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通宝:铜:直径4厘米,重22.5克,穿上有“闽”字,大星文、月文,较罕见。铁:书体兼真隶,直径4厘米,重28.1克,穿上大星,或上“闽”下仰月纹,传世甚少。铅:有两种,一种仿会昌开元,穿上有“闽”、“福”,或穿上“闽”下月,上“福”下星,右星、左星等,光背极少。二种当十,穿上“闽”下仰月。
天德重宝铜铁钱,背穿上有“殷”字,以纪国号,存世极少,铁钱还是近几年才发现的。
4.南汉
乾亨通宝:铅钱,钱背多铸有地名,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铅钱。文字拙劣,也有传形及背上“邑”字。传世出土的很多。乾亨通宝及重宝还有铜质的,都是极为罕见品。一般制作不精,文字内多流铜。
5.前、后蜀
十国中品种较多的国家,曾铸有水平,通正、天汉、光天、乾德、咸康六种元宝,咸康、大蜀、广政三种通宝。
水平元宝:隶书旋读,“平”字中一竖笔甚粗长,“元宝”二字仿开元,背穿上一仰月,铸造欠佳,现存世已很罕见。
通正元宝:隶书旋读,“通”字较小,“元”字左挑的光背,右挑大而薄。此种钱也少见,尤其大字宽“通”的更少。
天汉元宝:背干夷无内外郭,背有星月纹的少。
光天元宝:较为常见,“光”字有略带行书体,“天”字上有星点,有光背,穿上仰月。
广政通宝:直径2.3厘米,重4.1克,铜、铁、铅都有,背月,但存世都极少。
大蜀通宝:直径2.4厘米,重3.6克,文字形制都与广政钱相近,存世更少。
后蜀国有一年号为明德,现世上所流传下来的明德元宝及明德通宝,是安南钱,不是后闽钱。
6.燕
燕国铸钱最差,盘踞幽州十八年,搜刮尽部内铜钱,令百姓改行泥钱,又铸行一批大面额的劣质铁钱,如:永安一十,永安一百,永安五百,永安一千。永安钱也发现了少量铜品,永安一十和永安五百铜钱均属罕见品。仿史思明顺天元宝大小铁钱,背百、千。仿王莽“货布”,背三百,铁钱。
综上所述,五代十国货币,其特点是铅铁钱多,巨额大钱多,劣质的多,这也与当时经济状况的恶化有关。
九、宋、辽、金、西夏时期的货币及其特征
(一)宋代的货币:
宋钱历代都有专门研究的人,这是因为宋钱不仅品种繁多,而且版别复杂,实行的年号钱几乎是每次改元都要新铸一种钱币。钱文书体则集聚篆、隶、真、草各种,流传在世的宋钱也最多,这也为钱币学家提供了研究的实物。
宋代实行以钱币为主和钱币、纸钞、银锭混合流通的币制,还实施了一套复杂多变的钱法,其特点:一是钱币名称和种类的复杂性,二是铜钱区和铁钱区的形成和发展,三是钱币形态和钱文书法的多样化。
两宋统治了三百二十年,共铸了45种年号钱和6种非年号钱。北宋共计九帝,改了35次年号,铸有27种年号钱和3种非年号钱。南宋七帝改了20次年号(连同闽、粤两帝应为九帝,改了22次年号),铸了18种年号钱及3种非年号钱。钱文主要是元宝,通宝、重宝,南宋嘉定复杂。钱文书法,宋初仿唐体,多出自名家手笔,有御书体,苏轼及司马光体。币制有小平、折二、折三、当五、当十、当二十等。制作上有阔缘,中缘、狭缘。穿孔有广、狭、长、匾、棱花穿,不规矩穿等。钱背文有作星、月、直道、纪地、纪年、纪值,纪地、纪监名等,历朝以来实属创见。而宋钱最重要的特点是对子钱。宋钱的另一特点是形成钱币流通的地区性。北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铜钱流通区,这一区域包括开封府、京东西、河北、淮南、江南、两浙、福建、广东西等地。陕西、河东则为钢铁钱并行区。成都、梓州、利州、夔州专行铁钱。南宋时,铁钱的流通区扩大,铜钱流通则只限于东南一方了。
北宋货币主要品名与特征:
