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书法,临帖是学习的主要途径,也是书法创作和运用的基础,临帖过程如何是草学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我们要重视临帖。这里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归纳为临帖六“要”,供草书爱好者借鉴。
一是临帖要会选帖,这一步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习草书的走向及深度,甚至成败,不可随便处之,首先要“取法乎上。”古人云:“取法乎上,得法乎中;取法乎中,得法乎下。”这是我们择帖的前提。同时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符合自己审美需求的法帖,你喜欢它说明这种范帖和你有默契相通之处,容易入帖,入帖相融,可较快地掌握范帖。另外,选帖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规律,选择笔画、结构皆法度严谨、规律性强的范帖。以后再逐渐选其他字体和风格的字帖。
二是临帖要“三结合”,既临帖和读帖结合,临帖和摹帖结合、临帖和背临结合。读帖是对范字的观察、分析和研究,包括读笔画、结构及章法等。临帖前要统读,对范字的特点有个初步、大体的印象。临帖过程中要边读边临,看准每个笔画的位置安排、形态特点和相应的笔法。其长短、粗细、曲直、斜正、起、行、收的位置,用笔的藏、露、转、折、提、按、顿、挫、回锋、出锋等等都应做到心中有数,笔为心使,下笔方能准确到位。读帖是临好帖的前提,只临不读的“抄帖”式临写是写不好字的。摹帖较容易,习惯上认为是初学阶段采用的一种方式,如临帖中适时进行摹帖,会发现手下之字和范字的差距,以便加快、加深对范字的理解和学习。姜夔《续书谱》云:“临帖易得古人笔意,而多失古人位置;摹帖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可见摹临结合,能互取其长,互补其短,促进学书进步。背临是学书较高阶段的一种临帖,是将帖子背过后,不看帖的临帖。因此,这些方法在临帖中结合运用,及时检验临帖效果。发现对范字掌握的不足,加强对范字的记忆和把握,不断提高临帖的效果。
三是临帖要临一帖,即学书中,把选好的范帖临好,掌握住为自己所用,以后再临习其他范帖,博采众长,不可朝三暮四,见异思迁,一帖没学好即改弦易辙,去学其他字帖,这样只能学一帖,扔一帖,最后哪一帖也没有学好。另外,临帖时要态度老实,尊重范字。以临像、临准为原则,不可把自己的书写习惯强加于范字之上,对范字进行篡改,这样只能陷入误区,导致学书失败。待临习像了,特别熟练了,帖子上没有的字也就挥写自如了。
四是临帖要持之以恒,任何学习都是从一点一滴学起,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临帖更是如此,只有每天坚持临帖,持之以恒,时间久了,才能学有所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学不成书法的,最终只能半途而废,碌碌无为。同时要克服急于求成,骄傲自满的情绪,以及急功近利的心理,这些都是我们学书路上的绊脚石,必须搬掉它。
五是临帖要和应用结合起来。临帖是为了掌握书写技巧,提高书写能力,以服务于运用为目的的,如果临帖中注意运用,能促进临帖。通过运用使我们了解书写的不足和问题,促使我们临帖时对范字进行再认识,增加学书的动力和目的性。应用又是多方面的,如写信、写文章、写日记、写作品等,平时我们有意识地运用所学,学即用、用即学,学用结合,形成习惯,日久天长,定会学用合一,既提高了临帖质量,又达到了应用的目的,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六是临帖要注重姿势。初学书法的人一开始就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经验证明,临帖时最好站立,悬臂书写。这样一可以视野开阔,二可以提气、运气,达到“以通身之力而送之”的目的,三可以锻炼身体,久而久之练出内气,以达到气功健身之目的,为以后创作书法作品奠定坚实之基础。当然,站立书写一开始难度较大,只要克服困难、坚韧不拔,慢慢就会习惯的。
学习任何东西,总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渐进的过程,学习草书艺术也是如此。无论是临摹哪一家的帖子,都必须在临摹好的法帖、好的范字上下功夫,并先得“形似”。而且实践证明,追求“形似”,对于初学书法者有很重要的意义。
第一,形似虽然只是初级阶段,但基本上反映了字的外部形态,临摹法帖如能达到初步形似,就具备了初步的形态美。因为供临写的法帖,都是经过时间考验,被一致公认的形神兼备的好作品。如果临写不能达到形似,扭曲了对象所表现的美,变了形,就失去了字的真实性,所谓“美”也就不存在了。我国古代有一位书画家,一次他画飞鸟,把飞着的鸟画成脖子和脚都一齐伸展着,这在现实中当然是不存在的,也就违反了生活的真实,结果闹了笑话。这对初学草书者来说,应该是一个可供借鉴的教训。
第二,临帖当然要追求“神似”,但也只有做到了“形似”,才能进一步求得“神似”。不通过“形似”这座桥,是断然到不了“形似”的河对面神似的。“神似”所反映的,是字的内在的、本质的东西,是活的传神点。在书法学习中,只能通过不断地提高“形似”,才有可能达到“神似”。“神似”是“形似”量的积累。古人云:“形无纤微之失,则神当自来矣。”这也就是说,为了求得“神似”,在书法临写中,必须经过长期的观察琢磨,在形态的纤微之处做到少失以致不失。这样就能逐渐地趋于“神似”。宋代画家文与可擅长画竹。他不但画出竹子的生动形态,而且能画出竹子的神韵。他的体会就是“成竹在胸”。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具有仔细观察和刻苦练写的精神。所谓“神来之笔”,必然是这两者的结果,绝不可能从偶然中得来。
第三,不断地追求“形似”,可以深化对字的规律、技法的认识。临帖学书,起初是不会懂得书写的规律的,也不会真正懂得用笔的方法,即使知道一些皮毛,也没有经过实践的验证,心中还是无数。只有在长期追求“形似”的实践中,才能一步步地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熟练地掌握技法,并能鉴别优劣。从临写一种帖,扩展到临写多种帖,从求得对一种帖的“形似”,达到对多种帖的“形似”,进而对各家有所扬弃,达到似又不似的独创程度,那又是更高的境界了。但是归根到底,这还是从“形似”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清代刘熙载说:“书要力实而空,然求空必于其实,未有不透纸而能离纸者也。”这里所讲的“实”,是指字的形质;“空”是指字的精神。求精神必先求形质。他要求人们先老老实实地在“形似”上下苦功,切不可忽视这紧要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