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窍门
小军(化名)是某高中的高三学生,他每天都很苦恼。进入高三上学期以来,他就没有好好休息过。他总是拿着英语书背单词,花大量时间去记课文,但是总是记不住,考试成绩总是提不高。看着高考一天天在逼近,他非常焦虑。他心里很矛盾,为什么自己每天花这么多时间还是记不住东西呢,上了高三了是不是自己的记忆力下降了啊。他想问同学和老师,但是又怕同学笑话他,也怕老师不理解他。他经常一个人发呆,不断想着高考的事情,现在吃不好也睡不好了。他妈妈发现他最近也不爱说话了。
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等方式,在人们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贮和提取的过程。人们对于已感知、体验的事物,在头脑中都留下了一定的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还能恢复、再现,这就是记忆。
记忆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书写、运动、习惯等动作技能的发展,情绪或情感的表现,语言和思维的发展,都需要记忆。另外,人的能力的发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都是以记忆力为前提的。正如N.M.谢切诺夫所说:失去记忆的人仿佛永远处于新生儿的状态下,仿佛什么也学不会,什么也掌握不了的生物,他的行为只是由本能来决定的。
智慧点击
及时复习。根据遗忘规律,遗忘速度是先快后慢,所以对刚学过的知识,趁热打铁,及时复习巩固,强化记忆。
坚持背诵。常背诵一些诗歌、散文、外语单词等,有助于锻炼记忆力。马克思从少年时代开始,坚持不断地用一种自己不太熟悉的外语去背诵诗歌;列夫·托尔斯泰说:“背诵是记忆的体操。”所以也是采用背诵的方式锻炼记忆力。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死记硬背的知识,往往记得快,忘得也快。如果能把要记忆的知识弄懂了,理解了,记起来就容易了。
保持对识记材料的兴趣。人们对有兴趣的东西往往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习和记忆。如果对学习的材料、知识对象不感兴趣,索然无味,即使花更多时间,也很难记住。
选择最佳的时间记忆。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发现,人们在上午11~12点之间的学习效率最高,下午6~8点之间效率最低。但每个人因为生物节律和生活习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要想知道自己的最佳记忆时间,需在实践中去寻找。
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由于识记材料的位置效应,最前、最后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而中间的部分不易回忆,容易遗忘。因此对知识的中间部分要加强复习,复习时不要把类似材料安排在一起,而应文、理科交叉安排。
利用多种记忆手段。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运用分类记忆、图表记忆、缩短记忆及做笔记、卡片等记忆方法,增强记忆力。
注意脑健康和用脑卫生。人脑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记忆的好坏。常吃鸡蛋、豆制品、乳制品、动物的肝脏,保证脑的营养,有助于提高记忆力。而吸烟、饮酒会给记忆带来不良的影响,造成记忆衰退。另外,还要注意适当地休息,防止过度疲劳,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你有什么记忆的小窍门吗?看了上面的图,你认为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考试紧张怎么办黄某是一名高二年级的学生,明年6月就要参加高考了。面对高考,他的心情十分复杂,感觉就像一枚即将爆炸的定时炸弹,既害怕又担心,总是觉得自己会在高考中失败。为什么呢?因为黄某不论是在小学升初中的考试,还是初中升高中的考试,黄某都是紧张极了,没有很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每次大型考试总是大失水准,比如去年参加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黄某觉得平时复习考试时效果很好,而且成绩也很优秀,可是一进考场,尤其是遇到较难的题目和陌生的题型时,黄某的大脑就开始思前想后,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越是想使自己平静下来,越是感觉心跳加快,面部发烧,头胀耳鸣,口干冒汗,甚至中途多次上厕所。这么一折腾,连本来知道的题也答不出来了,那着急的劲儿就不用说了。可是一旦交了卷,离开考场,慢慢地冷静下来,考试中忘记的知识却又想起来了。为此,本来黄某应该考上重点高中,现在只上了一所普通高中,黄某的老师为他感到遗憾,同学也替他惋惜。
现在,又快要进入期末考试了,看到同学们信心百倍地投入学习时的情景,他更是感到压力大,生怕以往的悲剧再次发生,而且从现在起就越想越担心,越想越害怕,紧张极了。
心态是影响考试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考试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同学是平常努力不够、准备不足,考试时没有底气、心里发慌。有的同学是纯粹的心态问题,心里总有种莫名其妙的阴影,自信不够。虽然我们总说自信来自于平常的努力,但另一方面也需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告诉自己“你能行”,应该学习从小就开始给自己这样强烈的心理暗示。别老想着自己不行,一些题目并没有想像的那么难。不要在考试前就害怕,就想着要放弃。坚信自己能做到,只要你在平常充分复习、准备了你的学习资料,你就能顺利通过考试。
智慧点击
