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70700000036

第36章 试着了解别人重视的事

伯特·曼宁先生在纽约麦迪森大道上班之前,一直想成为一位作家。不是写广告文案,而是一位真正的作家。因此,他年轻时每天都在打字机前努力工作,写一些短篇文章与小说。但是如同大多数年轻作家一样,曼宁的作品连他自己都养不活,他必须另外找一份工作来贴补日常生活。

他觉得搞直销是个不错的主意。

他卖过大英百科全书,也卖过高级厨具,他还在芝加哥老家附近的贫民居住区,销售过墓地。

最后这一项却是最赚钱的,不过并非一开始就赚钱,而是努力后的结果。曼宁白天在打字机前工作了一整天之后,傍晚便穿上西装打上领带,拎起手提箱出去挨家挨户地推销。对于开门让他进去的人,他总是以最热忱的态度说明,为什么墓地是最值得投资的产业,芝加哥人口骤增,因此墓园一定越来越少,以及公司提出的五年收购保证使购买人没有任何风险……

曼宁说:“它真的是低成本、很好的一项投资,我完全这么认为,但是事实上是我并不成功。因为我没有站在他们的立场来看问题。我说明的都是财务方面的利润,而不是他们真正所关心的重点。以那样的商品而言,应该还有很多我根本没有想到过的相关性。”

曼宁从来没有这样问过自己:“这些人到底关心的是什么?他们跟我认识的人会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我到底应该说什么才能让他们觉得对自己与家人都有好处?”

一旦提出这些问题,答案就水到渠成。

“他们都是很重视家庭的人,亲戚关系密切——表亲、祖父母、叔伯、姑姨来往频繁,他们不希望离开老家。”

曼宁猜测他们死后也想呆在一起。他因此不再谈论财务投资,而只谈论家人的亲密相守。曼宁回忆道:“那些墓地的产业真的提供他们一个最好的机会,让家人可以葬在一起,扫墓时很方便,再也不必到城外两百英里外去看祖父母的墓地,这对他们是个很重要的考虑点。”

“起初,我也不了解,以为只要提出好的投资理由就够了,但那一点也不吸引他们。他们绝不会为投资的理由去购买它。”

“一旦我真正了解他们的需要,想要的是什么,就可以轻易让他们了解,他们的愿望很容易达成。结果,我的业绩很不错。”

曼宁后来成为智威汤逊广告公司的总裁,开始了辉煌的事业,而他幸运地在很早的时候就学到了:以他人的角度来看事情。这真是一把最重要的成功之钥。

就曼宁这个例子来说,“其他人”指的是芝加哥的那些家庭主妇与她们的先生。不过,“其他人”可能指的是老板、同事、部属、顾客、配偶、朋友或子女,任何人都有可能。“永远试图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来了解一切。”这一条基本原则在任何人身上都有用。

世界知名的半导体制造商SGS汤普生公司副总裁比尔·巴卡希拉说过:“未来对领导人的需求只有越来越殷切。不论你是清洁工或接待人员,你都必须学会与人交往。如果你还以为某种职位会让你有驾驭他人的权威,那也是过去的历史了。你没有选择,必须开始以他人感兴趣的事作为起点。”

巴卡希拉注意到,一旦公司内部开始了这样的改变,就会产生全新的沟通状况。他说:“如果你学会以老板的关切点为出发点,那么你们就是站在同一个起点上了。你们才能开始有真正开放的对话。千万不要自以为是,或是只想自己的需求。想想别人的需求,再想想问些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更了解他们真正的需要。”

这样做,在你个人的人际关系上也会带来辉煌的结果。凤凰城的一位优秀企业家维恩·朗说道:“最近我四岁的小孙子乔丹来跟我们夫妇共度一晚。乔丹早上起来时,发现我开着电视看新闻,同时又在读报。他见我并不专心听新闻,就想看卡通片。

“乔丹说‘爷爷,要不要先关掉电视,你才能一心一意看报?’我觉察出他想看卡通片,于是我说:‘可以关掉,或者看你想看的节目。’

“转眼间,他找到了遥控器,立刻转到卡通片频道。他只有四岁,却会想:‘爷爷想要什么?然后,我才可以得到我想要的。”

利密特公司的乐娜品牌部门市场部副总裁芭芭拉·海丝对运用这条原则的结果非常了解。既然她的工作是零售业,因此,对她来说,“其他人”是她的顾客。

海丝认为其实整个过程起始于顾客步入商店之前。她说:“在一些大商场中,我们的店,常有70英尺长的橱窗,所以顾客平均有八分五秒的时间决定是否要走进店来。”那决定性的一刻乘上几百万次,就决定了乐娜店是否得以成功。正如海丝所说:“我们只有八分五秒的关键时刻。”

竞争激烈的零售店老板,确实足以成为由顾客的角度来看世界的领导人代表。

我们都进过很差劲的商店。那些售货员聚在一堆,闲话家常。顾客有时自觉是个闯入私人俱乐部的冒失鬼。服务?你想要求服务?店员自己都快无聊死了、烦死了,谁还耐烦提供什么服务?

