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生活里到处充满着好奇,孩子在这些千奇百怪的想象里成长着。父母应该注意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不可扼杀孩子的好奇心。
每个孩子都对他们刚刚接触的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能够发现、发掘这份宝贵的好奇心。学会观察孩子是父母必备的一种能力。你的宝贝究竟有什么特点、将来可能会在哪方面有特长、他会有怎样的潜能……都是父母通过一点一滴的生活细节观察出来的。
好奇心是孩子创造力的表现,许多天才的发明往往都来源于好奇心。孩子常会指着那些新奇的东西,问这是什么,那又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等,而这些让他们产生极大的兴趣的新奇事物,很有可能就是大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但是,父母可不要小看孩子们的这些奇思怪想,这中间往往蕴藏着不可预测的潜能。有关专家在研究北大、清华学生的学习动机时,发现所有的动力原型都是对知识的新鲜感,即好奇心,好奇心是人获得智慧的关键。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就是保护孩子未来的幸福。
孩子的好奇心是他智力发展的动力。他会因为好奇,不断地接触新的事物而变得聪明,会因为敢于向新事物挑战而走向成熟。有的父母为了培养一个听话的孩子,而不惜扼杀他们的好奇心,束缚他们的手脚,结果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请想一想,孩子如果对什么都不好奇,都无所谓,他还会需求什么呢?
晗晗今年6岁,他聪明伶俐,对任何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
有一天,晗晗独自在客厅里玩耍,他的妈妈在厨房做饭。百无聊赖的他对一个精致的玩具汽车产生了兴趣,想拆开来看个究竟。可是,拆开以后,就再也装不上去了。
当妈妈看到被“肢解”的新玩具时,便十分生气地对晗晗说:“你怎么这么顽皮。这可是爸爸送给你的生日礼物,刚买没几天,你就把它拆了,看爸爸怎么收拾你。”
儿童为什么喜欢损坏玩具呢?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这是因为他想知道这件东西的构造”,“他在寻找玩具里面是否有有趣的东西,因为从外观上玩具没有一点使他感兴趣的地方。”所以说孩子能拆开玩具,说明孩子有求知的欲望,能自己去看待问题、研究问题。当父母的不能一味地批评,更不要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否则就可能扼杀了未来的人才,因为生存的技巧就在于你敢不敢去探索知识,去探索未来。
当孩子把新买的玩具拆得乱七八糟时,父母的批评、痛斥甚至是打骂,可能会扼杀了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进取心!当孩子刚刚萌芽的好奇心受到打击的时候,他或许就会变得规规矩矩,但也会就此丢掉了先天具有的天才的创造力。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为了给孩子努力的方向,他们不惜花钱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向孩子讲述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希望借此找到孩子的成才之路。但他们可能不知道,可能仅是对孩子兴趣和好奇心的一点点不耐烦或批评,就可能断送孩子一生成功的重要机会。
所以,父母要想使自己的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就应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在满足好奇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然而,应该怎样做才是真正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呢?专家的建议是:
(1)不要限制孩子对周围环境的探索爱好
专家认为,当婴幼儿在探索周围环境时受阻拦或受挫,那么他做事就很容易放弃,这种性格甚至会贯穿其一生,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很听话、很顺从,遇事听天由命。对孩子天生的好奇心的约束也会影响他的学习劲头,因为好奇心是孩子获得扎实全面教育的基础。
鼓励孩子细心观察生活,大胆地提出问题。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新奇的事物吸引着孩子。父母可以培养孩子从小事、小细节中受到启发,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并鼓励孩子勇于发现问题。
时常和孩子讨论问题,尊重孩子的观点。
讨论的话题应该是孩子感兴趣的。在讨论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毕竟,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维方式。
(2)让孩子自己探索问题
有的父母只是注意丰富孩子的知识,不厌其烦地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这样一来,就会使孩子不能很好地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3)寻找拓宽孩子好奇心的方法
父母可以和孩子多逛逛游乐园、动物园等等,户外活动更容易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是培养孩子创造精神的好环境。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是驱使孩子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动力,也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步,是值得父母珍惜的。孩子天生好动,难免会有一点危险,但如果父母仅仅为了孩子的安全,处处干涉、限制孩子的活动,这样做不仅禁锢了孩子智力的发展,而且也束缚了孩子个性的发展。父母处处担心孩子出乱子,这是父母懦弱胆怯的表现,它会无声地传递给孩子,被孩子所继承,所效仿。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胆小怕事、神经过敏,在当今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是很难立足的。所以,当孩子对新奇的事物表现出好奇的时候,父母要加以引导,尽可能地让他们自己寻找答案,以保护他们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