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变万化的客观事物,正是由于组成了环环紧扣的彼此制约牵制的锁链,才使世界保持了相对的平衡与和谐。发明创造也是一个链条,运用“连锁联想”取得的发明成果也是一串一串的。
吴蕴初,江苏嘉定人,是我国著名的“味精大王”,当年,在为其出产的味精命名时,他颇费了一番脑筋。
在此之前,中国不能生产“味精”,占领中国市场的是日本的“味之素”,吴蕴初不想用这个名,那又取个什么名字好呢?
人们把最香的东西叫香精,把最甜的东西叫糖精,那把味道最鲜的东西就叫味精吧。他接着又想,生产的味精该叫什么牌子呢?他由味精是植物蛋白质制成的,是素的东西,联想到吃素的人;由吃素的人,他联想到他们一般都信佛;住在天上,为佛制作珍奇美味的厨师自然是最好的,于是他决定将他的味精取名为“天厨味精”。
天厨牌味精问世后,通过声势浩大的广告宣传,以及后来正好适应国人的抵制日货的反日情绪,“完全国货”的天厨味精,不久便打开了国内市场。
天厨味精由此声名鹊起。
吴蕴初由“味精”是“素”的东西,联想到“吃素的人”,又联想到“信佛的人”;由“信佛的人”,再联想到“天上的佛”;由“天上的佛”,最后联想到“天上的厨”,这样一环紧扣一环,如一条连接着许多环节的锁链般的联想,我们称之为连锁联想。
千变万化的客观事物,正是由于组成了环环紧扣的彼此制约牵制的锁链,才使世界保持了相对的平衡与和谐。植物界存在植物链,动物界存在食物链,假如这些链脱节,就会造成生态不和谐,甚至造成某种损失和灾害。
发明创造也是一个链条,运用“连锁联想”取得的发明成果也是一串一串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联想的方法和诀窍。
1493年,哥伦布在美洲的海地岛发现当地儿童都喜欢把天然生橡胶捏泥丸一样将它捏成一团,捏成弹力球作玩具。哥伦布觉得这种玩具很有趣,就带了几个球回欧洲,并引种了这种树木。但是,这种生橡胶的性能不太好,受热易变形,发黏,受冷又易发脆。因此,它的功能受到了局限。后来美国的一个发明家在橡胶里加入了硫磺,这使橡胶的熔点、牢固度大大增强,后来又有人在橡胶中加入了炭黑,使之更加耐磨,橡胶的用途也日益增加。
苏格兰有一家用橡胶生产橡皮擦的工厂,厂里有一位像法拉第那样梦想成为科学家的工人,名叫马辛托斯。一天,马辛托斯端起一大盆橡胶汁往模型里倒,一不小心,脚被绊了一下,橡胶汁淌了出来,浇到了马辛托斯的衣服上,下班后,马辛托斯穿着这件被橡胶汁涂满了一大块的衣服回家,正巧路上遇到了大雨。回家换衣服时,马辛托斯惊奇地发现,被橡胶汁浇过的地方,竟没有渗入半点雨水。善于联想的马辛托斯立即想到,如果把衣服全部浇上橡胶汁,那不就变成了一件防雨衣吗?雨衣也就应运而生。
后为苏格兰的一位医生骑自行车在石子路上行驶,当时的自行车用没有充气的轮胎,因此颠簸得很厉害,这个医生就用浇水的橡胶管子圈在车轮上,充上气,这样骑车就又快又不颠簸。从此,橡胶的用途越来越广,它既可以做轮胎、鞋,也是很好的绝缘材料,还可以做成各式各样的体育用品。
由于天然橡胶产量有限,人们又通过对橡胶成分的研究,生产出了各种各样的合成橡胶,这种橡胶为高分子合成,它具有耐腐蚀耐磨、耐高温、耐氧等特点,通过人们不断努力,橡胶终于从孩子手中的弹力球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高分子材料。目前,全球橡胶制品在五万种以上,一个国家的橡胶消耗量和生产水平,成了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化工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由弹力球到雨衣,到车轮胎、鞋等,人们的联想一环套一环,犹如步步登高,把人们引入更高的创造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