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孩子洗衣服,就要教孩子洗衣服的技能。教孩子先将脏衣服按颜色分为深色、浅色、白色几类,教他看衣服的标签把要干洗和特殊处理的衣服挑出来,再告诉他该怎么操作洗衣机、测量洗衣粉、事先处理污垢等。父母要注意示范,教会孩子劳动程序。孩子只有掌握了劳动的技能,他才会愿意去做。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父母应该耐心地教孩子去做,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千万不要简单地对孩子说:“你自己想办法吧!”或者把孩子搁一边不管他,或者严厉地责怪孩子无能,这样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没有本事,从而产生厌倦的情绪。
因此,在孩子的劳动过程中给予指导,给予鼓励,培养孩子的劳动技能是比较重要的。在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哪怕这个进步是非常微小的,父母也要鼓励孩子,让孩子从劳动中体验到快乐和幸福。
3.多给孩子实践锻炼机会
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不能只限于口头,而应该通过劳动实践来进行。如果父母在平常没有让孩子参加具体的劳动,那么,孩子是不太可能爱好劳动的。所以,父母一定要注重让孩子参加劳动实践,不要心疼孩子。可以让孩子学着收拾饭桌、洗碗,而不要担心孩子可能会把碗打碎。与孩子的劳动精神相比,打碎一只碗又算得了什么呢?诸如洗衣服、拖地、倒垃圾、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修理一些旧东西、整理房间等家务劳动都可以要求孩子去做。父母最好每天安排一定量的劳动让孩子做,一般来说,小学生每天20—40分钟,中学生每天30—50分钟为宜,具体可根据孩子的功课情况来调节。当然劳动的内容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决定,从简单到复杂逐渐过渡,切不可刚开始就让孩子去做难度比较大的劳动,这样孩子只会更加不爱劳动。
当孩子已经掌握一定的家务技能时,可以试着让他做一周的主人,比如由他决定做什么饭菜、负责采购等,当然父母也应接受他的支配。这样孩子才能真正体会父母平日的辛苦,对家庭生活有更深刻的体会,从而更加热爱劳动。
4.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
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需要父母进行一定的强化,但是,父母必须注意不要单纯地把孩子当作劳动力来使唤,不要把劳动当作惩罚孩子的手段,也不要过分用物质或金钱来强化孩子的劳动,而是应该通过表扬、鼓励等方法来强化;在孩子劳动的过程中多做具体的指导,多鼓励、尊重孩子的劳动果实,这样会让孩子从劳动中获得快乐,从而有效强化孩子爱劳动的习惯。
让孩子做家务,毕竟会占用他玩的时间,孩子往往会觉得不太情愿。为了让孩子更加乐于做家务劳动,父母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不要在孩子正兴高采烈或聚精会神地做某件事时让孩子做家务;
(2)不要一次性给孩子太多的活,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
(3)不要经常用恐吓或者惩罚的手段强迫孩子做家务;
(4)不要只用金钱来引诱孩子做家务,而忽略了孩子有责任有义务做家务;
(5)不要允许孩子在做家务活的时候拖拖拉拉,养成不好的习惯。
不论家长通过什么方法教育孩子爱劳动的习惯,但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不可以“强人所难”,强迫孩子去劳动,这只能增加他的反感,也不要用金钱等来刺激孩子。这是两种不良的导向。勤于劳动应该是一种习惯,作为家长,切不可以通过“引诱”,或是“强迫”的手段来培养孩子的这种习惯。
提高孩子奉献意识
现代的独生子女,在家中享受着远远超过他们父母的生活待遇。有一项针对一所小学进行的调查显示,一个兴趣小组48个人,人人都有一架照相机,至于电子琴、手表……许多孩子都有。学校组织郊游,成了孩子“摆阔比赛”……一个个“小不点儿”就接受来自家庭、父母和社会的如此“厚爱”,甚至超过了长辈们所能给的,但是孩子付给家庭、社会的爱又是什么呢?他们不爱惜父母劳动的一切。书包丢了也不愿意去找回来;因为有钱,有的孩子竟去雇其他学生帮自己做值日。
