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击鄂党的同时,乾隆也加紧了对张党的控制和打击。左都御史刘统勋就曾上奏:“大学士张廷玉历事三朝,小心谨慎。皇上眷注优隆,久而弗替,可谓遭逢极盛。然大名之下,责备亘多,勋业之成,晚节当慎。外间舆论动云,相城张姚二姓,占却半部缙绅。此盈满之候,而倾覆之机所易伏也。”
为了不使张氏家族势力过大,刘统勋建议不妨效仿先皇康熙的做法,“敕下大学士张廷玉,会同吏部衙门,将张姚二姓部册有名者,详悉查明。其同姓不同宗,与远房亲谊不在此例。若系亲房近友,累世密戚,现任之员开列奏闻,自命下之日为始,三年之内,停其升转”。对这一建议,乾隆表示赞同。但为了不引起张党的恐慌,乾隆又对张廷玉进行抚慰,开导张廷玉这样做对他有益而无害,“今一经查议,人人皆知谨饬检点,转于大学士张廷玉有益”。
张廷玉在官场几十年,当然知道皇上的真正意图,于是他立即上疏请求辞去兼管史部事务的职务。此后张廷玉又多次以年老乞退。直到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乾隆才同意张廷玉请辞。
鄂尔泰、张廷玉两党之争,前后持续几十年。乾隆在初期,还要借助他们的力量处理朝政,所以对他们采取的是宽容和并用的策略。而当乾隆逐渐掌握朝廷权力,巩固皇位之后,对这两大势力集团的争权夺利就再也不能坐视不管了,于是他采取了一并控制、打击的策略,同时又注意保持一定的限度,不致激起剧烈的反抗。
在这一策略之下,乾隆终于铲除了两大集团,牢牢地使大清政权掌握在自己一人手中,真正成为“万民之主”。
“治强易为谋,弱乱难为计。”要破除朋党,君主必须牢牢地紧握权势,像决策权、财政权、刑赏权、用人权等要独操于手,决不能假借臣下。另一方面要采取有力的措施,来削弱权臣。韩非指出:“欲为其国,必伐其聚:不伐其聚,彼将聚众。欲为其地,必适其赐:不适其赐,乱人求益。彼求我予,假仇人斧:假之不可,彼将用之以伐我。”意思为,君主要想治理好国家,必须像铲除杂草一样清除朋党:不这样做,朋党就会越来越多。对于大臣,赏赐一定要适合:如果赏赐不适当,大臣就会提出更多的要求。他们一提出要求,君主就满足,这是增强大臣的实力,将会造成自我削弱,就像借斧子给仇人一样。因此,君主要控制赏赐,尤其不能封赏土地来扩大臣子的实力,对有实力的大臣,要采取削夺的措施。另外,还有的君主用朋党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制造矛盾来挑起冲突,促使朋党相斗,使之互相削弱,从而坐收其利。
让大家跟着我跑
——武则天牵制中的平衡之术
在领导用权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这样的矛盾:一方面,领导者不能全权独揽、事必躬亲,他必须下放权力,依靠他人的协助来实现有效的领导:另一方面,作为领导者又不能授权过度,造成大权旁落。于是,如何进行权力的分配以及形成权力的制衡关系,也就成了每一个领导者值得深思的难题。
自古以来,无法控制的权力是最危险的,轻则使人身败名裂,重则使国家倾危。曹操说:“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制由权也,权因事制也。”为人上者,不但要控制自己的权力,抑制权力欲的膨胀,更要制衡手下的权力。不给权则无法办事,给权太多则尾大不掉。中国古代的治乱循环,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此而起的。精明的领导者,既要有宽容的心胸,又要有制衡的手段,两者缺一不可。
武则天作为权谋大家,深谙平衡之术。武周时最大的两股力量,一是武派,一是李派。武派是武氏家族成员以及与之联盟的武则天的私臣,李派则是李唐王室和拥戴李唐的大臣。武则天时而扶这派,时而压那派,在平衡中以求得对权力的稳固控制。
