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缺乏冒险精神它的程度因人而异,因压力种类而异。那些被心理学家称为敢于冒险和追求轰动效应的人,经常需要进行挑战和冒险,以加速脉搏跳动进入高度兴奋状态。然而对于那些缺乏冒险精神,不敢追求轰动效应的人,一个具有挑战性特点的职业对他们是致命的压力。他们几乎不能长期承受各种挑战和冒险给神经造成的严重挫折。
(4)过分关注自我形象及自我身份多数人是以职业来识别身份的,当回答自己是谁时,许多人习惯在说出自己名字后,说出他们的家庭地位及令人羡慕的职业,作为自我鉴别的手段。因而,很多人退休后感到很压抑,退休使他们失去了一部分身份,而且他们不能再轻而易举地创造新角色。即使一个仍在工作的人,也很容易受到使人对其职业能力产生怀疑的影响,进而引起对自身价值的怀疑,并因此感到威胁和压力。
过分关注自我形象及自我身份的人,经常会感到孤独寂寞,缺少安全感,对自己缺乏信心。于是他们拼命地工作,以此来提高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地位。其后果便是,如果这种职业自豪感受到挑战,他们就会变得极具进攻性或防范性,常常被围困于过多毫无必要的战斗中而受伤害。他们的态度常常招致别人的攻击,如一些教师,过分强调职业尊严和地位,这样会在孩子们面前降低威望,教师越是怒气冲冲,学生越是不以为然。
(5)自我谴责我们为职业生活中的某些错误受到责备,一个成熟的人能客观地说出谁该受谴责。否则,由此而产生的不公正感会无形中增加压力。尤其是有些人会为一些实际上超出了控制范围的事而坚持自我谴责,包揽一切错误,他们认为自己应该对紧急情况有先见之明,应该事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应该更多地承担义务,应该工作得再勤奋一些自我谴责的理由是无穷无尽的。与此相反的则是一些人常常因不能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承受压力。因此,他们会指责环境或其他人的错误,而不能勇于面对自己的失误。
(6)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是造成过度压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倘若总是对自己期望值过高,我们就会过分费力地驱使自己,就会永远对结果失望。
不切实际的自我期望,常常与上述的角色不明确和角色矛盾有关。
这种不现实的结果就是对自己的表现永远不满意,永远不会从已经完成的工作中获得轻松之感。由于认识不到工作的局限性,因而缺乏用准确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成功或努力,最终妨碍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7)情感脆弱的压力许多人对情感给他们造成的压力,有时会感到比其他任何压力都大,常常不得不依附于他们的委托人或下级来处理那些浪漫的强烈感情。这时的压力主要就是情感和个人性格不适应产生的,在处理自己和别人的情感时,生活常常变得含糊不清、杂乱无序。
(8)性别偏见男性与女性谁的压力承受能力更强?这一点尚不明确。个人差异和潜在压力本身十分强大,一般无法单纯从性别上划清界线。
一般而言,女性的压力表现在缺乏地位、缺乏权力(包括性骚扰)、缺少多样化(如在家庭和职业责任之间的时间冲突)等方面。不同年龄的女性所承受的压力来自不同的方面。年龄在21一26岁之间的人,压力主要来源于不能达到期望的目标,以及急于求成的心理。处于28~35岁年龄段的女性则对成就感要求强烈,60%以上的人都希望自己有所成就,如果没有实际结果时就会产生挫折感。这个年龄段的女人产生压力的原因主要有;所从事的工作不是自己感兴趣的,期望与现状差距太大,工作迟迟没有新的起色,职业发展空间不大,生活负担较重等等。而年龄在35~45岁之间的女人,压力的主要来源是组织和家庭,比如工作报酬少、得到的鼓励少、工作时间长、自主性差、家庭生活不和谐、休闲娱乐时间太少等等。
