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症结所在,每天来到班级后,我都先用自己的额头贴她的脸,如果发现她发烧了,我就会拿来药,亲自喂她。放学后,别的老师都回家休息了,我又给她补课。从那以后,每次的副餐我都不忘带给她一份。连年过节,我会把她带回家,让她跟我一起吃、一起住。慢慢地,我发现,她变得爱学习了,笑容也逐渐在她脸上绽放了。有一次,班上的粉笔擦松散了,许多同学就拿着一团布擦黑板,只有她默默地找来胶水,一圈圈地细心地缠好、粘好。在她的影响下,班上的义务卫生巡视员多了。班级,成了一个大家庭。
为了能让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我组织召开了“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的主题班会。同学们有的送她学习用品,有的送她一些小玩意儿,还有的送她关怀的话语……面对此情此景,她再也忍不住了,激动地走上讲台,大声说:“我爱你们,亲爱的同学们!”
那是个雨天,我去她家看她。一路上,电闪雷鸣,大雨如注。小路两旁都是农田,我无处可避风雨,一时不慎,连人带车重重摔倒在了路边。衣服,撕破了,胳膊、腿也破了皮。模糊中,远远看见奔跑而来的她,毫无顾忌地一头扑到我怀里……我咬咬牙,扶起车,搀起这个孩子,一瘸一拐地朝她家走去!那一刻,牵着她的手,我就像牵住了整个世界!
如今,她已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了初中。毕业联欢会上,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朗诵了这样一段话:我渴望母爱,哪怕是用我的生命来换取。在这个集体中,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我爱这个集体,它是我的家。老师像母亲一样关心爱护我,请允许我叫您一声“妈妈”……
台湾著名的教育家高振东先生曾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但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这个案例更使人深深地感到教师只有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幼小心灵,去关心学生,学生心灵的琴弦才会为教师所拨动,真正做到以情换情。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离开了爱,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其二,学会向学生表达自己的关爱
我们要从内心期望学生进步、期望他健康成长,千万不要从内心诅咒学生。我们的内心世界是可以通过我们的表情表现出来的,当我们把自己内心的祝福通过我们的眼神表达出来的时候,它的力量更为强大。
其三,学会对学生宽容
再优秀的学生也会犯错误,顽皮的学生错误更多。我们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一定要学会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有宽容之心。宽容学生,也使自己免受心理的折磨。
案例二
我们班的崔某,顽皮好动,经常是大叫大笑,张口骂人,出手打人,乱扔东西,走路横冲直控,无论干什么都肆无忌惮,整天搞得全班人人不得安宁,时时都会惹得同学告他的状,他被班里同学戏称为“被告大王”。
无论困难有多大。教育好学生是老师又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怎样才能驯服这匹脱缰的小野马呢?
首先,与家长密切配合,了解他的过去。通过了解得知,这个学生从小与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很是溺爱他,无论什么都依着他,时间久了,使他养成了放纵、霸道的毛病。后来妈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赶紧更正,可这时的打、骂、说服教育都无济于事。他三天两头地挨揍,又促使他天不怕、地不怕了。
常言道: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使孩子改变,就必须使家长密切配合。为此,每当家长接送孩子时,我都要与家长互通情况,互换意见,这在孩子的转变过程中是关键的一步。
其次,细心观察,因势诱导。每个人都会有缺点,也都会有优点。崔某虽然有缺点,但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隐藏在他缺点后面的闪光点:他性格开朗、重感情、做事有能力、肯于表现自己等,有了这些有利的武器,我便逐渐利用它们来克服崔某的缺点。首先要培养他的形象美,他不是好美好表现自己吗,我就把他叫到镜子面前对他说:“美的东西人人都喜欢,但并不是一切东西都是美的。你对着镜子大叫大笑,弯腰驼背摇晃走动,看美不美?”崔某照做了,他的回答是“不美”。
从那之后,每每发现他有怪异行为,我都要让他对着镜子表演,一直到他真正悟出什么叫真美。经过半年的训练,班里再也听不到他那刺耳的失叫和大笑了。再也看不到他弯着腰横冲直撞的走路姿势了,打架骂人的现象也减少了,这不能不说这是他的一个很大进步吧?
