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书,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十一月作,行草书,墨迹。18行,每行字数不等,12至15个字之间。汝南公主是唐太宗之女,早逝。虞世南为其撰写墓志。此墓志书法圆活,不及正书沉厚,故后世有人疑为米芾书。王世贞云:“昔人于永兴、率更书,俱登品神妙间,而往往左袒永兴。余初不伏之:以余之肉,似未胜欧骨,盖谓正书也;晚得永兴《汝南公主墓志》草一阅,见其萧散虚和,风流姿态,种种有笔外意。”
《破邪论序》(局部)
《破邪论序》小楷,全文收入《虞秘监集》及历代书法论著中,传世刻本有款署“太子中书舍人虞世南撰并书”“太子中书舍人吴郡虞世南撰并书”两种。但此帖有人疑为伪迹,如清代学者姚鼎认为虞世南父名荔,而文中有“饵松茶干溪漳,披薜荔于山阿”之句,未将其中“荔”字缺笔避讳。然此小楷清逸,历来辗转翻刻此帖者较多,如《玉烟堂帖》《停云帖》《清鉴堂》等诸法帖,其中《越州石氏本》的效果最佳。
三、褚遂良
【生平小传】
褚遂良(公元596—659年),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宫至尚书右仆射、知政事,进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在唐初书家四巨头中,褚遂良算是晚辈了,其书体学的是王羲之、虞世南、欧阳询诸家,且能登堂入室,自成体系,创立了秀而不媚、朴而不俗的褚体。其特色是善把虞、欧笔法融为一体,方圆兼备,波势自如,比前辈更显舒展,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李世民曾以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三千纸视于褚,让他鉴别真伪,他无一失误,足见他对王羲之的书法研习之精熟,也因此得到太宗的信任。
登善的面目最多,变化也最大,正所谓“一碑有一碑的面目,一碑有一碑的风神”也。其正书比欧、虞婉美劲逸,如伊阙佛龛,尚存隶意,气调浑古,而《雁塔圣教序记》《房玄龄碑》成就最高。行书则温润似永兴,以《枯树赋》为代表。
【作品欣赏】
《雁塔圣教序》(局部)
亦称《慈恩寺圣教序》。褚遂良书,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立,正书,共21行,每行42字。存西安大雁塔内。
《雁塔圣教序》除了受当时欧阳询、虞世南等的唐楷影响外,还对魏碑、汉隶兼收并蓄,具体体现为:字势多呈横扁,保留了隶书遗意,与北魏造像记比较一致;一些撇画的收笔处铺展腴厚,尤如汉隶的波磔,显得丰美富艳;横画往往如汉隶般一波三曲,而笔致纤细,有婉通之趣。而且,褚遂良楷书中偶尔有一些笔画呼应甚至连笔,如同行书。以上特点使其风格婉丽飘忽,张怀瓘《书断》中语其“如美人婵娟,不胜罗绮”。
《枯树赋》(局部)
仅有刻本传世。款题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书。共39行,计467字。书势攲正纵横,错综变化。明王世贞评称:“掩映斐叠,极有好致……有美女婵娟,不胜罗绮之态。”《听雨楼帖》《玉烟堂帖》《戏鸿堂帖》《邻苏园帖》等均收入其中,而以《听雨楼帖》所刻为精。明代周天球称:“整密秀润,不少露北海姿态,亦尽气为褚敌者。”
《大字阴符经》(局部)
大字墨迹,传为褚遂良书。纸本,楷书96行,共461字。
《阴符经》尚有小楷和行书两种刻本流传于世,字迹皆很小,难窥庐山面目。此帖大盈寸,末题“起居郎臣褚遂良奉敕书”。大字《阴符经》不失为书法精品。
此帖不但具备了褚体楷书的特点,还与《唐人写经》极其相似,行笔起落多参以写经笔法,写得自然古朴。元杨无咎云:“草书之法千变万化,妙理无穷。今于褚中令楷书见之,或评之云,笔力雄瞻,气势古淡,皆言中其一。”
《伊阙佛龛碑》(局部)
《伊阙佛龛之碑》亦称《褚遂良碑》。篆额题“伊阙佛龛之碑”。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刻于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壁宾阳洞内。
《伊阙佛龛之碑》是早期传世褚书的代表作。其字体清秀端庄,宽博古质,是标准的初唐楷书。此碑虽说是碑,实际上却是摩崖刻石。但在创作时条件不同,前者光平如镜,而后者则是凹凸不平,因书写的环境不那么优游自在,于是,摩崖书法的特征也就不言而喻。因无法近观与精雕细琢,于是便在气势上极力铺张,字形比碑志大得多,舒卷自如,开张跌宕。
四、薛稷
【生平小传】
