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金匮直万:上部圆形有“国宝金匮”四字。下部为方形有“直万”二字,直书于两竖纹之间,因折值太高而未正式流通,所以存世仅二枚。
由于王莽时期货币形状奇特,文字秀美,钱币爱好者都喜爱王莽时期各种形状的钱作为玩赏品收藏,所以古泉商为投入所好,仿制了大量的珍稀品,以致王莽钱币伪品大大超过了真品的数量,这也是世界罕见的。尤以金错刀伪品极多,“一刀”二字,用黄金错填的伪品不多,主要是用金粉描成一刀二字的伪品及各种新铸的莽钱伪品。清末民初,用真钱翻铸,采用失蜡铸造法制成,其文字、形状均以真品相仿,惟笔划锋芒处已变得圆浑,又内部未经氧化,重量稍大于真品。伪品中不乏有水平较高的,需要我们认真的鉴别,光靠书本及拓片是无法解决的。拓片只是把其形状与大小拓下来,对于我们鉴别此钱的真伪有很重要的参考依据。但不是绝对的依据。“拓”,就是把一枚钱放好,铺上宣纸用扑子沾墨把它原样子取下来,这种方法保留了许多珍贵的资料,解决了许多以前解决不了的难题,也使我们后人看到许多存世孤品,大开了眼界。
(四)汉代特殊的品类
1.中国最早的铁钱
在汉代出现了我国最早的铁钱,不管过去观点持西汉末公孙述在四川称帝时所铸铁五铢,还是现在观点中国铁钱早在西汉时就有了,均为汉朝就已有了铁钱,因而可以断定铁钱的出现是在汉代。现在流传在世的四铢半两钱中,颜色暗红的,就是杂铝铁合铸。且在近几年的,考古发掘中,从西汉墓中也出土了较多的铁钱,面文为篆书,方孔无郭或有郭二种。重量也与汉文帝时流通的四铢半两钱相近。
2.皮币和白金币
汉代还有一种货币虽然为时很短暂,然而在我国币制史上却是一种比较重要的事,就是武帝时实行的皮币和白金币。
皮币:是用宫苑的白鹿皮作为币材,每块一方尺,周缘饰以彩绩,值四十万钱。但它仅被用于王侯、宗室的朝觐,聘享。
白金币:是银与锡合金制造的铸币,分三种,①为圆形龙币,叫做白选(撰),重八两,值三干钱。②为方形马币,重六两,值五百钱。③为椭形龟币,重四两,值三百钱。
(五)由形文各异到隋五铢的统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货币如同它的政权纷乱,未统一一样,没有统一的货币,各国行使的货币也不一样,总的来说这时期的货币种类不多,流传在世的也不甚多。这时虽然是中国货币制度衰落混乱的时期,但也是币值从纪重钱到年号钱的过渡时期,钱文书体也从篆书演变到隶、楷书的时期。
三国货币主要品名与特征:
1.魏:实行五铢钱,直径2.5厘米;重3.43.5克。“五”字交笔弯曲,“朱”字头圆折,外郭宽,头划肥。
2.蜀:有直百五铢,直百,蜀五铢,多有背文或纹饰,如“王”字,带钩,三星等。或模铸,或镂刻,多阴文。
直百五铢:面文为“直百五铢”,直径2.8厘米,重9.5克,最轻的则不足3克。有的背面模铸阴文“为”字,钱背有“为”字,通称“犍为五铢”,是四川犍为所铸。
直百:钱为“直百”横读,直径2厘米以内,重约2克,轻小的不足0.5克。是较为少见的品种。
蜀五铢;面有内外郭,体形小,字划肥,直径2.1厘米,重2.5克,铜色发暗。
3.吴:有大泉五百,大泉当千等。
大泉五百:钱文顺读,面背有内外郭,一般直径2.9厘米,重7克。少见品。
大泉当千:钱文旋读,面背有内外郭,一般直径3.8厘米,重14.5克,小的直径2.5厘米,重3.5克。少见品。
东吴还铸有大泉二千、大泉五千,但至今未见出土品,大泉五千世上仅二品。
三国钱的特点是一少二杂。
两晋货币主要品名与特征:
两晋,流通中主要沿用汉、魏的五铢钱,后又用孙吴钱币,此外,两晋时期还存在着地方政权铸行的钱币。