宋太祖:宋元通宝,仿唐开元通宝开辟新纪元的用意,铸造标准也仿开元钱,书体仿八分隶,阔郭,直径2.6厘米,重3.4克。背多有星月纹。铸量甚多。铁钱,有广穿,中穿多种版别,存世不多。而铸铁钱的铜母钱更罕见。
宋太宗:太平通宝,直径2.5厘米,重3.4克,背有星、月纹,开创宋代年号钱制的始端,基本上成为定制,一直历经宋、元、明以迄清末。
淳化元宝:直径2.5厘米,重3.7克。钱文由太宗亲笔书写,有真、行、草三体。“淳”字水傍偏上,称为缩水淳化,属稀品。从此创造了宋钱多书体的钱制形式。
宋真宗铸有咸平元宝、景德元宝、祥符元宝及通宝、天禧元宝及通宝,钱文一律真书。钱直径一般在巳5厘米,重3.4—4克。除咸平元宝为铁质外,其它均为铜钱二质。祥符小平钱背有星月纹者极罕见。天禧铁钱类折二型,存世不多。
宋仁宗铸有天圣元宝、明道元宝、景祐元宝、皇宋通宝。康定元宝、庆历重宝、至和元宝、通宝,嘉韦占元宝及通宝、重宝。元宝、通宝一般直径2.5厘米,重3.5—3.7克,重宝径3厘米,重6.6—7克。钱文书体均为真、篆二体。其中,庆历只有重宝。至和重宝铜钱多属铁母,存世稀少。背穿上模铸“虢”,“坊”字的更为罕见。是宋钱最早的纪地钱。背“同”字的,面文直读,是最近陕西,甘肃新出土的,也是以前所未有的。皇宋通宝:直读,有九叠篆,这种字体习惯在宋代官印上出现,存世极为罕见。宽缘大样的也极为罕见,其它数种钱基本上以小平对钱为主,若折二型以上的大钱都为罕见品。一般都属铁母。
宋英宗仅铸治平元宝、通宝,均有三种书体,背四出文的对钱,是治平钱中的特殊品。
宋神宗铸熙宁,元丰钱。熙宁分元宝、通宝、重宝。通宝只有铁钱,铜钱为铁母极罕见,元宝、重宝均为对钱。钱文有真,篆二种,版别复杂,形制都有大小不一的问题,背衡字的为少见品。元丰重宝铜钱仅存世几枚为试样钱,元丰通宝钱流世甚多,又有铁钱,版别很复杂,钱文有篆、隶、草三体。元奉背有月及星月的小平钱,元丰通宝为隶书的都少见,尤以背星月的罕见。元丰隶书又分大小字几种,小字的很多,大字隶篆成对,全为篆书对品的也为少见品。仅熙宁,元丰两种年号钱,光是版别就各有一百多种。
宋哲宗铸有元祐通宝,绍圣元宝、通宝,元符通宝、重宝。其中元符重宝为少见品。元祐通宝有篆、行书体对钱,有小平、折二、折三及铁钱,小平背“陕”字的存世甚少。有一种元祜折二广穿大样篆行对品,文字接近铁母,但肉薄质粗,也仍然属于普通行用铜钱,不是铁母钱。绍圣元宝也为篆,行书体对钱,有小平、折二、折三及铁钱,小平广穿的很多,有的背有星月纹。
宋徽宗铸有建国通宝,圣宋元宝、通宝,崇宁通宝、元宝、重宝,大观通宝,政和通宝,重和通宝,宣和通宝,元宝。宋徽宗在位二十六年,共六个年号,有三种御书钱,铸钱工艺及钱文书法艺术在宋朝称为冠,被誉为铸钱第二把好手,达到了新的顶峰。当时的崇宁,大观等钱的书法给人以美的享受,也是钱币爱好者乐于收藏的原因之一。
建国通宝:白铜、篆书,小平为孤品,一般品是真篆对钱。
圣宋元宝,通宝:元宝很多,版别也多,有美制、结圣、结宋、容弱等,其中长字对品少见。近年还发现有一枚折二行书长字的,为罕见品。通宝发现极少,如:通宝行书小平及通宝手圣宋元宝(即书体与通宝相近的)均属孤品,已流至日本。篆书圣宋通宝小平仅见一品。
崇宁钱:有隶、真及瘦金体,尤以瘦金体为古今一绝。有小平、当十、当五。直径2.5厘米,重3.2克的小平通宝钱不多见。崇宁通宝大钱版别多,如:大字、大样、瘦字,边炉、合背等都为少见品。又有白铜铸成的,“通”字末笔拖长。崇宁元宝存世极罕,小平仅见楷篆对品各一枚。有伪品,基本上是用通宝改范铸成的。重宝流传甚多,直径3.5厘米,重11—12克。背上有“十”字的为罕见品。有铜锡合金的,夹锡的,这种钱比铜质重宝份量轻,有伪品。