幸运的是,不把顾客当一回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顾客已经受够了。没有顾客至上观念的商店现在很难生存,它的员工当然也不再有得混了。

已故的山姆·沃尔顿曾为他的沃尔玛百货店雇用全职的“迎宾人员”,他们的主要工作是站在大门口附近欢迎顾客,跟他们打招呼、指点方向。为何要这么做?这可不只是因为沃尔顿先生特别讲究礼数,而是因为他非常聪明,能由顾客的眼光来看自己的生意。顾客们来了,他们走进一家宽广光亮的商店,到处都是商品,他们实在需要有人指引一下方向。因此,对店方的这项服务也会特别感激。而且,一旦经此找到他们要找的货品,他们也会激起购买的欲望。能令顾客开心的事,一定有利于店方。开心的顾客对任何商店都是求之不得的。

山姆·沃尔顿一直坚信应该“超越顾客的期待”,他认为:“只要你能超越顾客的期待,他们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光顾。因此,在满足他们的需要后,应该再加多一点点。”

百货业中较为高档的诺士众百货即使在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初期的经济衰退期,仍能安然通过考验,主要是因为这家百货公司的原则就是:以顾客的眼光看事情。

企业顾问丹尼斯·魏特利曾说:“诺士众百货是世上最让人吃惊的零售店。我太太苏珊已经把诺士众百货当做忠实的盟友。她曾有一次在诺士众购买了两双皮鞋,两周后,她拿回去退货,因为有一双鞋不太舒服,结果,诺士众把两双鞋都收回去了,不成问题,绝对照办!顾客永远是上帝;他们是值得尊崇的,理应得到照顾。”

即使如此,丹尼期·魏特利再也想不到有一天晚上他会在家里接到一通电话,对方是位亲切的女士。

“请问苏珊·魏特利女士在吗?我是诺士众百货的顾客服务代表玛莎。”

“玛莎,你有什么需要?你一定是想多做点生意吧!我们正准备用餐,我不希望用餐时有任何干扰,你有什么事找苏珊?”

“我们公司新进的一批女鞋中,正有苏珊想要的尺码与颜色。我下班后,可以顺便帮她送过去。”

“我记得你,你不是住在南边吗?我们住的地方在北边,你一点都不顺路。再说我们5分钟以后就要开始用餐了,你也来不及送到。不过,还是谢谢你。”

“我用的是手提电话,我现在正在府上的车道上。”

“噢!那么请进吧!”

诺士众当然做成了生意,这一次,连魏特利先生也印象深刻,难以忘怀了。这家百货公司确实是以顾客的角度在处理事务。

现在,再也不能以对我们方便的方式做生意了,而要以对顾客方便的方式,也就是尽一切努力令顾客开心。要令顾客开心的前提,当然是必须以顾客的眼光来看事情。

邓白氏软件服务公司每推出一项产品前,都会为它成立一个“顾客委员会”。

公司董事长约翰·伊姆雷说:“顾客委员会有一张优先顺序表,我们也有一张,包括规格与功能。我们希望更有竞争力,他们想要满足顾客的需要。他们提出要求,而我们以解决问题、满足需求为荣。所以,除非他们把某项产品列上优先顺序表,否则我们就不发展该项产品。”

在邓白氏公司,这被认为是做生意的基本原则,而不是浪费。伊姆雷宣称:“没有顾客的意见,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发展任何产品。在象牙塔中设计出来的产品,能好到哪里去?”

这样的远见绝不应该只保留给顾客。它也应该运用在员工、供应商、甚至每天来往的任何人身上。

一家承销澳洲产品的霍尔曼公司外销部门主管大卫·霍尔曼,有一次碰到了一个很难办的情况,他得通知供应产地一个坏消息,蔬菜外销价格比预期的跌了五成。

这通电话的反应正如预期,对方吓坏了。情况严重到霍尔曼决定开车两个小时亲自到产地去跟业主当面讨论。

霍尔曼抵达农场时,场主出去查看作物了,农地潮湿泥泞,霍尔曼借了双橡胶长靴,走到田里去找那个人。

“你还好吗?”霍尔曼以关切的口吻问道。

接着霍尔曼满怀同情仔细聆听农人的辛劳,今年花了多少时间在作物上,这几年的不景气,以及他对市价的不满意。

霍尔曼完全了解对方的处境,农场主日子不好过。霍尔曼表达了他个人的关切之情。却没想到——出乎霍尔曼的意料——他还没有提起收购价格,对方就说:“我看得出来你真的对我很关心,而且了解我的处境。我愿意接受你提出的价钱,只希望不久情况会好转,我们两人都会好过一点。”