为了调动崔某的积极性,我还把班里的一些事情交给他,让他从为集体和同学们做好事当中获得自信和荣誉感。
在我的关爱下,他不断向我靠拢,他愿意听我的话,愿意去做我让他做的事。付出的越多,收获的也越大。昔日的“被告大王”终于成了“进步大王”,看到他如此大的变化,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学习和生活中,每位学生都难免犯错误,可是对于他们,首先应给予充分的信任,发现了闪光之处,一定及时表扬。当然,对于有缺点的学生,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心对话,这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改正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为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热爱但不娇纵,尊重而不迁就,信任而不放任,严格而不苛求。
习惯16教会学生释放压力
学生时代既是灿烂的花季,也是泥泞的雨季。学生的每一天不但面临着挑战与成功,还面临着挫折与失败。由于学习、升学、学校、家长以及自己身心差异的原因,学生面临种种的压力和挫折。
有些学生一遇到不如意的事,如一次小小考试的失败,一次老师的批评,一次家长的误解,一次同学之间的矛盾,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不一致等,便无所适从,惊惶失措,给自己造成沉重的压力和挫折,结果有的走向违法犯罪道路,有的走上轻生的道路。中学生必须对压力和挫折有正确全面理性的认识,从而克服和战胜压力与挫折。
根据心理学研究,在人们遇到压力和挫折时有多种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是我们学生应该知道并值得借鉴的。
一是“讨论标准法”
学生该有怎样的心理才算健康?怎样看待我们的心理压力?如何减轻过重的心理压力?诸如此类问题,不妨提出来与学生一起讨论。
二是“笔头宣泄法”
写信、写文章、记日记都可以让学生直截了当地说出他内心的压力。除此以外,教室里完全可以放置个师生留言簿,把它放在醒目的位置,随时都可以写上三言两语。这种平等交流的方式避免了面对发牢骚而可能产生的心理障碍,时间上也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案例一
“快放假吧!”“相信明天会更好!”2006年12月26日,在某学枝一堵25米长的“纸墙”上涂满了学生们的心声。
当天,该校在校园里开辟了这面“发泄墙”,高三和初三的学生们纷纷用涂鸦的方式表达感情,释放压力。
从9时40分开始,半小时左右“发泄墙”就被涂满了,100多名学生写下了最想说的话。
“这种方式有利于我们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该校副校长牵建峰说。
据该校心理健康老师统计分析,从当天涂鸦的情况来看,反映出不少心理问题:学习压力大。跟父母无法沟通,在校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以及青春期成长发育方面存在种种困惑等。
“这种方式让我们可以很自然地抒发心情。”高三学生张某说。“有压力的同学可以借此缓解一下情绪。压力不大的同学可以写上一些励志的话,既鼓励自己也感染别人。”
从心理冲突的成因看,生活(社会)环境的某种现象与人的主观觉悟不协调,就会产生对立。这种对立导致人心理的怨愤、唠叨及憎恨。解决主观觉悟与客观落后现象之间冲突的办法是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在改造客观世界中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
案例二
我们在6个实验班级中开辟了点子台,设立点子本,号召学生对学校、社会中的问题,出谋献策,提出合理化建议。在设立.最子本的半个多学期里,学生写下的点子就有80多条,每个点子有简要的分析和改进的办法。
这些富有建设性的点子涉及到学校的布局和设施,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管理,学科的设置和教学方法,校园文化和体育活动。有些建议还放眼社会,涉及有关市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重大问题。课题组十分珍惜学生们的聪明才智,详细审阅之后作出评价,并将建议整理分门别类抄送学校有关科室。学校领导也十分重视学生提出的良策,召集各科室认真研究,并举行了“师生恳谈会”。
校领导、各科室负责人对学生的建议逐条答复、说明和解释,一些马上可以整改的当即表示接纳,还与学生代表进行对话,诚恳听取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一一解答。这一举措深得师生赞扬。恳谈会把学生心中的怨气、怒气和赌气化解了,加强了理解和团结,增进了师生感情。
三是“口述建议法”
在与学生交流时,经常鼓励学生对生活、对他人、对学习等提出建议。这样属反话正说,即通过说正确的事,道出他的心里话。
四是“语言想像放松法”
通过想像,训练思维“游逛”,如“蓝天白云下,我坐在平坦的绿茵草地上”,在短时间内放松、休息,恢复精力,让自己得到精神小憩,会觉得安详、宁静与平和。
五是“展示优点法”
每个学生都有优点,教师不仅要及时发现、充分肯定他在不自觉中表现出来的优点,还要有意识地提供场合和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优点。比如,他会唱歌就不妨让他参加此类比赛、表演等活动。这种方法意在以自身优势抵消自身弱点,建立自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从正面解除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另外,拥抱大树、运动消气、嗅香油、穿旧衣等方法也能起到释放压力的效果。
习惯17勇于承认错误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可以通过实际的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来实现,而且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教师若无健全的人格,就容易给学生造成困扰,甚至引起心理障碍。
案例一
我刚接的这个班,就班级卫生,我抓了整整半个学期,学生的卫生习惯大有好转。但是有一天,当我走进教室,发现卫生工具又扔了一地时,我很来气,抓起地上的工具,发疯似的扔到了教室外面,还一边对着学生大吼:“既然你们不知该怎么用这些东西,那就自己天天从家带笤帚!”