武则天主要通过预备二线、三线队伍,对一线人员构成潜在的竞争和威胁,不断地更换官吏,以不使任何一派的势力做大。
对官员如此,对酷吏也是一样,索元礼、周兴这批旧酷吏,就是被来俊臣这批新酷吏解决的。由此还引出了一个“请君入瓮”的典故。
天授二年,御史中丞李嗣真因酷吏滥杀,向武则天进言,现在的酷吏不按律法,随意断案定罪,这是“权由臣下”。同时,他以老子的话“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进一步阐述,认为现在把权力交给酷吏,不可不慎。酷吏破坏司法是武则天授意这么干的,因此,她不以为然,但“权由臣下”却一下击中她的软肋。于是,她将铡刀指向了那些由她一手提拔的老酷吏。其实,对酷吏她也不是专信一派,而是多树旗帜,分其权势。现在她正好可以用一派去处理另一派,让来俊臣审讯周兴。来俊臣不露底牌,请周兴一同吃饭。席间佯装向其请教:有囚犯不认罪,如何是好?周兴也诲人不倦,说取个大瓮,用火在周围烤,让囚犯进瓮里,不怕他不认罪。来俊臣依样布置好后,说请君入瓮吧。周兴一下就认罪了。
对李派的牵制也是如法炮制的。
李昭德曾是武则天身边红极一时的人物,他是拥戴武则天的功臣之后,强干有魄力。武承嗣指使到武则天面前请求废李立武的王庆之,就是被李昭德率领朝臣群殴而死的。武则天对李昭德很信任,甚至武承嗣去说他坏话时,反而被武则天讥笑说:自打我用了李昭德后,就一直高枕无忧,是他在代替我受劳苦。但是武则天又岂肯将大权旁落于一人之手呢?因此当另一个受武则天重用的李派大臣丘情提醒武则天“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归于下”时,一下就打动了武则天的心。然后他弹劾李昭德,说:“李昭德在外朝专权,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武则天很快就罢免了李昭德的相位,让丘情代替他。
当然搞平衡并不只是罢免一两个人就算大功告成了,还必须得在敌对的两派之间搞牵制,不让任何一方完全得势。武则天在晚年推行的李武并贵的策略,就是两派并存、相互牵制的高超之法。
酷吏集团和武承嗣联盟后,武派的力量得到极大的加强,为了独掌权势,屡次对李派痛下杀手。但武则天对他们始终不放手交权。当来俊臣把狄仁杰、魏元忠等李派朝臣的基干力量都罗织进“七大臣谋反案”时,武则天没有把审讯狄仁杰等人的权力下放给来俊臣,在最后关头保住了这批人的性命。为了能一举消灭李派势力,武来联盟把太子李旦也诬为谋反,但在最后关头,由于小乐工安金藏剖腹为李旦鸣冤,才使武则天决心留下李旦,这使得武来联盟的如意算盘全盘落空。
长寿元年后,李派开始对武派进行反扑,武则天却又反过来保护武派。侍御史周矩提醒武则天说,现在满朝都是陛下的仇人,陛下处于极端孤立的地位!周矩给武氏摆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你究竟依靠谁?是依靠酷吏,落个众叛亲离的下场,还是把权力从酷吏手中收回,依靠文武臣僚治理天下?武则天心动了,决定逐步停止恐怖政策。但她还不想一下除去酷吏这支队伍。要杀来俊臣,罪名俯拾即是,但她舍不得杀,留下也许还有用处。果然,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来俊臣东山再起,他帮武氏再次对李唐派残余势力进行了打击。
来俊臣起来后不久,李昭德就被授予监察御史的职务,他和来俊臣之间的斗争,在中断了一个时期后,于公元697年又开始了。最后两人一同下狱。多少年来,武氏一直将李昭德与来俊臣作为两个相互平衡的砝码。当来俊臣下贬时,李昭德也下贬:来俊臣起来时,李昭德也起来。两个势如水火的仇敌,有着极为相似的荣辱起伏遭遇。这当然不是命运的决定,而是巧妙的人事安排。所以,现在来俊臣行将处决,则李昭德也是非死不可了,六月丁卯日,两人同日“弃市”。