就对压力的反应而言,女性通常表现为流眼泪、退缩和软弱。
而男性所要背负的社会压力要比女性大,根据统计,男性抽烟、酗酒甚至车祸死亡的比例都要高于女性。男性在面对失业或工作不安定的情况下,压力更大。男性的压力大多来自于工作交际中的失利、与上级的矛盾、与同事的冲突以及在职业责任方面承受更大压力。男性对压力的反应常常是愤怒、反击和自我保护。为了对抗压力,男性的身体内会分泌出肾上腺素,使自己振作,并以行动对抗。
无论是哪一方面出了问题导致的压力,人们都应仔细分析,小心对待,尽最大可能将压力化解到最小程度,让生活更加美好。
三、人们对于压力的基本心态人只要活着,压力也必然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不可避免的。在不发达的社会中,压力首先是与寻找食物、寻找住所、寻求安全以及寻找配偶繁衍后代等生存需要联系在一起的。在发达的文明社会里,压力与基本的生存手段关系甚微,而与社会的成功、与对生活水平的期望、与满足自己或他人的愿望紧密相关。
然而,问题在于压力自然是人类生存状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至于人类为了发展自己,还要创造出各种压力。我们之中许多人似乎只有在经历这种压力时,他的工作才能完成得更出色,就像伟大的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只有在债台高筑之时才会奋力写作一样。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人喜欢把别人置于压力之下。这种方法在对付工作中的同事和上级时,可作为对策加以考虑。做一个给别人施加压力的人,可以增强自己的权力感和自身的威信;或者仅仅是满足一些虐待狂的心理需要,尽管他们尽力把这种行为解释成是为了保持合理标准,为了超过他人的需要。
曾有一个寓言,说的是一个小和尚在悬崖边受到两只老虎的夹击,他知道自己不可能虎口脱险、死里逃生,然而他在发现野草莓之后,居然能定下心来,泰然自若地将它们放进嘴里并吃得津津有味儿。他的秘密是什么呢?很清楚,他把两只老虎的活动、坠落于悬崖不放在心上,尽情享受生命的快乐。他既不能逃跑,又不能做任何事对它们施加影响,因此,他横下一条心拒绝让它们来烦扰自己。我们面临这样强大的压力会是一种什么心态呢?大家的意见自然是不尽相同。
那位吃草莓的小和尚,情况虽然复杂,但也是遵循了这个原则的。他的第一分析是肯定自己危在旦夕,但他的第二个分析既可以是自己惊惶失措,也可以是在短短几分钟的活命时间,充分享用之。这种心理素质绝非一日之功,那已是一种境界。
其实,如何全方位地牢牢把握对情感的认识评价能力,意味着我们能否认识到自己能够应用理智影响情感。这并不等于说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办到,而是需要我们尽力开发自身的压力承受能力。正确的认知评价的意义就在这里,但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遇到突发的压力时无法控制情感产生的影响,大多数人仍然会明明知道没有人能听得见,可就是抑制不住要叫喊呼救。
显然我们还未完全接受认知评价,假设我们面临小和尚的危险境地,已经听见身后有脚步声步步逼近,并且肯定它就是我们熟悉的猛兽的声音,可另一个方面我们的某些思维又不敢完全自信;或者我们知道想要挣扎回到悬崖顶,并躲开老虎已无济于事,但我们的头脑中或打或撤的想法仍在继续努力斗争着,此时已完全忽略了草莓的存在。因此,一旦我们能做出正确评价,就应找到训练自己的方法,以对我们的合理反应起到促动作用。倘若仍使我们的情感和心理系统一直处于或打或撤的犹豫状态,就会导致抵抗系统受损,最终全面崩溃。
强调认知评价在缓解压力中的作用,是因为认知中的一部分与环境压力有关,另外一部分评价则与我们对自己的了解以及对事情作出反应的方式有关。那我们自身做出什么决定,我们如何对环境压力作出反应?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知道我们的反应实质以及它们产生的原因?