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科学家,首先应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愿为人类崇高事业奉献一切的人。那种追求金钱、地位,充满虚荣甚至品格低下的人,终究会给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也必然毁灭自己!
科学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科学上的一些重大发现和发明往往需要几十年的艰辛努力。
然而,科学的进步除了经历大自然的重重磨难,有时还会为人类自身设置的种种障碍所阻,在人类自身的阴影中徘徊。这实为世人所憾、所思。
说起牛顿,人们一定会想到流传已久的苹果落地的故事。
故事说:一天午饭后,牛顿和一个朋友走进花园,在一棵苹果树下喝茶。俩人谈起了关于引力的概念,谈着谈着,一只苹果从枝头落下来,打中了牛顿的脑袋。这时牛顿就想:苹果为什么会落下来呢?为什么不往上飞而落到地上呢?后来,经过研究和探索,他知道这是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如果物体与物体相吸引,那么一定与物体的量成正比,这种引力会存在于整个宇宙之中。
就这样,牛顿从苹果落地想开去,想到地球与整个天体运动,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是科学发展史上举世闻名的巨人,他奠定了近代科学理论基础,是以正确的思维方法指导科学研究的代表。他是一位自强、勤奋的“天才”,为世界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近代科学的象征。
在数学方面,牛顿是微积分的创始人之一,微积分的创立,为近代科学发展提供了最有效的工具,开辟了数学上的一个新纪元。
在物理方面,牛顿是经典力学理论的开创者,他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过大量的实验,总结出运动三定律,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在天文学方面,牛顿的杰出贡献是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制作出反射式望远镜,反射式望远镜的制造成功,为现代大型天文望远镜的制造奠定了基础。
牛顿在科学上的巨大贡献,除上面所述的以外,还有很多。恩格斯对牛顿曾有过这样的评价:“牛顿由于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性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但令人遗憾的是,巨大的科学成就对牛顿来说,好像架起了一个个阶梯,使他一步一步迈进到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由一个自然科学家变成一个资产阶级活动家和神学家。如果我们对牛顿的一生稍加研究,就会发现,牛顿所取得的全部成就,几乎都是在45岁以前取得的,尤其集中在23岁以前,在他45岁以后的40年中,他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神学的研究上。
对于牛顿来讲,1698年是他人生道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一年,他被推荐为造币厂监督,后来又升任造币厂厂长,于是他辞去教授职务,离开了工作30年的剑桥大学,迁居伦敦。1703年,英国女王授予牛顿爵士封号,成为贵族。牛顿到了晚年,思想竟完全沉浸在神学的幻游之中。他曾经热衷于炼金术的研究,写了几十万字的笔记和文章。在这方面所花的时间,可能比他在物理学研究上所花的还要多些。在一生的最后二十五年的时间里,他写了许多神学著作,热衷于对《圣经》,以及古希腊和埃及神话中的故事进行“科学考证”,荒唐地企图证实:“先知”在梦中看见的巨兽头上的十只角是十个国王,一只小角是罗马教会。1727年3月20日,当这位享年85岁的伟大学者离开人世后,人们从他的大量遗稿中发现,这类文章竟有150万字之多。在这些著作中,文字之晦涩,见解之荒谬,推理之混乱,简直不像一个神智健全的人的作品,更莫说是出自一个大学者之手了。然而,这却是无情的事实,也是一位伟大科学家的悲剧。
18世纪以前,由于没有麻醉剂,外科手术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为了做手术,有的医生用绞勒的方法使病人的大脑暂时缺血而昏迷;有的干脆用一根木棒猛击病人的头顶,使病人失去知觉……这些野蛮的做法给病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有的在手术中突然惊醒,痛得大喊大叫;有的在手术后留下了脑震荡等后遗症;有的甚至因此而丧失生命。
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笑气(一氧化二氮)对神经有兴奋作用,亦具有麻醉止痛作用。后来,美国牙科医生维尔斯用笑气做麻醉剂,成功地给不少患者做了拔牙手术。可是,1844年的一天,维尔斯在美国波士顿城做拔牙公开表演时,由于笑气用量不足,手术没有成功,病人痛得大声呼叫,一群保守的人就此把维尔斯当做骗子,将他赶出了医院。
当时,维尔斯有个学生名叫莫顿。一个偶然的机会,莫顿听到化学教授杰克逊说,有一次在做化学实验时,他不慎吸入一大口氯气,为了解毒,他当即又吸了一口乙醚。不料,开始他感到浑身轻松,可不一会便失去了知觉。听了杰克逊的叙说,勤于思索的莫顿深感兴趣。他大胆设想,能否用乙醚来作为一种理想的麻醉剂呢?于是,他便动手在动物身上试验,以后又在自己身上试验,结果证明乙醚的确是一种理想的麻醉剂。
1864年10月的一天,世界上第一次使用乙醚进行麻醉外科手术的公开表演成功了。从此,还是医学院二年级学生的莫顿出名了。乙醚麻醉剂亦逐渐成为全世界各家医院手术室里不可缺少的药品。
乙醚麻醉剂的发明是医学外科史上的一项重大成果。然而,当莫顿以乙醚麻醉剂发明者的身份向美国政府申请专利时,他的老师维尔斯和曾经启发他发明的化学教授杰克逊都起来与莫顿争夺专利权。后来,这场官司打到法院,但多年一直毫无结果。他们为此都被搞得狼狈不堪。最后,杰克逊为此得了精神病。维尔斯自杀身亡,莫顿则患脑出血而死去。乙醚麻醉剂的发明造福于人类。可是,因发明减轻人们痛苦的三位科学家却因名利的争夺而在科学史上演出了一场令人遗憾的悲剧。
英国化学家戴维是科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因发现钾、钠、钡、镁、钙等化学元素而名扬世界。
1801年,23岁的戴维被聘为英国皇家研究所教授。从那以后,他的讲座通俗易懂又风趣,吸引了不少有识之士。当时,听众中有一位名叫法拉第的装订工人,对戴维写了封信,表达了他对科学研究的强烈兴趣;同时,一并寄去了自己整理和装订好的听课笔记。
1812年圣诞节前夕,法拉第收到了戴维的招贤信。次年2月,法拉第便到皇家研究所充当了一名实验员。他主要做些杂务工作。然而,平凡的工作显露出了法拉第的卓越才能。正当法拉第在科学园地里辛勤耕耘、并在科学领域里频频取得成就、声望有可能超过戴维时,嫉妒在戴维心中产生。他起初是倚老卖老,不平等待人,以后逐渐发展到为法拉第的进步屡设障碍。1824年,身为英国学会会长的戴维竟投票反对法拉第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显然戴维既是法拉第的老师、引导者,又是法拉第成名以后的嫉妒者和反对者。事实上,戴维晚年不能谦逊待人,别人很难与他合作,因而影响了他在科学上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是密切相关的。兼备德、识、才、学,对一个从事科技工作的人来说至关重要。一个科学家,首先应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愿为人类崇高事业奉献一切的人。那种追求金钱、地位,充满虚荣甚至品格低下的人,终究会给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也必然毁灭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