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山区是五岭山脉西南段的一条支脉。这时林木十分丰富,四处山野,葱葱茏茏,属原始次生林带。但这大山里人烟稀少,方圆三四十里宽,难寻十来户人家,且居住点还是零零落落的。
在位于九峰山中段,有一处三山环抱…西北东三方都是高山的凹窝,约有十亩左右,地形开阔平坦,呈向南倾斜状,乍一看,像个撮箩。在“撮箩”边也即西山坡下,便有一条不宽的砾石溪沟从远山流来,溪沟里水虽不深。但清澈明净,若在晴日,光照其上。宛若一条白练自远山飘然而来,再飘然南去。这个凹窝,其名叫“桠湾窝”。夏华他们一伙儿知青便落住在了这里。
“桠湾窝”为何名日“桠湾窝”,不得而知。只听说,这里原来只有一个供进山狞猎的猎人们避风雨和歇宿的简陋窝栅。后来解放了。又集体化了,九峰公社便把九峰山区这一带林区圈划作一个林场,派了几个人住进山来看护,其中一个名叫石三爷。他现在负责看护的是“桠湾窝”和樟木坑这一带大约有方圆一二十里宽窄的山林。石三爷原本是个老猎户,一直是在这大山里生活的,现在已是六十几岁的老人了。他有生以来,就从未出过山,人忠厚,且为人善良重情义。但不知究里,他身边现在只有一个名叫蓉姑的孙女儿。蓉姑有着山里人特有的气质。一个大姑娘了,浑身上下却洋溢着男孩子般的豪爽淳朴气,心直口快。简直全元半点儿大姑娘的娇嗔忸怩之态。
看护山林,其实并非是防人偷伐林木。这一带地处偏远,远离交通枢纽,林木历来就没谁来砍伐过,一任自生自长,要看护的倒是森林火灾。据说是解放前有一年,由于没有人专门看护,一场天火,几乎洗劫了桠湾窝一带九峦十三冲的林木。现在这满山满冲的林木,还是后来才长成的。集体化以后,有了专门的守护员看护,虽说没有再发生大的火灾,但其间也还是发生几次小的,由于扑救及时,才没酿成大祸。
“文化大革命”中,夏华等十六个知青来到九峰山区插队落户,刚好公社需要给林场增添守林员,便一古脑儿索性把他们全派进了山来,交石三爷领班。
夏华他们进山后。石三爷便带着他们拆了桠湾窝的窝棚,再伐木取材,拍土筑墙,重新建了一溜儿几间比较宽大的茅草房。房子建起后,又带着他们垦荒开田。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这一来,桠湾窝便成了他们这一伙儿知青赖以生存的处所,过起了山民生活。他们为了将自己与土生土长的山民区别开来,便自我戏称“半拉子山民”。
三年时间,不长也不短,他们这伙儿“半拉子山民”经过岁月的过滤筛选,至如今,大半都走了,就只剩下了夏华、林建平和肖媛垦。谁料到,这个林建平和肖嫒嫒又要走了!
婷婷的突然到来,直叫建平和媛媛目瞪口呆。他俩这些天来的那种犹如超脱孽海苦渊的狂欢情绪一落千丈,心跌到了冰窟窿里。
堂屋里,婷婷与嫒媛坐在桌边的一条板凳上。婷婷把头埋在嫒媛的肩胛窝里抽泣着,嫒嫒一只手抚着婷婷的一头秀发,有话也不知怎么说,只是不住地叹气。建平蹲在门坎上,背着门外,向着屋里,双手捧着个脸,脸儿拉得很长。时不时斜一眼抽泣的婷婷,那样子不知是气恼还是怜悯。总言之,脸是黑黑的,很难看。蓉姑则倚在窗边,一会儿看着这个,一会儿又看看那个,也不说话。屋里沉沉闷闷的,似乎没有一点儿生气。
好一阵过去,建平蓦地立起身,冲婷婷吼了起来:
“你要来这,为何事先不来封信给我?”
婷婷只顾着哭,任凭建平吼叫,却答不上来。蓉姑见了,怜惜婷婷,便打起抱不平来,也冲着建平吼了起来:
“你凶个么个?婷婷没写信给你,你可写了信给她?你像个哥哥么?”
