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占东三省后,关东军立即把贪婪的目光盯在这里,秘密派遣勘探人员准备到这里开矿。他们先后派出的10个人,只有一人活着回来,其余的都冻死在兴安岭,最后,他们经过评估,放弃了在这里采金的打算。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也有到这里开采黄金的想法,最后也化作南柯一梦。
他们放弃在这里采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这里条件太艰苦,地形太复杂,缺少人生存的基本条件。
如今,沟还是那条沟,名字也没变,却成为武警黄金部队三支队的施工区。
在胭脂沟,有个地方叫西口子。1986年,完成了大兴安岭东麓水系沙金勘探任务的黄金三支队指战员把目光紧紧盯在了这里。
上帝很公平,在西口子,这里有最富有的黄金矿藏,也有最艰苦的环境。曾任基建工程兵黄金指挥部首任主任的石豁每当谈起西口子,就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他曾到那里去检查过工作。西口子,中国北极,方圆150多公里渺无人烟,全年无霜期仅有两个多月,最低气温零下50多摄氏度。“那个地方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到的艰苦,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在那里待下去的。”
日本投降后,日本一个大佐回国后写的回忆录中曾提到西口子:日本人还没打进东北时,就听说西口子遍地是金,在西口子随便一锹下去,便可见明晃晃的金粒。但由于气候太差,日本派出的庞大的开采队伍数次无功而返。于是,日本大佐断言:即使西口子是金山,也没有人能够从那里拿出金子来。
黄金三支队支队长樊兴犹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986年,樊兴犹主动请缨,到这片充满诱惑也充满危险的死亡地带。他带着一支小分队,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踏着这片尘封万年的冻土开始出发了,进入西口子唯一的路线就是走冰封的额尔古纳河。大家走的时候,战友们都来送他们,他们走得有点悲壮,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还能活着回来。
踏进了被神话了的西口子,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片空旷、冰冷的土地。经过勘查,这片冻土虽然不像传说的那样一锹就能挖出金子,但这个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沙金资源。
勘查队回来召开的会议,是一个令人窒息的会议。大家都不发言。选择掘金地点的决心太难下了,找金要有重大突破,西口子是最佳掘金地点。这里金矿丰富,挖掘潜力大,搞得好就会挖出个金娃娃。但西口子自然条件极端恶劣,要想在这里摆下战场,必须在每年3月黑龙江开化之前备足全年的生产、生活资料,待11月封江之后人员才能撤下来。进还是退?武警黄金部队思虑再三,最后下定决心:会战西口子。
曾经一起上山找金的武警黄金部队队员周保民说,那段时间用炼狱来形容很贴切。终于,这群没见过金子是什么样的将士们用双手硬是从黑土地里淘出3523两黄金。
武警黄金部队在大兴安岭的寻金往事,仅仅是这支寻金奇兵成立32年来的一段小插曲,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这支代表国家意志和力量的黄金开采队伍,对我国黄金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摘掉了“贫金国”的帽子
“六五”至“七五”期间,武警黄金部队在探明黑龙江团结沟、湖南沃溪、云南墨江金厂等典型岩金矿床的同时,对中国砂金矿进行快速勘查,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青海、新疆、内蒙古、四川、湖南、山东、安徽、江西等省区发现并探明西口子、柴河、哈巴河、辛安河、高都川、白水、高庙等一大批砂金矿床。与地勘同行业相比,以占同行业1/6的投入为国家提交了占全国1/3的黄金储量,为我国黄金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宝贵的金矿资源。
