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89700000029

第29章 明末清初虎丘禅系(2)

对于禅门的悟道,在丛林中巳经有“大悟十八遍,小悟不计数”之说流行,据说这是大慧宗杲所提出。今査宗杲的所有着作,并未发现这一提法,仅在《天目明本禅师杂录》卷二中有“既悟了自然有个见处,可谓来生后生妄与不妄,及与大慧和上大悟小悟,有许多没许多,自然了于自心处,不着问人也”35的提法。到了稍后的碧峰宝金(公元1308年一公元1372年),才有“古人道‘大悟一十八遍,小悟无数’,岂欺我哉”之说。迄乎圆悟之后的美发行淳〔玉林通诱门人则公然提出了“始信大慧禅师云:‘大悟十八遍,小悟不计其数’,非欺人语”诚然,禅门的悟道,从初见一线明到心疑的彻了,固然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作为对禅法的切实体证来说,一旦彻了自然就没有反复再悟的可能,灵云所谓“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而今更不疑”,就是说的这一体验。可见,真正的了悟是一了百了,并无丝毫挂碍的,若要经过十八遍的证悟,则此前的所谓“悟”也并非真悟,而仅仅只是见一线明而巳。可见“大悟十八遍,小悟不计数”之说,不但不究竟,而且也与禅门的顿教宗旨背道而驰。对此,圆悟颇持反对的态度,在唐世济所撰的《遗金粟塔铭》中,已经交代了圆悟对此的看法。在圆悟看来,禅悟是“一悟不再悟,深达法源底”的,因而绝无反复“悟”的道理。唐世济用韵语对圆悟的观点做了以下表述:

……岂于窓愣中,重复问牛尾,大悟十八遍,小悟不计数?本是宋儒言,非大慧所说,学人承讹久,智者亦惑之。唯师以为非,确然不肯信,此非博学得,心不受瞒故……

显然,圆悟的“一悟不再悟”完全符合禅悟的基本规律,也与禅门顿悟的理念相符。只是圆悟认为“大悟十八遍,小悟不计数”本是宋儒所提出的,并非宗杲的本意,这一说法似乎与史实不十分相符,我们在上文已经论及。

在另一方面,圆悟也如前人一样认为道是无所不在的,只要学人能够当下会得,便会铁树开花,心疑顿了。因此他在开示中指出:“大道只在目前,要且目前难睹;若知大道真体,个个成佛作祖。面对这一无处不在的“道”,若要亲自体会到它,则有“十方无壁,四面无门”之困。对此,圆悟在一次上堂时,有过这样的开示:

入堂:“大道只在目前,要且目前难睹。且既目前难睹,在什么处?”以拄杖指云:“三条椽下,七尺单前,欲知大道真体,人人各自摸取。”便归方丈7“道不远人”,在眼前的这“三条椽下,七尺单前”,便是道的所在,但在学人当下的体察而已。就这样,圆悟在强调学人自性本具的基础上,唤起学人放下分别妄想,直下顿悟,彻了心疑,从而达到“一悟不再悟”的境地。与此同时,圆悟把禅法的修学贯彻到日常的生活细节之中,从而让学人触目会道’随处解脱,无疑也是对“看话”陋习的有力破斥。

丑.一条白棒,挥洒自如。在禅教方面,圆悟继承了正传的法统,进一步跳出宋元以来“看话”的窠臼,朝着临济、德山时的剀切禅风发展。他挥舞一条白棒,朝打三千,暮打八百,直至使学人透出禅机,才肯罢休。圆悟在《示时功林居士》中提到:“祖师西来,不立文字,直指而巳。惟至德山、临济,以棒、喝直指,最为明白切要,所谓棒打石人头,曝曝论实事。今人不荐棒头指处,而以知痛痒者是为心殊,不知乃神识耳。显然,禅宗发展至圆悟时,已经彻底摆脱了看话禅的束缚,正在朝着中唐五代的禅风回归。而圆悟本人也很服膺德山、临济的作风,他试图极力回归到那一时期的禅教。惜乎时下在经历了宋元看话禅教的积淀之后,丛林中对于棒、喝,真知痛痒者并不多。面对这一现实,圆悟公开地向禅林宣布:

贫道为人,不惜生命。宁使丧身失命,终不开第二门者,令贫道益生惭愧。盖缘贫道生无学识,兼之口讷,不善委屈接人,故以一条白棒,当头直指耳。然亦见门下迤出时人之表,吾宗下得一法幢,共相建立,必使祖道重光也。

在这里,圆悟所谓的“无学识”、“口讷”等自嘲之语,显然只是一种调侃的语气,而他所说的共相建立法幢,使祖道重光,乃是他的真实目的所在。说白了,他这样做,无非是要极力恢复德山、临济以来痛快淋漓的宗风,使禅宗重现昔日的生机。

在十二卷本的《密云语录》中,几乎处处都是圆悟挥棒接机的实例,他的这条白棒,熔铸了无量的禅机,随处生杀纵夺,皆是神通妙用。例如,有次法藏参请,圆悟上堂开示临济宗旨来源之后,一个僧人出来问圆悟:“如何是和尚恶水泼人?”圆悟听到后就打,且在那个僧人试图再度开口时,圆悟径直将之打出了法堂,然后告诉他:“这便是临济宗旨。”3在这里,圆悟不容这位伶俐学人有任何拟思的时间空隙,让他还没开口时就遭打,唐人“棒下无生忍”的那种作风,在这里又得以重现。又如圆悟一次上堂,一个伶俐学人站出来说:“未白椎前学人巳问也,请师即今答!”圆悟便说已经回答了他,但那学人还是不肯放过,继续问道:“即今学人现问也,请师向未白椎前答。”圆悟便一棒打去,说:“为你答了也。”那学人进而说:“即今总不这么问,请师亦不这么答。”圆悟再一棒打去,说为你答了也。”那学人继而连呼“苍天”,圆悟又打将去。在圆悟连打三棒之后,学人也于棒下知归,此时圆悟便作了以下一段开示:“若论此事,逼塞杀人,直下一透,便见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天下老和尚,都从个中出现。乃至若天若人,若僧若俗,一切众生尽向里许流出。但向一念未生前一提,提得不被声色笼罩,玄妙知解转变,管教头头上全彰,物物上独露,自然一处明去,千处万处光辉,一机转去,千机万机透脱。似这等开示,用语干净利落、透脱自在,颇具临济、德山当年的作风。无疑,只要在圆悟的这条棒下透出,“便见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天下老和尚,都从个中出现”。在这等棒下,自是禅机喷发,活泼泼的,与那种死啃话头,苦苦参究的沉闷气氛比起来,这种洒脱自在、痛快淋漓的作风远远胜之。圆悟用棒打接机的例子还很多,例如:

僧问:“正偏兼带即不问,临济家风事若何?”师便打。僧拟进语,师复打。云:“再犯不容。”

荐亲,请上堂,一僧才出,师与当头一棒,云:“当头点破,世出世间没间隔;觌面洞明,生死变异体全彰。”

僧问:“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如何是学人心识不到处?”师便打。“如何是一门深入?”师又打。云:“切莫刺脑入胶盆。”

在第一例中,学人的问话刚一出口,圆悟就打去;学人拟再进言,又被圆悟所打,并叮嘱“再犯不容”。如此接机,学人定能从他的白棒直下领悟“临济家风”的。第二例中学人刚好走出大众,便遭当头一棒,这一棒打在学人未问话之前,圆悟那急箭般的机锋,由此顿现。第三例中的学人两次问话都挨打,圆悟而且还嘱咐他不要把脑袋伸向“胶盆子”。实质上,这个“胶盆子”本是临济老子当年所提出,在圆悟这里,将祖师机关重新拈出,自有禅法复兴之妙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圆悟的接机中,不但棒打是家常便饭,有时他甚至还“掌”、“踏”兼施’真有临济老子“全体作用”的遗韵。例如:

问:“如何是离心离境旨?”师云:“向前来。”僧近前,师云:“会么?”云:“不会。”师云:“礼拜着。”僧礼拜,师与一踏,云:“是心是境?”僧拟议,师便喝出。

问:“离却拄杖子,请师别道一句。”师掌云:“不是拳头,定是巴掌。”僧礼拜,师以脚踏云:“更有脚尖在。”

在第一例中,圆悟对于问话僧先是平和接引,接着趁其礼拜时猛地一踏,使之粹不及防,顿时放下“离心离境旨”。在再度提起问话时,那学人又涉入了拟议之中,因而圆悟采用临济的“喝”将之唤醒。在第二例中,圆悟面对学人的问话先是一掌,然后在学人礼拜时再与一脚,如此痛快透彻的接机,是绝不容有丝毫犹疑拟议出现的。透过圆悟的这些接机,我们似乎又见到了德山、临济之时代精神,明末清初的禅法复兴由此亦可窥见一斑。

尽管圆悟的接机以挥舞一条白棒为主,他面对不同的学人,其接机方式往往也会做出适当的调整。通观《密云语录》,圆悟还有不少漂亮的接机作略,堪为丛林之佳话,使我们从中得以见到那久违了的临济宗风。有时,圆悟故意悬置学人的问话,然后伺机缘成熟,随宜开示。例如一次有个学人人室求开示,圆悟便打发他离开;待那学人走出三五步之后,圆悟蓦然把他叫回来,问他“会么”。当学人说出“不会”时,圆悟便问他的籍贯,学人随问回答是“常熟人”。此时,圆悟进一步叩问“汝父母未生前是何处人”,致使那学人无言以对。但圆悟进而又问他“汝父母未生前,与常熟人相去多少”,学人依旧回答“不会”。此刻,圆悟慢条斯理地开示他汝且去会会来。”似这种开示,与圆悟寻常的白棒接机之作风迥异,足见他在禅教上观机施教,做到了处处契合学人的根机。又如有学人问“佛法大意”,圆悟却搔着头说:“老僧头痒。”那学人进而问“还有奇特也无”,圆悟便展开两手示之。3在这里,圆悟故意把学人的问话悬置起来,从而使其驰心休歇,他最终以展开一双空手向学人表示“奇特”,也自是无声胜过有声了。

有时,圆悟的接机因势利导,步步将学人引人悟途。例如:

室中,僧礼拜云:“某甲初发心,乞和尚开示。”师云:“初即且置,心从什么处发?”僧无语。师云:“汝且去究取心起处,便是心倒断处,即是明心处。”  俗士问:“我辈修行,不知从哪一步起?”师云:“从你未动脚者一步起。”又问:“此心如何定得?”师云:“定即且置,如何是心?”士无语。师云:“汝且会会心看。”

问:“大事未明,如丧考妣,意旨如何?”师云:“你是无主孤魂。’’云:“为什么大事已明,亦如丧考妣?”师云:“唯我独尊。”

在第一例中,圆悟面对初心学人的请求开示,紧扣一“心”字接引,最终的“汝且去究取心起处,便是心倒断处,即是明心处”开示,对学人参禅的下手,无疑有着一生受用不尽的益处。第二例是居士请求修行的起步处,而圆悟的“从你未动脚这一步起”的接机,既是顺手牵羊,又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道出。当居士再问此心如何定时,圆悟紧扣这个“心”字,引导他于当下切实体会。第三例的接机虽然用语平和,但那一夺一纵,实在是开阖自如,妙用顿现。圆悟有时的接机于寻常句下藏机锋,如汪居士问他“一口气不来,向什么处安身立命”,圆悟顺势答道:“正是安身立命处。”在汪准备礼谢时,圆悟再度提撕汪:“更须仔细!显然,圆悟最终的“更须仔细”,乃是至关切要处,也是汪的真正安身立命处。

