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嫂跟着王庆来到城里生活,在王庆的学校里当临时工。慢慢的,王庆的学生也都知道食堂洗碗的那个女人就是王老师的老婆。王庆不得已才把庆嫂接来的,农村计划生育罚得厉害,王庆不到40岁已经两女一儿了,大家夸他多子多福,王庆摸着稀稀拉拉的头发,皱着眉头骂:“猪脑子才会想着多生!”也是,王庆一年四季穿工作服,既不抽烟也不喝酒,甚至茶也很少喝,大家对他从别的老师那里捏一小撮茶放自己茶杯里也渐渐习惯了。
王庆担着毕业班的班主任,课讲得也不错,校长就很照顾王庆,让他们一家五口挤在学校食堂旁边的一间小平房里,这样就不用花钱租房子了。另外,学校也不收他们的水电费。庆嫂一看就是从乡下来的妇女,衣着土气,齐耳短发,表情拘谨,说着很少有人听懂的家乡话,所以看到老师就只笑笑。女老师们观察还是仔细,没多久,她们就悄悄议论,比如庆嫂用洗衣粉洗头发,庆嫂从不用卫生巾,庆嫂常把食堂择下的菜叶子带回家……
王庆的婚姻一看就是父母包办的,他自己也常常长吁短叹:“娶个这样的老婆得比别的男人多奋斗十年!多生个孩子又得多奋斗十年!这辈子我是熬不出头来了!”有的老师笑话他:“谁让你生那么多孩子啦?这可是你自己当家的事儿,嘿嘿。”王庆苦笑着:“你懂什么啊,农村没儿子就成了老绝户,俺爹娘非得打折我的腿不可!”王庆是独生子,肩负传宗接代的重任,河南农村就是这样的风俗,大家也都理解王庆的苦衷,计算课时费、补课费时,还有过年过节发东西时都尽量照顾他。
女老师们对王庆的意见越来越大,王庆对庆嫂的态度非常恶劣,和庆嫂说话像训小孩子似的,还有很多表现让女老师们忍无可忍,纷纷站出来替庆嫂打抱不平。庆嫂买一棵葱也得伸手向王庆要钱,买菜回来剩下一分钱也得上交;王庆在家啥也不干,油瓶子倒了也不会扶起来,像个老爷似的让庆嫂伺候着;王庆和庆嫂出门时从不让庆嫂坐他的自行车,他骑车子先走,庆嫂在后面步行;如果你在街上遇到王庆正走着,再走十米才能遇到庆嫂——王庆不让庆嫂和他并排走。最经典的故事是:王庆有一次去别的老师家串门儿,起身告辞时才说:“得走了,外边还有一个看自行车的呢。”人家送他出门,才发现他和庆嫂一起来的,庆嫂却在外面给他看自行车!
男老师们很羡慕王庆的生活,感叹娶个这样的媳妇儿真不错,没文化就没文化,没工作也没什么,只要伺候得人舒舒服服的就行。王庆却嗤之以鼻:“换换行不?我宁愿天天给你媳妇儿做饭捶背打洗脚水。”女老师们听到后就骂王庆:“你可真作!身在福中不知福,就会欺负庆嫂!”王庆翻着白眼:“那是她愿意叫我欺负!”其实庆嫂长得很清秀,女老师们评价男老师的老婆们谁最漂亮,结果庆嫂还能排到前三名呢。女老师们遇见庆嫂就开始灌输她们的思想,教她起来反抗王庆的专制和压迫。
王庆班里有个学生家长是开出租车的,那是个丰满泼辣的女司机,跟丈夫离婚多年了,出长途时就麻烦王庆帮她照顾孩子。当然,王庆和庆嫂秋收麦种时回老家也是免费搭她的车。庆嫂来后,女司机索性把孩子交给庆嫂托管,一天三顿饭都在王庆家吃,她每个月交一笔托管费。王庆也觉得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不就是多双筷子多张嘴嘛,庆嫂更不会有什么意见了,这个孩子的到来,让他们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一个层次呢。
暑假里,王庆在网上找到海南一所中学,应聘到那里继续教书,准备和女司机南下创业了。王庆走前跟庆嫂离了婚,跟那女司机结了婚。据说王庆的爹娘曾双双跪到地上求他别离婚,王庆是铁了心了。王庆答应每个月给庆嫂邮钱,等在海南安顿好后再把孩子接过去念书。庆嫂一直没哭没闹,倒是公婆闹了几回,最后也没办法了,离婚的事情都是公婆帮着庆嫂办的。公婆说:庆嫂活是王家人,死是王家鬼,他们王家不会丢下她不管的。庆嫂为了读书的孩子,不可能再回乡下了,她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在这里硬捱,从这个可怜的女人表面看不出来她心里在想些什么,只是感觉她越发沉默寡言了。
一中的一个校长,老婆得癌症死了两年了,校长56岁,长得也显年轻,有个女老师想把庆嫂介绍给他。校长偷偷来学校看过庆嫂,庆嫂不到40岁,模样清秀,手脚利索,做饭干活没说的,校长非常满意。他这个年纪找老伴就跟找个保姆差不多。校长有一套大房子,校长的工资高,还有专车,答应帮庆嫂照顾孩子,庆嫂就答应了。庆嫂出嫁时公婆来闹了一阵子,他们不让庆嫂把他们王家的孩子带走,王庆特意从海南赶来把儿子接走了,儿子是他们王家的根儿,是不能让庆嫂带走。
几年后,大家在街上看到庆嫂掂着菜篮子去买菜,比过去胖了,白了,衣服也时髦了,还烫了发,模样很好看。女老师们都说,庆嫂不用挨训了,不用花一分钱要一分钱,不必用洗衣粉洗头发了,肯定也开始用卫生巾了吧。男老师则嚷嚷说王庆那小子在海南混得不错,都买房了呢,啥人啥福啊!然后大家就感叹:这样多好啊,这样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