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们对感冒的认识误区有哪些?
答:人们对感冒的认识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常见的误区如下所述。
(1)感冒是小毛病、小问题。
对多数人而言,靠自身的抵抗力或及时服用治感冒药,赶走感冒并不难。殊不知,感冒还能引起鼻窦炎、中耳炎、肺炎等多种并发症,感冒时尤其是小孩、孕妇和老人,由于免疫功能不完善或抵抗力下降,感冒更容易发展为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在一些诸如患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的患者,一旦出现感冒,则有可能诱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在一些急性疾病,则可以先出现“感冒”症状,如乙脑、麻疹、病毒性心肌炎等。所以,出现感冒时,不应掉以轻心,最好请医生诊治一下。
(2)感冒就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
感冒分狭义与广义两种,狭义的感冒是上感的一种,主要由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感染所引起。而广义的感冒则可以由细菌、病毒等引起,还包括咽峡炎、咽结膜炎、急性细菌性扁桃体炎等。
(3)流行性感冒是严重的感冒。
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我们日常所称的感冒一般是指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具有较强传染性、流行性,通常急起畏寒高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而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较轻。而普通感冒则起病较缓慢,以鼻塞、流涕、打喷嚏为主,无明显全身中毒症状。
(4)出现打喷嚏、流涕时即是感冒。
对于起病急,频繁喷嚏、流清水样鼻涕的很像“伤风”的病例,除考虑感冒外,还需仔细鉴别是否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鼻腔发痒,突发突止,可在数分钟至1~2小时内痊愈,常反复发作等特点。
(5)感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以往都基本认为感冒主要是通过咳嗽等方式传播的。现在有研究表明,手是感冒的主要传播途径,而呼吸道飞沫传播则是感冒传播的次要途径。感冒病毒在手帕上可存活1小时,在手上可存活70小时。感冒患者擤鼻涕、挖鼻孔时病毒粘在手上通过手巾、把手、电视机、桌椅等传播。预防方法之一是勤洗手,不用手摸鼻、眼。
(6)着凉要食,发烧免食。
有很多人都听说过“着凉要食,发烧免食”这种说法,意思是如果感冒了应该进食,但是如果发烧了就不能吃。事实上,这是完全不正确的认识,而且当生病发烧的时候,补充食物能够为身体提供能量,以利于对抗疾病和战胜疾病。所以当生病感冒时,正确健康地饮食是必要的。如喝鸡汤、多食萝卜、冲服蜂蜜、多吃大蒜、生姜及干辣椒等均有助于感冒的康复。
(7)感冒是由寒冷引发的。
“别刚洗完头发就跑出去”或“增加衣服以防感冒”,大多数的人曾经都被这样叮嘱过。但是事实上,身体的温度或周围环境温度并没有什么影响,寒冷或潮湿并不是感冒的根本原因。导致感冒的原因主要是病毒或细菌,“着凉”只是造成身体抵抗能力降低,使病毒得以大量繁殖从而引起感冒,而并非着凉直接引起的。
(8)感冒应避免亲吻。
普遍认为被患有感冒的人亲吻后自己也会感冒,事实上并非如此。亲吻并不足以造成感冒传染,因为感冒病毒主要集中在鼻腔内,唾沫中所含感冒病毒的浓度很低,一般不足以传播感冒。和感冒患者最危险的接触是握手,因为患者的手经常弄鼻子,所以沾有大量的病毒细菌。此外,患者接触过的门把手、电话等公共设施上,也有大量的病毒细菌。而且病毒细菌在这些坚硬物体的表面,能存活一到两天。因此,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是减少感冒传播的有效办法。
(9)感冒了不要喝牛奶。
许多人认为感冒时候不能喝牛奶,以为这时候喝牛奶会分泌更多的黏液。而实际上,牛奶根本不会导致分泌过多的黏液。你可以随意喝牛奶,对感冒没有影响。
(10)冬季爱感冒。
人们认为冬季是感冒的多发季节,这是不正确的说法。事实上,春季和秋季是感冒的多发季节,而不是寒冷的冬季。这是因为,病毒在春季和秋季更为活跃,而在冬季则在很大程度上呈冬状态。
(11)免疫系统低下就会感冒。
事实上,免疫系统低下并没有增加患感冒风险。医学研究发现,健康和健康状况较差的人患上感冒的几率几乎是相等的。研究另有发现感冒人群中95%的人感冒病毒直接作用于他们的鼻粘膜使受到病毒感染,但只有75%的人表现出感冒症状。这就是所谓的“无症状感染”。
2.应对感冒存在哪些误区?
