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总是希望以自己的成人观点、经验,居高临下地说什么,孩子就听什么。可是人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高级动物,而不是一个机器零件,想怎么车削就怎么车削。
究其一些家庭教育失误的原因,父母缺乏“沟通”,就是其中之一。
沟通是双方的联结,而不是一方在上面发号施令,另一方只有接受的份。
世间许多事情,往往是在相互“沟通”中得到理解和解决的。国家领导人的出访,企业之间的交流,经营者和用户的反馈等等,有很大成分旨在双方互相沟通,即使不能取得一致,也不容易出现不愉快的事情。
俗话说,话是开心的钥匙。沟通一般是通过语言进行传递。人们常说,言多有失,话到舌尖留半句,话不投机半句多。外交辞令,会议话,背后话,悄悄话,打开窗子说亮话,等等,都是在沟通中掌握的语言艺术。
但是,教育孩子的“沟通”,最主要的是掌握时机,当然也需要一定的语言艺术。
一位女性自述她教育孩子缺乏“沟通”,造成了一些失误。她的孩子上初二了,由于与老师发生了矛盾,孩子不上学了。
这个孩子从小性格内向,由保姆带大。上小学时虽然样样都一般,却也不调皮,不捣蛋。
孩子与老师发生矛盾的缘由是,他在上课时与同桌因为胳膊“越界”问题发生了争吵。老师把他们两人“各打50大板”,让他们每人写一份检查。这个孩子不服气:向老师问个“是非”。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没能说服这个孩子,激动起来推了孩子一把,这个孩子“反应过激”用力反手把老师的手推了回去。
后来,母亲向老师道歉,但老师非要孩子自己认错,而孩子又不肯。
班主任老师处理得比较好,说孩子很激动,不要逼孩子做什么,叫母亲先把孩子带回家。
谁知回到了家,父亲知道以后,撞开了孩子的门,父子两个乱作一团,孩子便离家出走了,好在第二天一早孩子又回来了。母亲和孩子一起上了学校,孩子向老师交了检讨书。可是老师一看检查书稀稀啦啦的几个字,说孩子的检查没有诚意,不接受。
这一来孩子就是不去学校了。
这位父母回想起孩子的成长过程,觉得自己的失误很多,其中就有缺乏沟通一项。
孩子上小学五年级时,爷爷患了尿毒症,全家人要送他上医院,老人就是不肯,非要练功治病。结果爷爷不到半年去世了。
这件事对他刺激太大,孩子认为父母没有尽力,并且孩子在这个年龄段面对死亡太敏感了。
如果此时,父母与孩子沟通一下,让孩子理解,孩子可能心理会好受得多。
接着,孩子就经常把妈妈的钥匙、爸爸的眼镜等藏起来,并在自己房间的墙壁上都贴上了图片,说他害怕白色。
母亲认为,要是这时抓住时机与孩子沟通一下也好,可自己认为孩子长大了就好了,忽略了过去。
接着又发生了一些事情,孩子上学两次被坏孩子抢劫。孩子惴惴不安,怀里藏着刀子,并且说:“谁要再抢我的钱,我就扎死他。”
母亲这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孩子谈了一次,把刀子收起来。
这件事也使母亲认识到,自己只重视了孩子的成绩,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变化,没有及时与孩子沟通。
就眼下发生的事,母亲也后悔没与老师沟通,要是多一句话,让老师知道孩子交的检查是在与父母发生吵斗的不良心情下写的,或许老师会放过孩子,孩子也就不会失学了。
试着和孩子平等的交流、沟通,就会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这样才能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为他们扫除障碍。保护他们不受伤害,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那么父母应怎样正确地与孩子进行沟通呢?
(1)倾听是沟通的前提
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孩子向您诉说高兴的事,您应该表示共鸣。
(2)发现是沟通的关键
家长在倾听的过程中,不但要认真倾听,而且要善于思考,注重在谈话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比如,发现孩子能够独立地讲述简短的故事时,要及时给予赞赏:“你讲得真不错!”孩子第一次能坚持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时,就应该称赞:“你真有主见。就像个雄辩家。”要注意培养并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能一味地说教、指责,要“哪壶先开提哪壶”,这样,孩子不但愿意经常和您沟通,还能提高沟通的质量。
(3)要童心未泯
家长如果没有一颗童心,总是高高在上,就很难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也就谈不上真正的沟通。这就要求家长和孩子谈话时,要以孩子的心态和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进行。孩子游戏时,您可以与他一起游戏,一起比赛,使孩子觉得您是他的朋友和伙伴,沟通自然会水到渠成。两代人沟通的艺术,在于家长既是“童心未泯”,又会“老谋深算”。做不到“童心未泯”,孩子对家长敬而远之,没有共同语言;而只有“童心未泯”,没有“老谋深算”,则无法引导孩子。
(4)慎用批评
批评是教育孩子不可或缺的手段,但使用不当,也会影响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扼杀孩子的灵性。心理学研究表明,犯了错误的孩子,最担心失去父母的爱,所以家长的批评最好从谈话开始,千万不要过早地下结论或横加指责,以避免孩子关闭心灵的窗户,拒绝沟通。如果用“孩子,让我们来谈谈好吗”之类的语言开始谈话,允许孩子把事情的经过讲完,并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帮助他分析问题所在,孩子不仅会自觉地承认错误,还会对您更亲近。
(5)要有耐心
有些家长过于急躁,常常是“恨铁不成钢”“哪壶不开提哪壶”,幻想着通过一两次聊天,就能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年龄、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过于急躁,沟通就会成为泡影。幼儿的气质类型通常可以分为三种:容易型、困难型和迟缓型。容易型的儿童比较容易沟通,而困难型和迟缓型的儿童,由于情绪比较消极,很难对环境和父母及老师感到满意。家长如果失去耐心甚至情绪激动,埋怨、责怪甚至惩罚孩子,就会使孩子变得不耐烦,由此产生困惑、胆怯、逃避等不良心理,甚至产生敌意,亲子关系就有可能长期不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