圆悟有时的接机却又反其道而行之,却收到了反常合道的佳效。例如有学人问他“如何是急水行舟”,圆悟回答道:“我未做船家过。”学人对此无语以对,圆悟此刻以反常一语提出:“崖上看取!”船行水中,这是常理,但圆悟却要学人到山崖上去看取“急水行舟”,这无疑是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接机方式,它对于截断学人的拟思与情识颇为有益。像这样采用奇正之法接机的例子还有一些,如:

问:“杀生是大戒,为什么南泉斩猫、归宗斩蛇?”师云:“汝实这么问么?”云:“是。”师云:“汝当忏悔去。”

居士问:“弟子有病,求和尚授记。”师云:“死!”云:“再请一语。”师云:“待汝活时向汝道。”

在第一例中,斩蛇、斩猫的分别是归宗与南泉,但最终需要忏悔的却是前来请益的这位学人,这可真是“张公吃酒李公醉”。但在这反常之中,却蕴涵了正理:南泉与归宗虽有杀业但未起杀心,而这位学人虽无杀业却作杀想,因而他必须忏悔。第二例中的居士在病中要求给予授记,可圆悟却给一个“死”字,激发起其疑情。待他再度请求开示一语时,圆悟的“待汝活时向汝道”,又让他死去的心得以活过来了。

此外,在圆悟的接机中,还有一例采用圆相的作略,兹录如下。

上堂:“四月十五日已过去,六月十五日犹未来。过去与未来”以拄杖云:“都从这里剖。”以拄杖“0”云:“若如此识得根源,朝打三千,暮打八百;若识不得,是不知痛痒的死汉,莫怪悟上座造口业,压良为贱”掷下拄杖。

在这里,圆悟分别采用了“”与“0”(即在圆相“〇”中加“”)这两个符号,颇有仰山的遗韵在。仰山采用圆相与身势接机的作略曾盛行过一段时间,后随着沩仰宗的消亡而落寞了,但后世仍有采用者。在高峰原妙禅师的语录中,就保留了十多种圆相符号,在后世的禅师中也偶有用之者,笑岩德宝便是其人,后世的法藏作《五宗原》,则更是发挥了仰山的圆相。可见,只要不像仰山那样一味地耽于圆相,但在无可表法的情形下偶尔采用圆相接机,对于表述难以言诠的禅法,仍是一种善巧。

圆悟的接机在采用一条白棒的同时,又能根据学人的不同根机随宜施教,足见其禅教技艺的圆成。尤其是他在继承正传的道统前提下,进一步推动禅教朝着中唐五代进展,这对于复兴明末的禅法,无疑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由于有正传与圆悟等一批禅师出世,他们抛弃了那僵死的“看话”作风,因使得原本沉闷的丛林又再度出现了生机。

二、密云圆悟的法嗣

辟,故而其门下学人所持禅观也不尽同,其中法藏的禅观就与圆悟之间形成了抵牾,因而导致了他们师徒间围绕五宗禅法义的论争。作为一代宗师,为了承荷如来家业,势必应当具有博大的胸怀,因而也必将容纳门下的不同禅观。与此同时,善意的禅观论争,也必然会活跃禅林的参学气氛,提升学人的禅学知见。十分遗憾的是圆悟与法藏师徒间的法义论争,最终被自命“作家”的君王雍正所介入,他采用王权干预这场论争,扼杀法藏一系禅的弘布,致使刚好活跃起来的禅林再度进人沉寂之中,禅宗也因此而日趋衰亡。但不管怎样说,在圆悟的门下,聚集了这么多的禅门英彦,他们分布各地弘传禅法,也曾给沉默了数百年的禅林带来了活力,给此后走向衰亡的禅宗营造了最美的一段夕照。

