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与成功
一、失败的好处
失败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阶梯。只有当你放弃的时候才真正叫失败。失败表示你的计划不够精确完美,因此需要改进力求无缺点。每失败一次就表示你离成功更近一步。失败中一定藏有毅力的种子,如果你未曾失败,你怎么知道你有多成功呢!失败并不表示上帝弃你不顾,而是它有更佳的安排。
曾经有人问爱迪生为什么有如此的毅力克服那么多的失败,爱迪生回答说:“这其实没有什么,我只是相信,每失败一次,我就离成功近了一步,既然是这样,我当然会再接再厉的。”一般的推销员所面临的也是同样的状况,按照平均率而言,推销每失败一次,就表示离下次成交更进一步。推销员只要想通了这一点,就能够继续不断地拜访下去。大家都知道比鲁斯是最负盛名的棒球选手,他所创下的打击记录使得他成为一位全垒打王,但是很少人晓得同时他也是一位赔三掷王,是赔三掷次数最多的一位。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越成功的人就越有冒险犯难的精神及不断尝试的勇气,所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确是有道理的。不过在此我们千万要记住,失败也可能会成为失败之母。如果你不能从失败中找到教训和智慧的话,那么失败就是真的失败。
二、在失败中奋起
我们所有的人,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都难免在某件事上失败过。失败使我们焦躁不安,失去安全感。有些人因失败而愧悔不已,终日为曾经遭受的困顿挫折左右,不能自拔。有时,我们正准备尽心尽力去干某件值得一干的事情时,却因以往的失败经历而彷徨不前、左右为难,生怕重蹈覆辙。
现实生活中,成功不仅仅意味着取得胜利,而且包括从失败中奋起的闪光意志。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一种失败机制,它产生于以往的挫折。这种失败机制的构成要素有惧怕、怒气、自卑、孤独、无常、不满、空虚。
假如我们被这些失败因素所吓倒,我们便会背离正常的生活。因为,我们忽略了自身具备的珍贵财富,即自身固有的成功机制,失败最终吞噬安宁,导致紧张不安,信心丧失殆尽。
我们必须学会接受自己的现状。我们永远不是完美无缺的,可能犯错误,自我形象遭到扭曲,但我们必须从中吸取教训,而不是因噎废食,从此抛弃我们辛辛苦苦开拓的事业。从失败中奋然而起,最终带来的是信心和快乐。
人生最大的失败莫过于害怕失败,不敢冒一个使我们的生活更富有意义但又经过仔细谋划的风险。如果我们能战胜这一担忧,那么我们的自我就自动得到了改善,这必将为我们带来梦寐以求的幸福。
三、成功法则与人生格言
没有人会喜欢面对困难和不幸,但聪明的人善于把它当作成长的机会。
人的一生不是一番风顺的,是由幸福与悲伤、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交织而成的,只有当你经受得住成功和失败的考验,才能展示你的真正价值。
我们要认识到,失败也有其价值,那就是激励你奋起,只有当你失去信心时,你才真的失败了。
不知道在痛苦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人,多半是愚蠢的、懦弱的。对我们遇到的麻烦和问题,既不能回避,也不沮丧,而是多想办法,这样才能使自己与智慧结下缘分,成为生活的强者。
乐观面对所有挫折
克里蒙·史东幼年时父亲就去世了,靠母亲替人缝衣服维持生活,为补贴家用,他很小就出去贩卖报纸了。有一次他走进一家饭馆叫卖报纸,被赶了出来。他乘餐馆老板不备,又溜了进去卖报。气恼的餐馆老板一脚把他踢了出去,可是史东只是揉了揉屁股,手里拿着更多的报纸,又一次溜进餐馆。那些客人见到他这种勇气,终于劝主人不要再撵他,并纷纷买他的报纸看。史东的屁股被踢痛了,但他的口袋里却装满了钱。
勇于面对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史东就是这样的孩子,后来也仍是那种人。
上中学后,史东就开始试着去推销保险了。他来到一栋大楼前,当年贩卖报纸时的情况又出现在他眼前,他一边发抖,一边安慰自己,“如果你做了,没有损失,而可能有大的收获,那就下手去做。”还有“马上就做!”