答:人们在应对感冒时,常常存在以下误区,应引起重视。
(1)得了感冒快吃消炎、抗生素类药物。
好多人认为感冒主要使用抗生素治疗,而且乱吃抗生素。大多数人感冒了自己买药吃,其中多数人就吃抗生素,其中尤其以先锋类、头孢类和大环内酯类为多。事实上绝大多数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抗菌药物只对细菌性感冒有作用,对病毒性感冒则没有什么作用。感冒后盲目的服用抗生素,实际上是在毫无必要的情况下滥用了抗菌药物,还会导致耐药,不仅对病毒性感冒毫无作用,相反会增加抗生素的副作用,削弱机体免疫力,反而容易患感冒,甚至出现不必要的并发症。所以,靠吃消炎药顶不住感冒病毒的袭击。只有在合并细菌感染时,也就是在并发症“冒头”之时,才可酌情使用抗生素。
(2)硬扛着不看病。
由于感冒是种自限性疾病,对年轻人来说,如果能够忍受头痛、发烧、流鼻涕等确实由感冒引起的症状,“扛”上几天(大概七天)多能自愈,但久拖不治却可能会延误病情,甚至导致心肌炎、肾炎等并发病。而老年人得了感冒则千万“扛”不得。他们身体状况不好,脏器病变可能性较大,身体各项功能减弱,如有症状不及时治疗,极易诱发并发症,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由于感冒病毒会对胎儿造成影响,所以孕妇感冒更不能拖延。
(3)打吊针,感冒好得快。
普通感冒患者打吊针,大多是输注抗生素或能量合剂,对感冒没有多大治疗作用,有时输了也白输。没有数据表明,输液后能让感冒好得更快。药物直接进入血液所带来的风险比口服药大,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其中较常见的有输液反应、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但如果感冒者症状较重,如高热不退、频繁呕吐、继发细菌感染(如肺炎等),就应由专科医生诊断,决定是否需要输液。
(4)不治疗感冒的症状。
许多人以为感冒后出现的流鼻涕、咳嗽等症状,是帮助我们快速克服疾病的,因此认为不应该口服感冒药物。但是,事实上感冒症状非但与感冒持续的时间没有关系,而且它们是将病毒传播给他人的途劲。感冒后服用镇痛药和其他感冒药,不仅使病情更可以更好地得到控制,同时有助于防止感冒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5)抗感冒药可预防感冒。
目前的抗感冒药只能缓解感冒早期的症状,防止出现并发症,不能杀死或抑制病毒,所以,在没病时吃并不能预防感冒。感冒疫苗虽然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但至今仍处于研究阶段,尚未广泛应用。
(6)感冒时最好出去运动一下,出一身汗就无问题。
事实上,感冒时需要养精蓄锐,此时去剧烈运动,无疑会消耗大量体力,抗病能力下降,反而会适得其反,有时会加重病情或延长病程。
(7)治感冒必须要用抗病毒药。
有经验的大夫往往不给感冒病人用病毒灵、病毒唑一类的抗病毒药,这是因为感冒属于自限性疾病,如果没有并发症,一般在一周左右能够自愈,而抗病毒药对于狡猾善变的感冒病毒尚无确切疗效,并有一定的副作用。
(8)感冒药可以随意选用。
目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西药品种繁多,所以,在选购药品时还得讲究“对症”。如果是感冒初起,可用综合抗感冒药“康泰克”;如果伴有发烧、咳嗽,可以加服复方阿斯匹林(也叫解热止痛片)和止咳药水,或吃“康得”。“康得”比“康泰克”增加了能够解热止痛的“扑热息痛”及止咳的“美沙芬”两种成分,更适于症状较多的重感冒。在选中成药时,也得注意“辨证施药”,如羚翘解毒丸和银翘解毒丸两种药所针对的感冒症候,就截然不同。
(9)感冒就应大量饮水。
感冒时由于发热等原因,的确需要适当增加水的摄入。但过量饮水却会适得其反,增加心脏、肾脏负担;细胞内水分的增加,会引起细胞功能的下降。所以感冒后饮水量要适宜,不宜过多。
(10)孕妇感冒时不能用药治疗。
孕妇感冒时的确需慎重,尽量少用甚至不用药。但并不等不能用药治疗,风热感冒可以适当使用一些辛凉解表的中药,如牛蒡子、银花、紫苏、菊花、芦根等。
(11)注射流感疫苗会产生副作用。
实际上,流感疫苗只是无毒性的病毒片段,不完全是病毒形式,不会因接种而致病。绝大多数人接种流感疫苗后不会有任何不适,有些人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大都能很快消失,只有极个别人会出现低烧,但一般在24~48小时之内即可消失。在国际上,流感疫苗都采用现代化技术提纯,各环节严格控制,从而确保疫苗安全。接种流感疫苗时注意以下几点:①避免空腹接种;②接种完需观察半小时;③发生异常反应要向接种医生及时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