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土豆,胃里会产生大量盐酸,如果再吃柿子,柿子在胃酸的作用下会产生沉淀,既难以消化,又不易排出。
柑橘与螃蟹
柑橘的食物药性虽有偏温偏寒之别,但都有聚湿生痰的特性,而螃蟹性寒凉,若与柑橘同食,必致痰凝而气滞。特别是气管炎患者,更要忌二物共食。
柑橘与蛤
蛤类品种很多,常见的有沙蛤、文蛤等。蛤类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钙、镁、磷)、微量元素(铁、铜、碘)、维生素A、维生素Bl、维生素B2、烟酸等,还含有一些酶类。蛤属海产品,大多咸寒,其性与蟹类相似,柑橘为聚痰之物,所以皆不宜同食多食。
山楂与猪肝
山楂富含维生素C,猪肝中含铜、铁、锌等金属微量元素,维生素C遇金属离子,则加速氧化而被破坏,降低了营养价值。故食猪肝后,不宜食山楂。
李子与青鱼
青鱼肉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l、维生素B2、烟酸、矿物质钙、磷、铁等。其性味甘平,功能益气化湿,养胃醒脾。但李子酸温多汁,助湿生热,所以食青鱼后,不宜多食李子。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血热患者,更应忌食。
生菱与蜂蜜
生菱属于凉性,多食令人腹胀,蜂蜜性凉滑润。二者同食,易导致消化不良、腹胀、腹泻。
盐与红豆
红豆不仅是一种粮食,还有一定的药物作用,并有利尿消脚肿的功能。但是红豆制品只能做甜食,如果加上盐,其药物作用就会减半。
醋与海参
醋性酸温,海参味甘、咸,性温,二者在药性上并不相克。海参就其成分与结构而言,属于胶原蛋白,并由胶原纤维形成复杂的空间结构。当外界环境产生变化时(如遇酸或碱)就会影响蛋白质的两性分子,从而破坏其空间结构,蛋白质的性质随之改变。如果烹制海参时加醋,会使菜汤中的pH值下降,在接近胶原蛋白的等电点(pH值为4.6)时,蛋白质的空间构型即发生变化,蛋白质分子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凝集、紧缩。这时的海参吃起来口感、味道均差。
醋与牛奶
醋中含醋酸及多种有机酸。牛奶是一种胶体混合物,具有两性电解质性质,而且其本身就有一定的酸度(其pH值为6.7~6.9)。当酸度增加到等电点4.6以下时,则发生凝集和沉淀,不易被消化吸收。肠胃虚寒之人,更易引起消化不良或腹泻,古人就有“奶与酸物相反”的说法。所以,饮用牛奶或奶粉,不宜立即进食醋制食物。
醋与羊肉
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引述汪机(明代四大医学家之一)的话说:“羊肉同醋食伤人心。”只因羊肉温热动火,醋性甘温,与酒性相近,所以二物同食,容易生火动血。羊肉汤中不宜加醋,平素心脏功能不好及血液病患者更应注意。
醋与猪骨汤
猪骨是一种很好的滋补品,其中的蛋白质、脂类、矿物质含量很高,味道鲜美,对延缓衰老、延年益寿有特殊的功用。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导致人体骨髓老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骨内缺乏骨胶原等物质。为了延缓骨髓的老化,可以从食物中摄取骨胶原等物质,使骨髓产生血细胞的能力增强,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摄取骨胶原等物质的简易方法,就是充分利用骨头中的骨胶原等物质,骨胶原等物质是人体最容易吸收的。炖骨头时如果不加醋,逸出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均以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果在炖骨头汤时加醋,就会使猪骨中的无机物逸出,这样会影响人体对营养的吸收。
熬骨头汤的正确方法是:先把骨头砸碎,按1份骨头5份水的比例,用文火煮1~2小时,以便使骨髓液充分溶解,这样有助于延长蛋白质凝固的时间,使骨头中的鲜味物质充分渗到汤里,汤的味道更加鲜美。
醋与青菜
烹制青菜时,如果加入酸性佐料,会使其中的营养价值大大减少。因为青菜中的叶绿素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极不稳定,其分子中的镁离子会被酸中氧离子取代而生成一种暗淡无光的橄榄脱镁叶绿素,营养价值因而大大降低。因此,烹制绿色蔬菜时宜在中性条件下大火快炒,这样既可保持蔬菜的亮绿,又能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
醋与胡萝卜
胡萝卜含有的大量胡萝卜素,进入人体后会变成维生素A。维生素A可以维持眼睛和皮肤的健康,皮肤粗糙和患有夜盲症的人,往往缺乏维生素A。炒胡萝卜时不宜加醋,因为放了醋,胡萝卜素就完全被破坏了。
