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抗阿米巴肝脓肿 每1、2日,每日2~3次,每次服05g,以后每日05g,连用2~3周。
(4)治疗结缔组织病 对盘形红斑狼疮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开始剂量1日1~2次,每次025g,经2~3周后,如症状得到控制,改为1日2~3次,每次量不宜超过025g,长期维持。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用皮质激素治疗症状缓解后,可加用氯喹以减少皮质激素用量。
【注意】
(1)服药后可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反应;还可出现皮肤瘙痒、紫癜、脱毛、毛发变白,湿疹和剥脱性皮炎、牛皮癣;头重、头痛、头昏、耳鸣、眩晕、倦怠、睡眠障碍、精神错乱、视野缩小、角膜及视网膜变性等。
(2)有时可见白细胞减少,如减至4000以下应停药。
(3)本品无收缩子宫作用,但可能使胎儿耳聋、脑积水、四肢缺陷,故孕妇忌用。
(4)对少数病人,可引起心律失常,严重者可致阿~斯综合征,值得重视,若不及时抢救,可能导致死亡。
(5)长期使用,可产生抗药性(多见于恶性疟)。如用量不足,恶性疟常在2~4周内复燃,且易引起抗药性。
(6)本品对角膜和视网膜有损害,因此长期服用本品治疗以前,应先作眼部详细检查,排除原有病变,60岁以上患者宜勤检查,以防视力功能损害。长期维持剂量每日以025g或其以下为宜,疗程不超过1年。
【药物相互作用】
(1)与伯氨喹合用时,部分患者可产生严重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如改为序贯服用,效不减而不良反应降低。
(2)与氯丙嗪等对肝有损伤的药物合用可加重肝脏负担;与保泰松合用,易引起过敏性皮炎;与氯化铵合用可加速排泄而降低血中浓度;须注意。
【制剂】片剂:每片含磷酸氯喹0075g;025g。注射液:每支129mg(盐基80mg)(2mL);250mg(盐基155mg)(2mL)。
复方磷酸氯喹片(复方止疟片)每片含磷酸氯喹110mg(盐基66mg)和磷酸伯氨喹88mg(盐基5mg)。1日1次,每次口服6片,连服3日。
【贮法】避光、密闭保存。
磷酸伯氨喹
【药物名称】磷酸伯氨喹PrimaquineDiphosphate[基]【药物别名】伯氨喹啉Avion
【分子式成分】化学名:N4-(6-甲氧基-8-喹啉基)-1-戊二胺二磷酸盐。分子式:C15H21N3O·H3PO4。分子量:45534。
【制剂规格】片剂:132mg(相当于伯氯喹75mg)。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橙红色。
【药理毒理】本品是8氨基喹啉类,对间日疟原虫红细胞外期及各型疟原虫配子体,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为阻止复发及中断传播的有效药物。
本品可杀灭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和卵形疟组织期的虫株,尤以间日疟为著,也可杀灭各种疟原虫的配子体,对恶性疟的作用尤强,使之不能在蚊体内发育,以阻断传播。本品对红内期虫体的作用很弱。伯氨喹的抗疟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干扰DNA的合成有关,将疟原虫红外期虫体与组织细胞一起置伯氨喹溶液中培养8小时,电镜观察可见,伯氨喹可使疟原虫线粒体形态发生改变,表现为线粒体肿胀,并出现胞浆空泡。该药能抑制线粒体的氧化作用,使疟原虫摄氧量显著减少。伯氨喹在体内经过代谢,转变为具有较强氧化性能的喹啉醌衍生物,能将红细胞内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转变为氧化型谷胱甘肽(GSSH),当后者还原时,需要消耗还原型辅酶Ⅱ(NADPH)。由于疟原虫红外期在肝实质细胞内发育本已消耗辅酶Ⅱ(NADP),而伯氨喹的作用又干扰辅酶Ⅱ的还原过程,使辅酶Ⅱ减少,严重地破坏疟原虫的糖代谢及氧化过程。
【药动学】口服后在肠内吸收快而完全,生物利用度约96%,口服45mg(基质),在1小时内血浆中浓度达峰值,约250mg/L。主要分布在肝组织内,其次为肺、脑和心等组织。T1/2为58小时(37~74小时),大部分在体内代谢,仅1%由尿中排出,一般于24小时内完成。因血中浓度维持不久,故需反复多次服药才能收效。
【适应证】防治间日疟、三日疟的复发和传播,以及防止恶性疟的传播。
【不良反应】易发生疲劳、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药热。
(1)本品毒性反应较其他抗疟药为高。当每日用量超过30mg(基质)时,易发生疲倦、头晕、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少数人可出现药物热,粒细胞缺乏等,停药后即可恢复。
(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服用本品可发生急性溶血型贫血,这种溶血反映仅限于衰老的红细胞,并能自行停止发展,一般不严重。一旦发生应停药,作适当的对症治疗。
当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时,会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过多症,出现紫绀、胸闷等症状,应用亚甲蓝1~2mg/kg作静脉注射,能迅速改善症状。
