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概况
中唐的颜真卿将楷法发展至无体不备之巅峰状态,其后的书家一味仿拟,毫无新意可言,书风由盛极转衰,伏下求变之转机。但随之沉滞的书道亦有柳公权、杜牧等人书法颇有可观、可法处,堪称唐代书法之后劲。
柳公权将颜筋使转顿挫之法加以夸示,削肉存骨;而棱角尽露,书亦坚劲无比,遂使晚唐书风又变,与颜真卿并称,后世有“颜筋柳骨”之誉。
(第二节)晚唐书法作品欣赏
一、杜牧
【生平小传】
杜牧(公元803-852年)唐京兆万年人(今陕西西安)人。字牧之,中进士第,曾官司勋员外郎,后迁官中书舍人。工行草书。唐代著名诗人,有《樊川集》20卷传世,因前有杜甫和李白,所以后人称李商隐和杜牧为“小李杜”。书法方面,尤擅行草。《宣和书谱》记:“牧之作草,气格雄健,与文章相表里。”
【作品欣赏】
《张好好诗》
【释文】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舞来乐籍中。后一岁,公镇宣城,复置好好移宣城籍中。后二年,沈著作述师,以双鬟纳之。又二岁余,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高阁倚天半,清江连碧虚。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吴娃起引赞,低徊映长裾。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盼盼下垂袖,一声雏凤呼。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霜凋小谢楼,沙暖句溪蒲。身外任尘土,樽前且欢娱。飘然集仙客,\[著作任集贤校理。\]讽赋期相如。 聘之碧玉珮(佩),载以紫云车。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洛阳重相见,绰绰为当炉。怪我苦何事,少年生白须?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门馆恸哭后,水云秋景初。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其后字残损,不能读。)
《张好好诗》,诗成于大和九年,自书墨迹当晚于此时。用笔飞动,倜傥纵横,转折处逼似孙过庭《书谱》。董其昌赞曰:“樊川此书深得六朝人风韵。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牧之,亦名家也。”(《容台集》)
二、柳公权
【生平小传】
柳公权(公元778-865年),唐朝最后一位大书家,字诚悬,京兆华原县人。卒于懿宗咸通六年,享年88岁。博贯经术,通音律,元和中进士及第,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开国公,追赠太子师。
以书法名扬一时,是颜真卿之后回归二王、转尚瘦劲的典型人物。柳公权尤其以楷书著名,陶冶欧体、颜体而自成一家,世称“柳体”,柳体既对颜体的宽博有所继承,同时吸取欧体的瘦健挺拔,总体上向初唐楷书的清健有所回归。一般认为,颜体内蕴,柳体变而为外棱;颜体丰腴肥厚,柳体则“骨硬气刚,耿介特立”。所以往往用“颜筋柳骨”概括两者的不同。柳公权最知名的楷书是《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
柳公权的传世作品很多。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其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最能代表其楷书风格。柳公权的行草书有《伏审》《十六日》《辱向帖》等,他们的风格仍继承王家风格,结体严谨,潇洒自然。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
【作品欣赏】
《玄秘塔碑》(局部)
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又称《大达法师玄秘塔碑》,裴休撰文,柳公权书。楷书共28行,行54字。藏西安碑林。
《玄秘塔碑》是柳公权64岁时所书,书体端正瘦长,笔力挺拔矫健,行间气脉流贯,顾盼神飞,全碑无一懈笔。有以方取势、引筋入骨之赞。或以为筋骨特露,虽遒媚劲健,然晋法至此大变矣。明王世贞《池北偶谈》:“玄秘塔铭,柳书中之最露筋骨者,遒媚劲健,固自不乏,要之晋法亦大变耳。”清王澍《虚舟题跋》说此书是“诚悬极矜练之作”。
《神策军碑》(局部)
《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并序》,崔铉撰文,柳公权正书。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立,原碑已佚。
《神策军碑》为柳公权68岁时所书。记唐武宗李炎巡幸左神策军事,《神策军碑》是柳公权楷书的代表作之一。其书法精湛,笔力圆厚中见锋利,运用自如。笔画敦厚,沉着稳健,气势磅礴。观此碑可知颜柳书法的关系。
《蒙诏帖》(局部)
《蒙诏帖》又名《翰林帖》,白麻纸,7行,27字。今藏故宫博物院。此书作于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是柳公权44岁时作品。其书曾刻入《三希堂法帖》。乾隆称“险中生态,力度右军”。体势稍带颜法,沉劲苍逸。字形长短宽窄不一,或断或连,构成章法上的变化;笔墨浓淡轻重有致,形成层次上的变化。《蒙诏》一帖,风格豪放雄逸,遒劲流丽,枯润纤秾,掩映相发。
【释文】公权蒙诏,出守翰林,职在闲冷。亲情嘱托,谁肯响应,深察感幸,公权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