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是我国的七大古都之一,主要名胜古迹有相国寺、铁塔、金殿、天波府和包公祠。明末一次水灾将它们全部冲毁,只有号称“天下第一塔”的铁塔岿然不动。
风颠进了开封城,找到相国寺,只见那里堆满了砖瓦正在修建。圆应方丈见风颠到来,十分高兴,并说原打算请风颠前来参加重建设计,但风颠在少林住了两年多,所以已经开工。
据方丈介绍,相国寺原址在战国时期是魏太子信陵君的宅院,北齐之后正式成为寺院,唐宋时香火最为旺盛,鲁智深倒拔垂柳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可惜毁于明末水患,只有被称做“相国霜钟”的万斤铜钟还安然无恙。
第二天,方丈领风颠参观了开封全貌和矗立在城东北建于北宋时期的佑国寺塔。原来那塔是用褐色琉璃砖砌成的砖塔,看似铁实非用铁铸成。
晚上风颠与方丈同处一室,无所不谈。白天风颠帮方丈操心工地调度,两个月后,地基筑起,工程进入了有条不紊的状态,风颠这才告别圆应方丈向五台山而去。
五台山位于太行山西南侧的三晋北端,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圣地。民间曾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嵋、铁九华”之说,在四大名山中,五台山中的佛教历史悠久,寺庙规模最大,故列四大名山之首。风颠一边赶路,一边回想敦煌石窟中的五台山全图和晚问圆应方丈所讲的关于五台山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文殊菩萨为了寻找自己的道场宝地曾走过不少名川大山。一天他来到晋北上空,远远看去太行山西南端的五座山峰错落有致,雄浑壮丽,奇山怪石,紫气笼罩,是个建立道场的风水宝地。只可惜整个晋北荒漠一片,这五座山峰也不例外,“山似和尚头,有沟无水流,不长一根草,满川尽石头”,真是美中不足。
忽然文殊想起东海龙王最近要请他去龙宫讲经说法,于是有了主意。开讲之前文殊要求龙王以东海之宝歇龙石为酬金,敖广一时大意,不假思索便一口答应。
这块歇龙石非同别宝:五条小龙作战归来,倘若受伤流血,或者布雨归来大汗淋淋,十分疲劳之时,只要盘在歇龙石上休息片刻,便血可止、伤可愈、累可消、神可复。
讲经完毕,文殊菩萨带着歇龙石迅速回到五峰山,将歇龙石藏在自己莲台之下。五条小龙布雨回海,找不到歇龙石,急得大闹龙宫,老龙王追悔莫及又说不出口。
当小龙得知歇龙石的去向后,也不禀告老龙,便气势汹汹直向晋北飞去。看到文殊端坐不语,五条小龙便各抱一个山头发疯似的横冲直撞,不一会儿就将五座山峰各毁去半截,削成了五座平台,也未找到歇龙石。
就在五小龙筋疲力尽之时,文殊施法收服了五条小龙,并将五峰山改为五台山,让五条小龙各自负责所占之台的风、云、雨、雾、霜、雪、露。从此之后,处于荒漠之中的五台山就变成了山清水秀,树茂草密,“四时风景各不同,十景八奇醉游人”的“清凉圣景”——这便是为何至今在一片荒漠中唯独五台山巍峨秀丽的根源。
风颠穿晋城、过长治、越榆次,不几天便进了省城太原。三晋大地古迹多多,一路上他逢庙上香,见佛叩拜,不但参观了很多寺庙,还瞻仰了唐代诗人白居易、柳宗元,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和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等人的故里。
