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原则,是制定战术计划、实施战术方案必须遵循的准则。
一、按散手的动作功能设计战术
战术,是通过运用一定的技术动作来实现的、不同技术动作的组成方案,表达了不同的战术思想。因此,按散手的动作功能设计战术是合理、有效地发挥技术的前提。它能使我们从散手技术的整体性、有序性、相关性、动态性的系统观点中,正确地制定战术,而不是孤立地、片面地考虑某一个战术环节和某一个战术动作的技术因素,产生单一的战术方案。
散手的动作主要由手法、腿法、摔法和步法组成,其中大部分动作既能进攻,也能防守;或攻中有防,防中寓攻。充分发挥其功能,就要认识动作之间,上与下、长与短、大与小、进与退、近与远、攻与防,互相矛盾、互相制约、互相转化的规律,按照不同动作的不同作用,制定不同的战术方案。
二、按功防兼顾的原理设计战术
比赛中,有些运动员一味讲究进攻,不顾防守;有的则单纯防守,不讲进攻,结果使攻防失调,顾此失彼……因此,要遵循“攻防兼顾”的原则,在瞬息万变的激烈对抗中,临战不乱,临危不惧,保持攻防的合理节奏。
攻防兼顾不是绝对的或一成不变的,比赛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一般来讲,面对强手应加强防守,防中有攻,以防守反击为主;面对弱手就积极进攻,攻中有防,以主动进攻为主;水平相当时,要攻防兼顾,做到有序进攻,稳妥防守,抓住战机,猛烈进攻。
三、按控制与反控制的原理设计战术
在散手比赛中,常听到运动员说:“我浑身是劲,动作还没有用上就输了,真憋气。”产生这种现象是被对方控制所产生的结果。散手比赛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控制与反控制的过程,谁控制了谁,谁就占有主动权。例如:甲、乙双方,甲擅长踹腿,乙如果不控制其特长,甲的踹腿与就会越踹越有劲,越踹命中率越高。如果换了丙与其相对,丙了解甲的特长,只要甲使用踹腿,丙便防守破之,成功几次后,甲的心理上就会慌乱,不但踹腿这一技术专长发挥不出来,其他技术也难以正常地发挥和运用。在制定战术时,就是要根据控制的原理,全面了解对方的情况,避实就虚,先夺其长,掌握主动权,使其不能发挥技术特长……
四、按灵活多变的原理设计战术
散手的任何战术不是万能的。比赛中采用固定不变的战术,容易被对方摸到规律,使自己陷入捉襟见肘的困境。设计战术时,应立谋虑变,多考虑几种战术形式及其互相之问的衔接和配合,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体现不同的进攻方向和进攻点。不同的攻击方向和攻击点是指从正面、侧面、背面等不同的角度,对对方的上、中、下三盘交错进攻。
由于散手比赛中进攻、防守和战术的运用具有博奕特点,因此,灵活多变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否则,只图形式多样,华而不实,没有针对性、实效性,形式再多,也不能取得最终胜利。
五、按对方实际状况设计战术
《孙子·兵法》篇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我国古代军事家确定作战方案的先决条件。散手比赛和作战打仗一样,要战胜对方,首先要了解对方。否则,制定的战术就没有针对性,就会陷入盲目的冒险之中。设计战术之前应了解对方的下述情况:
(一)技术状况
对方是擅于用拳,还是擅于用摔;他的攻击实力是什么,主要得分手段靠什么;对方的技术弱点是什么,是防拳能力差或是防腿能力差,还是防摔能力差。
(二)攻防类型
一般来讲运动员的攻防类型有三种:一种是以主动进攻为主的进攻型,一种是以防守反击为主的防守型,另一种是能攻能守的综合型。在制定战术前,要了解对手属于哪一种攻防类型。
(三)动态类型
运动员有不同的动态类型,有的属于力量型,进攻时主要依靠强大的力量威慑对方,削弱对方战斗力,以力取胜;有的属于技术型,主要依靠良好的技术发挥,以得分取胜。应对前者需要制定以快制力,以巧制力的技术;应对后者则需要封堵路线,改变距离等,制定连续进攻的战术。
(四)身体素质
运动员之间的身体素质有着明显的差异,有的力量大、有的体力好、有的反应快、有的速度快、有的协调性好。对于不同身体素质的对手要采用不同的战术。例如:遇到耐力差的,就要采用消耗其体力的战术,逼着打或是把对方斗急拖着打,不给喘息的机会,使其体:)丁迅速下降而取胜之。
(五)心理素质
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通常所讲的“斗智”、“斗勇”、“两强相遇勇者胜”,等等……都属于心理因素范畴。有的运动员虽技术好,但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激烈的拼搏,便产生惧怕、恐慌等心理障碍,不能正常地发挥技术而导致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