在圆悟的十二名知名弟子中,五峰如学、费隐通容、汉月法藏、木陈道态与破山海明五人最具代表性。因此,我们在本节中,拟就这五位禅师来做一些概略性的介绍。

(一)五峰如学禅师概略

作为密云圆悟的大弟子,五峰如学的出身同样清寒。在《嘉兴藏》二十五册,收有《大沩五峰学禅师语录》一卷,卷末收有如学自述的《行实》与陶汝鼐所作的《塔铭》,这对于了解如学的生平,颇有帮助。

同类推荐
  • 淡定·从容·心安(全3册)

    淡定·从容·心安(全3册)

    《淡定·从容·心安》是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虚云大师的佛法启迪套装书,书中大师亲述人生经历,给人探索生命真谛的经验与智慧、改变人的人生方向。弘一法师、虚云大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结集出版,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一套值得细细品味、永久珍藏的经典之作。
  • 百年佛缘:道场篇

    百年佛缘:道场篇

    星云大师的《百年佛缘》是一部重要的口述历史的著作,全书分为:生活篇、社缘篇、文教篇、僧信篇、道场篇、行佛篇、新春告白、别册、名家看百年佛缘十个部分,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记述了星云大师与社会各界的往来、弘扬佛法和为社会服务的经历,读来非常令人感佩和感慨,展示了台湾几十年来的历史变幻和海峡两岸关系从冰冻到如今的全面交流与交融的全过程,是一部难得的历史巨篇。
  • 证严法师讲孝道

    证严法师讲孝道

    父母爱子女真如源远流长的河水啊!他们爱子女的心,就像水由高处往下流,非常的自然;而要求子女以同样的心孝顺父母,就像水由低处往上流般的困难!我常说父母疼爱子女是一辈子的事,直到自己的生命终了才停止;而子女爱父母的时间又有多长呢?父母辛辛苦苦地把子女抚养长大,大多数的子女一旦成家立业,就会说:“我自己有家庭要照顾,哪有办法再照顾到父母呢?”如果对自己的父母——给你很多亲情的人,你都不知道要去爱他们,你真的能去爱那些与你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吗?所以说百善孝为先,真正的好人是从尽孝开始。
  • 修好心成好事:佛学大师开释人生的12堂明心课

    修好心成好事:佛学大师开释人生的12堂明心课

    本书通过佛学的12堂明心课,细致讲述从观照内心到开悟自我、从一份放下禅到一颗厚道心、从拥有包容的智慧到实现付出的力量、从舍下贪欲到心怀慈悲的人生开释历程,以理入事,以事入情,带领读者体会佛家的做人智慧,为那些追求幸福却又为现实所苦、被心灵围困而寻不到出路的朋友们指点迷津,重新找回真实的自己。
  • 无死的金刚心

    无死的金刚心

    神秘伏藏本书前身是《琼波秘传》,用空行文字记录,千年来以神秘伏藏的方式存在着。在某年的某个神秘时刻,作家雪漠跟它相遇了。依托二十多年瑜伽修行的生命体验,雪漠于光明境中穿越历史,与北宋时期的雪域玄奘琼波浪觉对话,向世人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往事。
热门推荐
  • 红色档案:1943黄金大争战

    红色档案:1943黄金大争战

    “七七事变”后,日寇侵占华北,继而进入黄岗山金矿。随着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亦因战线拉长致使国内资源匮乏,更加紧对黄岗山金矿的掠夺性开采,矿工们稍有不满便遭到残害。此时延安方面资金紧缺,上级领导责成八路军和地下党设法开采和运出黄岗山黄金。敌我双方的争夺陷入胶着状态。年轻的地下党员郭晓冬领命潜伏进入黄岗山金矿,与黄岗山财东马万祺合作,利用其暗藏的一百支步枪和弹药对日伪军进行伏击,日伪军恼羞成怒,加紧对黄岗山金矿的严密控制,诱降土匪头子鲁大成做了黄岗山地区伪军司令,鲁大成掠走马万祺父女欲加以残害。郭晓冬设计捕获鲁大成,救出马万祺父女。
  • 对不起,顾先生