史东走进大楼,他做好了准备,如果被踢出来,他就像当年卖报纸被踢出餐馆一样,再试着进去。他没有被踢出来。每一间办公室,他都去了。他的脑海里一直想着:“马上就做!”每一次走出一间办公室,而没有收获的话,他就担心到下一个办公室会碰到钉子。不过,他毫不迟疑地强迫自己走进下一个办公室。他找到一项秘诀,就是立刻冲进下一个办公室,就没有时间感到害怕而放弃。
有一天,有两个人从他那儿买了保险。就推销数量来说,他是失败的,但在了解他自己和推销术方面,他有了极大的收获。
第二天,他卖出了四份保险。第三天,六份。他的事业开始了。
20岁的时候,史东自己设立了只有他一个人的保险经纪社,开业的第一天,他就在繁华的大街上销出了五十四份保险。有一天,他有个令人几乎不敢相信的纪录,一百二十二件。以一天八小时计算,每四分钟就成交一件。
1938年底,克里蒙·史东成了一名拥资过百万的富翁。
史东总结说,自己成功的秘诀是由于一项叫做“肯定人生观”的东西。他还说:如果你以坚定的、乐观的态度面对艰苦,你反而能从其中找到好处。
一个人事业成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战胜失败的过程。因为任何一项大小事业要取得相当的成就,都会遇到困难,难免要犯错误,遭受挫折和失败。例如,在工作上想搞改革,越革新矛盾越突出;学识上想有所创新,越深入难度越大;技术想有所突破,越攀登险阻越多。著名科学家法拉第说:“世人何尝知道:在那些通过科学研究工作者头脑里的思想和理论当中,有多少被他自己严格的批判、非难的考察,而默默地隐蔽地扼杀了。就是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他们得以实现的建议、希望、愿望以及初步的结论,也达不到十分之一。”这就是说,世界上一些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他们成功与失败的比率是1∶10。至于一般人与这个比率比当然要低得多。因此,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能不能经受住错误和失败的严峻考验,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因为偶尔的失误或错误、挫折和失败,有人就徘徊不前,半途而废;有人就唉声叹气,激流而退;有人则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然而,错误和失败并不因为人们的不快、悲叹、惊慌和恐惧而不再光临。相反,怕犯错误,怕遭失败,却往往会犯更大的错误,遭更多的失败。所以,对待错误和失败应该有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
首先要清楚人们在实践中为什么会犯错误、遭失败,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论要求我们坚持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但是,应该指出,这种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抽象的僵死的统一,只能是在一定时间、空间和条件下的统一,特别是在较大的范围内和比较复杂的问题上,这种统一往往要经历迂回曲折、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要经历一个由不统一到统一,由低水平的统一到高水平的统一的过程。这是因为从客体方面来说,客体的复杂性决定了这种统一的近似性,客体发展的无限性和过程性决定了这种统一的暂时性;从主体方面来说,主体认识和实践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这种统一的相对性。离开了或者不能保持主体与客体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就要犯错误,遭致失败。
人们在事业的奋斗中的失败,除了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外,还有诸多主观原因,主要是:
1.决心不坚定,信心不够强。有没有决心和信心,这是事情能否成功的前提条件。古人云:“疑事无功,疑行无名。”“畏首畏尾,身其余几。”缺乏决心和信心的人,往往优柔寡断,常常错失良机,这正如俗话所说:“太刚则折,太软则废,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一个人如果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没有自信,那么,他就会连一点小困难也克服不了。
2.做事急躁轻率,易盲目蛮干。有些人不研究事物发展的必经过程和阶段,不了解其发展规律,抱着急于求成的心情轻率地盲目地蛮干,结果遭到了失败。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想快反而慢。”要想取得成功,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发展进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并要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只有那些勤于思考,善于安排的有心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在进行的过程中,需要有一种百折不挠坚持到底的坚强意志,不能被困难所吓倒。
3.骄傲自大或自卑。自大,非坏事不可。人贵有自知之明,盲目自大自负,对己有害无益,对人对事有损无补。在我国古代,最崇尚谦虚,力戒骄傲。
