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四川小伙子,他的传奇故事证明了——成功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幸福,要靠奋斗来争取。
罗宗华原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小伙子,连半句英语也不会讲,对西餐更是一无所知。然而,在短短十年间,他竟然脱胎换骨地变成了另一个人——讲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在北京和成都开了四家西餐馆,顾客80%以上是外国人。
罗宗华出生于四川一个偏僻的小镇,父母都是靠天吃饭的农民,从小罗宗华就在农田里帮父母干粗活。虽然日夜劳作,罗宗华家仍然是村里最穷的。家境的贫寒,使成绩优秀的罗宗华读到初一便辍学了。
贫穷,让罗宗华吃尽了苦头,他发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脱离贫穷的困境,于是他就开始学习编竹筐,并很快成了这方面的能工巧匠。编竹筐让罗宗华一贫如洗的家境有了改善,随着收入的增加,全家人都加入到编竹筐的行列里来。然而,编好的竹筐卖完之后,要走很长的一段山路,去买竹子。然后,要把又长又弯的竹子,扛回来,十分吃力,一不小心失去平衡,便会连人带竹子摔进山沟里,跌得头破血流。这么辛苦的劳动,常常把罗宗华弄得筋疲力尽,毕竟他只有16岁,还是个孩子。然而,这个16岁的孩子有着不一样的想法,他不想一辈子都这样辛苦下去,一辈子都当“小竹匠”。于是他想与父亲商量寻找其他的生意做。但是,沟通换来的却是父亲一回又一回毫不理解的打骂。无奈之下,罗宗华在和父亲又一次的剧烈争吵之后,借了20元当路费,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成都。
站在位于成都九眼桥的劳务市场,这个土里土气的小伙子,满心憧憬地等人来雇。很快,罗宗华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在一家小餐馆洗碗,从早上7点开始把手浸在洗碗水里,一直做到半夜12点才休息。这份工作做了不到一年,罗宗华终于迎来了人生的一个转机,转机的关键人物是一个外国人——玛丽。玛丽一连几天光顾罗宗华工作的这家西餐馆,但是觉得餐馆的食物很不地道。她向西餐馆老板毛遂自荐,表示愿意给餐馆里的厨师和员工进行免费的厨艺训练。好学的罗宗华第一个报了名,和餐馆另外两位厨师一起每天到玛丽家学习。
罗宗华在玛丽家学做的第一道西式点心是香蕉派,通过学习他体会到:凡事都得认真,不能有一点马虎。稍有不小心,不但做不成香蕉派,还会浪费了所有的原料。在玛丽家学了两个月之后,罗宗华掌握了许多烹饪原理和方法,原本一窍不通的英文也大有进步。每次上课,他都把菜谱上看不懂的英文字一个一个地记下来,然后从随身携带的字典上查到,翻译出来,猛学苦记,回去再细细消化。
罗宗华这种努力学习的热忱和刻苦精神深深感动了玛丽,玛丽表示愿意资助他继续深造。于是,很快,罗宗华就在一家烹饪专科学校,开始系统地学习西餐的烹制技巧了。
从此,罗宗华的奋斗之路似乎越走越平坦了。毕业后,他受聘到一家西餐馆担任厨师,不久后便因为工作表现出色而升任主厨。由于善于变换花样,厨艺出色,很多客人慕名而来,罗宗华工作的餐馆日日客满。
2003年,罗宗华在成都开设了第一家充满南美风情的西餐馆。罗宗华把“努力不懈”当做终生遵守的“座右铭”,尽管目前已经拥有四家餐馆了,他依然没有忘记努力,一直不懈地奋斗着。
从罗宗华的成功经历不难看出,奋斗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踏踏实实地努力,哪怕只是编筐洗碗,也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地去付出。如今,在北京和成都之间飞来飞去的罗宗华,已经把父母都接到身边和他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父亲再也不用为抽一支烟而发愁,母亲再也不用去做粗活了。罗宗华是在为自己奋斗,同时,他的努力也让家人从此过上了好日子。
有这样一种说法,说如果你家有一个男孩,一定要穷养。如果小时候就让这个男孩生活在蜜罐中,宠着,溺爱着,幸福的生活对于男孩来说得来的太容易了,他不会珍惜。如果从小就让他知道生活的稼穑艰辛,父母养育他的不容易,长大后,他才会知道努力奋斗,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种说法可能有些片面,有人会说,富裕家庭的孩子也有很多都成了栋梁之才啊,的确是,但对于每个人来说,自己争取来的幸福,才能感受到其真实。“淌自己汗,吃自己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无论家境如何,努力奋斗的精神都非常重要。
靠努力奋斗去争取来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每个人都渴望过上富裕的生活。面对贫困,有的人沉沦下去,破罐子破摔了,于是很多年后,他依然是穷人;有的人奋起改变了,发誓一定要改变贫穷的状态,让家人都能吃饱穿暖,凭借这一信念,他不断地努力学习,就像一个攀岩的人,克服所有的困难,从山下一点点地爬到了山顶,最终建成了自己的财富帝国。两种选择,两种人生。付出与否,不言自明。
黑暗中才看得见星星
没有谁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在漫长的人生旅途,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和磨难。当人们失去了一些以为可以长久依靠的东西时,肯定会有难过和难以割舍的痛苦,但是在难过的同时,别忘了,这其中或许就隐藏着你正渴望的机会和一个新的开始。在成长的过程中,或许会有乌云,会有夜晚的黑暗,会看不见太阳,但是请别忘了,风雨过后会有彩虹,黑暗的夜晚还有星星。
这个故事不知道你是否听过:
有一个处境困顿的年轻人,一天在路上遇见了他上学时候的班主任,老师关切地询问年轻人的境况。
面对昔日恩师的询问,年轻人仿佛久旱的幼苗遇到甘霖一般,将自己从毕业离开学校到进入目前工作的公司之后,所遭遇的所有不如意、不顺利都倾诉给了老师。
老师耐心地倾听这年轻人的抱怨,好不容易等到年轻人说完,老师点点头说:“按你所说,你现在的状况好像并不是很理想,不过,你有没有想过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自己现在的状况,让自己过得好一点呢?”