    对不起,顾先生

    他们的故事很戏剧,很狗血,很老套。他们的结局很悲惨,很无聊,很感慨。他们的青春属于彼此,他们的爱从未消散。对不起,顾先生。让你失望了,我真的很爱你,所以才会奋不顾身。他们的故事那么凄惨,那么狗血,那么无所惧,可青春终究是一场梦。当他们回过头来看时,路上有你的痕迹,真好。。这是个短篇,不一定温暖,但足够悲情。不一定感动,但足够难忘。不一定真实,但足够感同身受。我这一生,交给你,才能安心。
  • 神府九州I

    神府九州I

    关联作品《那些年你给予我的甜》你没有看错,你真的没有看错,这就是一个不走心的简介。
  • 我的天神天神下凡

    我的天神天神下凡

    从前有个男子,他是神仙。她要去找她的凡间女友展开精彩的故事!
  • 妃常难宠之王妃你又调皮了

    妃常难宠之王妃你又调皮了

    虾米?一来就逼婚?对方还是个丑鬼加残废?要不要这么坑?她的人生观是能动手尽量别动口,后母白莲花成天找事?分分钟让你团灭。所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白蕖猜想,她可能遇到了一个假王爷,动不动就想着占她便宜。“王爷,你的脸你的节操呢?”“要脸干嘛,节操有何用,要你就行了!”暗卫集体抹泪:王爷,请您认真对待您的脸……
  • 当沙雕女主穿越古早言情文

    当沙雕女主穿越古早言情文

    洛川现在很后悔,早知道18岁的愿望这么灵她为什么要非想着穿越呢?一夜暴富她不香吗?但此时她也只能望着眼前的红布叹气了。没错,她穿越了穿成了一本狗血文的女主,虽然没看过这本小说,但依据开头的替嫁,逃婚这种老套情节,她已经能推算出下面要发生的事情了。只是……是不是自己的打开方式不对啊,这画风有点奇怪啊。新婚之夜,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挑开了她的盖头,男子痴痴地看着她,眼里是四分痴迷,八分痴呆,他嘿嘿笑道:“姐姐真好看。”洛川看着近在咫尺的那张俊脸,无声地咽了口口水,道:“新婚之夜不能叫姐姐了……要叫爸爸。”真沙雕女主X假智障真高冷男主
  • 没完没了的人生

    没完没了的人生

    无学无数的人生,摧残的人生,构建不倒的人生,是人生的无常还是,人性的回归,,,,,,
  • 回到古代做销售

    回到古代做销售

    销售,无处不在!作为一个回到古代的销售精英,屈棠儿太知道在不同的人面前说不同的话了!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具有销售意识太重要了!与销售息息相关的是什么?——是心理学!男人,不过当女人是一件摆设而已,那么为什么不让自己成为最特别的摆设呢?要抓住男人的心,首先需要抓住的是男人的脑子!
  • 曼珠沙华之爱殇

    曼珠沙华之爱殇

    开在血色里的花,总是最能摄人魂魄的。所有途径花海的魂魄,都会在花香的作用下回想起曾经最最刻骨铭心的回忆。或苦、或甜;或酸、或咸。有的,哭着哭着便笑了;有的,笑着笑着又哭了。可惜,纵再是铭心刻骨,喝下那碗孟婆汤后,却也全都变成了别人的故事和传说。只有那一片无风自摇曳的火红花海,静静的听着,缓缓的说着。
  • 长眉真人专集

    长眉真人专集

    这是一部剑侠小说,作者李寿民解放后又更名为李红,中国武侠小说大宗师。在民国武侠小说北派五大家中,最早使读者着迷,又最受评论界斥责,被称为“荒诞至极”。与“社会反讽派”白羽、“帮会技击派”郑证因、“奇情推理派”朱贞木、“悲剧侠情派”王度庐共称“北派五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