【相互作用】(1)本品作用于间日疟原虫的红外期,与作用于红内期的氯喹合用,可根治间日疟。
(2)米帕林(阿的平)及氯胍可抑制伯氨喹的代谢,故伯氨喹与此二药同用后,其血药浓度大大提高,维持时间也延长,毒性增加,但疗效未见增加。
(3)不宜与其它具有溶血作用和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的药物合用。
【用法用量】口服:264mg/日,顿服,连服14日;或396mg/日,连服8日;或528mg/日,连服4日。服此药前3日,先服氯喹;或在第一、二日同服乙胺嘧啶。
小儿常用量:口服,按氨喹计,根治间日疟每日按体重039mg/kg,连服14日。用于杀灭恶性疟配子体时,剂量相同,连服3日。
【注意事项】妊娠C类。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肝、肾、血液系统疾患及糖尿病患者慎用。对少数红细胞中缺少葡糖-6-磷酸脱氢酶的患者,可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应立即停药,并静滴5%葡萄糖盐水;严重者需输血。如发生变性血红蛋白血症,可静注亚甲蓝,每次1~2mg/kg,以25%葡萄糖液稀释后静注。
硝硫氰胺
【药物名称】硝硫氰胺 Nithiocyanamine【药物别名】7505、硝二苯胺异硫氰
【性状】黄色结晶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苯、氯仿。熔点198℃~201℃。
【药理及应用】本品为近年合成的一种抗血吸虫病新药,对成虫有杀灭作用(可能由于虫体三羧循环代谢受到干扰,虫体缺乏能量供应,最后导致死亡),给药后第2日可见虫体全部“肝移”。对童虫的作用较对成虫为弱,较大剂量才能阻止其发育为成虫。临床上可用于各型血吸虫病。对急性血吸虫病患者,退热较快,有确实疗效。对慢性血吸虫病效果也好,6个月后阴转率约为80%~354%。对有并发症的病人也可应用。此外,对钩虫病、姜片虫病也有效。
【用法】微粉胶囊:口服量6~7mg/kg,总量不超过350mg,分3次服,每日1次。固体分散片剂:总剂量125~175mg,分3次服,3日内服完。治钩虫病:125mg,每次服时间隔2~4小时,1日内服完。
【注意】
(1)副作用主要有腹胀、腹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压痛、头痛、头晕、失眠、多梦、神经衰弱综合征、肌无力、共济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停药后可恢复)。
偶出现黄疸(可用一般利胆药及护肝药,多能较快恢复)。
(2)精神病人绝对禁用,有功能眩晕史者(如癔病、神经衰弱)列为相对禁忌。肝炎病人,氨基转移酶升高,大便多次孵化阴性者不宜用。孕妇、授乳妇女禁用。
【制剂】胶囊剂:每胶囊25mg;50mg。片剂:每片25mg。
吡喹酮〔典〕〔基〕
【药物别名】吡喹酮〔典〕〔基〕Praziquantel
【药物别名】环吡异喹酮、EMBAY-8440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味苦。在氯仿中易溶,在乙醇中溶解,在乙醚或水中不溶。熔点136℃~141℃。
【药理及应用】本品为一新型广谱抗寄生虫药。动物实验证明,对日本血吸虫病以及绦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肺吸虫病等均有效。低浓度的吡喹酮(5ng/mL)可刺激血吸虫使其活动加强,较高浓度(1μg/mL)时虫体即挛缩。本品对虫的糖代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影响虫对葡萄糖的摄入,促进虫体内糖原的分解,使糖原明显减少或消失。口服后约80%自消化道迅速吸收,达Cmax15~1小时。体内分布以肝、肾、脂肪组织含量最高。在体内转化和排泄较快,主要经肝代谢,t1/2约为1~15小时。
本品治疗血吸虫病的特点为:剂量小(约为现用一般药物剂量的1/10),疗程短(从现用药物的20日或10日缩短为1至2日)、副作用轻、有较高的近期疗效。血吸虫病患者经本品治疗后半年粪检虫卵转阴率为977%~994%。由于本品对尾蚴、毛蚴也有杀灭效力,故也用于预防血吸虫感染。也有以本品治疗脑囊虫病。
【用法】口服,治疗血吸虫病,一次10mg/kg,一日3次,急性血吸虫病,连服4日;慢性血吸虫病,连服2日。皮肤涂擦1%。浓度吡喹酮,12小时内对血吸虫尾蚴有可靠的防护作用。治脑囊虫病,每日20mg/kg,体重>60kg,以60kg计量,分3次服,9日为1疗程,总量180mg/kg,疗程间隔3~4个月。
【注意】
(1)在服首剂1小时后可出现头昏、头痛、乏力、腹痛、关节酸痛、腰酸、腹胀、恶心、腹泻、失眠、多汗、肌束震颤、早搏等,一般不需处理,于停药数小时至一二天内即消失。
(2)成年患者服药后大多心率减慢,儿童则多数心率增快。
(3)偶见心电图改变(房性或室性早搏、T波压低等),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中毒性肝炎等。并可诱发精神失常及消化道出血;脑疝、过敏反应(皮疹、哮喘)等亦有所见。严重心、肝、肾病患者及有精神病史者慎用。
【制剂】片剂:每片02g。缓释片:每片0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