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骏一直在为唤醒中国企业、中国政府、中国媒体的知识产权意识而努力。在《打工皇帝唐骏》一书中,曾这样提到过唐骏对中国软件市场的评价:“中国拥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软件发展资源、人才和市场。发展软件产业的关键是树立人们的软件消费意识——保护知识产权意识。这个意识对于软件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不保护知识产权,做出来的东西没人买怎么发展?谁还会再投资做研发呢?那样中国的软件如何进步呢?保护知识产权这是最起码的软件行业规矩!”虽然这种努力收到了一些成效,在中国加入WTO以后,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几个保护知识产权的文件,这不禁让唐骏感到欣慰,但唐骏还是坚持认为,如果中国市场已经确定要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话,那么不改善产业环境,中国仍然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国内软件产业始终发展不起来,二是无法与国际接轨。这就是所谓的长痛不如短痛!
事实上,唐骏一直认为,打击盗版不应由微软这样的商业公司来推动。毕竟盗版对中国软件产业的影响更大,国家不会任其发展。所以唐骏最明智的做法是配合政府的行为。“对中国软件企业来说,盗版毁了他们的前程,将他们扼杀在了发展期。”因为中国软件产业界也明白:任由盗版横行,受伤的除了微软外,还有中国自己的软件产业。于是后来,微软、企业、政府、知识分子四股力量,最终推动着中国打击盗版事业缓慢向前,但一开始,确实只有微软在从事这项工作。
职业经理人都是用业绩说话的
职业经理人都是用业绩说话的,技术出身的唐骏更加明白这个道理。于是在微软中国稳住阵脚后,唐骏开始在销售上发力。唐骏知道,自己必须迅速在以市场销售为主的微软中国建立足够的威信。
在唐骏看来,业绩就是用销售数字说话的那群人,也是为公司实现利润的“牛”人。同时唐骏也知道,销售人员是最难管的一群人,但无论如何,唐骏都必须要调动这些人的力量。
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唐骏准备出手了。
在一次北京的销售KPI(KeyPerformanceIndicators关键业绩指标)会议上,唐骏这位新上任的微软中国总裁,有意在销售人员面前“示好”,但他的目的却不仅仅是“搞活会议气氛”这么简单,这种态度只是唐骏身为主管,“欲擒故纵”的一步棋而已。
等到金融行业销售汇报时,唐骏故意把销售指标确定为200万美元。销售经理没有反应,唐骏看得出来,对方是在试探自己。于是唐骏故意先发问:“要你顺利地完成这200万美元的指标,需要我帮你做些什么吗?”出人意料的问题让销售经理很惊讶,因为从来没有领导过问过完成指标的过程,过去的管理者最多也只是关心怎么达到目标。看对方依然没有反应,唐骏便接着说:“你给我提两个要求,只要我能做到的。”
销售经理愣住了,他没有料到唐骏会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于是他干脆直来直去,提了两件事:第一是拜访客户的礼品经常不够。对于这个问题,唐骏早就有了自己的打算:礼品用我的——定做一批有我名字的中国微软总裁的礼品。这个提议让大家觉得很有意思,于是会场气氛开始兴奋起来。
在外企,报销要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如果不标准,财务审核直接打回来;再不标准,直接把这次报销过滤掉。销售经理又大胆地提了另外一个问题:在外面跑业务,有很多烦琐的工作没时间做,例如贴发票。对于这个问题,唐骏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给公司金融销售部门配一个大学生做兼职秘书,月薪也就1500元,这笔钱唐骏愿意从自己的费用里面出。原因是在微软每一笔费用都是事先预算好的,各部门按人头算,各个项目单独结算,没有多余的钱来“请助理”,唐骏就只好把这笔钱算到微软总裁的“个人费用”中。
问题都解决了,大家自然没有推脱的借口了。但唐骏却没有就此罢休,他鼓励大家说:“你们是公司冲锋在第一线的战士,销售人员在外面像打仗一样。在前线,我是你们的后盾;在公司,我是你们的后勤部长。”
唐骏也没有忘记针对销售的后勤服务,于是他转而对特别邀请来参加销售大会的人力、财务、行政总监说:“销售人员回到公司应该是来休养生息、来养伤的,人事、财务、后勤各个行政部门都得为销售服务。”唐骏如此细致地安排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是因为他对销售业绩还有更高的要求。最后,唐骏问金融行业的销售经理:“业绩都是人做的,可以做到200万,说明240万还是有机会的,肯不肯签240万?”其实,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很多销售经理担心完不成任务,也担心完成太好第二年指标要往上提,都在指标上打了“埋伏”。唐骏怎么会看不出来呢!