在太原城他参观了双塔寺、纯阳宫、大佛寺、豫让桥和着名的晋祠。休息两天后他继续北上,经忻州、过定襄,参拜南禅寺、广济寺之后便住进五台县城。
风颠打听说县城离五台山还有一百二十多里,一路全是崇山峻岭,道路十分难行。于是他早早歇息,五更起床,做完早课出北门便向东北方疾步走去。
傍晚时分,风颠翻过一座大山,眼前突然出现了寺庙成群、巍然壮观、美不胜收的五台胜景。他不由自主地赞叹道:“哇!俨然一片佛教圣地!”风颠在山头四下观望,觉得五台山的分布、地形与敦煌壁画中的五台山图一模一样,于是更加敬佩古人的伟大。
风颠连续奔波十几天,浑身汗味,身体困倦,当晚便住进台怀镇客栈。由于第二天就是四月初八浴佛节,风颠在店内用香汤沐浴,更换衲衣,怀着一片虔诚之心准备隆重参拜那位法力无边,曾经降服五龙的文殊菩萨。
且说年前冬月八日,圆聪方丈接待了一个面貌奇特、高大魁梧的西藏喇嘛,名叫巴尔丹。巴尔丹自称西藏游僧,修行多年,手下有二十多名武功高强的弟子,要求在五台山挂寺暂住,还可帮助方丈护山保寺。方丈见来人兔眼鹰鼻,前额突出,下额肥长,面目凶恶,且说话言不由衷,一双兔眼游弋不定,似非善良之辈,又见他随身携带一对巨钹,可能是个武功高强之人,怀疑他是冲着寺中神秘老僧而来,为了不出意外,便挽言谢绝了巴尔丹的要求。不想巴尔丹赖着不走,又咄咄逼人地出言挑衅,意与方丈论经比法。方丈被迫应战,舌战三天三夜,巴尔丹未占上风,临别时,他假装认输,满脸阴险地离开了五台山。其实方丈并不知道巴尔丹的来头。巴尔丹原是青海叛军首领贡巴热布帐下的飞钹禅师,两只铜钹约有百斤之重,上阵与人交战,常用飞钹伤人。贡巴热布指派巴尔丹带领二十几名武士扮成僧人模样,深入中原刺探情报。巴尔丹心中却另有打算,他想在中土寻觅一处宝刹古寺,待胜利后作为战利品以作自己晚年修炼之地。
一日,巴尔丹一行来到五台山,看到这里不仅风景秀丽,建筑精美,而且气势恢弘,地势险要。尤其台怀镇的灵鹫峰酷似西方佛祖之灵鹫山,是个布局得法的风水宝地。更重要的是这里离北京不远不近,往来方便,而且便于藏身,是个获得情报的好地方。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寺中有个神秘老僧。
几个月过去了,没有动静,圆聪方丈以为巴尔丹回去了,便没有在意。四月初七那天,五台山各寺忙碌一天,准备迎接浴佛节。晚上方丈吩咐各寺管好灯火,早点休息。不料夜深人静。月黑风高,巴尔丹突然带领手下,乔装成番兵模样,明火执仗地冲上山来。他们直奔方丈禅院,欲绑架方丈,作为制服众僧的人质。
再说风颠沐浴完毕,刚刚入睡,就被一阵急促的钟声吵醒。只听镇上大喊大叫:“不好了,强盗攻山了!”风颠听说来了强盗,便一骨碌爬起,穿上僧衣,手提铜杵,跑出门外。只见街上人喊狗叫混乱一片。抬眼望去,龙泉寺前火光冲天,杀声震耳。
风颠疾步上前,只见一群番兵,一手举着火把,一手抡着弯刀,正与护寺和尚混战一团。为首一个胖大喇嘛,手持铜钹,左抡右削,无人敢挡。忽听半坡上一声怒吼:“巴尔丹不得撒野。”紧接着凌空飞下一个手持木棍、威风凛凛的老僧,就与那个叫巴尔丹的胖大喇嘛战在一起。
风颠定睛一看,那老僧不是别人,正是五台山的圆聪方丈。风颠见圆聪方丈的五郎八卦棍舞得水泄不通,巴尔丹根本难以近身,便放下心来在一旁观战。忽然寺前几处厢房燃起熊熊大火,原来是番兵在混战中放火烧寺,趁乱抢掠。
圆聪见了心急,一方面怕大火烧毁寺庙,一方面又惦记着寺中神秘老僧的安全。由于心中着急,手中木棍便露出了破绽。巴尔丹一见方丈乱了章法,便加紧攻击,手中双钹舞得呼呼生风。只听方丈“哎呀”一声,风颠看时,只见巴尔丹飞起右手铜钹直向方丈面门击来。方丈急忙举棍迎挡,只听“咔嚓”一声,木棍被飞钹削为两段,方丈前胸也被飞钹击伤,脚下站立不稳,跌倒在地。巴尔丹一见方丈倒地,一边“嘿嘿”淫笑,一边又飞起左手铜钹,直向方丈砸来。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只听“方丈莫慌,我来也”的一声大吼,风颠飞身纵人圈子,急忙飞出手中铜杵,只听“当啷”一声,将那铜钹击落在地。