“我当然想过得更好啊,可是,老师,您有什么诀窍?请告诉我怎么改变现在的状态。”年轻人着急地说。
老师笑了笑,神秘地说:“我这里的确是有诀窍,你明天晚上要是有空,就到这个地方来找我好了。”说着,递给年轻人一张名片。
第二天晚上,年轻人推掉了所有事情,准时来到老师的住处,那是郊区的一处简陋平房。老师看到年轻人非常高兴,在院子里摆了两张凉椅,请年轻人坐下来陪他聊天,看星星。
老师不着边际地和年轻人聊了很久,只字未提诀窍的事情,年轻人起初还能坐得住,两个小时后,就毛躁起来,着急地要老师告诉他怎样才能改变自己的现状,过得更好。
老师不急不躁地微笑着,指着天上的星星对年轻人说:“你可以数得清天上有多少星星吗?”
年轻人不明白老师为什么会这么问,抓了抓头说:“当然数不清了,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老师看了看年轻人,语重心长地道:“孩子,在白天,我们能看到很多东西,其中最远的就是太阳;然而,在夜里,我们却可以见到很多距离我们更遥远的星体,而且不止一个,数量多得数也数不清。”
年轻人听后,低头沉思,又抬头看看星星,思考着老师所说的话。
老师接着说道:“虽然你现在处境不好,遇到了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但这并不是什么坏事,若你年轻的时候一帆风顺,一辈子过完,你也只不过是看到了一个太阳;但是如果你遇到一些挫折,当你的人生进入黑夜,你应该能看得更远,看到更多的星星。黑暗中的经历,以及黑暗中看到星星的乐观心态,才是你一生值得重视的财富。”
听了老师的话,年轻人有种豁然开朗之感,思绪仿佛进入宇宙中最广阔的地方,感觉一片大好的未来美景,正在他的眼前展开。
人都渴望光明,容易被光明的前途所吸引,然而,人生难免要经历黑暗,黑暗中,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追求,应该看到夜空中的星星。
有个书生在翻越一座大山的时候,遇到一个拦路的土匪打劫。书生十分害怕,转身就逃,但是土匪紧追不舍。书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钻进了一个山洞,土匪也紧跟着追进了山洞。追到山洞的最深处,黑暗中,书生最终未能逃过土匪的追赶,被土匪逮住,挨了一顿毒打,并且被搜光了身上所有的钱财,还包括一个准备在夜间照明用的火把。幸运的是,土匪只是劫财,并没有要了他的命。
收获颇丰的土匪和逃过一死的书生各自寻找着出口。但这山洞极深,而且洞内地形复杂,洞中有洞,纵横交错。土匪点着抢来的火把,借着火把的光亮看清脚下的石头和四周的地形,因此他没有碰壁,只是偶尔被石头绊倒。但是走来走去,因为只看到火把照亮的地方,土匪还是没能走出这个洞,最后因力气衰竭而死。
书生什么都没有,唯一能照亮的火把也被抢走,黑暗加上身上的疼痛,使书生只能在洞中爬行,十分艰难。每次好不容易爬向前方,到头来却是墙壁,书生几乎要泄气了,只是凭借着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心里的那一点点希望坚持着。漫长的黑暗之后,他的眼睛突然敏锐地感受到洞口透进来的微光,他朝着这缕微光摸索着爬行,最终逃离了山洞。
许多处在黑暗中的人,经过不懈的努力,磕磕绊绊,像书生一样最终都迎来了光明;而另一些人则因眼前暂时的光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在黑暗中摸索的人,虽然看不到阳光,但他们能看到星星,于是历尽艰辛,终于迎来了胜利;迷失方向的人,以为自己手中的光可以带他们找到出口,殊不知,恰是这光让他们最终成了找不到明天的迷途羔羊。
谁说黑夜中没有光明?只要还看得见星星,阳光灿烂的明天就一定会来临!
