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法”一词的完整含义是指执笔法和用笔法。因前文已介绍过执笔方法,本章主要介绍用笔法,由于毛笔这一书写工具的性能和特点,决定了笔法在毛笔书法中的重要地位。元代大书法家赵孟在《兰亭十三跋》中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毛笔的构造,赋予其在笔画线条的书写时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力。随着书写者运笔的力度、速度、节奏、方法等的变化,汉字的笔画乃至整字也会显现出千姿百态。
(第一节)笔位
毛笔的笔头,主要由笔锋和副毫组成。笔锋是指笔头中心一簇长而尖的部分,即前面所说的“柱”;副毫是指包裹在笔锋四周的一些较短的毛,即所谓“被”。笔锋与副毫在运笔的过程中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笔锋是笔毫中最富有弹性的地方,它决定着笔画的走向和力度,所以有“笔锋主筋骨”之说。但是光有筋骨而无血肉的毛笔字是不美的,所以历代书家在书写时都不是单用笔锋的(而且笔锋与副毫也无法截然分开),而须兼用副毫。副毫控制着笔画的粗细。副毫与纸的接触越多,笔画越显得丰满。故又有“副毫丰血肉”之说。书家在运笔过程中,总是根据自己的审美观来协调运用笔锋和副毫的。看重筋骨,以瘦劲为美的人,就少用副毫;而既重筋骨又重血肉,以丰腴为美的人,就必然多用副毫。
毛笔的笔头,按其部位大体又可分为三部分(见图6):笔尖(锋颖处)、笔肚(中间部位)、笔根(与笔杆相接处)。再把笔尖至笔肚的那一部分分成三等分,靠笔尖的三分之一这一段就称一分笔,从笔肚到笔尖这一段称三分笔,中间部位到笔尖这一段称二分笔(见图6)。
显然,使用一分笔书写,笔画就显得纤细、瘦劲,如初唐时的书家禇遂良、薛稷常用此法。宋徽宗的“瘦金书”也是突出的范例;使用二分笔书写,笔画则显得圆润、俊健,如晚唐的柳公权、元代的赵孟多采用二分笔;使用三分笔书写,笔画就显得丰腴、浑厚,如中唐的颜真卿、宋代的苏东坡(见图7)。
一般说来,使用三分笔写字,是用笔的极限。古人有“使笔不过腰”的说法。如“过腰”用笔,一是极易出现“墨猪”,而且笔锋提起时无法弹回;二是容易导致笔锋开叉收不拢;三是大大缩短笔的使用寿命。对于初习字者,往往易出现两个极端:一是不敢铺毫,单用笔锋书写,字显得纤弱无力;二是肆意铺毫,甚至用笔根书写,字显得臃肿、赘疣。所以,初习字者应首先注意正确地使用笔位。
(第二节)中锋与侧锋
笔锋在笔画的中心线上运行,被称为中锋运笔(见图8),中锋运笔是毛笔书写时的主要运行方式。
历代书家也大都提倡这种运笔方式,蔡邕就有“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的记载。其实质是笔锋的指向同笔画运笔方向正好相反,即180度平角,当笔锋在笔画中心线上运行时,副毫也分随笔锋两侧作同步运行。但由于笔锋含墨量大,运行时渗墨畅快,所以书写出来的笔画,其中心部分的墨色浓,愈至两边墨色则渐淡。这样就显出浑圆有力的三维空间的视觉效果。古人常说的“锥画沙”“屋漏痕”的笔法,便是中锋运笔的视觉效果。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当笔画运笔方向发生变化时(如折、钩类笔画),笔锋的指向也须随之变化,否则就很难保证笔画换向后的中锋运笔(见图9)。
与中锋运笔相对的是偏锋运笔。偏锋运笔笔锋不在笔画的中间,而在其某一边行走,即笔锋处于笔画的一侧,笔腹处于笔画的另一侧,笔锋与笔腹在并列行走(如图10)。其实质是笔锋的指向同笔画运笔方向呈直角,即笔锋在运行过程中,处在笔画的边沿线上。这种运笔方法书写的笔画常显得残破扁薄,所以被书家称为“病笔”(原因是笔锋所在的笔画的一侧显得光润平齐,而另一侧常因注墨不匀、不畅,显现出参差不齐、犬牙交错状)。
在介于中锋与偏锋之间的,还有一种侧锋行笔的方法。具体地说,是指在运笔的过程中,从上往下投视,笔毫方向(中心线)与运行方向(笔画中心线)呈45度左右(如图11)。侧锋行笔比中锋行笔自由,特别是表现在笔画的转折处,它可以省去一些提、按,顿、挫的细微动作,书写速度较快。侧锋运笔所书写的笔画线条的质感也处于中锋运笔与偏锋运笔之间。笔毫方向与运行方向的夹角小于45度时,笔画的质感接近中锋效果;笔毫的方向与运行方向的夹角大于45度时,笔画的质感接近偏锋效果。侧锋书写的笔画常显得峻峭多姿、精神外拓。因此,也为历代书家所采用。尤其是在书写魏体和行、草书时常常采用。对于中锋和侧锋这两种运笔方法,历代书家大都主张以中锋运笔为主,以侧锋运笔为辅。因为多用中锋,可以正筋骨、丰血肉,间用侧锋,可以增强笔意,外拓神采,加快书写速度。
(第三节)藏锋与露锋