巴尔丹正在得意之时,见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搅了他的好事,便恼羞成怒,舞着一只铜钹直向风颠扑来。风颠见对方来势凶猛,急忙闪身躲过,并飞快地从地上拣起铜杵,转身击向巴尔丹。那巴尔丹的一招泰山压顶被风颠躲过后,由于用力过猛,脚下收不住,便“腾腾腾”朝前几步,几乎栽倒在地,此时义听脑后风响,知道遇上了劲敌,随即倒身在地,又趁势一个黑驴子打滚,躲过了风颠的横扫千军。
巴尔丹倒地时想顺势拣起被风颠击落的那只飞钹,不想只拿起半块,原来那只飞钹已被风颠的铜杵砸碎。巴尔丹大吃一惊,心想自己作战多年,从未碰到这样勇猛的劲敌,知道大势不好,如果不及时撤退,恐怕有性命之忧或者被俘之辱。想到这里,他当机立断,只见他二指塞进嘴里,打了一声呼哨。那些番兵已被越来越多的和尚包围,正在难以抵挡之时,听到撤退的命令,便一个个就地一滚,举刀向和尚脚下砍来。和尚们不知是计,一个个腾空而起,那些番兵便从和尚脚下滚出,然后逃之夭夭。风颠大笑说:“原来这些家伙都是属驴的,打起滚来个个蹿活。”
风颠见巴尔丹一伙已经逃走,也不追赶,便急忙伏身,扶起受伤的方丈。黑夜之中,方丈没有认出风颠,赶忙双手合十,一面念着“阿弥陀佛,谢谢施主相救”,一面就要躬身施礼。风颠扶住方丈说:“使不得,使不得。圆聪大师,山僧乃风颠和尚,少林寺我们见过面的。”他双手合十,向圆聪方丈施礼。方丈定睛一看,果然是少林寺那个画达摩的甘肃和尚。圆聪心中大喜说:“多谢小师父出手相救,只是不曾想咱们见面却是这副模样,惭愧,惭愧。”
风颠知道圆聪方丈是个爱面子的高僧,连忙说:“一切都是缘分,有道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嘛。”
此时普济寺、镇海寺、竹林寺、望海寺、显通寺等十几个寺院的主持都赶上前来问候圆聪方丈,并一面向风颠道谢,一面让小和尚用滑竿将师父抬进禅院。方丈吩咐各寺主持速回本寺,提高警惕,加强守护,管好灯火,以防巴尔丹卷土重来,并嘱咐说:“明日浴佛节照常进行,由四大班首代我主持。”风颠安慰说:“方丈放心,那巴尔丹的一只飞钹被我砸碎,已经吓破了胆。他肯定心中犯讳,又不知我是过路和尚,故今后决不敢贸然来此捣乱。”圆聪听了这才放下心来。
圆聪大师虽然对五郎八卦棍及大力金刚指练得炉火纯青,众武僧的五郎八卦阵也演练得水泼不进,但是敌兵突然夜袭,乱砍乱射,杀人放火,加之五台山地域广袤,集合不及,故被喇嘛占了便宜,方丈大师也被飞钹击成重伤。五台山有许多善后事宜都等着方丈处理,但疗养几日后方丈总不见好,各寺管理显得十分混乱。
风颠原本就得到名医真传,这次在少林习得神奇绝学,对治好方丈创伤很有把握。他先为方丈把脉,接着又扶方丈坐起,将双掌贴于方丈后背,将自己体内真气注入方丈体内。圆聪方丈觉得胸中舒畅许多,随着体内阳气逐步上升,精神明显好转。
风颠住在方丈室连续三天,用不同功法逐步打通周身经脉,方丈体内真气开始自然涌动。第三天未时,风颠再次输气后,突然猛一用力,一口乌黑淤血从方丈口内喷出,浑身经络完全畅通。
后来方丈大师自己慢慢运气调理,风颠又开了中药辅助治疗,过了七八天方丈身体便完全恢复。
