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投资或波段操作,广义来说,都是一种投资的形式,长期投资,是指投资者不是每日或经常买卖股票,而是买进股票后持有数月或数年后才卖出。长期投资看的是公司的价值和成长,主要是依据价值投资理念以基本面分析来决定是否买卖某家公司的股票。波段操作,是指投资者每天或每周都交易股票。甚至有人在股票每分钟的卖方要价和买方出价的小差价之间寻求利润。这些人每天进出股市好几十次,甚至上百次。而有些人每天进出股市好几次,可能是交易一种股票或几种股票,人们称这种人为即日交易者。另外一种人每日或几日进出股市交易股票,人们称这种人为数日交易者。以上提到的三种交易者,我们统称为波段投资者。
无论是在牛市还是熊市,长期投资经常是一些分析师嘴边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世界股神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便是坚持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这些关于长期投资的观念,让很多投资者无所适从,特别是在现阶段股市低迷的情况下,长期投资似乎成为那些被深度套牢的投资者继续留在市场中的最后一丝希望。
不可否认,过度频繁的波段操作和买卖投资产品,无论是基金还是股票,都是中小投资者无法分享国内资本市场高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投资大师巴菲特也的确凭借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的理念,创造了股市投资收益神话。
但事实上,如果只看表面意思,不理解长期投资的本质,盲目的坚持所谓的长期投资,实际上也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多大的好处。如果不幸赶上像2008年金融危机一样的经济萧条,投资者更是会血本无归。
张先生2007年7月开始初步涉及股票投资。初入股市时,他就告诫自己要像投资大师巴菲特那样坚持长期投资。在开始的几个月中,长期投资的确让他尝到了价值投资的甜头。尽管刚开始的时候的确很难坚持,看着自己的投资收益减少,的确让人惴惴不安。但从7月到10月,沪市冲破6000点的时候,整个市场虽然有几次回调但总的趋势还是上扬的。
然而,市场往往让人始料未及。正当人们满怀信心地期待着股指借着举办奥运会的机会冲向8000点乃至10000点时,次贷危机这只蝴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扇动翅膀,它掀起的金融海啸影响了全世界,中国股市也不例外。股指从6000多点直泻而下,出现了一波深度回调。但面对回调的恐慌,长期投资的理念让张先生坚持了下来。一直到2008年1月,当沪市重返5500点时,张先生还是庆幸自己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是正确的。
尽管当时国内经济的整个形势已经趋于灰暗,CPI的连续上涨、存贷款利率的不断上调都给经济持续增长带来了挥之不去的阴霾。而世界经济方面,美国的次贷危机也已经逐步扩散加深,整个世界经济都笼罩在一片萧条的阴影中。但对价值投资理念的片面理解使张先生没有冷静地思考此时的经济大环境,一味地以为只要自己坚持长期投资就一定会获利不菲。但随后而来的沪深两市一泻千里让张先生深度套牢。
为什么被众多投资者分析师奉为金科玉律的长期投资在张先生这里就失效了呢?事实上,并不是长期投资的理念有错误,而是投资者自己没有很好地理解长期投资的本质,片面地认为长期投资就是无条件的无限期持有。
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首先要弄清楚一点就是,长期投资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也是许多投资者容易忽视的。那就是要在国际国内大环境向好的情况下继续持有,一旦经济大环境转向,就要考虑及时卖出。另外,坚持长期投资也要结合中国股市的基本情况进行。中国股市还是一个新兴市场,要走上成熟、受到全球金融的机构的认可,至少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是由中国经济本身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纵观宏观证券市场,中国股市目前的现状更适合波段操作,但要建立在价值投资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投资者的波段操作要建立在对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分析上,坚持选择那些价格低于企业内在价值的股票进行投资,这样的波段操作,盈利才更有保证。抛开上述任何一个方面去单纯追求长期投资,都很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失败的结果。
张先生的失败就是忽视了全球经济的形势以及中国股市的基本情况的事实,不切实际的幻想经济危机会马上好转,就盲目选择了等待。
长期投资与波段操作并不存在优劣之分。综观中国股市二十年,几多成败,有做波段获取丰厚利润的,也有做长期投资开心笑到最后的,最重要的是理清自己的投资思路,形成自己的操作风格。
还是那句老话:“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做股票,不论是做长期投资还是波段操作都应该结合股市、国内经济环境、自己的分析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风格,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才能在股市中获取合理的收益。
基本面分析要点:
1.长期投资或波段操作,都是一种投资的形式,长期投资指的是那些买进股票后长期持有的操作方式;波段操作指的是那些在股市中频繁进出,寻找最佳买卖点的操作方式。
2.从中国股市的发展状况来看更适合波段操作,但要以价值投资为基础,抛开任何一方单纯地追求长期投资或波段操作,都有可能给投资者带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