既然话说到此,唐骏又是以诚相待,大家自然也不好藏着掖着了,金融行业销售经理在“群情激昂”的会议气氛之下,笑呵呵地答应并签下了240万美元的指标。
这是唐骏来到销售团队第一次立下的“军令状”,但事实上,一年以后金融行业销售经理卖出了270万美元的微软软件。唐骏没有满足,他依然为更高的业绩而鼓舞着整个团队,因为在唐骏的理念里,职业经理人都是用业绩说话的。
经营一家干净的企业
2008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三鹿事件”,引发了唐骏对“行业潜规则”的反思。唐骏说这次事件使他第一次能够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到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三鹿事件”后,大家都开始对各行各业的潜规则表现出很大的关注,有专业市场调查人员指出:我们的商业环境之所以会如此差,以至于如此多的人在浑水摸鱼,原因无非是市场经济发展初级阶段,法律法规不健全,企业外部监管乏力,企业内部及上下游利欲熏心。而这也正是唐骏所关心的问题。
但是,意识到了,并不代表问题就可以马上得到解决。面对中国市场上花样百出的行业潜规则,要想彻底清除,恐怕只有一个“难”字。因为这一方面要依靠国家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法规,依靠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媒体,加大监管力度;另一方面,要清除行业潜规则,关键在于企业,特别是企业家的自律,在企业内部及上下游产业链中,建立一个透明有序的机制。虽然知道这其中的困难程度,但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唐骏仍然认为,企业家要建立一个基本的信仰——经营一家干净的企业。
因为唐骏深深明白,未来如果不赶紧设法告别潜规则投机取胜的时代,那么,下一个“三鹿事件”很有可能就降临到你的头上。尽管在行业中,总有不法分子搞潜规则,使企业经营受到很大压力,但是,这不应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搞潜规则的借口,企业应该利用行业协会等力量,推动行业走向透明、走向健康。
同时,唐骏非常清楚潜规则不是中国特有的,而是全世界的市场共有的。正是美国华尔街金融业的潜规则,导致了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但唐骏认为,美国式管理爆发的问题也给了我们足够的启示,美国的过度精英崇拜体制、股东利益极端化倾向、个人主义倾向,不一定适合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国,我们应该创立基于中国文化的管理,比如,唐骏一直提倡的中国式人情化管理威力,就比西方冷冰冰完全靠制度的管理方式,要大得多。
唐骏一直在强调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是否能经营一家干净的企业是价值观的问题。CEO做人要正直、要简单,如果一个CEO能做到这一点,相信他领导的企业也是正直的企业。正直、干净,这不仅是企业生存的底线,也是职业CEO生存的底线。与此同时,唐骏也呼吁,中国民营企业创始人,应当承认管理的价值,承认管理人才的价值,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接纳来自全世界各个领域的高管人才。
唐骏强调,放眼当今国内国外的市场经济环境,人们逐利的本性、自私的本性,需要严格监管。而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首先应该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一定要坚持以“经营一家干净的企业”为目标,而不是向行业潜规则要效益!
经营盛大:“NO2”之道
唐骏既会做事,又会做人,但却不仅仅遵循中华民族为人处世传统意义上的低调,反而很会通过各种“秀”来彰显自己的能力。当然,这种手段对于身为打工者的他来说还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职业经理人的“NO2”之道。正是通过这种与老板的相处方式,唐骏始终将进退的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唐骏在微软做了10年才成为微软中国的总裁,这是一个慢慢上位的过程。当来到盛大集团,无论对于陈天桥还是公众而言,唐骏这次都是一个十足的“空降NO2”。尽管他头顶“中国IT界第一经理人”的光环,但从跨国公司一步迈到民营企业,他能否适应、能否有所作为,就成了自然而然的疑问——于是关于他不可能在盛大坐稳的说法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唐骏在微软的时候也是个强势总裁,外界一致认为他恐难以跟强势的陈天桥搭好“班子”。因为,无数失败的例子摆在眼前,让人不得不担心。譬如,2002年5月何经华以“用友新任总裁”的身份亮相,值得关注的还有他500万的年薪及“打工皇帝”的封号,但仅两年半之后,强势的何经华就不得不黯然而去;再比如,吴士宏加盟TCL之后曾一度踌躇满志,仅仅3年后她却以“健康原因”离开。当然,这些都是唐骏所不希望发生的。
于是唐骏刻意地避嫌,譬如,即使你在传言满天飞的2005年向他求证会不会离开盛大,他也会特别真诚地向你描述盛大是一家多么有朝气、有前景的企业——尽管2005年年底的财报显示盛大亏损5亿元人民币。同时,唐骏做得更多的是如何不让自己抢陈天桥的风头。据说,他会把发给自己的一些邀请函,悄悄改成“陈天桥”转发出去。他甚至情愿在《头脑风暴》节目中“牺牲”,被质疑为表现得“迷迷糊糊”。“因为他(指观众)问的问题应该陈天桥回答,我回答不合适。”他解释说。唐骏把“NO2”之道运用得可谓是淋漓尽致。
但“NO2”并不意味着被动和接受,值得称道的是,身为“打工者”的唐骏并不是以“辅佐”的心态来做事,他更乐意传递出的信号是,自己是以“公司合伙人”的态度来做事。
2005年,因为盛大股价暴跌,一腔愤懑的陈天桥四处发泄着对华尔街的鄙视和不满。但唐骏却劝说陈天桥:“华尔街不懂中国市场并不代表不要跟它做沟通。相反,这正需要经常沟通,因为我们最后的目标都是希望成功、希望双赢。”于是,“复兴”盛大的艰巨任务由唐骏承担起来了。随后,唐骏成功说服了投资者,使盛大股价走出谷底。
但一转身,唐骏却又扮演起了“NO2”的角色,他努力使公众认为:那些对盛大发展有益的战略和决策,其实都是出自“NO1”陈天桥。试想,如果你是老板,会不喜欢唐骏这样的打工者吗?
为此,曾与唐骏一起共事的盛大前副总裁朱威廉评价唐骏说:“唐骏作为职业经理人,几乎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