皇欲使江山万年永固,决心修筑长城,却不料民众不堪重负而揭竿举义,秦二世即亡。明朝曾十八次整修万里长城,但长城并未起到保护作用,却加重了百姓负担。所以有道明君不应将钱财与心血花费在修筑死的城墙上,而应该以德治国,顺民意,暖民心。朝廷得到民众的支持,众志成城,还用得着修长城吗?风颠大师对长城的批判,又一次提醒朝廷要实行王道,以德服人,真乃至理明言。这与圣上日前颁布的我大清决定永不重修长城,要实行王道,以德治国的旨意,如出一辙。只可惜大师不能留在庙堂为圣上出谋划策,实在遗憾!”
风颠忙双手合十,口念“阿弥陀佛”说:“多谢王爷错爱。山僧早已身许佛门,岂能背叛佛祖而追名逐利?但山僧四处去宣讲当今圣上之大恩大德,同样是为朝廷出力,又何必常居京城?”王爷说:“说的也是。”
大家出了山海关向东急驰,不一会儿就到了孟姜女庙,在那里凭吊、感叹一番,晚上就住在关内客栈。
进餐时,风颠向王爷介绍了嘉峪关的雄伟,一块镇城砖的故事和关将军的忠勇。王爷感慨地说:“僧人真是自由多了。你可无忧无虑地云游天下,本人虽贵为王爷,但行动很不自由。过几年我一定抽空陪圣上也到甘肃走走,亲自看看大漠风光。”说着还让随从记下关将军的名字,有机会一定保奏给予提拔重用。
翌日大家骑马西行,不一会儿到了秦皇岛。据地方官介绍:秦皇岛因秦始皇派徐福领童男童女从此地人海去寻找仙药而得名。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凉爽,也是夏季避暑之胜地。后汉时曹操北征乌桓,曾在此留下了千古名句。
隆亲王在北戴河住了两天,忽然接到皇上手谕,说太皇太后“偶遇风寒”,让大王爷速回。王爷心知病得不轻,便立即起身,快马加鞭直向京城飞奔而去。
人马将近紫禁城时,王爷惦念太皇太后身体,便匆忙说:“大师带二贝勒先回府,有事待本王回府再说。”说罢急匆匆驰向紫禁城。风颠目送王爷远去,便领着二王子先回王府。
翌日,风颠出了王府去白塔寺游玩,忽然在后院遇见老乡“魁罗汉”。那“魁罗汉”身材高大,原系甘肃河州红花寺主持,因他长得魁梧,人们送他雅号“魁罗汉”。前几年他离开河州来京城,因有熟人介绍人寺,现任白塔寺主持。“魁罗汉”早年认识风颠,便挽留他来寺居住,并说:“太皇太后为了禳灾祛病,前年曾捐钱修白塔寺,明日就是竣工典礼,又要为佛像重新开光。不料太皇太后忽于昨夜归天,宫中传话要让白塔寺诵经七七四十九日,寺中人手不够,你来正好帮我个忙。”
当晚,王爷回家很晚,风颠禀告王爷说自己应“魁罗汉”之邀要去白塔寺内为太皇太后做道场。王爷听如此说便点头应允,并说:“原说是老祖宗偶感风寒,进宫后我还欲请大师为她看病,不料竟是绝症,于昨夜子时薨了。”说着伤心落泪。
风颠安慰一番,说:“王爷对太皇太后的孝心人神共知,然而生老病死各安天命,非人力所能及,请王爷节哀。”
风颠又说:“四十九天道场后我便留在白塔寺。腊八节会之后,山僧有事南下,今口就此拜别,若无要事,便不再来府上打扰。”
王爷听了知道不好挽留,便叫过福晋并两个小贝勒一同向风颠道谢告别,并赠银百两,作为布施。
皇家道场十分隆重,规矩繁杂,若非风颠鼎力协助,“魁罗汉”确实难以应付。风颠专门代表隆亲王及大福晋为太皇太后诵经一天,并将一簸箕铜钱不停地撒向四边,为太皇太后超度,为王爷及全府祈福,王爷心中十分高兴。
道场过后不久,进人冬季,天寒地冻,寺内正准备举行佛成道节,突然都司康公来自塔寺寻风颠大师,说是其父听风大师在京,便专来书信叫他请大师一定到福州去一趟。风颠听了说:“你不请我也想待春节后去南方游玩。今念你一片孝心,山僧做完腊八节佛事后便提前南下,你看如何?”康公听了高兴,遂赠银五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