因此,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吧!要处理难办的情况,这是最好的办法。

对顾客服务的重视,就商业界来讲,已是生死攸关的一件事,不能等闲视之。对哈理森会议服务公司来说,可能指的是令女性更舒适的设施或提供更健康的菜单,这些都不成为问题,一定能办得到。

不过,如果只是被动地等待意见箱填满了意见,或有人寄抱怨函来再做处理,显然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永远要比顾客想得更多。精明的领导永远要领先想到顾客下一步会需要什么——也许是几个月后、几周后,甚至几天之后。这些都必须基于以他人的立场了解一切,而不再是“我能得到什么好处?”

虽然目前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商业出版物充斥各处,举凡杂志、书籍、电脑资讯、传真报告、内部传讯等等什么都有。马丁·艾德斯通却认为这些出版物并没有提供商业界人士所真正需要的实用资讯。“这些出版物多少都提供了一些消息。可是,它们从不具体告诉你如何与员工相处,或如何降低成本,它们会讨论保健问题,但从来不能深入探讨。”这也是艾德斯通创立董事会报导公司的初衷。

其实这并不需要天才才能做得到。它只是由一位真正的领导人不断地问自己:“顾客对我们公司的评价如何?顾客的下一个需求会在哪里?”

只要保持这样的角度去经营,随便哪一家公司都能从中获益。

北欧航空总裁简·卡森说道:“过去一年,我们共有上千万的旅客,平均每位跟我们公司大约五位员工接触过。每次接触时间平均15分钟。所有这些关键时刻,真正决定了北欧航空公司能否成功。”

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事情是无法自然发生的。你提出的虽然都是些简单的问题,但是重点是,得由你来提出。你可以在任何场合提出,包括工作、家庭或社交都可以。不久,你就可以站在他人的立场了解一切了。

在这次谈话当中,对方有过何种人生经历?他希望得到什么?他希望避免什么?他需要服务的顾客对象是谁?怎么样才能让对方觉得这是一次成功的接触?

不同的公司对这些问题都有不同的答案,虽然有些主题一定会重复发生。然而,不论什么是真正的答案,重点并不是要我们事事都遵循对方所要的。而是真心诚意地试图了解他人真正的需求,并尽可能地提供给对方。正如同戴尔·卡耐基所说:“只要你能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你就会大功告成。”

康宁公司的大卫·路德一直到收到一封愤怒的抱怨信,才使他相信他自以为是的好点子,不见得会得到顾客的认同。当时路德在英国工作。康宁公司正在做各方面的顾客调查,而这一封回函是毫不留情的。“康宁公司糟糕透了!”他写道。

路德采取了一位优秀的高层主管一定会采取的行动,他找到了投诉者,并请他到办公室来谈一谈。那位仁兄在仓库工作,而仓库中正堆满了康宁的货品,路德问他:“康宁公司为什么糟糕?”

“那是因为你们贴的标签。”

路德恍然大悟地说:“啊!我明白了,你一定是把别家跟我们搞混了。我们的标签是电脑印制的,上面显示产地、仓库暗码、公司暗码、日期,反正一切你想知道的都在上面了。”

那人对此不以为然道:“年轻人,你进过仓库吗?”

路德回答:“进过啊!事实上,我在仓库工作了十年呢!”

“你进过我管的仓库吗?”

路德承认他从来没有去过。

那人说:“跟我来!”

于是他们两人一起前往仓库。路德发现货品堆得比他在美国的仓库高出许多。实际上,较高的几层要比路德的脑袋高出很多。

仓管人员指给他看最上面的一层。他说:“我们把康宁公司的货品放在那上面,你看得清标签上的字吗?”

路德只得承认:“不行,我真的看不见。”

仓管人员说:“这就对啦!看不见嘛!”

这才是他写“康宁公司差劲透了”的本来意思。

路德那天可真的学到了宝贵的经验。他说:“你一定要深入顾客的公司内部去了解情况。想想看一个仓库管理员的工作,一下这个人要这个,一下那个人又要那个。”但是,如果你不去开口问,你肯定无法发现问题。

想要与你的顾客、家人或朋友建立更成功的人际关系吗?试着站在他人的角度了解一切吧!