薛稷(公元649—713年)字嗣通,蒲州汾阴(山西荣河)人,官至太子少保、礼部尚书,世称“薛少保”。楷书学褚遂良,几乎想亦步亦趋,因而其书也就成了褚遂良替代品,当时即有“买褚得薛,不失其节”的说法。他的书法用笔纤瘦,结字疏朗,自成一家。张怀瓘云:“书学褚公,尤尚绮丽媚好,肤肉得师之半,可谓河南公之高足,甚为时所珍尚。”吕总说:“薛稷真、行书如风惊苑花,雪惹山柏。”其书疏瘦劲练、流美飞扬。褚遂良与薛稷书法之间的异同,有点近似于大小欧阳。薛稷与族兄薛曜并称“二薛”。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并称初唐四大书家。传世书迹有《杏冥君铭》《信行禅师碑》。
【作品欣赏】
《信行禅师碑》(局部)
《信行禅师碑》,唐李贞撰文,薛稷书,正书,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八月立。原碑早佚。拓本罕睹,仅有清何绍基旧藏剪裱本,碑文字已不全,1800余字,后流入日本。
此碑书法瘦劲妍媚,下开宋徽宗“瘦金书”之先河。清吴荷屋云:“用笔之妙,虽青琐瑶台合意之作亦不过是过。”此碑明显地汲取了褚书的特色,有一种清健娟秀的风韵。尤其是竖法的微曲轻勾,纯然是褚书的面目,然于笔的起落间又流露出自己的风格,不失为唐楷佳品。
五、李世民
【生平小传】
李世民(公元599-649年),李渊之次子,对文化很重视,对书法大力提倡,如在“贞观元年,诏京官职事五品以上子弟嗜书者二十四人,隶馆(弘文馆)习书,出禁中书法以授之”。唐太宗本人也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书学右军,而英俊雄迈之气超过右军。为人聪明英武,少有大志,能屈节下士,谥曰文帝。曾以功封秦王,任尚书令。武德九年发动玄武门之变,遂立为皇太子。他以文武定天下,尤爱书法。对王右军的书法特加眷赏。他变古制今,启一代风气。擅长书法,工行、草、飞白书,在书法上有一定成就。太宗在《论书》中云:“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其所书《晋祠铭》,首创以行书入碑,可以称得上是古今帝王书法之冠。传世书迹有行书《晋祠铭》《温泉铭》等。著有《笔法诀》《论书》《指意》《王羲之传记》等。
【作品欣赏】
《温泉铭》(局部)
《温泉铭》是唐太宗为骊山温泉撰写的一块行书碑文。此碑立于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即唐太宗临死前一年。原石早佚,1900年于敦煌石窟发现拓本,现存法国巴黎图书馆。书风激越跌宕,字势奇崛。此碑书法不同于初唐四家的平稳和顺,而有王献之的攲侧奔放。有人认为太宗书法在大王和小王之间,但从作品看似更多地得益于王献之。
《晋祠铭》(局部)
《晋祠铭》行书,28行,行44字。山西太原晋祠藏。晋祠为祭祀唐叔虞之祠,唐太宗起兵时曾祷于此。天下统一后,太宗于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重莅此祠,为报神之恩,亲自撰文作铭并书之。铭为行书。以行书写碑,过去很少见到。此碑书法遒劲,风神洒落,颇有韵致,是李世民的代表作之一。
六、孙过庭
【生平小传】
孙过庭(公元648—703年),字虔礼,其籍贯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称其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一种称其富阳(今杭州西南部)人。一般均称富阳人,可是他自称吴郡(今江苏苏州)人。陈子昂为其作《墓志铭》,谓过庭“四十见君,遭谗慝之议”。他是唐高宗、武则天时人,官右卫胄曹参军、率府录事参军。擅长书法和书法理论,他博雅,能文章,精于书法,尤以正、行、草书擅长。草书师法“二王”。
唐《续书评》中语:“过庭草书如悬崖绝壑,笔势劲健。”《宣和书谱》中说:“得名翰墨,间作草书咄咄逼羲献,尤妙于用笔。”传世墨迹有《书谱》和草书《千字文》等。另有论书著作《书谱》。他还善于临摹古帖。唐高宗曾谓过庭小字足以迷乱羲、献,其逼真可知。
【作品欣赏】
《书谱》(局部)
《书谱》历代均有摹刻本,真迹现在台湾省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宋拓《书谱》是上卷残本,摹刻精良,且首行至第二行较墨迹多17字,可补墨迹之缺。书于垂拱三年(公元687年),草书,纸本。纵27.2厘米,横898.24厘米。每纸16至18行不等,每行8至12字,共351行,3500余字。衍文70余字,“汉末伯英”上阙30字,“心不厌精”下阙30字。《书谱》在宋内府时有上、下二卷,下卷散失后,现传世只有上卷。
《书谱》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也相当高,孙过庭的书法上追“二王”,笔笔规范,极具法度,有魏晋遗风,历代给予很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