错误和失败的价值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犯错误,遭受挫折和失败,这是坏事。错误和失败造成的困惑是痛苦的。但是,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错误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它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方面,错误和失败是人迈向成功的铺路石。任何成功都包含着失败,每一次失败是通向成功不可跨越的台阶。我国老一辈杰出科学家钱学森指出:“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做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峰。”老科学家严济慈认为,失败,是达到成功的大路,因为每一次发觉虚假的东西后,便使我们诚恳地去寻找真实的,指出一些错误方式以后便会小心避免再犯。有志气有作为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什么走向成功的秘诀,而恰恰在于他们在失败面前不唉声叹气、不悲观失望。大发明家爱迪生经过6000余次的失败,最终才发明了电灯,给世界人民带来了黑夜中的光明。他在总结这段活动时说:“我对电灯问题,钻研最久,试验最苦,但是从未灰心,更不信它试验不成!失败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著名药物学家欧立希发明一种名叫砷矾纳明的新药,这种药能够治疗梅毒病和昏睡病。他在试制过程中,遭受过605次失败,这使他痛苦万分,但他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继续坚持试验,终于在606次实验中取得了成功。因此,欧立希把这种新药命名为“606”。一盏电灯要试验6000多次,一种新药要试验606次,这中间经历了多少艰辛!然而,最后的成功正是孕育在千百次的失败之中。其实,成功与失败并没有绝对不可跨越的界限,成功是失败的尽头,失败是成功的黎明。失败的次数愈多,成功的机会亦愈近。成功往往是最后一分钟来访的客人。成功与失败的差距只在完全做对一件事情和几乎做对一件事情。
另一方面,错误和失败是对人意志力一种的严峻考验。不明智的人,在成功面前就会骄傲自满;清醒的人,在失败面前更能锻炼自己的意志。我们在逆境中的表现是对我们是否成熟和气质优劣的最好的检验。真理在燧石的敲打下闪闪发光,失败就是锤炼人意志的燧石。那些献身于人类伟大事业的创造者,在接连不断的挫伤和失败面前,不但没有被压倒,反而变得更加坚强,表现出了坚定不移向着既定目标前进的英勇气概。
偶然一次欢乐的体会不可能永远对自己起作用,它是有始有终的,那么当欢乐的体验消失后,多少总会有不快的事情出现,甚至是一些大的痛苦出现。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欢乐之后出现意外,也是基本的生活规律。当然,也有极少数的人,会福星高照,连着走运,令人羡慕不已。不过这是极其罕见的,它往往只存在于人们的幻想里,或者是文学作品之中。即便是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半个,那么这种好事也不能伴随其终生。或大或小的痛苦,总会出现在他的生活中。烦恼、苦闷、不顺心的事,迟早会出现,这是由生活的本性所规定的,也是生活本性的表现。
从情感的角度来看,人们普遍厌恶痛苦。肉体上的痛苦,或者使人疼痛难忍,或者给人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有一些肉体上的痛苦,还会给人带来心灵上的创伤。灵魂中的痛苦,较之肉体上的痛苦,对于人来说,是更加难以忍受的。它或者是自我的谴责,无尽的悔恨,痛不欲生;或者是感到人生的艰难,怀疑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或者是处于一种难堪的境地,进退不能,左右不得;或者是受到外在的压力,使人感到自己没有任何前途;或者是心中不平,使人倍感不公。诸如此类的痛苦,是任何人都极力想要避免的。
但是,如果我们从理性角度来看,痛苦不完全是人生的仇敌,不能把它视为绝对的恶事。应当看到,那些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痛苦,是有双重品格的,它既是人生中难以完全避免的,也是人在争取幸福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动力。因为推动人们奋斗的力量,不仅仅是对幸福的渴望,同时还有痛苦对人的刺激。人们厌恶痛苦,就会为摆脱痛苦而奋斗。从历史上看,只有那些处于重重压迫之下,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的阶级、人群,才会起来闹革命,为争取起码的人生权力而斗争。
一般情况下,人们摆脱痛苦的欲望比获得幸福的欲望会更强烈。
对于身处痛苦中的人来说,幸福往往是一种奢望,人们首先是想摆脱当前痛苦。由于事物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痛苦的摆脱,在一定的意义上讲,就是进入了幸福的境界。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许多生活在边远山区、经济落后的农村的孩子,其刻苦学习的精神,远比一些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富裕家庭中的孩子要强。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看到农村的环境、生活条件,比起大城市来说,要艰苦得多。他们强烈的要求变换自己的生活条件与生存环境。而在目前来说,实现这一目的的最可靠、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大学。大城市的孩子,在其学习的动力中,没有变换生存环境这个动力,如果他再没有更加崇高的理想,那么其学习的劲头,当然就无法跟那些农村的、穷困山区的学生相比了。
这表明,痛苦、艰难的环境,其本身虽然不是构成幸福的条件,但是,它是促使人们奋发努力的一种力量来源。这就是中国古代所讲的“穷则变”。毛泽东所说的“穷则思变”也是这种思想的发挥。古代的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就是艰难困苦,不堪忍受;“安乐”就是安逸舒适,快乐惬意。“生于忧患”,就是困苦磨练了人的意志,催人奋发向上,使人生命力顽强,朝气蓬勃。“死于安乐”,就是说安逸舒适的生活,会消磨人的志向,使人贪图享乐,惧怕艰苦,不思进取,从而使人失去了生存能力与旺盛的生命活力。自古以来,有多少花花公子就是由于贪图安逸,坐吃山空,最后贫困潦倒,以至于死无葬身之地。而那些穷苦人家的孩子,自小就在与艰难困苦的斗争中生活,患难给了他们以坚强的意志,困苦使他们变得勤劳聪明,他们的物质生活是贫乏的,然而其内心是充实的。他们也许成就不了什么大事业,但他们是堂堂正正的人,至少他们不会祸害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