许多冒尖的三四年级孩子,眼看母亲病在床上,竟毫不怜悯地叫唤母亲起来给他烧饭吃。孩子如此“没良心”,当步人成年之后还有什么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感呢?还有什么雄心壮志去搏击成功呢?因此,应当教育孩子,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处处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里,积极树立为国家、为民族、为他人的奉献意识。要使孩子懂得:只要我们能用诚挚并永不后悔的、灼热而长存不懈的爱心去对待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多做些利人悦己的善良举动,不但可以鼓舞别人生活的勇气,也可以使我们调适心理、缓解精神紧张,并能保持君子坦荡荡的胸怀永不堕落。作为家长,应该在平时的点滴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奉献精神与意识。
1.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一个缺少社会责任感的孩子,往往体现不出他的奉献精神,提升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家长主要应在以下3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家长要通过家教使孩子懂得金钱是劳动的成果。省吃俭用的父母无止境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金钱欲,只会引起孩子更大的非分欲望。一个不爱惜父母劳动成果的孩子,很难爱他的同伴、社会和祖国。也很难养成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去追求成功的意志和勇气。
二是家教中善恶、是非的教育要明确。孩子在幼儿期打父母、打小同伴,并不具有道德动机,只是一种嬉戏行为,但一旦形成习惯,即使到了道德是非感的儿童期,这些行为也很难改变,因为他已经形成无意识的自然行动。家长要以身作则,比如父母要孩子尊敬老人,首先自己就要尊敬自己的父母。同时,父母对损人利己、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制止的态度要坚决,绝不能模棱两可,迁就姑息。
三是父母要教育孩子懂得什么是忍让,什么是支援。人际关系是人能协调生存的保证。现在的孩子只知道索取,不懂得给予,原因是孩子从小就缺乏一个帮助、关心与援助别人的教育环境。所以,父母要使孩子懂得什么是忍让,什么是支援,以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并给孩子创造能感受到这种情感的环境,体会到助人的幸福。
2.要让孩子懂得输和赢
孩子只能赢,不能输,说明孩子敢于竞争,有上进心,不甘落后,这是好的方面。但如果家长不能加以正确地引导,一味任孩子只能赢,不能输,孩子可能会太想赢,从而“欺软怕硬”,赢了弱者趾高气扬,碰到强者不敢挑战。这样的孩子不善于与人合作,耐挫力较差,是很难在未来的事业上有所作为的。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呢?下面的措施可资参考:
一是在父母与孩子做游戏时,要掌握好让孩子输赢的度和时机。现在,家中缺乏与同伴在一起玩的机会,很多时候家长便充当起孩子的玩伴。家长充当孩子的玩伴,在竞赛性游戏中要处理好让孩子输赢的度和时机。当培养孩子对某个游戏的兴趣时,我们要让孩子多赢少输;当孩子对某项游戏有了兴趣,并已较熟练地掌握了游戏规则时,可以让孩子输几回,让孩子切身体会到竞赛性的游戏是既可能赢,也可能是输的。既不能让孩子总赢,也不能让孩子总输。如果让孩子总赢,时间长了,孩子就会习惯了赢,经不起失败,变得只能赢,不能输了。让孩子总输,孩子会提不起兴趣,失去自信心。
二是多创设条件让孩子和同伴一起玩。与成人和孩子玩时不同,孩子们在一起玩,有他们自己的游戏规则,输赢都必须遵守规则,如果谁输了耍赖,别人就不和他玩了。与同伴交往有助于改掉孩子只能赢、不能输的毛病。
三是通过创设真实情景或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明白下面的道理:胜与败、输与赢都是人生的常事。做竞赛性的游戏总有人赢,也总有人输。能赢固然很好,输了也没有关系,关键在于自己有没有尽力。没有尽力,碰到弱的对手或别人故意让的情况,赢了也不值得得意;只要尽了力,碰到强手即使输了也没关系。另外,认输并不是服输。认输意味着承认自己当时不如别人,但并不意味着甘愿一直不如别人。要分析一下输在何处,以便进一步学习、提高,争取下一次能赢。
四是教孩子区分竞赛性游戏和合作性游戏。告诉孩子:竞赛性游戏像打仗,要争取胜利,从中培养自己思维的灵活性以及顽强的意志力。合作性游戏像演戏,演戏时要和大家好好配合,不能只愿当警察不愿当小偷,因为演坏蛋的人本身并不是坏蛋,把大坏蛋演好也能拿“奥斯卡奖”。以上很多道理不仅适用于游戏,适用于学习,也适用于做人,家长可以有意识地以适当的方式将这些道理告诉孩子。
可见,奉献精神是责任感、爱心等的直接体现,一个拥有奉献精神的孩子,才更容易形成完整的人格,才更容易形成正确的人生与价值观,更容易受到人们的欢迎。所以,从小培养孩子奉献精神,就是在为孩子塑造良好的形象,在为他的成人、成才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