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警予的爱情生活,产生于“五四”时期至大革命的中国特定时代。当时,由思想解放释放出来的火热激情,冲破沉重的封建桎梏,谱写出了一曲曲革命加爱情的浪漫诗篇。向不仅敢于自由选择恋爱,而且勇于接受分手的现实。在几十年前,自由恋爱结婚尚属新潮,为众多国人不齿;而打碎死亡婚姻,更是惊世骇俗。
向警予与蔡和森的爱情,曾长期传为佳话,其革命浪漫激情至今看来仍能让人动情。
向警予在家乡溆浦县城任教时,被湘西镇守副使第五区司令周则范看中其秀丽容貌和出众才华,并想娶她为妻。向的势利继母也想借此高攀。向警予却只身闯进周公馆,表示“以身许国,终身不嫁”。当时周则范还算是个新派军官,但向鄙视军阀的权势,反对无爱情就与人结婚。周倒也没怎么为难她。
1919年秋,向警予与蔡和森同船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漫长的海上旅途中,两人一起观看日出、一起讨论学术和政治问题,憧憬美好的未来,由道合而志同,萌发情愫。不过,他们俩都反对旧式的婚姻,要实行新式爱情和理想的“同盟”。1920年6月,他们在法国的蒙达尼正式结合,其结婚照为二人同读一本打开的《资本论》。他俩还将恋爱过程中互赠的诗作收集出版,题为《向上同盟》。随后,人们把这二人的结合称为“向蔡同盟”,并以之为革命楷模,纷纷学习。向警予的继母得知此事,气愤地说:“现成的将军夫人不做,却去找个磨豆腐的!”(蔡和森当时在法国的一家豆腐公司里打工。)
毛泽东闻知此讯,极为高兴。他在1920年11月26日致革命友人的信中说:“以资本主义做基础的婚姻制度,是一件绝对要不得的事,在理论上是以法律保护最不合理的强奸,而禁止最合理的自由恋爱……我听得‘向蔡同盟’的事,为之一喜。向蔡已经打破了‘怕’,实行不要婚姻,我们正好奉向、蔡做首领,组成一个‘拒婚同盟’。”这里讲的“拒婚”,是反对旧式的封建婚姻,追求自由的爱情结合。
但发展到后来,1926年向警予和蔡和森在莫斯科期间,由于生活习惯不合(据一些见证人后来回忆,蔡因为工作繁忙,废寝忘食,平时“不拘小节”,甚至“不讲卫生”,“为人父、为人夫并未完全尽责”,令向对他比较反感——有些言重了,但类似问题肯定存在)、感情出现断裂(先是向的生命中出现了另一个男子——彭述之,他是一个风流才子式的革命者,留苏学生,以党的“四大”中央委员身份,接替多病的蔡担任中央宣传部部长,其潇洒的举止、幽默的谈吐,深深吸引了向警予,两人接触的机会日渐增多,向在生活上很得彭的关照,十分感动,很快坠入情网;接着,身心交瘁的蔡和森,又得到了原为杨开慧之兄杨开智之妻、后为李立三之妻的李一纯的同情、关心和照顾,慢慢地两人竟也产生了不能自拔的爱情)等原因,感情难以恢复,只得无奈分手。婚姻“同盟”虽已不再,革命理想同盟、多年情谊却犹在。后来得知向壮烈牺牲,蔡亦悲痛不已,撰文悼念“我的妻”。
对家庭子女,向警予一直深负责任。临刑前,在敌人狱中,她拿出两个孩子的照片放到唇边亲吻,喃喃自语着:“妮妮、博博,妈妈叫你们呢。”作为一个女性,向谋求自由的恋爱、结婚、生育,是与她追求理想、实践革命道路同步完成的,这正是一个伟大的女革命家的可敬之处。
陶然亭畔听恋歌——高君宇与石评梅
“这是君宇生前自题像片的几句话,死后我替他刊在碑上。君宇,我无力挽住你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的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石评梅刻在高君宇墓碑上的跋文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是高君宇曾经写在自己照片上的一首言志诗,也是他短暂而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后被其爱人石评梅刻在他的墓碑上,下附石的跋文(见文首所引)。
