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在学习、升学和以后就业、竞争的压力下,其心理的负担有时远远超过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对于那些“乖孩子”,这种压力里还包括怕自己被他人赶上、超过,怕自己退步而使老师、父母失望,怕达不到自己的目标而感到丢人等。孩子偶尔的反常行为,是一种发泄这些压力的方式,虽然这种方式不一定正确。但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能正确认识,完全不给孩子这种宣泄的机会,孩子把遇到的所有不愉快闷在心里,长此以往,就可能造成更加严重的心理障碍。
老王上班时接到老师的电话,让家长今天一定给儿子小王写假条,明天带到学校去。老王听了觉得很奇怪,又没有请假,写什么假条?
带着满腹的疑惑,老王回到家。他把儿子叫来,问他老师说的假条是怎么回事儿。小王看了看爸爸,没有说话。老王觉得事情不对了,因为一向勤奋好学、成绩优秀,对父母、老师都非常尊重的儿子,从没有过这样的时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老王紧盯着儿子,追问道。小王犹豫了一会儿,一向的诚实和对父母的尊重,让他没法儿再继续隐瞒:“我昨天没有去上学,今天告诉老师我病了。老师一定要你们给写一张假条。”老王听完儿子的话,简直惊呆了——儿子竟然会逃学一天!老王马上脸色大变:“你说,你逃学?你怎么敢逃学?你逃学去干了什么?都去了哪里?”把一连串的问题抛向儿子。小王说:“我就是觉得上学特累,特别想有一天自由。我没去学校,也没有做什么,就是在街上和公园里瞎逛了一天。”打死老王他也不会想到儿子会逃学!而儿子的这个解释更是让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老王对儿子大发脾气:“你越来越本事了,真是学坏容易学好难呀,你竟然学会逃学了!你说你就在瞎逛,什么也没干?我不信,你给我说实话!”
面对爸爸的气愤,小王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他大声说:“你爱信不信,反正我就是逛了一天!我天天上学,周末都不能休息,除了作业还要上课外班,我就是想偷一天懒儿,去自由一天,为什么不行?”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已经不再只是满足于衣食无忧和学习上的成就。他们开始有了更加丰富的情感、思想,有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判断,开始渴望有自由的发展空间和属于自己的世界。而繁重的学习任务、巨大的心理压力,又使孩子的生活、学习和情绪处于十分紧张的状态,他们也需要宣泄,尤其是那些平日里学习勤奋、成绩优异的“乖孩子”。所以,孩子难免会突如其来地做一些出格的,父母、老师都意想不到的事情。父母有时会无法接受“乖孩子”的反叛行为,就对孩子大加指责、训斥,甚至认为孩子是学坏了。
父母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注意随时洞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当发现他情绪低落或反常时,可以试着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和疏导,或引导他找到一种好的发泄方式。父母根本没有从孩子的内心感受出发去试着理解孩子,而是对孩子偶尔的出格行为大加指责,并认为孩子是学坏了。孩子会因为父母的误解和不信任而感到伤心、难过,因得不到理解而痛苦和茫然,甚至使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伤害,并对父母产生深深的怨恨和隔阂,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
人都应当学会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尤其是孩子。孩子本来就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更不会像成人那样用大道理来开脱自己,所以需要有更直接的方法将情绪发泄出来,以调整、平和心态,这对他们的身心都有好处。所以,父母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评价,对孩子偶尔的出格行为不要只是简单地阻止或训斥,更不要大发雷霆,而是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宽容。
父母所需要做的是在孩子平静后,让他懂得发泄自己的情绪不一定非要用这样出格甚至是过激的行为,这会对自己和他人造成影响和伤害。一般说来,当孩子平静后,也常常会为自己的过激行为感到惭愧。这正是父母教会孩子用适当的方式宣泄情绪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