面临考试而感到的紧张从心理学上来说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那么,如何来认识及控制由考试所带来的紧张情绪呢?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客观地认识考试紧张。在考试之前感到适度的兴奋、紧张是一种正常的积极的反应。倘若在考试之前神情漠然,无所谓,对考试成绩是有不良影响的。因此,我认为你应该接受目前的情绪状态,不要为考试紧张而感到担忧,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以学习为中心,积极做好准备。有些考生并不是对考试本身紧张,而是对考试失败的后果感到担心,从而给自己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要摆脱这种困境,就要转换自己的思维角度,使自己从对不良后果的担忧中跳出来,将注意力集中在所复习的问题上,力求搞懂搞通。这样在有充分准备的状态下迎考,紧张水平会有所下降。
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学习效率。在复习时要有总体计划,合理的安排时间,使自己不至于处于被动的地位,而加重紧张的情绪。另外,功课复习虽十分繁忙,但休息时间一定要保证,这样才能维持较高的效率。按时入眠、起床,有规律的安排生活和学习是保持充沛精力的保证。
学会自我放松。倘若你感到过分紧张,可试行自我放松术。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选择自己最舒适的姿势,闭合双眼,平静呼吸。自我放松可消除紧张。
你在平常的考试中有紧张的现象吗?你有什么好的应对考试紧张的方法吗?和大家一起讨论,互相学习。
第一门考差了
刘杰(化名)是一名高中生,在班上的成绩属于中等水平。然而,这次期中考试他的成绩排名却在班上倒数第四名,说实在的,刘杰不应该考出如此差的成绩,而是因为考试中出了很大的情绪问题,事情是这样的:第一天上午考语文,刘杰先做完基础题,接着写作文。当刘杰快要写完时,刘杰突然看了一下题目的详细内容,结果发现看错了题,于是赶快把内容全部划掉,一看时间,还剩下17分钟。他心里一下子急躁起来,脑子嗡嗡作响,思维处于僵化状态,越着急越写不下去,最后没写几个字。后几场他再也没心思考了。刘杰真担心以后还会出现这种情况。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办呢?
一般来说,同学们在第一场考试之后大致会出现三种心理状态:
镇静型。即不论第一场考得好与不好,情绪都比较稳定。这类同学自控能力较强,能够及时总结经验,迎接以后几门考试。这种心理状态有利于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
骄傲型。即第一场考得较好便自以为是,沾沾自喜,认为以后几场考试不成问题。这种骄傲的心理状态,难免使他们对以后的几场考试掉以轻心,过高地估计自己,而在考试中一旦遇到困难,容易慌张,沉不住气。
灰心型。即第一场考得不好,便垂头丧气,无精打采,对以后几场考试丧失信心,更有甚者放弃了后几场考试。
智慧点击
以上三种心态中的第二种和第三种对自己正常水平的发挥极为不利,那么怎样使自己在以后几场考试中不受第一场考试情绪的影响呢?
简单分析一下第一场考试没考好的原因。如果是心情紧张,就应当积极调整,放松自己,卸下不必要的心理包袱;如果是准备不充分,就要抓紧时间复习下几门功课。总之,第一场没考好已成定局,后悔也没有用,重要的是把后几科考好。
出考场以后,不要急于找同学对答案,是对是错,当时难以定论,对答案反而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判断对错要放到全部考试结束以后,尤其是中考、高考更应如此。因此,考完一门就应该把它放到一边,注意力迅速转移到下几场考试中去。
与同学们在一起时,最好避开考试话题,谈些开心的事,忘掉考试中的不愉快。
要有迅速恢复和发挥自己正常水平的决心和信心,“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同时,可以回忆一下以往在考试中曾取得过的好成绩,要对自己充满信心。
需要说明一点:一般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正规的考试几乎都是从语文开始的。语文考试的好坏,对以后几场考试有一定影响,所以,要根据自己的水平正确估计。特别是在中考和高考中,谁都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如果平时的语文成绩是80分左右,那么这次考试的出错率不超过20%,就应当说是正常发挥了。不要因为一两道题没答出来或答错了,就认为自己考得不好而影响情绪。
总之,考试还在继续,迅速从第一场考试的失利中摆脱出来,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只有这样总成绩才能提高。
当你第一门考差了你是怎么调整心态的?综合大家的建议,把好的方法写在下面,然后在高考前提醒大家。
应对学习疲劳
周莎(化名),高三年级学生,班级学习委员。父亲为机关干部,母亲为某单位的领导。周莎从小酷爱学习,遵守纪律,聪明温顺,是老师心目中的尖子生,是父母疼爱的“掌上明珠”。但父母教师对她期望都太高,要求也太严。父母要求她考上好大学,每门功课的成绩都必须优异。由于父母和老师的过高期望和要求,周莎的心理压力很大,学习更加刻苦用功。但是自从上了高三,她就总是感觉头疼,学东西学不进去,记不了单词。有时拿起一本书,就觉得头昏脑胀,心里慌、不舒服。晚上睡觉老是睡不好,常常做梦梦见自己在做题,但是却什么也答不出来。白天没有一点精神,吃饭也没有胃口了。她不知道该怎么办,眼看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这是高三学生学习疲劳的综合体现。案例中的周莎由于压力太大,产生了学习疲劳。父母和老师对她期望太高,她自己给自己很大的压力。同时即将面对高考,她的压力就更大了。每天不断的学习,大脑已经“透支”。这样的学习方式和心态是错误的,这样发展下去,会导致神经衰弱,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都有害。作为高三的学生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学会应对学习疲劳,适当调节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心态。力争更科学的掌握、巩固知识,以正常的心态迎接高考的到来。
智慧点击
那么,应该如何预防与克服学习疲劳呢?