“假如我的眼泪真凝成一粒一粒珍珠,到如今我已替你缀织成绕你玉颈的围巾。假如我的相思真化作一颗一颗红豆,到如今我已替你堆集永久勿忘的爱心。我愿意燃烧我的肉身化成灰烬,我愿放浪我的热情怒涛汹涌,让我再见见你的英魂。”这是石评梅在高君宇的《墓畔哀歌》。
北京城南的陶然亭,是一座著名的小园子,园子里有一座著名的小双人墓,本文的主人公高君宇与石评梅便长眠于此。多年前我在北京上学期间,曾为其非凡事迹和伟大情爱所震动,来过这里吊唁他们。
高君宇(1896—1925年),中共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最早的中共党员之一,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之一,中共北方党团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和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原名尚德,字锡三,山西省静乐县(今属太原市)人,北京大学高才生。他是山西省的第一个共产党员,还曾当过孙中山的秘书。他还曾为好友加革命同志周恩来与邓颖超传递情书,促成了这一对美满革命伴侣,引为佳话。而周、邓二人也始终感谢这位“红娘”。
石评梅(1902—1928年),中国现代女作家,也是其中生命最短促的一位,是五四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新文化战士。乳名心珠,学名汝璧,因爱慕梅花之俏丽坚贞而自取笔名石评梅,此外还用过不少笔名,山西省平定县人。她先后就读于太原师范附小、太原女子师范,成绩优异。1919年的五四运动,将刚刚读完师范的她召唤到了古都北京。她原拟报考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但由于那年国文系不招生,便改报了体育系。在女高师读书期间,她认识了冯沅君、苏雪林等同龄的女作家,并同庐隐、陆晶清等女作家结为至交。她们常常在一起开会、演讲、畅饮、赋诗,所谓“狂笑,高歌,长啸低泣,酒杯伴着诗集”,甚是浪漫,尽情分享着精神解放的快意。也正是在此般“浪漫”中,她们都闯入了现代文学的门槛。石评梅亦开始在《语丝》、《晨报副刊》、《文学旬刊》》等报刊上发表散文、诗歌、小说、剧本和评论。石终年不满二十七岁,创作生涯仅六年,但诸多体裁都曾驾驭过,而最成功还在散文,风格清新隽永,亡后辑有《涛语》、《偶然草》等文集。
1923年秋,石评梅在北京女高师毕业后,留校任该校附中女子部主任兼国文、体育教员。其间,她与已有妻室的堂堂北大才子、著名学生运动领袖高君宇相知相恋。石是高生命中最挚爱的女性。他们早在1922年参加山西同乡会时即已相识。论起来,高还曾是石父(山西地方一位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的优秀教师)的得意门生,彼此早有耳闻,且共同的进步追求和高雅兴趣,使二人相互吸引。
高君宇对北京城南的陶然亭情有独钟。该亭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从清末到民初,一直便是仁人志士们进行革命活动的地方。高君宇和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等中共革命先驱,曾多次在这里召开秘密会议,商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同时,他也和石评梅经常来此湖畔漫步,倾心交谈。高的家中曾有过不幸的包办婚姻,在心灵受过创伤后,对石有着火一般的恋情。他给她寄红叶、情书,表相思。石评梅虽然也深爱对方,却因曾与某吴姓已婚男子的一段初恋遭到失败,准备抱定独身主义的宗旨,而固守着“冰雪友谊”的藩篱;且尊重高君宇老家的妻子,不忍“侵犯别人的利益”。高的内心十分痛苦,却仍然在给她的信中,以真诚的态度写道:“你的所愿,我愿赴汤蹈火以求之;你的所不愿,我愿赴汤蹈火以阻之。不能这样,我怎能说是爱你!”