当时全班同学目睹此景,个个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我原想就此事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时,上课铃响了,我只得改变主意等下课再说。当我回到办公室,静下心来回想刚才发生的一幕,我深感后悔,尽管学生做的不对,但他们毕竟还是孩子,我不该发那么大的火。怎么办?是坚持下去还是死不认错。理智告诉我应该设法弥补,可感情上,向学生认错会不会颜面尽失?
思前想后,理智终于战胜了情感。下课后,我心平气和地把卫生工具摆放整齐,这时学生大气都不敢出,以为我又要追查责任、批评他们,个个忐忑不安。可令他们意外的是,我不但没有再批评他们,反而说:“同学们,今天老师错了!不该跟你们发脾气,请同学们原谅老师好吗?”
这样一来,同学们的紧张情绪消失了,值日生还主动认错,说以后记住了。从那以后我班的卫生工具总是整整齐齐地放在该放的地方,班里每天都干干净净的。
这事虽然不大,但对教师的触动却很大,让教师深深体会到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基础之上的,而并非教师居高临下的权威意识。在老师的主动认错后,学生才能平等地接纳老师。
案例二
2008年5月19日是悼念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首个哀悼日,早上特殊的升旗仪式后,学校领导宣布了这一通知。随后在班级内我又进行了强调,尤其是对住宿生说不要在宿舍内娱乐,下午两点二十分准时到教室集体默哀。
下午到班。就有值班老师告诉我说,学生会在中午检查时,发现我们班宿舍有人在打扑克。听了这一消息我很生气。
默哀一结束。他们就主动找到我承认错误,态度很虔诚,哭着请我原谅他们。可我并没有因为他们态度好就原谅他们。而是要求班级纪律委员根据学校管理规章进行公开处理。班级纪律委员召开临时班会处理。形成四条处理意见:第一,根据学校规定报请学校政教处予以严重警告处分。第二,在班级内公开检讨并把检讨张贴在班级公布栏,把座位调到“爱心专座”(专为帮助违反纪律同学进步设置的座位)。第三,打扫班级走廊一个学期。第四,记入学生成长档案袋。他们对处理结果没有提出抗议(根据我们班级公约,违纪学生对班级纪律委员会的处理不服的,可以提出抗议,最后由班级公决。)最后我严肃地批评了他们这种行为。
在后来的几天我特别注意观察,他们确实有了很大进步,似乎收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但总感觉有点不对劲,因为他们缺少了往日的活泼与开朗,课堂上表现也很懒散,不再积极回答老师问题,而且课后总喜欢趴在座位上不愿意和同学交流了。
我想,肯定是我对他们处理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一次批阅学生周记时,他们这样写道:“老师,我们已经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对班级的处理没有意见,我们也希望改正,可老师您说我们没爱心,说我们麻木不仁,说以有我们这样的学生感到羞耻的话让我们实在不能接受,因为您的话同学都用异样的眼光看我们……”
掩卷沉思,作为一位班主任,对犯错误的学生这么讲我肯定是不对的,只因这一件事就说学生没爱心、麻木不仁,其实是扣帽子,并不是教育他们,而是在心灵上处罚他们。而且在处理他们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太多的感情成分,因为学生丢了自己的面子影响了班级荣誉,就把自己的愤慨写在了脸上,就想让所有的同学都鄙视他们,也是自己不成熟的表现,更不是一个老师应该做的。这在一定意义上已经伤到了他们的自尊,使其他同学对他们产生不好的看法,甚至是疏远,在无形中孤立了他们。
这有悖于教育的宗旨,于是我主动找学生交流,谈了我自己的想法,为自己在处理他们时候所犯的错误向他们道歉,并且当即召开了自我批评的主题班会,就我在处理他们的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向他们道歉,在全班澄清了思想,终于又看到了他们久违的笑容。
通过这件事,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是澄清错误,辨明是非,帮助改正。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言行,不能感情用事。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作为老师,要切实平等、民主地和学生交流,以身作则,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能及时改正,切不可以以势压人、以罚代教。
习惯18倾听学生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