大观通宝:御书瘦金体,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当十五种。又有铁钱,夹锡钱。折十钱铸工最精,直径4.1厘米,重19克。小平及折十钱铸量甚多。折二、折三的少,折五的更少,合背钱也少。小平大字楷通的也罕见。行书大观及铁范铜钱,罕见。铁钱版别甚多。大观通宝钱有后铸赝品。
政和通宝:重宝:通宝小平多,版别中文政、真政,大字文政的对钱都较少见。有一种细笔大字,书体接近重和通宝称政和重和样。文字轮廓深峻,称为深字,“政”字偏上称为昂政,有大小字之分,这三种版别均为精美著称。折二钱版别多,存世多,除大字,小字容易分外,其变化多在“政”及“通”字。有一种篆书圆禾的极为少见。重宝铁钱流传多,铜的铁母存世极罕,有伪品,是几十年前北方仿铸的。
重和通宝:直径2.5厘米,重3.5克,罕见,尤以篆文者更罕见。
宣和通宝,元宝,都为篆隶对钱,有小平、折二、铁钱。宣和元宝铸量不多,版别却繁,大字者罕见。宣和通宝有美制,巨头宣(即宣字宝盖比一般宣字大一些)、圆贝、隔轮等版别。存世较少。以往钱币收藏家们谈宋钱版别多,主要就是指政和、宣和二朝的小平钱。
宋钦宗只铸靖康钱。元宝钱文为篆隶二体对钱,通宝为真篆二体对钱,小平,折二二种,均有铁钱。小平直径2.5厘米,重3.5克。折二直径3厘米,重6.4—7克。数量少但版别多,除折二靖康元宝篆隶对品稍多外,其它都是极为罕见的,有的仅存孤品。靖康钱伪品也多,有旧钱翻成,其它杜撰,生造及伪铸的靖康伪钱总数已远远超过真品。如:楷书靖康元宝全为假钱,隶书靖康元宝质为白铜,表面尚有锉磨,多属早期制造的伪品。靖康钱的版别虽多,但其书体不论是篆、隶、真、行,均为钦宗手笔。
南宋货币主要品名与特征:
南宋钱比北宋钱品种少,宋钱的多书体及对钱形式到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复归于同一,开始代之以一种纪年和纪地钱文的钱币形式。这种钱文形式与多书体的“对制”比较起来,在饯制上显然更为完备了。南宋钱币的一个特点是流通中的铜钱数量减少,并且主要流通的是折二钱。纸币已广泛使用。
宋高宗铸有建炎、绍兴两种年号钱。建炎有元宝、通宝、重宝。建炎元宝铸量极少,面文为篆、隶、真三体对钱。小平直径2.4厘米,重3.5克。不多见。通宝为折二很多,直径2.8厘米,重5.6—5.8克。版别复杂,“建”字上加一点的称点建,“宝”字内省笔的称省宝,因多为薄劣品,可能为私铸,背“川”字的多数都精美,面文也类似瘦金体,也有省“川”字的,但都为四川所铸。尤其建炎重宝折三钱,直径3厘米,重9.3克,成为南宋以后各钱形制轻重的楷模。今已不多见。绍兴钱无重宝,为篆真对钱,有小平、折二、折三及铁钱,铸量多于建炎。小平钱罕见。
宋孝宗时有隆兴、乾道、纯熙、淳熙四种年号钱。隆兴、乾道无小平钱。均为折二型:又有异书乾道元宝的铁钱,背安、裕、广等,都为少见品,而隆兴的折二钱也少见。纯熙钱只有同安监铸有少量铁钱。
淳熙元宝,通宝:在淳熙七年前铸有小平,折二篆真书对钱。七年后改为纪年钱,钱背上添加纪年数字,如:背“元”字即为元年所铸。又有折三铁钱。通宝只有折三钱,铁钱,背上有星月或纪监名。如;背“汉二”即为湖北汉阳监二年所铸的钱。因此漏铸纪年背文的铜钱相对少见。
宋光宗绍熙元宝,通宝:为小平钱,折二、折三及铁钱,还有一种折五型大钱,铸量极少。
宋宁宗是南宋朝中铁钱钱文最多的,共铸有庆元、嘉泰、开禧、嘉定四种年号钱及圣宋重宝铁钱。
庆元通宝,元宝有小平,折二、折三及铁钱。还有一种五十料大钱,以前曾收录在《古泉汇》、《历代古钱图说》中,并被人们所赞赏,然而这种钱文字呆滞,实则为后人所杜撰的。庆元通宝背“永”字为瘦金体的大钱存世罕见。
开禧通宝有小平,折二及铁钱。元宝为折三,背有纪年的大钱,折十型背“利”大钱,流传世上仅存二枚。