为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高君宇后来特意在广州买了两枚白色的象牙戒指,一枚戴在自己的手上,另一枚连同平定商团叛乱时用过的子弹壳,寄给北京的石评梅作为生日留念,并附信说:“我是有两个世界的,一个世界一切都是属于你的,我是连灵魂都永禁的俘虏;在另一个世界里,我是不属于你的,更不属于我自己,我只是历史使命的走卒!”石评梅戴上了这枚特殊意义的象牙戒指,“用象牙的洁白和坚实,来纪念我们自己静寂像枯骨似的生命。”
1924年,高君宇终于趁回家乡革命之机,与妻子协商离婚,获得了自由之身。1925年3月,因过度劳累,他一病不起,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葬于陶然亭附近。
高君宇的死,犹如晴天霹雳,使石评梅痛悔交加。她后悔自己当初优柔寡断,没有及时接受他的求爱,而铸成终生遗憾。此后,石评梅撰写了多篇散文和诗词,以挽悼、怀念高君宇。并自此她便常在孤寂凄苦中,每逢周末风雨无阻,前来陶然亭高的坟茔旁,抱着墓碑悲悼泣诉,以泪浇灌。石评梅责问自己,高君那“柔情似水,为什么不能温暖了我心如铁?”她觉悟了“从前太认真人生的错误”,同时忏悔自己“受了社会万恶的蒙蔽”。这些篇章,这些句子,至情至真,确实能催人泪下。
1928年9月,长期悲伤、憔悴的石评梅,猝患脑膜炎,医治无效,亦死于当年高君宇所病逝的协和医院,甚至据说还是住在同一间病室,殁于同一个时辰。临终前,她的手上仍戴着高送的那枚象牙戒指。石死后,友人们根据其曾表示的与高“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的愿望,将其尸骨葬在高的墓畔。二人生前没有婚配,死后却能同葬一穴,总算是“得其所哉”!
北京解放后不久,周恩来总理曾几度专程到陶然亭公园内的高君宇墓前凭吊。1965年,周恩来在审阅北京城市规划总图时,看到陶然亭畔的高、石墓碑,特别强调要保留之;并回忆起他俩圣洁而又凄婉的爱情故事,感叹道:“革命与恋爱没有矛盾,留着它对青年人也有教育。”邓颖超也曾说过:“我和恩来对君宇和评梅女士的相爱非常仰慕,对他们没有实现结婚的愿望,却以君宇不幸逝世的悲剧告终,深表同情。”
才女最终的选择多么英明——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与林徽因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年),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作家。典型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人称新诗的诗魂、“诗哲”、“诗圣”,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名章垿,字志摩,小字又申,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等,浙江海宁人,生于富商家庭。其诗作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意境优美、比喻新奇、想象丰富、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代表诗人。其散文也自成一格,清新细腻、文采华丽、辞如珠玑、激情澎湃,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
梁思成(1901—1972年),中国现、当代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原籍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维新运动主要领袖之一梁启超之子。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4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先后获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此后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1928年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同年归国,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并任主任、教授。此后参加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中国建筑史,并完成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并任主任、教授。解放后一直在清华任教。1955年林徽因病逝后,1962年与林洙结婚。
金岳霖(1895—1984年),中国现、当代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教育家。字龙荪,祖籍浙江诸暨,生于湖南长沙。1911年考取清华学堂高等科,1914年毕业后以官费留学美国,初入宾夕法尼亚大学,1917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1918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20年获政治学博士学位。1921年开始游学欧洲英、德、法、意等国。1926—1948年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曾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解放后任清华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1955年奉调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副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终生深入研究哲学和逻辑学,先后撰写《逻辑》、《论道》和《知识论》等重要著作。他因为林徽因已嫁而一辈子未婚。
林徽因(1904—1955年),中国现、当代著名女建筑家、作家,才女加美女。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一代才女”。长得俏丽纤柔、雅致端淑、小巧妩媚,且富有教养、气质高贵,性格热情好强、心直口快。还有人说她“集才气、美质、傲岸,集热爱与事业于一体,仰止当代,光照来世”。原名林徽音,英文名字费丽斯,生于浙江杭州,后移居上海、北平等地,原籍福建闽侯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那块诞生过林则徐、严复、冰心、林觉民等历史名人的地方。
作为名闻天下的才女与美女,林徽因的追求者甚众。她先是与大才子、大情种徐志摩相恋并差点嫁给他;接着有率真学者金岳霖对她一往情深,甚至因她而终生不娶;最后还是成了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新娘。这说明才女并非浪得虚名,其最终的选择是英明的。诗人过于浪漫风流,哲学家未免个性特别,自然科学者才是比较稳定、踏实和生活化的。徐高调、金低调;只有梁是平调,恰好。
1921年,十七岁少女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正在那里游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但情窦初开的林徽因,被徐志摩出众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英俊的外貌、风雅的谈吐、丰富的情感所吸引,两位均才情横溢的青年热烈相恋。她深爱着他,但他的妻子——张幼仪的影子在她心中老是拂不去。经过痛苦的思索,林徽因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徐志摩不辞而别。1922年春,徐志摩已正式离婚;林徽因、梁思成婚事“已有成言”,但未定聘。此年9月徐回国,北上抵京,林、徐暂告不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