人的一生有几十年的时间,要经历很多事情,这其中可能有顺境,也可能有逆境。顺境中的春风得意,人们都愿意去享受;然而,逆境中的困顿、无助、迷惑也一样不能回避。别忘了,在黑暗中仰头看看天空中依然闪耀的星星,给自己信念和希望,勇敢走出逆境。
付出就是一种幸福
很多人无数次地追问:“幸福到底是什么?怎样做才能得到幸福?”有人说收获是一种幸福,它给人喜悦与激动;有人说拥有是一种幸福,它给人温馨与满足。其实,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它是最真挚的心灵体验,在我们付出的同时,帮助了别人,也温暖着我们自己。
当孩子呱呱坠地的时候,父母把他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落。为了能让他健康成长,父母愿意做一切事情,没有丝毫的怨言,从来不计较。这种付出,对于天下的父母来说,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幸福是一种感觉,也是一种心态。被别人的爱呵护着、围绕着,享受别人的关心是一种快乐和幸福;而对别人付出爱心也是一种快乐和幸福。生活中我们的家人、朋友时刻都在为我们付出着,他们总想尽最大努力给我们一些关爱和帮助。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付出就是一种幸福。
无论是为孩子还是为兄弟姐妹、挚爱亲朋,我们付出的是爱心,收获的是亲情,是幸福和快乐。
付出后并不能一味地求回报,如果做人做事总是想回报的话,那么烦恼就会接踵而来,因为回报与否不是自己能做主,而是取决于别人的认可和感恩。是否能够得到回报对于真心的付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付出的过程中寻找到了属于我们的那份幸福和快乐。
从前,有个农夫养了几头骡子和一群猪。
一天,小骡问骡妈妈:“妈妈,为什么猪不用干活,吃饱了就可以去睡觉,而我们每天要干很多的活,还常常挨主人的鞭子?”
骡妈妈低头看着小骡,温柔地说:“孩子,我们只要干好自己的活,其他的事情我们不用去管它。”
“为什么呢?”小骡很迷茫地望着妈妈问道。
“慢慢的你就会明白的!”骡妈妈答道。
小骡似懂非懂,只好低下头继续拉磨。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半年后的一个中午,农夫带来个屠夫,走到猪舍前指着其中一头猪说:“就这头吧,再养下去,太大了就不值钱了。”
很快,猪舍里传出了惨烈的号叫声……小骡害怕地躲在骡妈妈身后,颤抖着身子小声地问:“妈妈,平时主人对猪那么好,为什么现在又要杀它们?”
骡妈妈沉思了一会儿,平静地说:“孩子,你要知道,若是一味索取而不思付出,是活不长的!”
不付出,只索取的人最终收获的是痛苦,甚至死亡。虽然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但是付出可以是无限的。即便默默无闻,即便步履维艰,即便身单力薄,都同样可以付出。
除了亲人和朋友,在我们身边需要付出爱心的事情还有很多,哪怕每天只付出一点点爱心,也会体会到其中的价值与意义所在。汶川大地震时,无数志愿者献血、捐款、捐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行动感动、感染着每一个中国人。爱心的付出,让灾区的人们不再孤独、无助,让他们知道还有几亿的同胞在以各种方式帮助着他们。
心里常想着别人,必然被别人所想;心里常爱着别人,必然能得到别人的爱。尽管付出并不是为了回报,但如果自己的付出能点燃周围人的希望,那么付出后内心所得到的那种幸福感,是没有什么能替代的。如果点滴付出对别人是一线希望,一缕阳光,那么,付出就是一种幸福。
有人说:“不求回报的付出,是很傻的做法。”其实不然,当你为某人某事付出时,即使得不到任何物质上的回报,你的内心也是满足的,因为当你全心全意地、发自内心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内心是幸福的。而这种幸福本身就是一种最为宝贵的精神回报。
一个人幸福与否,也并不是以他拥有的多少来衡量的,而要看他有没有获取幸福的途径和能力。
退一步海阔天空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然而,能做到的人却是极少。在矛盾最激烈的时候,谁都不想退一步,谁都想争个高低上下。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叫海格力斯的大英雄。一天,海格力斯在坎坷不平的路上走着,突然发现脚边有个袋状东西很挡道,海格力斯踢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被踢走,反而快速地膨胀了起来,成倍地扩大着。海格力斯既惊讶又愤怒,从路边拾起一根碗口粗的木棒砸它。那东西居然还是没有停止膨胀,反而大到把路给堵死了。正在这时,路旁走出一位长须老人,对海格力斯说:“朋友,赶快离开它,别再动它,忘了它吧!它叫仇恨袋,你不侵犯它,它便小如当初,你侵犯它,它就会迅速膨胀起来,挡住你的去路,跟你敌对到底。”
海格力斯遇到的事情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遇到,有冲突或矛盾的时候,人们不愿意吃亏,不愿意退一步。而是要据理力争,认为退让有失尊严,没有面子。其实,这样僵持下去只会加剧冲突,激化矛盾。退让并不是没有尊严,而是一种成熟、冷静的做法,一种理智和豁达的表现。暂时的退让可以换来别人的感激和尊重,避免不必要的仇恨,岂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