藏锋,是指在运笔过程中,起笔与收笔时将笔锋的锋颖藏进笔画之中,不让其外露的一种笔法(见图12)。藏锋起笔,通常又叫逆锋起笔。即起笔时笔锋的走向常与笔画的走向相反,所谓“欲右先左”“欲下先上”就是这一意思。实际运笔时,它有一个转折用锋的过程(如图12),为的是能保持中锋行笔。藏锋收笔,通常又叫回锋收笔。即在收笔时,通过转折用锋将毛笔的锋颖藏进笔画之中,如横画或垂露竖。藏锋用笔的好处是:它能使写出的笔画浑厚、圆润,给人一种气势内含、沉着稳健之感。
露锋,是与藏锋相对的另一种起收笔的方法,是指在起、收笔时笔锋的锋颖外露,不加掩饰。如起笔时,笔锋顺锋搭下,直接转入行笔。收笔时,笔锋自然离纸(如图12)。露锋用笔的优点是:流动感强,能显示笔画间的承接、呼应关系,而且行笔速度快。所以,在行草书中经常被书家采用。
(第四节)提笔与按笔
提笔与按笔,是使笔锋作上下动作的两种相对的笔法。提笔,是将笔锋上提,为的是让笔锋敛合,使弯曲的笔锋尽量恢复圆锥状,笔尖与纸面的接触面很小,犹如芭蕾舞女脚尖点地,步态轻盈。按笔,是将笔锋下按,笔毫铺开,笔尖与纸面的接触面很大(见图13)。
运笔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起笔、行笔、收笔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总是交错使用提笔与按笔的。如落笔(起笔)由提笔转按笔,从起笔转为行笔,又须提笔,以便保持中锋行笔,收笔前还须按笔,直至最后提笔作收。在运用提、按时,须注意它们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对矛盾。没有提,无所谓按,没有按,也便没有提。有时,提按之间的转换、变化是很微妙的。提笔、按笔是垂直动作,这种动作是与笔画书写的水平动作同步进行的,在运笔时,由提向按的过渡较容易掌握,而由按向提的过渡就有一定的难度,很多人在写捺脚、悬针竖、撇等笔画的露锋收笔时之所以犯难,就是没有掌握这一转换技巧,这一技巧称为“连续反弹转换法”,其动作要领是先像鱼摆尾一样向相反方向用手腕摆起笔锋,再用较前稍轻的笔触向前行笔,如此交替进行,笔画必越来越细。若直接收锋,很容易写出散锋,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当然,笔锋的弹性大小、笔画的粗细、运笔的缓急不同,其转换也有难易之分。总之,习书者在练习书法时,应特别注意这种笔法。
(第五节)方笔与圆笔
方笔与圆笔(见图14),主要是就笔画的外部形态而言的。所谓方笔,是指笔画的棱角突出、明显;而圆笔,则指笔画的外部轮廓多呈圆弧状。造成两种形态效果的原因,主要是上述藏锋、露锋以及转锋、折锋的笔法运用所致,一般地说,方笔多为露锋、折锋笔法,圆笔则是藏锋、转锋的笔法效果。故古有“折以成方”“转而成圆”的说法。前人在笔法上,一般都是方圆并用的,只不过各有偏好和侧重罢了。如颜真卿、苏东坡是圆多方少,欧阳询、柳公权则是方多圆少。
方笔与圆笔,具有不同的艺术效果。清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圆笔者潇散超逸,方笔者凝整沉着。”他还说:“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该奉其要,尽于方圆。操纵极熟,自有巧妙。”这里虽然有点过于夸大方笔、圆笔在毛笔笔法中的地位,但其强调笔法在书法中的作用却是正确的。初习书者,自然应当首先努力练习笔法,笔法正确、熟练,结字、章法等练习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第六节)永字八法
中国书法艺术中,以“永”字八画结体为例,解析正楷书体用笔方法,称为“永字八法”。其八画的名称分别是“侧、勒、弩、趯、策、掠、啄、磔”(见图15)。以下对这八画作简要的介绍:笔画一:侧,笔锋着纸后向右,慢慢加重力道下压再慢慢上收转向,回笔藏锋视情形改变其角度。
笔画二:勒,笔锋触纸向右下压再横画而慢慢收起,作一横向笔画。
笔画三:弩,为一直向笔画,以直笔之法作开头,竖笔慢慢向下写,向左微偏作一曲度后返回,其笔画不宜直,否则无力。
笔画四:趯,当竖直笔画完后,趁其势顿笔再向左上偏,一出即收笔向上。
笔画五:策,笔锋触纸向右压再转右上斜画而慢慢收起,要点是需轻抬而进。
笔画六:掠,向左下的笔画,必须快而准,取之中的险劲为要节,出锋需干净利落,利而不坠。
笔画七:啄,又称短撇,为一向左下之笔画,如同鸟啄树般的力道和气势。
笔画八:磔,向左下之笔画,徐徐而有劲,收尾时下压再向右横画而慢慢收起。
以上为永字八法,为中国书法笔画的根基,练熟此八画后,即可延伸多样笔画,并各得其精神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