见蓉姑跟建平吵了起来,嫒嫒便连忙从中打圆场道:
“好了吧。你们俩别又干仗吧!我看还是静下来,大家商量一下怎么办。”
“这还能怎么办?她那城市户口已经吊销了,难道还能跟着我们回城复籍么?”建平气鼓鼓的,仍虎着铁青的脸。
“可你现在吼,现在骂。就能解决问题吗?”蓉姑也不甘示弱,继续冲建平发火。
夏华独个儿在这堂屋门外边的那间灶屋里忙忙乎乎的煮饭炒菜,这时便探出个头来,说:“嫒嫒说的对。大家还是静下心来,商量个妥贴万全的办法吧。反正来的已经来了,走的也必须走。”夏华说过几句。又冲了蓉姑呼道:“来,蓉姑,帮帮我的忙,煮罐饭大家先吃了再说。”
一听夏华呼唤,蓉姑“呃”的一声,转怒为欢,雀跃般的跑出堂屋,进灶屋帮夏华煮饭炒菜。
饭菜煮好了,端上桌面。建平、嫒嫒和婷婷哪有半点口胃,蓉姑好说歹说劝婷婷端起饭碗。然而,婷婷却一口也没扒进嘴,又放下了碗。
夏华也劝了一席话,见对谁也不凑效,便索性不说什么了。耷拉下脑袋,自顾自的狼吞虎咽起来。翻山越岭的,近半天的路程,正当吃饭的小伙子,不饿那才真叫怪事呢!
结果,一顿饭下来。除了夏华猛吃了好几碗之外。建平他们谁都没有吃多少,连蓉姑这个平日里爽朗得无忧无虑的姑娘,也似乎受到了他们的感染,吃不下饭了。饭后,蓉姑又帮着夏华撤下桌子,收拾了碗筷,在灶屋里洗涮完毕。这时候,已近傍晚,看着天色暗下来了,夏华便催促蓉姑回去樟木坑,并嘱她告知爷爷。说他夏华回山了,请爷爷放心,赶明儿再过去看爷爷。
晚上。建平和嫒嫒把回城的原由详详细细地告诉了夏华。嫒嫒的外公本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在“文革”的运动中,又戴上了一顶反动医学权威的帽子,备受摧残,前不久突然中风偏瘫,卧在床上。身边没人照料。医学院申请了上头有关部门批准,将其外孙女儿嫒嫒收回城,以利照料其生活。嫒嫒的外公虽然在“文革”中也遭冲击,但他毕竟是个享誉国内外的医学专家,凭着一手高明的医术,就连上头的头头们,也还得对他另眼相看,给他一些面子。这一回。他瘫痪了,上头不仅批准了将嫒嫒收回城,还有人出面为他周旋,疏通关节,把作为外孙女婿的林建平也一并收了回城,双双安置进医学院工作。
如今摆在大家面前伤脑筋的事,便是婷婷在这个时候来插队落户了。城里的户口刚刚吊销,“扫地出了门”,这没有特别的理由,没有特殊的关系,要想又马上回城复籍,是绝对办不到的了。况且,母亲重又身陷图圄,房屋也由上头收了去。那城里其实已没了个“家”,即使现在跟了建平和嫒嫒回去,就业、安居怎么办?总不能跟了建平俩一起去医学院吧?
大家说来说去,议来议去,至深夜了,还没拿出个万全的主意来。婷婷自从来到山中,听蓉姑告知媛嫒和建平将回城的事之后,至现在,情绪一直低落,一言不发。嫒嫒便说,还是婷婷你自己说说意见。拿个定夺吧。嫒嫒话一出口,建平和夏华便都盯着了婷婷。而婷婷虽然情绪低落。处于苦痛之中。至今一言不发,但听了大家的议论。心里也一直在想。正如建平他们说,自己这趟来,已经吊销了城市户口,“扫地出了门”,而且城里也没了个可以安身的地方。建平可以作为嫒嫒的上门女婿,住过嫒嫒外公的家,她能以什么身份也住进去呢?还有,嫒嫒的外公也处在极端的困境,自身也难保,日子自然不好过,即使老人家乐意接受她,她又能去么?去了,不就成了人家的累赘了么?这次有幸巧遇夏华,跟他一路来到这里,至今为止,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两天来的感觉告诉她,这夏华从外表上看,似乎冷峻无情。其实心地善良且正直。处事刚毅稳健,和他这个人在一起,踏踏实实的,有种安全和可信赖的感觉。她想来想去,看一眼建平和嫒嫒,又看一眼夏华,当此时,建平和嫒嫒,还有夏华,三双眼睛都盯住她了,她便抬起头来,同时用手绢擦了擦眼泪,咬了咬牙,轻声地说:
“你们走吧。我留下来跟夏华一起过。”
婷婷终于自己拿准了主意,这事就这么定了,大家也就松了一口气。其实,不这样,还能如何呢?不过,事情虽然就这么定了,建平还是反反复复地嘱托夏华,请他一定好好照顾婷婷,等什么时候一旦有了机会,就一定要把婷婷接回去。夏华也表了态,请建平和嫒媛放心。他一定会照顾好婷婷的。
谈妥了这件事,夏华也把自己这趟子回城怎样料理好母亲后事的事,简要地跟建平媛嫒他俩说了,建平和嫒媛自然又是一番唏嘘,说了些安慰夏华的话。
这一夜。大家坐在一起,一直谈到大约四更天,直到都感觉到疲倦了才散场,各自起身去安歇。婷婷这个夜里,便跟媛嫒睡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