武则天直到晚年仍还坚持“李武并贵”的政策,她把李显召回立为太子,却又让李氏兄弟和武三思等人明誓共相容,还把拥李的宰相魏元忠、丘情外贬。甚至当她病情恶化的时候,还坚持既不让李显、李旦,也不让武三思、武攸暨之流,甚至也不让她惟一的女儿太平公主人宫侍疾。这当然与她习惯于二张的侍奉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她不想表现出对武、李中任何一方的偏向。
李派最终还是靠政变结束了武则天的执政生涯。当然那是李派潜藏深伏、蓄积多年的结果,也许是因为武氏太老了,已无力再掌控局面。但多方牵制搞平衡的权术确实让她超脱于各派之上,扮演着最后终结者的角色。
中国历史上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也是一个善搞平衡、协调各方利益的高手。
宰相赵普独揽专权,赵匡胤为分其权,便以减轻其压力为由,让兵部侍郎薛居正和吕余庆以本官身份参知政事。但赵匡胤不想因此而让这些二线队伍一度膨胀,同时也不想让赵普有什么怨言。于是,他让两个新人分担赵普的相权,却又不让他们独自宣示诏书,单独值班,也不让其掌管相印,还不得到政事堂议事,只让他们到宣徽使厅议事,在殿廷上则另设座位在宰相的位置之后,在公文签字时,他们的官衔与姓名,都要比宰相低几个字,月俸杂给,也只有宰相赵普的一半,总之,让双方都过得去,不过分偏向任何一方。
赵匡胤为了不让禁军在京城养尊处优,设计了“更戍法”,让禁军轮流去边境换防,他深知:兵士长期在边境地区,条件艰苦,不让他们回来休息,会产生不满情绪,到了一定程度,难免不生叛乱之心。所以要定期轮换,让兵士知道吃苦只是一时,不至于绝望。同时也可借用轮换戍边的方法,使全体禁军士兵劳逸平均,谁也不能偷懒,谁也不会长期受苦,大家心理平衡,这也是控制人心的一种谋略。
大将郭进在北边防守北汉,治军严厉且好杀人立威。有一次,赵匡胤选派了御龙官30人前往西山,正好遇上与北汉作战,这批御龙官在战斗中,多有退却者,郭进毫不客气,当场斩首十几人,制止溃逃。赵匡胤听到消息时,正在宫中检阅禁军。面对情绪波动的亲军,他说:御龙宫是千百人中才能选到的一两个精兵,而郭进只因他们犯了一点小过失,一下子就杀了十几人,像这样下去,我这里的龙种健儿,也不够他用的。但赵匡胤又暗中派人对郭进说:这些御龙官,仗恃自己是皇帝的宿卫亲兵,到外地都骄傲而不听令,你杀得非常对。郭进知道后,深为感动。此举虽近于两头买好,但一边是贴身护卫军,一边是前线部队,确实需要平衡抚慰,如果万一激起变乱,后果不堪设想。
大权独揽、事必躬亲固然是领导者的大忌,但过分地分权,或者在分权中使某些下属的权力过大,又会严重地削弱领导者自身的影响力,甚至还有可能造成组织内部的混乱局面。因此,领导者在处理这两者关系时,必须得有一个准心:一、领导者要有分权意识。事实表明,领导说到底是用人成事的艺术,领导者只有善于授之以权柄,使之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各展所长,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二、在分权的过程中,要掌握一套制衡的策略,以防止下属集权现象的发生。要深刻明白权力不受监督制约就必然会产生官强主弱的现象,因此为了更好地驾驭下属,必须设法在下属之间形成权力制衡的关系,以防止少数人专断。三、要善于分权。领导者在分配权力的时候,要遵循以下的一些原则:职权一致、责权对等原则;层级分明、权责明确原则;科学合理、相互制约原则;知人善任、大胆放权原则。
布下看不见的线
——朱元璋广布耳目监群臣
