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希望生活变得更好,就必须及时抓住机会,因为只有抓住机会,才能使生命有发光的机会。俗话说:“命好不如运好,运好不如流年好。”偶然的一个机会,就足以改变你的一生。
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很快的,如果你不及时把握机会,犹犹豫豫,那么,到手的机会就会很容易地失去,你后悔也来不及。因此,我们在做事时,要讲求先下手为强的观念,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会。
应该说,上天对待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都提供给了人们发展的机会。但由于对待机会的方式不同,造成了我们命运的差别。一般来说人们对待机会有两种态度:一是等待机会,二是创造机会。等待机会又分消极等待和积极等待两种。但是不管哪种等待,它始终是被动的。我们应该主动去制造有利条件,让机会更快降临在你身上时,要把握住它,而不是让它溜走。只有善于把握机会的人,才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在机会来临时,及时把握住机会是很重要的。我们都知道在战争中,掌握主动权是至关重要的,主动方可以决定在何时、何地开战,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而被动方就只好处处设防,处于“挨打”的局面。那么,怎样掌握主动权呢?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比对方快一步。作战的方法在于制人,而不是在受制于人,而若要不受制于人,对时机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
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有一次,南军总司令罗伯特·李被逼到波托马克河边,此时,正值河水猛涨。前有大河,后有追兵,使这位能征惯战的总司令陷入穷途末路的境地。这是彻底消灭南军结束战争的最好时机。但是,波托马克河战区的指挥官未德却优柔寡断。他不但直接违背林肯总统的指令,召开军事会议讨论,而且申诉种种理由拒绝向南军进攻。结果,河水退了,李将军带着残部渡过了波托马克河。北方失去了彻底消灭南方军队的最佳时机。
古人说:“形势的维系处为机,事情的转变处为机,事物的紧切处为机,时节的结合处为机。有目前是机,一瞬间过去不是机;有隙可乘就是机,失去它就没有机。谋划要深远,保密要严格。辨别机在于见识,利用机在于决断。”人生也是一样的,如果你希望生活变得更好,就必须及时抓住机会,因为只有抓住机会,才能使生命有发光的机会。俗话说:“命好不如运好,运好不如流年好。”偶然的一个机会,就足以改变你的一生。问题是,你要好好捕获这个机会。擦亮你的眼睛,留意形势变化,争取做第一个捕获到机会的人。
中华武术强调先手,要求在对手立足未稳之时捕捉住机会给其致命一击,否则自己就要遭到致命的攻击,即所谓的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但是在把握先机的时候,还要瞅准时机,不可贸然而动。正如《孙子兵法》中所说:“先为不可胜,而后待敌之可胜。”一旦对手出现错误,就是你的机会到了。要知道,只有笑到最后的才是成功者。因此,见机而动是最为重要的。
要想做到见机而动,必须善于把握良机。良机不可能赤裸裸地放在我们的面前,它常常被复杂变幻的迷雾所掩盖。为此,必须养成审时度势的习惯,随时把握客观形势及其各种力量对比的变化,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这样方能及时抓住时机。做到见机而动,还应注意培养果断的意志品质,杜绝犹豫不决的弱点。那些不肯冒风险,不能把握机会的人,必将一事无成。
@@要善于抓住时机,更要善于创造时机
机遇到来时,你是否还没有准备好?或者是懵懂不知?在竞争日益残酷的时代,要善于抓住时机,创造时机。机会不会等你,而只能是你去抓住它。
在行军作战的时候,人们常说要抓住战机,兵家说:“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也。”当断不断,犹豫不决,只能耽误大事。这些道理不仅仅表现在领兵打仗上,在现代的商业战场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商战之中,情况瞬息万变,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果不能当机立断,错失良机,那你在商场上只会一败涂地,血本无归。因此,斩钉截铁、坚决果断,已成为当代企业家必备的成功秘诀之一。
当然,我们所说的当机立断是瞄准行情、深谋远虑后的果断行动,而不是一时冲动或凭意气用事的有勇无谋。宋人张泳说:“临事三难:能见,为一;见能行,为二;行必果决,为三。”这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猎手在丛林中潜伏是为了等待猎物,但是当猎物进入射程范围之后,决不会错失射杀猎物的最佳时机。当然,这需要长期的经验和锐利的眼光,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著名的辽沈战役之所以能够大获全胜,与毛泽东的当机立断密切相关。毛泽东观察到东北战场上我军已经取得局部优势的情况下,敌人龟缩在长春、沈阳、锦州等几个大城市中,已经无力发动攻势。因此命令林彪首先攻克锦州,防止敌人逃往关内,造成“关门打狗”的态势,然后再一举全歼敌军,解放东北。而攻克锦州一定要抓住战机,否则被敌人发现战略意图,逃回关内,就无法歼灭敌军有生力量。而与毛泽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林彪迟迟不下攻克锦州的决心,犹豫不决,左顾右盼,小股敌人都已经开始从葫芦岛逃窜,几乎要丧失战机,气得毛泽东要亲赴东北指挥战役。在毛泽东的严厉命令之下,林彪终于先打锦州,最终取得了战役的全胜。可见,抓住时机是多么重要,即使是林彪这样身经百战的将军,也差点没有抓住。
此时,最让人感慨的当是“夜长梦多,迟则生变”这一俗语了,指的是做某件事,如果历时越长,或过程太久,事情的变化就越多,也越容易出问题。当然,当机立断也并非仅仅指进攻和推进。有时,按兵不动是等待时机,果断的撤退也是见机行事,该等待观望时就应按兵不动,该撤退时就应该撤退,这也是一种当机立断的行为。
有的事情要在特定的时刻做才能起明显的效果。而这一时机一旦过去,可能要很久甚至永远不会再来,因此我们强调做事要等时机成熟。既不能操之过急,又不能拖沓耽误,而要做到“恰到好处”才行。
就像行军打仗一样,进攻敌人要趁敌人立足未稳的时候,追击敌人要等敌人四散溃败的时候,偷袭敌人要在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撤离战场要在敌人不明底细的时候。这些时机有时是要有意制造出来的,等敌人明白底细的时候,劣势已经造成,哪里有不失败的道理呢?而有智慧的人就懂得如何制造对自己最有利的态势和时机,只要等着敌人乖乖上圈套就可以了。
创造时机更像布置一个精巧的陷阱,要经过周密的部署和详细的准备,把各个方面的情况都要考虑到,每件事情的脉络、走向都能烂熟于胸,每个人的性情、特点、思维方式都能够把握。
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布置谜局的高手。纵观他指挥的每次战役,敌人无不按照他所料行事,他总是根据不同人的特点创造打击敌人的最佳时机,火烧博望坡时利用夏侯的骄傲心理,诱敌深入;火烧新野时,也是先诱敌深入,然后火烧、水淹,再趁机追杀;火烧赤壁时更是沿途埋伏,追杀败兵,几乎把曹操生擒活捉。而这些机会和优势完全是他利用敌人的弱点制造出来的。如果说要抓住时机很难的话,那么创造时机则更是需要高深的智慧。
但是只要我们懂得了这一点,就会明白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抓住良机,大获成功。表面上的偶然,其实隐含着深刻的必然。有智慧的人懂得如何利用环境为自己创造成功的机会,这样等机会来到你门口的时候,你还有可能会错过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