科学用脑,合理安排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脑是有严格分工的,大脑两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左半球与逻辑思维有关,具有高级的语言和认识、分析的优势,它的抽象思维、数学计算、语言逻辑以及形成概念的能力比较强。右半球对图形和空间的感觉比较好,并与音乐能力有密切关系,主管想像、色觉、音乐、幻想等活动。人在学习一种知识时,一部分脑细胞在工作,而其余的细胞处于休息状态。如果长时间地运用一侧大脑半球,就容易产生疲劳。因此学习时要注意文理内容的交叉,脑力与体力的交叉,使形象性的活动和抽象性活动穿插进行。
摸清生物节律,把握黄金时间
人在一天中,各种生理和心理功能随时间推移而作规律性的运动。上午7~10时,生物机能逐渐上升,10时左右精力充沛,此后逐渐下降;下午5时再度上升,到晚上9时又达高峰,11时后又急剧下降。因此,应把最难的学科学习(如数学)安排在上午9~11时左右和晚上8~10时左右;较难的学科学习(如语文、史地、理化等)安排在上午7~9时左右和晚上6~8时左右。然而人们最佳时间的出现也是有差异的,有的人习惯于夜深人静以后读书或工作,属于“猫头鹰”型;有的人习惯于早睡早起,利用清晨和上午的黄金时间,从事复杂的脑力劳动,属于“百灵鸟”型;有的人习惯于用各种零散的时间学习和工作,属于“麻雀”型。青少年朋友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善于掌握自己的最佳学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动员多种感知觉参与
培养学习兴趣。看书学习的时候,应该眼、耳、口、手、心一齐动用,做到认真看、注意听、开口念、动手写、用心记。每一种感知觉的参与,都在帮助学习者从不同的侧面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理解,它们彼此联系,结成一张接纳信息的系统网络。同时,多种感知觉的参与,还可以提高注意力,引发学习兴趣,延缓学习疲劳。
增加营养,劳逸结合
营养状况与人脑发育、智力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足够的营养可以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人脑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C、E和钙。青少年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适当吃些健脑益智的食物,如鸡蛋、鱼、鸭、动物脑、瘦肉、牡蛎、虾、海螺,以及豆制品、芝麻、花生、核桃仁、小米、玉米、栗子、杏仁、奶类和水果等。营养要补充得合理均衡,不可偏食挑食。
在紧张学习一段时间后,应适当休息。休息可分为三种方式:一是“静态休息”,也可称为“消极休息”,如睡眠和闭目养神。睡眠作为有机体的一种保护功能,不但可以消除学习一天后的疲劳,保证高级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而且也是青少年身心发育的必要条件。二是“动态休息”,也称“积极休息”,如散步、体操、打球、轻微的体力劳动等。欣赏音乐、练习书法、观看戏剧等都是很有效的消除疲劳的方法。三是交替休息,如把文理科穿插起来学习,脑力与体力活动交替进行,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互为补充等,这样大脑皮层的脑神经细胞不仅不会疲劳,而且还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消除学习疲劳的方法还有体育锻炼,利用背景音乐,创造优雅、整洁的学习环境等。总之,出现学习疲劳后,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矫治。
作为一个高三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系统地掌握知识?打“疲劳战”可取吗?在班上讨论一下:高三,怎样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