汉兴:公元338年,成蜀在汉兴年间所铸,形制沿用五铢钱,面文为“汉兴”,有横读,直读二种,篆书横汉兴,隶书直汉兴,横书者极为少见。直径1.67厘米,重约1克多。这是我国最早的年号钱。
大夏真兴:我国西北部夏赫连勃勃真兴年间(419—475年)所铸,钱文隶书“大夏真兴”,面重郭,存世极罕,开创了国号,年号同铸于币文的先例。
凉造新泉:为西晋末年割据凉州的张轨建国前凉所铸。面为“凉造新泉”,直径1.8厘米,重1.5克,类似西汉小五铢,很薄,极为罕见。
丰货:后赵占据北方时所铸,面文篆书“丰货”,重约3克,字有大小二种,大字者面无内郭,此钱很少见。
定平一百:钱文“安平一百”顺读,直径12.5厘米,仅重0.7克,很薄少。
太平百金:面为“太平百金”、“太”有作“大”者,“钱”有作“金”者,钱文顺读。钱形薄小,一般直径2.5厘米,重3.25克。背有水波纹,有传形的,少见品。
沈郎五铢:东晋末沈充所铸,铜色发白,仅重1克,极薄小,犹如榆荚,只称“朱”,不称“铢”,钱文作“五朱”,少数或作“五金”。
南北朝货币主要品名与特征:
1.南朝
南朝宋、齐、梁、陈都铸钱,名目繁多,币制紊乱。
刘宋铸“孝建四铢”,面文“孝建”,背文为“四铢”,后有的省四铢,有的省孝建,一般重约2克,钱文为薤叶书,版别很多,面背穿上下各一星的,传形的,合背的,都为少见品。
梁“五铢”肉好周郭,钱的面,背皆有外郭和内郭,重3克多。没有外郭的五铢为“公式女线”,重2.5克。还有二柱五铢,重2克,正面穿上下有二星纹,较一般的五铢少见。四柱五铢,重3克,一当二十,背面二星多在左右,在穿上下的更少。还有三柱五铢,鲜为人知,清末时才发现二枚,形制与上品同,正面穿上下二星,背穿左一星连郭。背四出纹的铁五铢,是我国货币史上政府第一次大量铸造铁钱,所以这时期流传下来的较多。
陈铸“太货六铢”,重约4克,面背肉好,周郭齐整,篆文“太货六铢”清晰,犹以“六”字特殊,如似人叉腰之状。重如其文,是六朝中最为精美的钱。存世不多,而“金”旁作四豆点的更少。
2.北朝
太和五铢:钱文篆隶间直读,“太”字蚕头燕尾,“和”字篆笔错变。直径2.4厘米,重3.8克。背郭无文,为北魏最早的年号钱。罕见。有伪品,真品铜深红,质地细腻,表面找不到砂眼气孔。有伪品,真品铜深红,质地细腻,表面找不到砂眼气孔。伪品,铜色淡质地粗,多数作成熟坑。
水平五铢:面文“五铢”,直径2.4厘米,重3.6克,“五”字交股作直笔,“铢”字细长。内郭较阔,背无文。罕见。
永安五铢:直径2.3厘米,重3.4克。“五”字交股作直笔,边较阔。有雍州青赤,梁州生厚,紧钱,吉钱、天柱、赤牵等名目。吉钱可能指背穿上“土”字的永安五铢,“土”与方穿相连而成“吉”字,面五铢二字较短阔,存世稀少。天柱可能指面肉右下方一星纹的永安五铢,因正面向上,可称为天,星纹称为柱。传世极少。还有背文四出的东魏五铢较少见。
常平五铢:钱文篆书“常平五铢”直读,直径2.4厘米,重4.2克,背郭无文。在北朝钱中属制作精美的。
大统五铢:钱文“五铢”,直径2.3厘米,重3.4克、铜色黄白,右边穿孔处有一划,铸工较粗糙。
布泉:北周所铸,直径2.5厘米,重4.3克,钱为玉筋篆“布泉”,横读,背郭无文。“泉”字中竖不断,有别于王莽时的布泉。此钱外郭隆起整齐,与五铢并行。
五行大布:大小轻重不一,一般直径2.7厘米,重3克,小的仅重2.1克。钱文玉筋篆“五行大布”,直读,背郭无文。合背的较为珍贵。
永通万国:钱文篆书,直读,背郭无文,面背肉好周郭,铜色青白。也有大小不等的问题。一般直径3厘米,重6.1克。阔边及合背的比较少见。
五行大布、水通万国及布泉的关系是,五行大布一枚当布泉十枚,永通万国一枚当五行大布十枚。
隋五铢:
面文“五铢”,一般重3克,直径2.5厘米。五铢字狭缘宽,“五”字左旁多一竖成Ⅸ,比较容易识别。背面肉好,皆有周郭。还有一种白铜隋五铢,“五”字相交处多呈圆折,制作精工,称为白钱五铢。
八、唐五代时期的货币及其特征
(一)通宝钱制开先河,内方外圆为楷模
唐高祖铸行“开元通宝”钱,再次确定形状为外圆内方,肉好皆有周郭,钱的大小为直径2.4厘米,重3.9—4.2克,结束以重量为钱币名称,改称通宝、元宝、重宝,从此中国钱币进入通宝制阶段。它的文字,重量、形制成为后世铸钱的楷模。
1.唐代主要货币品名与特征
开元通宝:面文为“开元通宝”,读法为旋读,钱文为欧阳洵所书,含八分篆隶体,极为工整,面背刻铸各种标记,如:星、月、星月、双月、莲纹等,这些标记的形状和所处的部位也有多种。“元”字的书法也有双挑、左挑、右挑等,还有仅重2克的小开元钱及当十的大开元钱。一般早期开元特点是文字深,多与外轮不连,也称隔轮,“开”字第一笔特别短的称短笔,背多为光背,背郭清晰规矩。还有部分是白铜铸成,轮廓深峻,精美异常,即当时所称的青钱。“元”字右挑,双挑及不挑的流世众多的开元钱中比较少见。
中期开元背多有星月及各种花纹。关于月纹的来源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初铸开元钱时唐文德皇后在蜡样上掐的甲痕。也有说是太穆皇后及杨贵妃的甲痕,造成人们的好奇感。这些纹饰大部分应是各炉记的标记,以作验检质量的凭证。开元钱月纹位置不定,形态各异,此外还有孕月、双月、星月、云纹、波纹、三月、四月、四星等不同标记,尤其后几种标记的为少见品。
晚期开元钱,外郭较阔,粗糙,大小不一,文字字口内多流通,笔划常与外轮相连,背郭平夷,偏斜不正者较多。
开元通宝在唐代先后铸行二百多年,不仅铸时长,铸量大,而且铸地分散,各炉所铸钱面目不尽相同,所以它的版别也特别复杂,估计约有数百种之多。
会昌开元:面文为“开元通宝”,背有铸地,钱径及重量比唐开元小,轻,直径2.3厘米,重3.4—3.5克。背文共有二十三处,即昌(扬州),京(京师)、洛(洛阳)、益(益州)、蓝(蓝田)、襄(襄州)、荆(江陵府)、越(越州)、宣(宣州)、洪(洪州)、谭(谭州)、兖(兖州)、润(润州)、鄂(鄂州)、平(平州)、梓(梓州)、兴(兴元府)、梁(梁州)、广(广州)、福(福州)、桂(桂阳)、永、丹(丹州)。这些背文地名遍及全国各地,说明这种钱铸造数量很多,流通范围很广。其中“永”字罕见,次为“福”、“丹”、“桂”、“平”。“福”字一般在穿上,穿下及穿右的更少。“京”反书也较少。这些地名在穿孔上下左右不一,很不规则,制作不精。开元钱不是年号钱。
乾封泉宝:是年号钱,钱文旋读,直径2.5厘米,重3.3—3.5克。制作较精。后来五代十国时的楚国也曾铸过乾封泉宝,但为铁钱。因铸期不长,唐乾封泉宝传世较少。近年,有人复制了大量伪品,其特征是体型较小,“宝”字首部断笔,伪造逼真。
乾元重宝;年号钱,为重宝钱开端。直径2.8厘米,重7—10克左右。又有一种背的外郭为重轮的,称为“重轮乾元钱”,或称“重棱钱”。直径3.5厘米,重22克左右。后因盗铸,重量参差不齐,最轻者不足4克。传世中厚重的较少,背上有十字的极为珍贵,应是初铸时标明币值的当十钱。钱背星纹的少见,背有云雀花纹的也非常少见,且多在四川发现。我国的正用钱采用花纹图案的不多,以前仅有太平百钱,背水波纹,唐钱背云雀纹含吉祥之义。还有一种乾元重宝小平钱,背有“洪”字,应是唐会昌五年(845年)后江西所铸,存世极少。五代十国的燕国也铸乾元重宝,背有“百”字。
2.唐朝的稀见品
有大历元宝,建中通宝,咸通玄宝,制作均不精,近年考古发掘证明它们的铸地及主要行用地在新疆库车或其附近的地区。大历元宝直径2.3厘米,重3克,偶尔能见大型的精美品,建中通宝则多为薄劣轻小品,直径2.1厘米,重1.82克。