酱与鲤鱼
按照中医的说法,口疮多是由于心火或胃热引起的。酱性味甘咸,制作时必放辣椒、花椒、茴香等香料,此皆为辛热动火之物。另外,古有“鲤鱼至阴之物,阴极则阳复”的说法,《素问》中就提到:“鱼热中,多食之能发风热。”由于酱与鲤鱼皆能引发风热,所以鲤鱼与酱合食,易发口疮。
碱与粥
煮粥时放点碱,粥很快就会煮烂,但这样做会使粥里的维生素损失过多。如果经常在煮粥时放碱,人体就会缺乏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因为维生素都是喜酸怕碱的。缺乏维生素B1会引起消化不良、心跳乏力和脚气病,缺乏维生素B2会导致舌头发麻、烂嘴角、长口疮以及阴囊炎等,缺乏维生素C会出现牙龈肿胀、出血等。
碱与菜心
有人在炒菜心时喜欢放点碱,这样能使炒出来的菜心颜色鲜艳,但这种作法是不可取的。菜心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中以维生素C为主,而维生素C在碱性溶液中易因氧化作用而失效。因此,在炒菜心时不应放碱,应采取急炒的办法,这样才能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保持其本身应有的营养成分。
硫磺与馒头
蒸馒头用硫磺熏,虽然洁白好看,但对人体是有害的。因为硫磺会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遇水则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对胃肠有刺激作用,而且会破坏维生素B1,影响钙的吸收。工业用的硫磺含有砷,容易使人发生砷中毒。因此,不宜用硫磺熏蒸馒头。
蜂蜜与开水
现代医学表明,蜂蜜具有滋润、养颜、健身等多种功效。蜂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其中葡萄糖占30%~35%,果糖占40%,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K及胡萝卜素。蜂蜜中也含有大量的淀粉酶、脂肪酶、氧化酶等,这些维生素和酶参与人体许多重要的新陈代谢过程,同时,也与维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用沸水冲服蜂蜜,就会使蜂蜜的大部分营养成分被破坏,另外,还会改变蜂蜜甜美的味道,使其产生酸味。
生蜜与豆腐
豆腐味甘、咸,性寒,有小毒,能清热散血,下大肠浊气,生蜜甘凉滑利,二物同食,易致泄泻。同时,生蜜中含多种酶类,豆腐中又含多种矿物质、植物蛋白质及有机酸,二者混食易发生不利于人体的生化反应。故食豆腐后,不宜食生蜜,更不宜同食。
红糖与豆浆
红糖中的有机酸和豆浆中的蛋白质结合,会产生沉淀物,不利于身体吸收。白糖无此现象,可与豆浆同食。
红糖与竹笋
红糖甘温,竹笋甘寒,食物药性稍有抵触。竹笋蛋白中含有16~18种氨基酸,其中的赖氨酸在与糖共同加热的过程中,易形成赖氨酸糖基,这种物质对人体不利。
红糖与牛奶
红糖为粗制品,未经提纯,含非糖物质及有机酸(如草酸、苹果酸)较多,奶中的蛋白质遇到酸碱易发生凝聚并沉淀。如果在奶中加入红糖,当有机酸达一定浓度时,蛋白质即凝集、变性,营养价值大大降低,故牛奶中不宜放红糖。
糖与含铜食物
铜是人体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人体缺铜可引起铁代谢紊乱、贫血、缺氧、骨骼病变、发育迟缓等。锌、铜比值的增大,会干扰胆固醇的正常代谢,导致冠心病的发生。缺铜又可引起心肌细胞氧化代谢紊乱,造成各种各样的心肌病变。
食糖过多会降低含铜食物的营养价值。日常食物中,含铜较多的食物有胡桃、贝类、动物肝、豆荚、葡萄干等。因此,人体缺铜需以含铜食物进行补充时,最好少吃糖。
近来美国科学家就提出警告:果糖和砂糖会阻碍人体对铜的吸收。本来日摄取铜量已经不足,加之糖的影响,更会使人严重缺铜。
茶与白糖
茶叶味苦性寒,人们饮茶的目的就是借助茶叶的苦味刺激消化腺,促使消化液分泌,以增强消化机能。再就是利用茶的寒凉之性,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若茶中加糖,就会抑制这种功能。古籍中也有茶叶配白糖疗疾的偏方,此方作为食疗可以,但平时饮茶则不宜配糖。
茶与鸡蛋
有人爱吃茶叶蛋,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因为,茶的浓度很高,浓茶中含有较多的单宁酸,单宁酸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鸡蛋为高蛋白食物,所以不宜用茶水煮。
茶与羊肉
饮茶已成为不少人的一种嗜好和习惯。因而,有些人在吃羊肉时也饮茶,或吃完羊肉后马上饮茶,这种做法有害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