同类推荐
  • 放下的力量

    放下的力量

    积极地思考和行动,勇于直面今天的困难与挑战,就能得到肯定和理想的结果。这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道理,但真正拥有这种人生态度的仍是极少数。因为我们总是受困于忧虑、空想、抱怨、自卑等诸多负面情绪,为自己制造了太多的包袱,让生活充满了障碍,并养成了消极避世的习惯。
  • 人生高起点——扩张自我优势

    人生高起点——扩张自我优势

    成功的智慧丰富多彩,成功的方法各式各样。成功人生在于发现自我,创造独特人生。成功的途径在于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成功人生源自我优势的扩张、以勤学不辍充实自已、以不屈奋斗创造成功的人生。
  • 职工爱岗敬业教育手册

    职工爱岗敬业教育手册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成长的烦恼你怎样面对

    成长的烦恼你怎样面对

    这是一本专门帮助中学生解脱烦恼和迷茫等心理困惑的书。作者积从事心理研究及心理咨询20余年的经验和体会,通过的百个案例,以咨询的方式,对目前中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困境和问题,作了心悦诚服的分析和诊断,并提出了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对症办法、对策和建议。本书扩要内容来自最有代表性的心理咨询个案故事。这些故事,个个点击中学生关注的心灵热点,处处剖析中学生难解的心灵困惑,时时引导中学生成长的心灵历程。
  • 走出校园的第一本书

    走出校园的第一本书

    走出校门,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原来如此不简单。不懂交际应酬技巧,在前进的道路上就会举步维艰;不会说话办事,不懂得博弈变通,就很难吃得开、走得远;没有职场智慧,没有处世经验,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就会被淘汰;缺少沟通技巧,求人办事就会碰壁,甚至于难以生存……
热门推荐
  • 农村科学种植常识——石榴种植新技术

    农村科学种植常识——石榴种植新技术

    种植即植物栽培,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花草、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等。科学,原指分科而学的意思,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关于发现发明创造实践的学问,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
  • 养血美少年

    养血美少年

    我们都拥有红色的血液,我们是一类人。当红色血液的我们,遇到拥有蓝、绿、黑等颜色血液的人,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他们来自哪里,为何凭空闯入我们的世界?故事没结束之前,我都不得而知。你愿意和我边走边看吗?
  • 王族之血统

    王族之血统

    一座无人问津的海岛上,一座令人胆寒的监狱。一个体内流淌着绝世凶兽穷奇血脉的少年。少年从监狱走来,踏上这片以血脉为尊的大陆。
  • 糜战

    糜战

    未来,由于人口爆满,统治者们决心实施屠杀计划,将人们放逐到游戏之中。成精也是其中之一,看他如何步步为营,最后粉碎东皇跟邪神的计划,坐拥众美!阴阳家,墨家,黑魔导只要是妹子,都是朕的!
  • 艾涧诗草

    艾涧诗草

    70后诗人在改变当代诗歌的面貌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关于当代诗歌的新的问题。他们的写作会让我们重新反思当代诗歌的起点问题,也会促使我们考量不同的诗歌路径的问题。此外,对当代诗歌的代际关系,他们的写作提供了新的不同以往的挑战。这套诗系,或许能让人们从更多的侧面了解70后诗人是如何出牌的。
  • 圣王帝师

    圣王帝师

    得一场大病,梦完他人一生,从此如有神助。圣、王、帝又如何,吾乃其师!
  • 魔道帝君

    魔道帝君

    缘起,魔生。缘灭,魔不死。我入魔道之日,众生皆魔。……杨逸。
  • 与你没初遇

    与你没初遇

    一辆列车在等它的轨道出现,只有这样它才有前进的目标,而路微微就是洛南的轨道,是他终其很多年寻找的那个人。
  • 黯囚

    黯囚

    当雪山崩塌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先甜后苦,前十章略显无聊。文章有些因被屏蔽,很多地方修改,显得前言不后语。前文有些无聊,人设需要时间,伏笔需要耐心,剧情需要推动。词汇形容没有很华丽。前文三十篇左右,都是甜,甜中设多处伏笔,需要慢慢体会。但相信,看到最后。没有一人物,没有一篇短章,是多余的。本文,为BE文。结局辗转反侧,剧情需要推理,每一个伏笔都变幻莫测。因为没有谁,是真正的恶人。都不过是为了爱情,兜兜转转而回到原地的小丑而已。没有真正阴谋,只有我自私的想拥有你罢了。一句话,一件事,一个邂逅。带来重重的蝴蝶效应,谁都是最后的阴谋论。而活到最后的,才是可怜人。青春痛吻,豪门虐恋。哭了不悔的,才是青春。剧透给你知道的,大概只有“爱”这一个字。
  • 有结尾的爱情

    有结尾的爱情

    从小到大,从生到死,他一直爱着她!听到他去时的消息她才知道昨晚梦中的他来找她了,只是她忘记在梦中他说的什么!今天一天她都在流眼泪!晚上才知道他去世的消息。她知道那个深爱她的男人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