“八五”至“九五”期间,武警黄金部队金矿勘查顺利实现由找砂金为主到找岩金为主的转移,并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地勘行业改革的号召,在全国率先推行内部储量承包和其他卓有成效的管理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官兵找矿积极性,先后发现河北省东坪、内蒙古哈达门沟、黑龙江金厂和砂宝斯、甘肃阳山、陕西金龙山、河南康山等一大批大型和中小型金矿床,人均为国家提交的金矿储量居同行业领先地位。这些矿床为我国黄金产量突破百吨大关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
动用军队找金子,开创了世界找金史的先例,同时,这支不被人所知的武警黄金部队也创造了一个人间奇迹。1949年,我国黄金产量为4.5吨,而1901年的黄金产量为4.51吨,这期间相隔48年;1995年,我国黄金产量为100吨,比1949年的4.5吨增长了21倍多,这期间相隔46年;从1995年的黄金产量100吨到2003年突破200吨大关,这期间相隔仅为8年。
1995年,当我国第一次黄金突破百吨大关时,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兴奋得一夜未眠。第二天,他在上报的材料上欣然提笔批示:向奋斗在黄金战线上的武警祝贺和感谢。
组建32年来,武警黄金部队累计发现金矿床325处,工作范围遍及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开展矿产勘查项目2110个,先后探明特大型岩金矿床5处、大型岩金矿床10处、大型砂金矿床6处、中型以下金矿170多处,提交金矿勘查地质报告270多份,探获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500多吨、详查储量近50吨、勘探储量近600吨,为国家新建或扩建各类矿山近百座,直接生产黄金近20万两。
20万两,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要知道,武警黄金部队成立之初,我国产金量不到10吨。武警黄金部队成立后,2010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国,黄金产量达到341吨,老牌黄金生产大国南非居第二,美国排名第三,产量约为240吨。
二、国内黄金资源分布
自然界中的黄金是以游离状态存在而不能人工合成的天然产物。按其来源的不同和提炼后含量的不同分为生金与熟金等。黄金的产出也与其他贵金属有着较大的差异——黄金一般是矿井的主要产品,金矿很少将黄金作为副产品处理。
在这一点上,白银的生产则大不相同,在白银产量中只有30%来自银矿,31%来自铅/锌矿,26%从铜矿中伴生,还有12%来自金矿;如果再加上白银回收,那么白银年产量中仅有21%来自银矿。同样地,铂产量的30%是钯的伴生品,而钯的产量中43%左右是铂的副产品或再生钯。生产条件上的限制降低了这些金属的价格弹性,使其市场价格不能根据内在价格做出充分调整,容易造成市场价格的波动。这也凸显了黄金的天然优势,这些优势可以使黄金从众多商品中脱颖而出,自成体系。
世界现查明的黄金资源量为8.9万吨,储量基础为7.7万吨,储量为4.8万吨。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生产金。南非占世界查明黄金资源量和储量基础的50%,占世界储量的38%;美国占世界查明资源量的12%,占世界储量基础的8%,世界储量的12%。
除南非和美国外,主要的黄金资源国是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中国等。在世界80多个黄金生产国中,美洲的产量占世界33%(其中拉美12%,加拿大7%,美国14%);非洲占28%(其中南非22%);亚太地区29%(其中澳大利亚占13%,中国占7%)。
未来几年世界黄金产量不会变化很大,依然比较稳定。因为近几年,虽然一些国家的黄金产量有所提高,比如澳大利亚、秘鲁、印度尼西亚的黄金产量都在增加,但是南非、美国等黄金生产大国的黄金产量却在下降。另外,由于金矿产业投资周期长、开采成本高,从历史数据来看,全球矿产金数量不可能快速增长。
与地球上其他任何金属元素不同,几乎所有从古至今已经开采出来的黄金依然存在,也就是说,黄金恒久不灭,人们可以改变其形态,却不能使之消失于无形。目前世界已开采出的黄金总共大约有15万吨,按照今天黄金的价格计算,这些黄金价格超过3万亿美元!全球黄金开采每年大约以2%的速度增加,世界每年矿产黄金2300吨左右,但人均只有30多克黄金。能达到目前这个产量水平,是经过了人类几千年不断探索和努力的结果。
今天,部分黄金以文物的形式陈列在各国博物馆,有些则在各国中央银行黑暗的地窖里保持其闪光本色。有相当数量的黄金,以饰品的形式安静存在于人们的身体上。还有一部分数量可观的黄金,战争导致它们永远存留在无人知晓的海底、山洞、密穴……
世界第一大产金国
从2007年起,中国取代南非,成为世界上产金量最高的国家。而产金量排名第一的宝座,曾被南非霸占了100年之久。2009年,中国也超过南非成为世界第一黄金生产国(实现313.98吨),同时超过了印度尼西亚成为世界第一大黄金消费国。