领导者要想了解下面的动态,必然得有一个信息渠道。通过这个渠道,领导者就能够完全掌握下属的动态,从而辅以相应的权变策略,达到驾驭的目的,当然这对被领导者来讲无疑是一种最可怕的监制。
历代皇帝之中,朱元璋可算最多疑的一个,他对臣子和民众始终放心不下。越不放心,他就越想了解他们的动向。于是,在他的控制下一个庞大的情报网络孕育而生。
首先是设立御史台,洪武十五年改为都察院,长官是左右都御史,下有监察御史百十人,分掌12道。职权是纠劾百司,辨明冤枉,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百官贪污舞弊,学术不正,和变乱祖宗制度的,都可随时举发弹劾。
另外,朱元璋还建立了庞大的特务机构——锦衣卫,负责侦察和刑讯。特务无孔不入,朝廷内外,所有官员的所作所为,都逃不过他们的鹰眼犬鼻,甚至连他们的家庭琐事也尽数全知,这虽然对官吏和百姓起到了监制的作用,却造成了一种紧张的局势,没有谁敢廷上高论,也没有谁敢私下小议。
文渊阁大学士宋讷,兼任国子祭酒(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校长),学生都是一些功臣子弟。宋讷订立了很严的学规,终日端坐讲解,晚上就住宿在学校里。太学生们攻读勤奋,洪武十八年恢复进士科,取士四百七十有余,太学生就占了三分之二。明太祖很赞赏宋讷的办学成绩,还特意致词加以褒美。
有一次,明太祖派画工偷偷地观察宋讷私下里的言行举止,并将其画下来。当他看到画像里的宋讷端坐着脸上颇有怒色,心里有些疑惑。第二日便派人把宋讷找来,问道:“昨日你为了什么事生气?”宋讷很惊奇地回答:“有个学生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茶器打碎了,是臣教育不当,所以生气。不过,陛下怎么会知道我生气的?”明太祖将画工偷画的像拿出来给宋讷看,并说:“你私下的言行举止,我都是知道的。”
浙江绍兴70多岁的老儒钱宰被征到京城编书,年老力衰,精神疲倦。一天,不觉吟道:“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文华殿赐宴,朱元璋对钱宰说:“昨天作得好诗。可是,我何尝嫌你,‘嫌’字何不换成‘忧’字?”钱宰吓白了脸,忙跪下谢罪。
朱元璋还建立了“奴军”,也叫“铁册军”。按公侯等级赐予十多人至百十人不等,名义上是服侍护卫公侯,实际上这支军队负有监视功臣的职责。功臣的行动,随时随地都得报告。当然,他监督功臣的手段还远不止这些,他得调动一切因素,睁开眼睛,伸长耳朵为他收集情报。
在战争过程中,为提防将领,广布耳目,朱元璋收了很多义子。这些义子不仅为他出生入死,而且还得把各将领的情况随时报告给朱元璋。朱元璋小时候的朋友汤和应该是他的亲信了,汤和在守常州的时候,曾为一个不大的事请示朱元璋而被驳回,心里很不自在,酒醉后说:“想我汤某镇守在这里,就像坐在屋脊上,想往东倒就往东倒,想往西倒就往西倒,谁能把我怎么样!”这酒后胡言被监视的义子报到朱元璋那里。朱元璋很是恼怒,当时虽没有治他的罪,却是一生耿耿于怀。
为了能够得到第一手资料,朱元璋常常亲自出马。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事先不打招呼,突然查访。
罗覆仁是弘文馆学士,为人质朴,朱元璋经常呼他为“老实罗”。其家在城外边的一条小巷子里,房屋破旧,东歪西倒。一天,朱元璋突然造访,进屋时,罗覆仁正在梯子上刷墙壁。朱元璋看到大臣清贫若此,随即赏赐给罗覆仁一所大宅邸。
朱元璋出于疑忌,大搞监制,弄得人人自危,也滥杀了许多人,但这种监制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威慑的作用,使臣下小心谨慎,不敢有非分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