嘉定钱,铜品有通宝,元宝。铁钱钱文非常多有通宝、元宝、重宝、之宝、全宝、水宝、兴宝、安宝、新宝、洪宝、万宝、正宝、真宝、崇宝、泉宝、至宝、珍宝、隆宝、封宝等。嘉定通宝铜品有小平、折二钱,背纪年均到十四为止。嘉定元宝只有小平和当十大铜钱,当十大钱曾有铁钱伪品,是用铜钱翻铸而成的。嘉定大铁钱均为四川所铸,铸工稍逊。
宋理宗是南宋朝中铸钱最多,品种最多的一朝,共铸有宝庆、圣宋、大宋、绍定、端乎、嘉熙、淳祐、皇宋、开庆、景定十种钱币。其中宝庆元宝和圣宋重宝仅见铁钱。
大宋通宝只有当拾的大铜钱,极为罕见。元宝有小平、折二及小平、折二、折三铁钱。
端平有通宝、元宝、重宝三种,元宝为小平钱,背纪年只有“元”字,出现别的纪年就为伪品了。大铁钱很多一直到折十二,通宝为折三,折五大钱,纪年也只有“元”字,铸量很少。楷书钱自成一体。
嘉熙通宝,重宝:通宝背“元”字在穿上的少见。重宝只有折三一种,文字亦很精美。
淳韦占在四川铸当百铜铁钱,钱文为楷书,有大中小三等。篆文的当百大钱有大小多种,基本上是伪品。
南宋钱纪年基本上都在背穿上。
此外,南宋还铸行过一种巨额的临安府钱牌,有上圆下方,上方下圆,长方形的三种,牌面有“临安府行用”的字样,牌背有“准贰佰文省”、“准叁佰文省”、“准伍佰文省”铜牌。小面额为铅牌有“准壹拾文省”、“准肆拾文省”等,传世为罕见品。伪品的数量超过真品。
宋代珍稀品:
宋时期有几种存世极为罕见的钱。
1.应运元宝:北宋淳化五年(994)四川李顺起义铸。
2.应感通宝铜铁钱:钱文右旋读。也为李顺所铸。
3.太平通宝:南宋建炎(1127—1130)年间李婆备起义军所铸。面文对读,折二钱。
4.招纳信宝:南宋绍兴(1131—1162)年间用以招抚用的,钱文旋读,背文有“使”字和押文。
综上所述,两宋钱币名称多种多样,形制也有数种,为了使人们能一目了然,简单归结为:宋钱重宝钱有,庆历、至和、元符、崇宁、政和、靖康及建炎、嘉定、圣宋(铁)。
无通宝钱的有:淳化、至道、咸平、景德、天圣、明道、景祐、皇宋、景定、咸淳。
无元宝钱的有:太平、天禧、皇宋、元丰、元祐、元符、大观、重和、嘉熙、开庆。
普通宋钱无人造伪,而康定,至和重宝背坊、虢,圣宋通宝,靖康等品种的伪钱较多。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一宋朝交子:
随着宋朝商业贸易的发展,铜铁钱的使用,已不能应付局面,出现了纸币。西周所使用的“里布”(布上印币名,长二尺,广二寸,写上年月,地址和钱数,发行人在这三处都加盖印书)。春秋战国时期的“牛皮币”(由买方用牛皮一张,上书买方姓名或符号作为交易媒介,可转让)。汉时的白鹿皮币。唐朝的飞钱(汇票性质)等等,这都只能说是略具纸币的雏形。纸币的真正出现是在宋朝,也就是北宋的交子,南宋的会子。“交子”为当时的俗语,方言,是对票证,证券之类的一种称谓。交子的产生,同铁钱的使用有很大的关系。因四川专用铁钱,所以纸币首创于四川。宋仁宗发行官交子,即中国的国家纸币是在公元1024年开始发行的,是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北宋交子又称四川交子,用铜版印刷,图案精美,三色套印,面额初有十贯、五贯,后改为一贯和五百文两种。交子以三年为一界发行。交子后来改名为“钱引”,也称“川引”。南宋是纸币广泛发展的时期,“会子”是南宋的最主要货币,面额,初以一贯为“一会”,后来又增发200文、300文、500文,也是三年为一界。两宋的纸币在当时发行量都很大,可惜至今没有发现实物。
(二)辽代货币的主要品种与特征
辽钱大部分是在辽圣宋以后所铸。辽钱铸造都很粗糙,钱背往往错范,文字也不规整,铸量不多,早期铜钱尤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