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公元321-379年),字逸少,琅玡(今山东临沂)人,后徙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王羲之少年时拙于言语,及长则富文采,强辩才,风流倜傥,超尘绝俗,世人惊异。
王羲之出生于东晋大族,王氏一门,以书法闻名。羲之早年受卫铄和王廙陶染,一遵钟法,形成了秀丽飘逸的风格。中年王羲之“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徒费年月耳”。于是他幡然顿悟,“遵改本师,从众碑学习焉”,咀精嚼华,又直取钟繇、张芝“剖析张公之草,而浓纤折中,乃愧其精熟;损益钟君之隶,虽运用增华,而古雅不逮,至研精体势,而无所不工”。通过长期不断的精心研究,深入剖析,融会贯通,出神入化,博采众长,冶为一炉,终于完成了质朴的隶意书体到妍美流便、遒逸瑰丽的王体真书与行书的蜕变,奠定了其在中国书坛上至高无上的“书圣”地位。王羲之旖旎清雄的书艺风格形成,是中国传统儒学发展了魏晋时期的历史必然。其书作中的那些潇洒不拘的风韵,是与魏晋人肯定自我、不守成规、放浪纵逸的人生态度密切相关的。而那些清新灵俏的笔致,又是与魏晋人崇尚自然、追求虚灵恬淡的审美意味不可分割的。
王羲之功力深邃,天质盖世,备精诸体,但其平生创作最多、流传最广的要数其行书。然而其草书也颇为精到,代表作《十七帖》,与王体书风整体面貌相一致,也呈现出秀美飘逸又典雅含蓄的风格,与唐及唐以后的狂草豪迈纵逸、强调气势的精神有相当的距离。其结构虽攲侧反正却不放纵狂野,整体意法安闲自如,如行云流水,不经意间性情自见,这是最纯正的魏晋风味的书法。这种书法有一种与自然契合为一的品性,有那种离上古风气未远的淳朴古雅,这是魏晋书法的精髓所在。唐蔡希综《法书论》曰:“晋世右军,特出不群,颖悟斯道,乃除繁就省,创立制度,谓之新草,今使《十七帖》是也”。宋朱熹评价说:“《十七帖》,玩其笔意,从客衍裕,而气象超群,不与法缚,不求法脱,真所谓一一从己胸襟流出者。”
王羲之对于草书的贡献主要表现于以一种平淡冲和的气息,提出了今草的写法,迎合魏晋时期“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王书草体表现为形式上的完美,线条的细腻,气息上的典雅,韵味上的冲和,结字上的不可动摇,乃至其草书影响着整个古代草书的发展历史。
《十七帖》
【释文】十七日先书,郗司马未去,即日得足下书,为慰,先书以具,示复数字。吾前东粗足作佳观,吾为逸民之怀久矣,足下何以等复及此,似梦中语耶?
《十七帖》是王羲之的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
此帖为一组书信,据考证是写给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时间长达14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
此帖前人评价甚高。如宋黄伯思说:“此帖逸少书中龙也。”朱熹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中流出者。”也有人认为此帖“笔法古质浑然,有篆籀遗意。”这些评价都很中肯。尤其说它们写得从容,不受法的拘束,好像从自己胸中自然流出一样,最为深刻准确。孙过庭曾说过:“子敬(王献之)已下,莫不鼓努为力,标置成体。”即王羲之以下,都是在写字时故意用力,故意要表现自己,有自己的艺术风格,这样就反而失去书写时的自然之美了。这种对比式的评论,对书法欣赏很有启示。
《十七帖》
【释文】寒。五十年中所无,思顷如常。冀来夏秋间。或复得足下问耳。比者悠悠,如何可言。吾服食久,犹为劣劣。大都比之年时,为复可可。足下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