圆聪方丈长期主持天下第一名山,所辖寺庙两百余座,僧尼千人之众,向来不把一般人看在眼内,加之在待人接物上原本不像少林寺圆慧方丈那样谦和慈祥,所以那次在少林寺初见风颠时,只是表面应付,心中并不看重风颠。然而风颠和尚毫不介意,始终对他十分尊重。
风颠不仅擅长绘画,而且精通医术,特别是他有如此深厚雄浑的内力乃圆聪方丈始料不及。加之在危难时刻,经他出手相救,使五台山躲过一劫,又在他的精心医治下,自己的内伤好得如此之快,这种大恩大德使圆聪方丈十分感动,于是他紧握风颠的双手激动得热泪直在眼眶中打转。自此之后,他对风颠佩服得五体投地,还把他安排到碧山寺的上等客房住宿,并派专人精心伺候。
风颠劝方丈多休息几日,自己在小僧的引导下,一边到附近各寺烧香拜佛,一边为其他伤僧看病疗伤。凡经他医治的僧人,伤势不久即好,加之风颠待人和善,说话幽默风趣,所以不久台怀内外对这个外来和尚便无人不晓,十分亲热。
一日圆聪方丈召集各寺长老处理寺中百事,待一切问题安排妥当后便亲自到碧山寺看望风颠。风颠见方丈身体完全康复,便在方丈的陪同下到各寺参拜,并一路听力丈对五台圣境的讲解。
据方丈讲,五台山地跨两省四县,方圆有五百里。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印度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首先来到洛阳白马寺,第二年到五台山,看台怀周围山形恍若印度灵鹫山,便在汉明帝的支持下在此建了一座大孚灵鹫寺,也就是今天的显通寺,并铸一铜钟,再差半斤就是一万斤重。此钟也叫幽冥钟,因它最大最响,实为五台镇山宝物之一。
北魏之后此山逐步演变成文殊菩萨道场,建寺二百余座。唐高祖李渊对五台山极为重视,寺庙曾发展到三百六十多座。
元、明以来,建都北京,五台山成为近水楼台,常常沐浴皇恩,又建造了许多藏传佛教的寺庙。皇帝格外开恩,允许藏寺用黄色,披黄衣,而汉寺皆用青砖青石,僧人穿青衣,故五台山有“黄庙”“青庙”之分,这也是五台的一大特色。
五台山有五座山峰:东台为望海峰,距台怀二十里,早晨可观日出,寺内供聪明文殊;南台为锦绣峰,因遍山开满五颜六色之鲜花而得名,离台怀二十五里,寺内供智慧文殊;西台为挂月峰,风景清淡素雅,离台怀二十五里,上供狮子吼文殊;北台为叶斗峰,其峰最高,有摩天之势,被誉为“华北屋脊”,距台怀七里,寺内供无垢文殊,此峰还有五龙庙、黑龙池,黑龙池池水碧绿,堪为一大奇观;中台为翠岩峰,山上有“龙翻石”,山下有“万年冰”,十分奇特,寺内供孺童文殊。五台山最大的寺是碧山寺,建于北魏时期,外地僧人来此均住其内。另外,龙泉寺建于北宋,原系杨家将家庙,建造十分精美。高大的汉白玉牌楼和汉白玉砌就的普济寺,独令游人倾倒。《水浒传》中鲁智深酗酒闹事,醉打山门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集福寺是五台山唯一的一座尼姑庵,里面建有五郎殿。台内还有五小峰和五大禅处,集中建在台怀灵鹫峰周围,其中罗芙寺是释迦牟尼之子罗芙罗的大殿,因为罗芙罗出家后也修炼成功,在十八罗汉中位列第十一位,这寺就是他的唯一道场。
风颠跟着方丈走了一天,看了一天,听了一天的讲解,收获很大,心中十分高兴。加上相国寺方丈的介绍,风颠对五台山的历史传说、建筑风格、寺庙布局已了如指掌。
风颠觉得五台山的寺庙群看似分散,实则严密,所有的寺庙均指向台怀,也就是说,所有的寺庙均以台怀镇的灵鹫峰为中心向四面辐射,环环相扣,错落有致。风颠也把敦煌壁画中的五台山全图讲给方丈听,这引起了方丈极大的兴趣。后来风颠见方丈已经累了,便催他下山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