然而,这些“第一”背后,隐藏了不少忧患。
首先,我国黄金资源存在过度开采现象,非法开采难以杜绝。各地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急功近利地寻找金矿大肆开采。
据中国黄金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开采黄金的县市一级区域达到500多个,采金成为重要的财政来源。但与此同时,包括产业集中度很低等一系列问题也暴露出来,以2009年我国生产黄金近314吨为例,是由800家矿企创造,平均每家不足0.4吨。
于是业内呼吁,在央行的长期黄金规划中,应该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来考虑黄金的发展,应该鼓励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集团参与国际产业大分工,避免产业集中度低、开采方式混乱而丧失在全球黄金市场应有的地位。
甚至有人认为,中国应该重视虚拟黄金(探明的黄金资源量)的保存,减少对于黄金资源的开采。
上述对我国黄金资源的担忧不无道理。2010年,世界黄金协会全球首席执行官施安霂(Aram Shishmanian)表示,中国国内每年黄金消费大约是450吨,而国内金矿生产量只有300吨,存在150吨的缺口,需要进口来弥补。从中国国内矿山的供应来看,过去10年中国的黄金开采量增加了84%,强度已经很高。但中国的已知金矿储备仅占全球已知金矿储备总量的4%,预计中国国内的黄金矿产资源将在6年内用尽。这意味着依靠国内的黄金产量是远不能满足中国的需求。
紫金矿业曾在2007年就预测,我国当时独立的黄金矿山资源保有储量仅为2000吨,每年采出200吨,按1∶1.7的资源消耗指标计算,服务年限尚不足6年。紫金矿业认为,矿山资源具有区域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具有完全满足其发展的所有资源。因此,开拓国际市场用以平衡本国需要是很自然的。
中国黄金集团党委书记孙兆学也表示,如何繁荣黄金市场,如何增加黄金储备量以抵御金融危机,是公司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但孙兆学也作出了与紫金矿业相反的判断——中国新增黄金储量的速度快于黄金生产,因而中国并未面临储量耗尽的危险。
随后的2001年1月,中国黄金集团宣布2011年计划新增黄金资源储量100吨。中国本土市场之外,海外并购也是这家集团增加资源储量的重要渠道。截至2010年,中国黄金集团拥有的黄金资源储量已达到1300吨;2010年黄金产量超过32吨,黄金投资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4%。
来自中国黄金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09年黄金新增探明储量750吨,中国黄金保有储量为4634吨。
然而,中国的黄金资源遍布全国各地,几乎每一个省均有黄金储藏,在地区分布上却并不平衡。一般而言,东部地区金矿分布广、类型多,东北地区的北东部边缘地带,是沙金的集中区域,中国大陆三个巨型深断裂体系控制着岩金矿的总体分布格局,而长江中下游有色金属集中区是伴(共)生金的主要产地。
根据中国黄金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我国前十大产金省矿产金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66.62%,其中主要产金省份包括山东、河南、云南、福建、陕西、江西、内蒙古、甘肃、青海等。
山东,中国的“金都”
山东,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产金基地,已探明的黄金储量和产量占全国总量的近30%,居各产金省、区、市之首。
山东省的黄金资源主要集中在胶东半岛的招远、掖县一带,产地较为集中,易于大规模开采。在全国10个重点金矿中,山东省就占5个,其中最知名的就有招远金矿。
招远古属莱子国,《禹贡》青州之域,采金历史悠久。考古发现,春秋战国时期,招远境内就有采金活动。管仲治齐,采取“山林梁泽以时禁发而不税”,即有利则开,有害则禁的灵活采矿政策。历代朝廷,每逢灾年,诏弛金禁,听民采取,岁丰则禁金,致采金时断时续。1522-1566年,明世宗大兴土木,下诏开采山东金矿,“采金以助大工”,招远采金一时极盛。光绪十一年(1885),山东济东泰武临道道台李宗岱在李鸿章的支持下,筹集资本银45万两来招远和平度开办金矿。民国时期,采用“官留税金”和“官留货制”的办法,实行官办、官商合办和民营的形式开采黄金,德、美、日等国商人也来招远开办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