3.史思明钱币
唐中期安史之乱,史思明在洛阳铸“得壹”、“顺天”钱,皆为大钱。得壹元宝直径3.6厘米,重15.3克,较为厚重。得壹很少,有“顺天易得,得壹难求”之说。得壹钱的伪品极多,一般取真钱翻铸而成,从拓片上很难辨别出真假来。得壹钱背有月纹,云纹,背四月及云纹的更少,顺天元宝:直径3.2—3.6厘米,重12.4—18克。背有月纹及星月纹,光背的反而少见。
(二)政权分立,币制不一的五代十国货币
五代十国时期的货币,因政权的分裂,币制再度分裂,货币流通也很紊乱。这时的特点是由于铜的缺少,各政权都很少铸造铜钱,铁、铅钱流通广。虽然地处北方的后晋、后汉、后周、后梁、后唐都曾一再申令禁止铅、铁钱流通,但在十国范围,曾先后铸铁,铅钱,作为正式通货,与铜钱并行。
北方地区主要货币的品名与特征
五代中的后汉、后周、后晋铸币相比较而言多一些,后梁、后唐铸币很少。
后梁铸“开平元宝”及通宝,传世仅见各一品,真伪迄今未定,开平通宝有红绿锈,元宝熟坑无锈。
后唐铸天成元宝,小平钱,铸额很少,形制模仿开元,但大型厚重,精美也不够,传世绝少。
后晋的天福元宝,因公私杂铸,所以流传在世的版别复杂,一般直径2.2厘米,重3克,面目雷同者少,大多文字拙劣,形制薄小。有一种“福”字特别大,“元”字左挑,“天”字末笔拖长的大型铜钱,制作还是比较精美的,为官铸,比较少见。此种钱虽然存世不多,但收藏价值较后唐的天成元宝相差甚远。
后汉铸汉元通宝:直径2—2.4厘米,重1.5—3.3克,面背常有星月纹,背穿上孕星的少见。
后周铸周元通宝:是五代钱中最为规范的一种。钱文直读,阔郭,直径2.4—2.5厘米,重3.5—4.1克,后人认为周元通宝钱取佛寺铜像铸成,遂盛传此钱可治虐疾,难产等症。钱背上有月纹或星月纹,形制也好,数量多,流通也广,为五代钱币之冠。周元钱仿造钱很多,在钱背上增添佛像,龙凤、生肖等图案的也很多。
南方地区主要货币品名与特征:
十国所占地区较广,经济条件也比北方好,各国铸币也多,其中以南唐的币制较稳定,两蜀勉强自保,楚利用恶钱充实国力,闽殷和南汉的货币最乱,燕则乱铸杂币掠夺财物,吴越、北汉、南平均未有实物留下来。十国钱币中属梁开平钱最稀贵。
1.南唐:有唐国通宝,大唐通宝,开元通宝,大齐通宝,保大元宝,永通泉货当十。
唐国通宝:直径2.3厘米,重3.5克,为篆、隶两种书体的“对钱”,有当十,当二。当十钱篆文,重12克,当二钱初铸应是大字篆隶对钱,背上或有巨星,稍后为宽缘小字,篆楷对钱。大字异书,省笔唐,篆书的稀少,楷书略少,背穿上有大星的更少。
大唐通宝:阔缘大型的极少。
开元通宝:阔外郭,篆隶两种书体的对钱,开创对钱之始。中型的类似折三型的,存世极少。
大齐通宝,保大元宝,永通泉货存世仅几品。大齐通宝钱上有四小孔,俗称“四眼大齐”。伪钱很多,一般是拿太平通宝改范铸成的。
2.楚国:铸钱多为铁、铅、锡质,也有少量大铜钱。
天策府宝是黄巢起义时,木匠出身的马殷受梁楚王之封,开天策府,加封为大将军,于乾化元年所铸的,既属于开府庆典所铸,又是一种通货。也可称为古代的纪念币。此钱一直被历代钱币学者所器重,名誉极高。流世很少,伪造多,一般多取真钱翻铸,表面粗糙,有的在钱背上添上“楚”,或“殷”字等,反而使钱币更增添了伪性。
乾封泉宝为铁钱,有大小多型。一般直径3.8—3.9厘米,重18—20克。背文有“天”、“天府”、“策”、“天策”、“策府”等。铜品大钱,背“天”、“天府”等字,极为罕见。
3.闽:铸开元通宝,天德重宝,永隆通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