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江号,据说是北洋水师早期退役的一艘小型军舰。400多吨的钢质船。有史料记载:清政府向英国Armstrong公司订造的改进型伦道尔式炮舰——镇东、镇西、镇南、镇北四舰,原系南洋购买,于1879年建成,并于当年11月30日驶抵大沽,被李鸿章留下划归北洋水师。1903年8月21日四舰一同除籍成为杂役船。镇东舰于1906年6月8日报废,1907年转售。
它在北洋水师中,服役二十几年,战功累累,现退役。几经转手,舰上的武器装备早已不见踪影,但是经过一番油漆粉刷改造,依然威风凛凛;在民用船舶中,仍然独领风骚。它的优点,一是机动性,烧煤,火力发电,螺旋桨,不再用帆布和木桨来推动船舶前行;二是钢质船体,抗击风浪好,可高速行驶;三从吨位来说,对抗海盗船绰绰有余。
战舰的中部舱位和尾舱甲板上,竖立着两根大钢柱,如同船桅,但是没有帆布。驾驶室高高在上,紧挨着中桅。桅柱上面有瞭望塔和探照灯,桅顶上悬挂着两面旗帜,在蓝天下迎风招展。一面是青天白日旗,意为中华民国;另一面是红底黄边的三角旗,中间一个“叶”字,则表示船东是叶氏家族。
在船的后半部两侧,悬挂着六艘白色救生艇。巨大又醒目的烟囱,涂上蓝色的油漆。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船首舷号“洞江”两个黑色大字。
“嘟——嘟——嘟——”船长叶唐学站立在驾驶台,拉响汽笛,洞江号乘风破浪,从大瞿岛海面快速驶过来。他身穿中山装,腰系皮带,斜背一把驳壳枪。他目视前方,双手紧握着方向盘,遥望海平面上的洞头宫口,一股豪情充满了心胸,不禁感慨万千:乘风破浪正当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学深爱着这片大海。他从小在海边长大,风里来浪里去。大海,有时是残酷的,它像一个粗暴野蛮的魔鬼。横扫毁坏一切,恨不得把陆地也掀翻铲平。有时温柔得像一位慈母,它奉献一切,纯洁高尚。它赋予人们新生活和向往,永远是人类的生命摇篮。
在交接船仪式上,看到整修一新、涂着浅蓝色油漆的洞江号,心里就燃起一种希望和自豪。他,终于可以重操海警职业,热爱的大海生涯;而且,是拥有自己的战舰,实现梦寐以求的事业。
他从船首甲板上开始,驾驶台、瞭望塔、轮机舱、水兵休息室、厨房、救生艇。从头至尾,从里到外详细地观察,配合船上平面导向图一一了解。至于武器装备,他还特意检查,试枪。因为这是资本,是命根子,容不得半点闪失和马虎。
他扶摸着未曾干透油漆的护栏,用皮鞋蹭蹭厚实坚固的甲板,端详着节节相扣的锚链,一切又觉得是那么的熟悉和亲切。
诚然,这艘洞江号,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战舰!他热爱和喜欢着这艘船,就像喜欢自己的爱人和女儿。它是他人生的第二生命。
这时,在洞江号左侧前方几十米开外,有一群哺乳动物在遨游;船首十几米的水面,则飞跃着几只海豚。它们那褐色流线条的驱体,隐藏着无限的生命力。它们一会儿跃出水面,一会儿潜入水中。速度飞快,犹如和洞江号在水中追逐嬉戏。
相传每年农历五月十八前后几天,这群游荡于万顷碧波的海中骄子,都会成群集队游到这片大瞿岛的洋面,朝拜杨府爷宫。
舰船徐徐进港,船上彩旗飘扬,船舷两侧整齐划一站立着众水兵,统一水兵服,英姿飒爽。它威武雄壮地展现在众人面前,让大家大开眼界。带来了不仅仅是惊喜和感叹,更是一种信心和力量!
码头上人头攒动,一片熙攘,锣鼓喧天,鞭炮轰鸣,舞龙舞狮,热闹非凡。早有大小船只靠拢过来,渔行掌柜和村民纷纷登船参观。
不久,唐学从杨府爷宫请来令箭,请宫童①褚银伯登船做法事。甲板上早已摆放两张八仙桌。上桌一对大红大蜡烛插在贴着双龙的烛台点燃着,香炉台里有九柱大香;除了几盆桔子和苹果外,还有红圆②和甜龟糕,八盅老酒和八双筷子。下桌则是全猪全羊。桌边四周,八张木凳。
良辰吉时已到,遵循老传统,新船开光和祭祀大海仪式就开始了。褚银伯身着道袍,挥长剑,烧香点烛,把杨府爷神像安放在驾驶室的一方宝地。口中念念有词:“祈求杨府爷,在天之灵,保佑洞江号,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打击海盗,造福于民,助我神威!”
登船众人全体肃穆静立,还有在码头岸上的男女老少,人手一柱香,顶礼膜拜……
?宫童——既乩童。闽南语,所谓神魂附体的人。
?红圆——闽南语,指用大米磨成粉做的,里面包芝麻花生糯米甜馅,有巴掌大小的上圆下扁的红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